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超级大忽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我这么一说,曼德尔立刻紧张起来,急忙问道:“年轻人,到底是什么问题?”
我指着这副写着“去岁曾究千里目,鲲鹏展翅乾坤大”的对联说道:“曼德尔先生,中国的对联是一种很奇特的文化,而对联其实也分很多种。一般而言,挂在书房里面里面的对联都是主人用来明志或者激励自己的,但是曼德尔先生,您的这副对联却是春联,也就是中国民间在新年的时候贴在大门两边,用来表示新年愿望的对联,如果您把它挂在书房里面,明显是很不合适的。”
曼德尔立刻有些不自在起来,但是还是对我说道:“杨先生,这里还有什么问题,你尽管提出来。”
“既然如此,我就不客气了。”我微微笑道。
“这个瓶子放的不好,他是用来放画卷的,不是花瓶。”
“这个砚台摆的也不对,要用那种古朴一点的,曼德尔先生,你看,这上面还有‘XX砚台厂出品’的字样。”
“这是画笔,不是用来写字的,不用挂在桌子上。”
“还有桌上这本书,不错,是线装书,但是看看它的名字,是《金瓶梅》。错了,曼德尔先生,不是插在金色花瓶里的梅花,这是中国古代的色情小说,是讲通奸的……”
………………
“最后,也就是这幅盔甲。”我现在站在一副被架起来的清代盔甲旁说道:“中国人不会把兵器盔甲放在书房里面的,我们认为书房是很神圣的地方,兵器盔甲沾带的杀戮气息会让这种神圣感受到玷污。”
曼德尔连忙道:“可这是我在美国认识的吴先生送给我的,他说这是正宗的中国盔甲,放在书房里面会很好看的。”
“吴先生是美国人?”我问道。
“是的。”曼德尔回答道。
于是我立刻一脸气愤的说道:“那他就是我们华人的耻辱,虽然我也是在美国长大的,但是也知道中国人从来没有欧洲人那种收集盔甲的习惯。而且这盔甲也只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盔甲样式,怎么能够代表真正的中国。这种人真是我们华人的败类,给我们的祖先丢脸。”
这么一来,曼德尔立刻慌了起来,连忙说道:“威廉,不要生气,我想吴先生也只是没有你这么专业而已。算了算了,我们还是来喝茶吧。”
听到曼德尔这么说,我终于忍不住偷笑起来。说实话,我刚才说得那些完全就是胡掰,至于方才的气愤更加就是演戏,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曼德尔心目中留下一个印象,一个我才是真正的专家的印象。
本来我就不是什么中国艺术专家,这么装下去迟早有一天会露馅。所以我就干脆现在曼德尔心目中打下这么一个印记,日后李鬼碰上李逵也好有的一争。反正争得又不是什么艺术,我只要得到曼德尔的信任就行了。
曼德尔说请我喝茶不久,方才那个给我开门的仆人就端着两杯茶走了进来。那仆人放下茶杯,就转身走了出去,然后曼德尔对我得意道:“年轻人,来试一下这个,这可是真正的好茶,听说在中国每年也就只有几十千克的产量。”

我端起看起来极为名贵的茶碗,接开盖子一看,先是一阵清香扑鼻而来,紧接着就看到里面的茶叶一根根的树立了起来。我知道,这绝对是好茶。看着杯茶,我眼珠一转,立刻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于是我装模作样的喝了一口,细细的品味的半天,说道:“真是好茶啊!只是可惜了。”
此刻曼德尔已经被我搞得神经兮兮,一听到我这么说,立刻紧张道:“威廉先生,难道这茶又有什么问题吗?”
“不不不。”我摇头道:“这茶很好,就算在中国也很少见到这样的好茶。”
“那你怎么说可惜了?”曼德尔不解的问道。
我摇头晃脑道:“这茶叶虽然不错,但是水实在不行,以致于影响了这茶的味道。当然,以色列毕竟是身处沙漠之中,能有这样的水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曼德尔目瞪口呆道:“难道喝茶还要讲究水的品质?”
“当然。”我极为肯定的回答道:“一杯好茶,不但要讲究茶叶的质量,水质也是占了很重要的分量。中国古代就有一个茶道高手说过:三分茶叶七分水,说得就是水的重要。”
那位茶道高手当然是我胡掰的,但是我这么一本正经的说出来,又由不得曼德尔不信。见曼德尔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我笑道:“关于这泡茶的水质,中国有一个很古老的故事。讲的是一千四百多年前,中国唐朝时候的一位茶道高手。有一次他和朋友在江边观看风景,就叫他的学生道大江的中央打一桶水,因为那里的水质最好,最适合用来煮茶。但是那个学生偷懒,还没有划船到达江心,就随便打了一桶水回来。茶道高手煮好了茶以后,还没有喝,就指出他的学生没有真正按照他的吩咐去做,因为江心的水煮出的茶更加香浓一些。”
曼德尔立刻惊叹道:“真是厉害的人物啊!看来水质对于一杯茶真的很重要。”
“曼德尔先生,您要知道,原来中国的皇帝离开国都到外地视察的时候,都会命人用大车装上十几车的水专门用来在外面泡茶。水好,茶才能更好。”我故作叹息道。
听完我一番故作姿态的讲话,曼德尔沉吟了片刻,说道:“杨威廉先生,对于你的专业素养我很满意,我希望你能够留下来担当我的私人顾问。我最近像出版一本介绍中国艺术的图鉴,希望能够得到你的帮助。”
“十分荣幸,曼德尔先生。”我回答道。
曼德尔十分高兴道:“欢迎你,杨威廉先生,你的月薪为一万美元,雇用期为一年。雇用期结束后还有十万美元的奖金,但是你必须住在我的家里,这样才能方便我们的交流。不知道这样的条件你能够接受吗?”
我装模作样的思考了一会儿,回答道:“我接受。”
“太好了。”曼德尔兴奋的说道:“有了你的帮助,我一定可以在明年将这本书出版。”
顿了顿,曼德尔突然说道:“杨威廉先生,我还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们偶尔也会回来和我一起住,我相信你们会相处的很好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