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昆线上(十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是西昌圆,这可不是虚传。由于高原的天是那么蓝,空气是那么清鲜;一年四季,多晴天的缘故。空气的透明度,使人观月的清晰度,会比全国显得要好得多。由此,西昌的夜月,看起来的却要比其它地点的月,更大、更圆、更亮。夜晚的月,在邛海的映衬下缓缓地在水中游弋,飘荡,那更令人叹为观止。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距市中心7公里,卧于泸山东北麓。它山光云影,一碧千顷。邛海水质清澈透明,面积大约31平方公里。在湖畔,现有邛海公园、邛海宾馆;月色风情小镇、观海湾—天下第一缸、青龙寺;月亮湾和新沙滩景观、莲池、阳光度假村;萝莎玫瑰园、老海亭遗址;核桃村观赏园,省体委水上运动学校等精品景点;它们组成了全新的邛海景观,构成了邛海文化新的美景元素。
邛海如同我国一些高原湖景一样,是以恬静著称。它景色四季各异,春日天光水色,上下一碧;邛海一片浩翰波光,闪耀在苍山碧野之中。和漓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也可互为姊妹水景,美得迷人。邛海湖岸边,柳眉桃腮,燕语呢喃。夏日湖水盈盈,彩霞耀眼;山寺渔村,相映生辉。秋日天高气爽,落霞孤鹜,秋水天长,让人留连忘返。冬季天净水明,红枫翠柏,倒映湖面。午后若起微风,海浪奔涌,似白鹅嫱戏于波涛之上,随波逐流,浪漫悠闲。
诱人的邛海景色,与西昌晚间皎洁的明月,形成“月出邛池”的诗意之境。如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他在浏览邛海后,对其景色大加赞叹,兴奋不已。并在其游记《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碧水秀色,草茂鱼丰,珍珠硕大,美不胜收,其气候与恬静远胜地中海,真是东方之珠啊。”再如原中央大学教授朱契,游邛海后也写道:“我曾泛舟西湖、鼓棹洞庭、横绝太湖、登临鄱阳,觉得洞庭雄阔,鄱阳奇伟,太湖深秀,西子浓妆,邛池淡抹,各有千秋,邛池尤以恬静见胜。”寥寥数语,邛海景色由此可见一斑。
邛海不仅景色秀美,还有许多美妙的民间传说,更烘托出它的神秘和美丽。如李膺《盖州记》和《太平御览》等著述中均有记载。邛海湖内有40多种鱼类。其中,有特有的白鱼、鲤鱼、大虾、螃蟹等;每当秋末冬初,有19种候鸟携家眷来此过冬。

西昌的水美在邛海,月美在湖中,山美却在螺髻山。螺髻山距西昌城30公里,地跨西昌、德昌、普格二县一市。它的主峰,海拔4359米;南北绵延100公里,因山形似螺髻而得名。螺髻山奇峰如林,湖海棋布。最著名的高山景观有七十二峰、五彩海子、杜鹃花林、温泉瀑布和古冰川遗迹;这些,被称为螺髻山“七绝”。七十二峰中,狮子峰、九里峰、双驼峰、玉笋峰和达达觉古峭壁,以雄浑险峻取胜;书童石、苍鹰石、武士石等以形态多姿称奇绝;而玉峰岩、青宝山等处,则以云海最为壮观。螺髻山有大小不同、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海子30余个。它们像颗颗明珠,镶嵌在海拔3700—4000米的深山密林中,闪烁着迷人的宝蓝。这些海子因土地、水质、岩质的不同,而呈现种种颜色;或灿若金、或绿如墨、或翠如玉……不少海子背靠奇峰、峭壁,山水交融、景观奇异。
那生长在螺髻山的杜鹃花,一般多长在3100———4100米的高山冷杉林中,有30多个品种。花期从4月开始,相继开放至深秋。杜鹃花花色繁多,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其中,犹以大叶杜鹃和黄花杜鹃最为珍贵。此外,山上还有山茶花、草灵芝、红木耳和十分珍贵的雪茶。“大螺髻山,穹窿崔嵬,拔地千霄。其水绵绵遥逦如虹。亘一百七十余里,山中冰化源泉,烟靡林箐,露零芳草,水糜奇石,百鸟飞鸣,群兽啸舞,阳蒸荫郁,烟烟云云,静而成岚,动而成风.升而出云,降而作雨”。西昌县志的这段文字记载,也用心血讴歌概括了螺髻山雄奇、秀丽的美景。明代万历年间的进士马中良在倾暑山记)中曾写下“螺髻山开,峨眉山闭”。虽说马中良的话有些夸大其词,但也能说明,螺髻山完全可和峨眉媲美,甚至还可能有过之。古籍中将螺髻山名胜归结为;“十二佛洞,十八顶,二十五坪,三十二天池,一百单八景”。这些景致,都可胜过峨眉。就是那三十二天池,峨眉也无法和它一争高下。
月美,湖美,山美。这美丽的景色,令西昌显出了它那处女之秀,处子之俊。无论你是男或女,当你被拥如它的怀抱,那温馨的感觉,也会油然而生。你也会从心里发出昵喃的声音,俊美的西昌,我爱你,爱你......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