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貂蝉?蔡琰?还是月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这样我慢慢的习惯了孙家的生活,6点起床,7点用早膳,吃完饭后上街逛逛,下午呢,研读他们的藏书例如:六韬,三略等等。晚上呢,想想心事,作作打算,再练练字。反正有个童养媳陪着,日子过得也没那么无聊。两个月后接到吴夫人有了喜的消息,全府上下乐成一片。毕竟是孙家的嫡子嫡孙。连从来都没见过的孙静也在一个多月后赶回了孙家。原来孙静这个人好游历。一直在荆北,荆南等地游历。当孙静看到我这个小娃娃时不禁纳闷自己怎么才出去三年多。家里就多了个五六岁的娃娃。当孙坚向他解释了整个过程时。孙静被我的家境和悲惨经历所打动。于是乎,我又多了一个宠爱我的叔叔。
这天整个孙家都为了孙坚的儿子起名而聚在大厅。
“你说叫什么好呢?二弟。”
“叫孙猛吧。够血性我喜欢”
没几分钟。什么孙强啊。孙厉啊。孙文啊。孙志啊。都出来了。这雯儿还在我边上嘀咕说:干脆叫孙楠吧。汗。狂汗。你叫什么不好叫孙楠?你想他唱拯救?OHMYLADYGAGA。
不行不行,万一因为我的到来改变了历史怎么办?万一不叫孙策了那怎么办?人家都说差一个字,差千里呢。
“义父、爷爷。孩儿有话要说。”
“孙儿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义父。孩儿以为,男子汉当策马扬鞭,驰骋沙场,立万世不开之功绩。故孩儿斗胆认为义父之子取名为孙策。不知如何?”
“孙策,孙策。”老爷在边上不禁的默念起来。“好名字,好,好名字!霸气有余且不失才智。策者,可筹划,可谋略,可纵横,可驾驭马匹。不错好名字。坚儿啊,你决定下。”
这时的孙坚已经一直在思考孙策这个名字,差点想的走火入魔。一听孙老爷一叫才回过神来。
“嗯。孩儿也是深以为然。想了半天觉得。这名字的确是个好名字。”
“嗯。那就这样定了吧。就叫孙策!孙儿啊。还是你的文采好啊。”
“谢老爷夸奖,全仗老爷平日对孙儿管教有佳,让孙儿有书可读,有识可学。”
于是乎。我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孙策的命名老兄。后来一直在想为什么孙坚会一听到我起孙策这个名字就开始沉思呢。一问他才知道。原来他早就想起孙策了。只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更是惊讶于为什么我想到同一个名字。汗,暴汗,早知道我就不那么多事了哎。
平静的生活又这样的过了五个月。
熹平二年,正月初一。我自称是7岁了,7月20日所生。其实我根本不知道,天晓得这个身体到底几岁。
这个年过的可真热闹。大街上人山人海,都在比谁家的鞭炮放的响,放的亮。孩子们个个穿着新衣服,互相炫耀,玩耍,嬉戏,忙的不亦乐乎。整个孙家更是挂满了红灯笼和红带。比现世好多了,虽然我不知道别的城市是如何过年的。但是上海,我知道。记得我7,8岁的时候,每年的过年,家家户户齐放烟火。千家万户齐团圆好不热闹。但是在我16岁以后呢?这一切的一切都随科技日渐发达,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等等诸多原因。导致了每年的过年只有那几家有老一辈的家庭会放放烟火,下楼同庆。哎,时代变了。有时我真的看不懂,变的是时间还是人?物是人非也许形容的就是这种感觉吧。再也看不到那一个个孩子举着夜明珠满脸笑容的样子,再也找不到齐家团圆吃着喝着笑着的热闹氛围。似乎每个人心里都多了那么一扇打不开的窗。人与人之间多了那么一份芥蒂,那么一份不信任感。呵呵。真是讽刺,朋友如此,夫妻如此,连亲兄弟和父子之间也会出现这种不协调。或许是经济时代所产生的蝴蝶效应吧。或许随着科技和生活的困难,那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桥梁:信任!已经断了吧。或许这就是——人。
这样平淡且恰意的日子又过了1年。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孙策出生了,周围百姓个个前往祝贺,足以说明孙家平日的威望和得人心了。孙家上下立马乱成一团。这一年了孙坚带着我和好多朋友见了面。也一一介绍了我。或许是孙家已经彻底接受我了吧。当年的程百人长和黄叔叔,还有孙坚讨伐会稽郡人许昌,许韶时认识的韩当。那时许昌许韶造反四处煽动诸县,聚集起的同伙数以万计。孙坚以郡司马的身份召募精良勇敢的壮士千余人。会同州郡官兵,协力讨伐,击溃了这股势力。其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韩当当然受到孙坚的重视,又因为孙坚的和个人魅力,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好朋友。以及那个从小和孙坚一起玩到大,但是不爱说话的祖茂兄。这时的孙坚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小小的郡校尉了而是通过平贼有功受朝廷封赏任命为盐渎县丞。孙坚任职后,恩威并施,亲近百姓,有功便奖,有失必罚,渐渐的在百姓心中建立去了威望,大得人心。朝廷一如既往,宦官当道,拉帮结派。日子一天天的过,民心一点一点的失。而我呢,在孙家的强烈要求下,为我过了来到这个时代的第一个生日。几乎所有人都来了,除了在游历中的孙静,不过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后,便立马遣人为我送来了一把宝剑名曰:破虹。
这把剑通体透亮,在阳光下略显虹光。那人告诉我,这把剑是孙静带了3年的佩剑,是当时孙静游历时灭了一股荆州恶势力时,从他们的宝物库里搜来的。
除了感动和激动,我还能说什么呢?一个完全不熟悉的环境,有那么多关心我,呵护我的长辈,我还能奢求什么呢?千言万语都无法形容当时我心中的澎湃。

终于。8岁了。年刚过完。突然想起。时间差不多了。我8岁了,可以出去为孙家办点事了。于是我便主动和孙老爷提前外出读书一事。
“爷爷,孙儿叩见爷爷。”又是一跪,不过放心,跪的容易我早做好啦,做了2个一个给雯儿一个自己用哈哈
“起来吧孩子。有什么事你说吧。”
“爷爷,孙儿有个不情之请求爷爷同意。”
“嗯?”这小娃娃能有什么事呢?“什么事你说吧。爷爷尽量答应你咯,只要不太过分就行啦。”不过出于对这孩子的喜爱,孙老爷当然几乎什么都答应他。
“孩儿,孩儿想外出拜师,以求学识。”
“什么?!你要出去?去哪里拜师?外面的世界没有家里人照顾你应付的过来吗?”孙老爷一听急了,虽然不是亲孙儿,可是这两年的相处,孙老爷自然是不放心他一个孩子出去闯荡的。
“爷爷放心。孙儿定能照顾好自己的。绝不会在外面有辱孙家贤名的。”
“你。你。这件事。过几天再说。”孙老爷见我如此执着,只好寻找托辞。
是夜。
“夫人啊。你说我是不是老人?呵呵。变得什么事都疑神疑鬼,提心吊胆的了?”
“你怎么突然说这些呢?到底发生什么事啦?”
“呵呵,还不是我们那天上掉下来的孙儿嘛。”
“磊儿?他怎么啦?”
“他要去外面游历。想去拜师学艺。”
“啊?他才8岁啊”孙夫人一听也觉得不怎么放心,但是转而一想这小家伙确实天资聪颖,几乎没有难得到他的事,便说道:“哎,不过这也是好事啊,想当年你也不是在我父亲那里天天学书法才认识我,最后把我骗到手的嘛,那时候你也才7岁啊。”
“是啊。是啊。我也才7岁啊。那按你的意思让他去咯?可我还是不放心呀。”
“哎,你呀你,老糊涂啦。你当年7岁时有他现在那么聪明嘛?还不是傻愣愣的,要不是当初以为你傻乎乎的听话,我怎么会嫁给你。”
“哼,谁傻乎乎的啦。我那叫大智若愚。”
“好好好,大智若愚。”
“哎,那就这么决定了吧。让他去吧。年轻人或许是该靠自己去闯荡吧。”
第二天早膳时。
“孙儿啊。爷爷批准了。”
“什么?爷爷,您同意了?万岁!”一听到自己可以去外面见识下这2000年前的风貌时,不由得兴奋了起来。
“不过啊,你要答应我几件事。”
“爷爷请说,孙儿莫敢不从。”
“一呢。你每个月都要往家里写信。二呢。在外面不可过度招摇,以至于招来祸事。三呢。此去爷爷推荐你几个当代大儒,你呢带上爷爷的信去,先不要给他们,自己考量下接触下再做决定。”
“是,孙儿定当遵从。”靠,孙老爷果然不是盖的啊,能白手起家得到今天在江东的地位果然厉害!~这办法果然好,师择徒,徒亦择师。妙哉,妙哉!
三天后的清晨,和他们一一告别后,心里难免一阵失落,吴夫人秀美的脸上挂着两行玉珠。爷爷和奶奶更是,一个满面愁容,一个泪如雨下。
是啊。人和人之间相处久了,以心换心了之后,毕竟是有感情的。怎么能说分开就分开呢。而且这一分别不是1天2天,不是一个月两个月。是好几年。一路上坐在孙家的马车中,回想起了那2年的生活。呵呵。从一个路人甲,变为小少爷。从一个穿越者,变成了家中最宠爱的孙子。爷爷,奶奶,义父,义母对我的好,是我坚持走这条路的最大动力。毕竟对于一个21世纪的单亲子女来说。有人疼爱是件多么值得幸福的事情。这种家庭的感觉,赵磊已经7年没有过了。这种温馨,这种快乐,对他来说,胜过一切。想起爷爷每日抽空过来指导自己读书,奶奶为自己亲手缝的衣衫。吴夫人为自己准备的茶点,义父教导的为人之道。每每不禁泪如泉涌。这就是我的家,充满他们笑声的地方,就是我的归处。
快到寿春时,我打开了那四封信。一封是给司马徽的。一封是给蔡邑的,一封是给王允的。还有一封是给我的。
晕啊,我的爷爷啊,原来你那么厉害。水镜先生你都认得?那岂不是将来……哈哈有的好混了,有的好混了。蔡伯奢嘿嘿,你女儿,我可以垂涎已久了,哈哈。王允,虽然你是个亲汉派的典型老顽固,不过嘛…你家的秀儿…嘿嘿,历史我来啦,我来改变你啦!~
当看完给我的信时,只有一种感觉。名曰:震惊!
原来这江东四姓真不是盖的。整个大汉13个州,有7个州都有我们孙家银号和客栈等等。好大的企业啊。李嘉诚也差不多这点吧。晕啊,原来我的后台那么大。怪不得能随便写信给当代三大文坛巨匠了。好威风的感觉。李嘉诚的孙子~~我靠,太赞了。
那我究竟该怎么选择呢?是选司马徽,习得一身的谋略和无所不通的天文地理吗?还是选蔡伯奢的文采飘逸,儒家风采吗?还是王允?学得他的官场技巧和一手书法?
是貂蝉还是蔡琰还是月英呢?
旁白兄:且听下回分解。
———————————————————————————————————————
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小弟在此多谢了,今天两更,半夜还有一更哦请大家多多支持,明天小嘿休息。送上三更。敬请期待。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