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掩饰 二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当他走过这条街的时候,他都会看一看那个曾经会有人躺在路灯杆下面睡觉的地方。还有经常有些歌手在对面的商场旁弹着吉他,嘶哑着喉咙,卖他们自己的CD,秦海会经常看这些人,远远的看着,不敢走近,他觉得他们比他要坚强,更加向上,为了生活,他们都在努力着。
曾经有一个傍晚,秦海匆促的从对面高楼走下来的时候,被一种声音震撼在了那里,那是他唯一一次走近。一个老人,坐在破旧的音箱上,几乎在这个城市很难见的装束,很旧很旧的中山装,却很干净,留着灰白的胡须,高高的颧骨上面几乎只是一张皮,干皱干皱的,挺直的鼻梁上撑着一幅老花镜。解放胶鞋,是崭新的,手中的二胡很精致,皮箱也很精致,皮箱下面压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贵州老艺人为送儿读大学,卖艺寻求帮助……
很多人都习惯了这种街头上的行为,大多都会视而不见,秦海站在那里只是觉得亲切,那套装束,那张面孔,那些平凡的字迹,这些东西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淳淳记忆,村庄,泥泞小道,田野,乡亲。老人闭着眼睛,皱着眉头,不向这世界多看一眼,只是自己在摇摆着身体很投入的拉着他的二胡。老人很认真很投入的一首接一首,很有振撼力的音乐,都是秦海熟悉的,《二泉映月》、《赛马》、《粱祝》、《草原之夜》、《茉莉花》、《奔驰在草原上》……秦海确信这种专业水平只有当年读书时在音乐学院听过,现在却是一个这么穿着平凡的老人拉出来的,在这个繁华的都市街头,为送儿读大学。一首一首拉响在这都市街头,那紧皱的眉头后面是老人对生活的无奈,对亲人的爱,对艺术的追求。秦海唯一一次投下了十块钱,便逃也似的离开,他再也不忍看下去,他担心自己会失声痛哭出来,他看到了自己的父辈,他们在艰难的留下脚印,二胡声飘扬,在这里混乱的城市喧嚣中。
一种经历,一次回忆,不泯的见证。他看着城市里这么一群人,在街头,在巷尾,在人们的眼皮底下。他会远远的看着他们,他知道他们来过,努力过。
匆匆走进“麦当劳”,玻璃窗外,繁华似锦,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他怔怔的看着窗外,忘了,自己是要下班回家。
餐厅已经熙熙攘攘,似乎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转过头,秦海先是怔了怔。

你很忧郁。林书媛看着他。
不,没有,在发呆。秦海慌忙的躲过她的眼神。
你怎么在这?良久,秦海才正眼看着林书媛。
在等朋友,她在逛街,所以下班在来这里等她。
哦。
吃饭没有?
回去吃,自己做。
可你坐在餐厅,一起吃吧。
不了,不太方便吧。
没事,是我玩的好的朋友,以前共在一家公司做事。喜欢来这里淘些东西,女人嘛。
呵,我还是回去吧。
等一下。说完,林书媛便拿起电话。
秦海摸了摸口袋,没有烟。
这里不准抽烟,朋友有事不过来了,你要吃什么?林书媛看着他。
秦海起身。还是算了吧。
坐下,帮我看好包。说完林书媛便走向餐台。
你不说你吃什么,我就随我意买了。林书媛端着一盘给他,自己又去端另一盘。
不好意思。
什么不好意思,只是很巧。林书媛喝了一口牛奶。
在想什么?
什么在想什么?
对着窗外,刚才。
一个老人,还有一个中年人,及一些年轻人。
林书媛睁大眼睛看着他。
秦海笑了笑。
干什么的?
拉二胡的,睡在路灯下的,弹吉他的。秦海喝了一口可乐,看着窗外。老人曾经在那里,中年人在那里,那些年轻人有时会在那里,也有时会在那里。秦海对着窗外指划着。
他们让你坐在这里发呆?
是。秦海咬了一口“汉堡”。
很是出乎林书媛的意料,她慢慢的嚼着“汉堡”,停了停。接着两人只是默默的吃着东西。
餐厅里人越集越多,或许是因为工作,或许是因为冬季,许多人都更愿意选择来这里吃饭,这也许都成了一种工作的放松,生活的情调。
谢谢,你把朋友打发走了,还请我吃了饭。下次我请你。秦海看着林书媛。
林书媛会意的笑了笑。
走吧。
走出餐厅,街上的风迎面扑来,如果是在秦海的家乡,现在最冬天最冷的时候,风会像刀割一般。
你去忙吧,你朋友还在等你吧?替我向她道个歉。秦海望了望四周。
好的,有时间电话联系。林书媛点了点头。
秦海笑着轻轻的点了点头,看着林书媛转身离去。回头望了望“麦当劳”,秦海长长的吁了一口气,似乎又让他联想到很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