龙与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的生肖是龙;他的生肖是兔。龙仅比兔小一岁。
龙的名字叫常昊;兔的名字叫李昌镐。龙的名字的发音仅比兔的名字的发音少一个音节“li”。
在黑白世界里,龙的风格很大气,布局华丽而堂皇,龙骧虎视,龙行虎步,龙腾虎跃,大局观师承中国围棋的第一条龙——聂旋风,隐有青出于蓝之势,连韩国人都认为兔的大局观比不上龙,因此,龙往往凭借自己卓越的大局观和龙精虎猛的战斗力取胜。龙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力斗日本老虎,在应氏杯上鏖战韩国毒蛇,在中韩围棋擂台赛上搏兔,“战龙于野,其血玄黄”,赢得都是布武堂堂,精彩纷呈,让人看得血脉贲张,大呼过瘾。当然,龙有飞龙在天的威武,也有潜龙在渊的窘迫。当龙国内的头衔一个个被人夺走,陷入低得不能再低的那段不堪回首的低谷时,很多棋迷认为龙已经只能“跑龙套”了,主张“潜龙勿用”。《易经》上说:见群龙无首,吉。对于中国围棋来说,那正是一个“否极泰来”的转折时期。事实上,当龙明白了亢龙有悔的道理之后很快就恢复了龙马精神,并且专门把注意力集中在国际大赛方面。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龙去年春天四盘鏖战捧走了应氏杯,今年春天四场擂台夺取了江原杯,今年秋又打入春兰杯决赛,上演龙争虎斗的好戏,紧接着再进入三星杯决赛,与兔这位老对手重逢。不能不说龙至此已为中国围棋稳步赶超韩国做出了首屈一指的贡献。看起来,龙目前的状态正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而兔的风格也不能说是小气,只能说兔很明白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道理。兔行棋平常时静若处子,关键处动若脱兔,接战不利则避敌锋芒,兔脱而去,因为兔的官子是中日韩三国棋手公认的“天下第一”,所以兔可以到了官子之时把前面的差距追回来。有人以为兔的棋风仅仅是守株待兔,其实不然,狡兔三窟,兔取胜之道多多。如果是局面明显优势,兔就善于把优势化为胜势,利用简明定型的手段引导棋局平稳走向终点。第六届农心杯对中国二王,兔正是简明取胜,让对手无从搅局,从而顺理成章达成十六连胜的前无古人,后恐无来者的吓人纪录。如果是局面混沌,看不清楚,兔就宁可保守退让,下出带有稳妥而浑厚的兔记风格的棋来,把战线拖长,等着对手出破绽再一举出奇制胜。如果是局势朝对手一边倒,兔也不急不躁,不愠不火的,许多看似“兔死狐悲”的局面往往进入官子之后则是兔走乌飞,此消彼长,堪堪就在兔起鹘落间不容发之时,胜负易位。如果是大势已去,呈现苍鹰搏兔之势,兔仍会锲而不舍作殊死一搏。武术中不是还有兔子蹬鹰一招么?兔在11届富士通杯决赛中就是利用了龙最后的一个不慎,把已经被聂旋风宣布为胜利者的龙从胜利者宝座上蹬了下来。
那一次是在1998年,是龙与兔首度相会于世界大赛决赛。龙输了1目半!

不过那一次却并非他们第一次相遇。龙与兔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中韩天元赛上。那个时候,媒体上称他们是“绝代双骄”,因为他们各自代表了中国与韩国的围棋最高水平:龙曾以一己之力终结了中日围棋擂台赛,为中国人矢志赶超日本围棋的那段含辛茹苦的历史篇章划上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句号;兔曾以16岁的年纪夺得了东洋证券杯世界冠军,为后辈们留下一个很难打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那一次中韩天元赛的结果是1:2,龙第一次输给兔。
龙和兔最经典的世纪大战是在2000年到2001年举办的“围棋奥运会”——应氏杯的决赛。战场又是在龙的家乡,上海。那一场较量,确实可以说是决战紫禁之巅,不亚于当年妖刀与兔的“天无二日”的盘上争斗。虽然,结果我们都知道,龙1:3输了。兔作为世界围棋第一人依然是面无表情地捧起了新世纪里的第一座应氏杯。而龙要等到四年之后才能一圆捧杯的梦想。
2003年的丰田杯又给了龙与兔**碰撞的机会。决赛是一盘决胜负。大家认为,龙有机会。龙也是这么想,这么对记者说的。然而那个时候是龙陷入低谷期的谷底。因此,龙的状态糟糕得一塌糊涂,以这样的状态跟那时状态好得不得了的兔交战,自然输得没脾气。兔正是在那一年还捧走了由中国举办的春兰杯,完成了6大世界围棋大赛大满贯。
龙虽然屡屡输给兔,但也不是没有赢过。贵阳举行的中韩围棋超霸赛上他赢过兔,只是那场比赛意义不大,反响太小。第六届三星杯半决赛,龙三番棋战胜了兔,成为第一个在番棋中战胜兔的非韩国棋手。只不过,龙在随后的决赛中惜败给了兔那老而弥坚的老师,以至于让战胜兔的意义埋没在拿亚军的重负里。
龙在捧得应氏杯之前一共夺得了六个世界亚军,被媒体和棋迷讥评为“万年老二”。幸好,命运并未有意安排他做悲情英雄。他从低谷中奋起,牢牢抓住了正名的机会。于是,我们才得以一吐胸中那股为龙的不平之气,为中国围棋不平的闷气,可以为迟来的应氏杯唏嘘赞叹,可以为中韩围棋擂台赛上的大胜开怀大笑。
笑过之后,也许我们的胜负心会变得平淡一些。龙与兔在纹枰间的格斗其实只是两位伟大棋士为了追求围棋理想而互相切磋的必然历程。我们身处这个功利至上的社会,难免不从功利角度出发,去看待围棋。可是我们也要看到围棋胜负之外的一些东西。有一些东西,注定是超越胜负而存在的。自围棋创始以来就有了,以后也将继续流传下去。
这一届的三星杯,龙与兔居然又一次在决赛中相逢了。当他们再一次在记者镜头面前握手的时候,想必每一个熟悉他们历史的老棋迷都会唏嘘不已。每一个人恐怕都会情不自禁地想:结局会是如何?是飞龙在天,还是动若脱兔?
棋盘是方的,棋子是圆的,棋局还未终了,谁又能言之凿凿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