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逆得了天改不了命(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短时间内两次被人问同样的问题,袁谟不得不感慨造化弄人。
面对慕悦儿,他能毫不犹豫地说出是因果,非报应的话。
可面对周夙,那样的话他真是说不出口。
放任小妾把妻子挤兑至死的男人,报应只是在背上长一个疖痈,老天爷也未免太过仁慈了好么?
当然,他今日是来求人办事的,再不想说好话也得说几句。
袁谟叹了口气:“周师弟莫要如此悲观,京城里医术高明的郎中多得很,况且你年轻力壮又是自幼习武,定然能够痊愈的。”
周夙眼神空洞地看着前方:“京里的太医名医全都看过,我早已经不抱希望了……”
袁谟有些不忍地劝道:“周师弟,为兄虽然不通医术,但你这样的情况,实在是不宜饮酒。”
周夙:“太医说我若是滴酒不沾还能活一年,沾了酒最多还有半年。
然,醉酒能让我觉不出疼痛,如果袁师兄是我,你又会如何选择?”
袁谟竟不知该如何作答。
周夙的确是对不住这一世的左未晞,可他从未做过对不起师兄弟的事。
十年的同窗之谊,如亲兄弟一般的感情,不是说忘却就能忘却的。
周夙大约是病得太久,许多事情早已经看开了。
他惨淡一笑:“袁师兄这么多年杳无音信,今次突然如今,总不会是为了来看望我吧?”
袁谟有些赧然。
这一世他只想修道,哪里想管那些俗事。
况且在他看来,重熙继承皇位,周夙继承爵位,两个人的前程都十分明朗,荣华富贵都是妥妥的,需要他操哪门子的心?
他轻咳了一声才道:“我是听说了重熙失踪的消息,所以才来京城的。”
周夙道:“你一定在埋怨我,兄弟失踪了却不用心去寻找……”
袁谟忙道:“你莫要多心,重熙是大宋皇长孙,他失踪对于大宋而言是天大的事。
圣上和太子殿下都寻不到踪迹,更何况是你。”
周夙苦笑道:“袁师兄有所不知,内子乃是元后的远房侄孙女。
因为父母双亡,重熙对她这个远房表妹很是照顾。
后来因为……因为一些原因,内子受了些委屈,重熙虽然不好干涉我的家事,却再也没有搭理过我。
为官的人哪一个不是人精,皇长孙的心思时刻都有人琢磨。
他不搭理我,朝臣们哪里还肯给我行方便。
所以我回京这几年,日子过得是一年不如一年。
最初时还在京营中混了个差事,后来连京营都混不下去,只剩下了一个勇义侯的名头。
重熙失踪后,我也曾派人四处打探他的消息。
可我手中能动用的只有侯府的几十名护院,又能起多大的作用?
后来我就得了这个病,如今我已经是等死的人,还能帮得了谁。”
袁谟只觉心里拔凉拔凉的。
周夙这里是没有希望了。
重熙、周夙,甚至还有悦儿、左未晞……
这一世他们没有好结果是他早就听说或者料定的。
然而,听说是一回事,亲身经历又是一回事。
让他眼睁睁看着他们一个个因为病痛或者别人的暗害离开人世,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可他还能去找谁帮忙呢?

袁谟陷入了沉思。
如果是重生前,不管遇到多大的事,他都可以去找老主子。
只要老主子同意,重熙一定能够安然无恙,周夙也能恢复健康。
可如今……
即便他寻到老主子,老主子也绝不会帮他的忙。
因为这一世根本没有司徒箜,重熙他们的生死老主子又如何会在意。
“袁师兄?”周夙见他半天不说话,忍不住唤了一声。
袁谟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脖颈:“既如此,阿夙你好生将养身体,为兄先告辞了。”
“等一下。”周夙拉住了他的衣袖:“方才我听你话里的意思,像是知晓重熙的下落?”
袁谟一直都知道,周夙在师兄弟中算是很聪明的,因此并没有觉得惊奇。
他点点头道:“是,我已经打探出他的下落,只是碍于手中没有可用的人,所以才来寻你帮忙。”
周夙道:“你能肯定重熙就在那里?”
“是。”袁谟回答得十分干脆。
“那……”周夙想了好一阵才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大宋如今时局不稳,只要银钱充裕,寻一些武功高强的亡命之徒不是什么难事。”
袁谟有些惊讶。
周夙方才虽然没有明言,但对重熙是有些怨念的。
毕竟他也只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如何愿意做一名没有任何差遣的闲散侯爷。
可到了危急关头,兄弟之间的情谊还是占了上风。
周夙如何看不出他在想什么,笑道:“你别这样看着我,都是一起长大的兄弟。
不知道他下落也就罢了,知晓了还无动于衷,我周夙做不出这样的事。
我侯府这几年日子也不好过,但只要能把重熙救出来,即便是倾家荡产又如何?”
袁谟大为感动:“阿夙,我果然没有交错你这个朋友。”
周夙道:“袁师兄说这样的话就见外了,只是我如今行动不便,这件事只能让袁师兄多费心了。
待会儿我就让管家把家中归置一下,尽快将银两筹措齐备。
还有,从前我父亲和岳父大人麾下有一部分将士离开了军队,已经在市井中生活了十多年。
他们虽不一定得用,但消息绝对比我们灵通,说不定认识一些能用的人。
待会儿我拟定一份名单,你可以去找他们问问。”
说罢他艰难起身,用最快的速度把名单写好。
袁谟把名单折好放入怀中,抱了抱拳道:“那我这就出去办事了,你好好休息。”
周夙简单还了一礼:“这件事宜早不宜迟,咱们要尽快开始行动。”
袁谟告辞离去。
周夙强忍着背部的疼痛走出了小院,来到外院书房。
他让人把管家唤来,如此这般地吩咐了几句。
如今侯府是柳飘絮主持中馈,任何消息都瞒不住她。
听闻周夙让管家筹措大笔银两,她心中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换过衣裳后,她急匆匆地赶到了外院书房。
柳飘絮跟了周夙六年,对他的脾性极为了解。
此时见他面色平静无波,她却丝毫不敢大意。
行过礼后,她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缓步走到了周夙身边。
“侯爷今日气色不错,想来是与袁公子见面的缘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