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相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丁•皮休斯出生在德克萨斯州,父亲是一名商人,母亲曾是一个小学教师,结婚后辞职做了全职太太。从小马丁就显示出了非凡的天赋,不管什么东西,他总是一学就会。儿子的聪明是皮休斯太太唯一的慰藉,毕竟发现丈夫有外遇后,没有几个女人能保持镇静。童年时,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他们时常搬家,最后定居在华盛顿。这时马丁已经有十岁,仍然聪明非常。皮休斯先生出差一回来,就喜欢牵着儿子的手,带他到白宫外散一圈步,父子俩闲话片刻,然后父亲就得赶往另一个地方做生意,但母亲总以为他是要到另一个家去,夫妻俩总是半夜在房间里小声的争吵。
由于马丁的聪明和善解人意,他成了父母的情绪垃圾筒。父亲同他这样说,母亲又同他那样说。马丁猜他们争吵时说的也是这些话,虽然他们没当着儿子的面吵,但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深深超过了当面争吵。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马丁开始烦恼。他也不知自己具体在烦恼些什么,就是无故的觉得很不开心。小伙伴们都不愿意同他玩,这还不要紧,他可以看书;爸爸妈妈吵架,他也可以把房门一关,调大音响音量,让整个房间充满巴赫的《安魂曲》。唯有这件事他无法释怀,而且日积月累,压在他的心头。
这都是皮休斯家的内部状况,外人无从知晓。
13岁时候,少年马丁考取了硕士,哗!全美国都沸腾了!无论他走到哪里,人们都能认出他来。“天才马丁”,“神童马丁”成为他的代名词。那一阵子他们家上过好几家电视台录制的谈话节目,他沉默的坐在一旁,爸爸妈妈红光满面,妈妈兴奋的说个不停,爸爸则不断点头,这可能是夫妻俩婚姻出现裂痕后最团结的时刻了。
16岁他又拿到博士文凭,人们的目光又变了,带着些许敬畏,还有距离感。
有好奇的记者不止一次问他学习的动力是什么,马丁认真的想了一下,他也说不上来,只是单纯的喜欢学习。有时,马丁会没来由的觉得心里空荡荡,这种奥妙的感觉同那种没来由的烦闷一样,都使人感到不快,每当此时,马丁就拼命读书,用知识填充他那空虚的心。这一招还挺管用,所以他一直使到现在。

考到博士之后,马丁一下子觉得无事可做,就是在那时,他遇到了一生中最忠诚的朋友“B”。
那天是周末,马丁起了个大早,坐在街边公园的一条偏僻的长椅上,阅读一本关于物理量子的枯燥的书,不知过了多久,太阳越升越高,长椅周围没有树遮荫,这里已不适合阅读,可马丁依旧没有挪窝的意思。
唉——
从马丁的旁边清楚的传来了这样一个叹息声。马丁吓了一跳,转头一看,一个大约二十来岁的东方男孩坐在那儿,长的眉清目秀,里面穿一件印着普通图案的白色加长T恤,外面还穿短夹克,底下穿棕褐色肥大的休闲裤,脚踏白色球鞋,脸果的通红却不出汗,膝上放着一本中文书,身边放着一副白边泡泡墨镜和一个满满当当的纸质购物袋。
马丁在打量他,他也在打量马丁。
那男孩瞄了一眼马丁捧着的书的封面,“嘻”的笑了一声。“那是本假书,”他说,“论点论据全部抄的中学物理课本。”
马丁不甘示弱的说:“我知道,我就想看看它抄到什么地步。”
“你数出来有几处?”
“42处。”
“全部有87处。”
男孩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膝上的书掉在地上。马丁弯腰去拾,看到封面上画着一对卡通的男女深情拥吻,他“嗐”了一声。男孩劈手夺回了他的书,放在购物袋内。
“这本言情小说非常有意思。”他说,戴上泡泡墨镜,他的脸很小,此刻更被墨镜遮去了大半幅脸。“没事时看看很有趣,享受生活么。”他从裤子口袋内挖出一个苹果播放器,调试一番后戴上耳塞,播放器则放在上衣口袋的暗袋里,抱上购物袋哼着小曲儿离开了。
马丁发觉那东方人长的细弱矮,身材比例却很好,乍一看像个孩子,和马丁比起来,他倒更偈个活泼的少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