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章 菩萨是怎样炼成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柴释被这些小和尚搞得一愣一愣的,这些小和尚应该和这个老疯子是同一个寺庙的吧,为什么老和尚这么啰嗦,小和尚却不言不语呢。柴释猜测估计这群小和尚被老和尚烦的不愿意说话了吧。
柴释盘坐在老和尚留下的山洞里,仔细的将老和尚的生平回忆了一遍,老和尚的修行方式是完全属于精神力的修炼,换而言之就是修炼元神的功法,这功法,比柴释自己从魔修的功法里总结出来的修行方式要合理的多,效果自然也要强的多。
伽罗陀星的敏珠寺附近,出现了一位着月白色长袍,披散着头发的行者,此人身无长物,只有一只青皮葫芦挂在腰间。每日里,靠着给人帮工后的布施过活,即使数天得不到布施,行者也依然面带微笑帮人干活。如果谁家的孩子或者老人生病之类的,就在门口吆喝一声,就能见到这个行者,行者的葫芦里倒出的水能够解决病痛。
行者有一副好嗓子,能唱一些有深刻佛理的歌谣。也喜欢老人和孩子,经常在街头给老人孩子们将一些蕴含着与人为善的道理的故事。这个行者,就是柴释,青皮葫芦里的水是柴释收集的灵水,对于缓解病痛或者治疗一些小毛病是没问题的。歌谣也无非是菩提本无树之类地球上的佛偈,故事除了寓言就是一些在地球上听说的关于大德高僧的故事。
柴释在回忆整理过老疯子的修行功法以后,决定在这里专门修炼自己的元神。在伽罗陀,精神力被称之为神念,在这个星球是没有所谓的炼体的概念的,以无上的神念成就大神通,以无上神念成就大圆满,是这个星球的主要修炼方式。这里和地球上的佛教很相似,也有很大的不同。
这里的庙宇里没有供奉佛像,也没有那么多如是我闻的佛经。没有不许吃荤的戒律,也不禁女色,这一点好像和藏传佛教差不多。这个星球的主食是桫椤树榨取的淀粉,柴释每天干得活就是帮人收割搬运这些桫椤树,并且提取淀粉。柴释留在这里,早上下山,到敏珠寺附近帮人干活,晚上回到老疯子的山洞修行。
柴释留在这里不是没原因的,一来是老疯子的功法柴释并没有弄懂,在这里可以找到其他人解答自己的疑惑,另一方面这功法对功德这东西十分看重,就是你要帮助别人。虽然柴释看来,这功德不过是为自己求一个心安理得而已,但是这里的人的确不错,神态安详,性格随和,让柴释感觉很自在,所以干脆留在这里修行了。
敏珠寺的僧人们也会时不时的找到柴释,布施一些供奉给柴释,不过柴释哪怕就是几千年不吃东西也没事,为了照顾这些僧人的面子,柴释转手就会将这些供奉送给一些贫苦的人家。都说助人为乐,柴释在这种简单而快乐的生活里渐渐将自己的元神修炼的更加饱满,也更加凝实了。
柴释现在的情况很奇怪,要说**的强度,比专门炼体的修真者还要强上千倍,要说神识,比所谓的九劫散仙都要强大,要说元婴里的能量,却是不多,只刚刚比分神期的时候多一点点,远没有原先的合体期的修为了。有时候柴释也在想,自己要是渡劫,会是按照什么标准渡劫。
帮助人的日子总是快乐的。柴释现在也许不能和这个星球的高僧们相比,但是在敏珠寺附近,基本上是无人不知的。这里家家信佛,虽然不知道佛是什么样的,但是祖辈传下来的信仰被根植到了骨髓,随着DNA遗传了下来。柴释的名声越来越响,在人们的口中他是行走人间的大威能者,也有远来的僧人找到柴释要辩佛法的,却被柴释的一言不发弄了个扫兴而归。
这地方是不能再呆了,柴释准备转移阵地,反正他是到哪都行,吃喝拉撒睡都可以不操心。有了这个想法,柴释找到敏珠寺的僧人说了一声就离开了这里。慢慢山路上,有许多的小型商队来来往往,柴释跟着一队马车,慢慢的走向群山之间。商人们也都是老到敏珠寺这边的,都知道柴释这个行走人间的大威能者,对柴释的同行表示热烈欢迎。
柴释跟随商队到达的是毕钵寺。毕钵寺也是供养了近万僧人的大寺,山后的塔林比敏珠寺要多得多。还是老样子,柴释每天帮附近的居民干活,并且帮他们看病治病。毕钵寺比起敏珠寺所在的位置要温暖的多而且也潮湿的多,山上的瘴疠之地也多了很多,例如蛇伤,中毒之类的事情发生的比敏珠寺那边要多一些。

柴释仗着自己百毒不侵,在山上采来药材炼制解毒的药丸,免费的分发给这里的民众,也一手一脚的教这些人辨认和采集解毒的草药之类的,慢慢的柴释在毕钵寺这一带得了一个药师菩萨的名头。对这一点柴释很头疼,似乎这里的人都喜欢给人起别名,先是‘行走人间的大威能者’,现在又是‘药师菩萨’,不知道以后还有什么名字会冠在他的头上。
渐渐的,也有一些即将行走修炼的僧人来向柴释请教医术。对这个,柴释是一点也不吝啬的,都会很用心的去教导他们。救人治病,这也是积功德的一件事情,虽然不指望这些功德能让自己成仙成佛,至少求一个心安理得。有这些行脚僧人的宣传,柴释这个药师菩萨的名头算是坐实了,毕钵寺专管外务的和尚也给柴释在毕钵寺挂单的禅房里留了一间最好的,让柴释歇脚。
这天,柴释在毕钵寺的道场上给外地来的行脚僧们讲着药理药性和炼丹制丹的各种诀窍,以及诊断病症的种种现象。正讲得兴高采烈处,只见寺里的大钟不敲自鸣,当当当的也数不清有多少声响。在场的僧众忽的一下全部站起来,当下就有一些僧人身上泛出金光,腾空而起。
柴释抬头望去,一片黑红色的血云飘飞而至,柴释在这血云里感受到浓浓的血腥和哀号。是魔修,他们怎么跑这来了?柴释的疑问没有人能回答。僧人们已经和血云短兵相接,他们的战斗方式极其的惨烈,无一不是舍身而上,沾染了满身的血煞以后在空中暴起一阵金光,与血煞同归于尽。
接着各个寺院的上空都闪出金光,阵阵念经的声音在这大地上响起,空中出现了几个数十米高的金色人像,有骑在狮子上,左肩经书,右手举宝剑的;有骑象,右掌竖在胸前,左手自然垂放在膝上,头略向下俯,双目下视的;有雍容大度,面庞丰满,安稳倚坐,右手放在右腿上面,左手轻轻地拿着一个桃形的东西,双目低垂,笑容谦和的。还有一些则是千手千眼的比丘尼像之类的。
这些金光闪闪的人像一升起,就抵御住了血煞的攻势,可是却有更多的僧人浑身闪着金光飞上天际。然后爆出一团金光,消耗掉那些有着浓浓血腥的血煞。百姓们盘坐在家里,街上,不住的念着经文,柴释不会念经,有些无所适从,一个人站在道场上,很是突兀。毕钵寺的外事僧坐在柴释的身边,不住的叹息。
柴释扭头问,那些浑身冒着金光的僧人是什么人。“那些是阿修罗僧,以无上愿力,舍自己的肉身救百姓与危难,那些金光人像是各门派修来的愿力,我毕钵寺修的就是千手千眼多宝僧。”柴释点点头,寻思着是不是自己应该参加这次的战斗。正在柴释想着,毕钵寺的一位僧童浑身冒着浓厚的金光升上天际。
当柴释的眼光落在这僧童的身上时,心里有一个强烈的想法就是要去阻止这个僧童的自杀式行为。顾不得许多,柴释心念一动,头上悬起一个金色小球,左手升出一个月牙形兵器,肩胛处长出一对银色羽翼,一声长啸,柴释投入了战斗。左手一挥,月精轮化作漫天紫色的火焰,随着小沙弥的身形形成了一道火墙,双翼向前一扬,化作漫天闪耀乳白色火焰的飞剑,紧接着,柴释的身体冒出炙热的火焰,飞上了空中。
有了柴释的加入,阿修罗僧们的死伤瞬间少了大半,遇到柴释的火焰和飞剑的血煞尖啸着变成飞灰。柴释这么大的动静引起了地上百姓们的关注,毕钵寺附近的百姓将自己的愿力加持在天空中冒着火焰飞翔的柴释身上,不远处的敏珠寺的百姓也将自己的愿力加持在了行走人间的大威能者身上。渐渐的,柴释的身后形成了一具以柴释身形相貌为原型的金色人像,金色人像的腰上也挂着葫芦,背后的羽翼向上,形成一道庞大的火焰形光环,在金像的脑后两肩处,有一个小的圆形光环,一个小的金色圆球像发簪一样顶在金像的头顶,仔细看过去,分明就是柴释的仙器羽翼和日月精轮的样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