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公瑾奉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宁班师回河东,朝野上下笼罩在喜庆的氛围中,因为胜利,因为光复旧都,也因为卫宁的亲事。没有奢华,没有盛大,卫宁与糜氏的婚礼却甚是热闹。马超、马云禄、刘诞、糜竺、糜芳、戏之才代表各自势力前来,袁绍、刘表、孙策、张杨也都派人恭贺。同时,卫宁将酒席摆在校场,宣布任何人只要想来便能毫无阻碍地参加。于是各路英豪俊杰汇聚一堂,朴素的婚礼可谓简约而不简单。
糜氏一天都俏脸绯红,洋溢着幸福,此刻正与糜竺、糜芳叙叨思念。男主人公卫宁则与自己的拜把子兄弟畅聊,拂勒则成了卫宁攻击的重点。
“老三,你倒是肯露面了啊!”
“呵呵,二哥,实在是西凉局势混乱,难以脱身啊!”
“唉,就别难为三弟了,那边确实是一锅粥。以后有机会,你就能见识着了。”
“咱们四兄弟好不容易又聚齐了,只谈风月,只谈风月。”
“对了,既然二哥没事,那大哥你也就可以原谅董姑娘了!”杨修猛然记起诺巴与董氏的事。诺巴年已二十七,却迟迟未成家,便是因为他心中只有董氏一人,而他又因为董氏“杀”死卫宁的事一直未能解开心结。
“她现在何处?”卫宁深怕因自己的缘故影响了诺巴的幸福。
“在西凉。”
“呵呵。”拂勒神秘地笑了笑,说,“我把她带到安邑了。”拂勒拍了拍手,董氏眼泛泪光地疾步进屋。她瞅着诺巴,眼神里尽是无边的思念与深情。
“卫公子。”董氏见礼,语气里有着愧疚。
“董姑娘,一切都过去了。你和大哥好好聊聊吧!”卫宁作揖还礼后,与拂勒、杨修乖乖闪人,给予二人互诉衷肠的空间。
“三弟,你的妻儿可曾随行?”
“我还是单身。”拂勒平静地答道,但卫宁听得出来他心中的酸涩。
“三哥已经寻了来莺儿五年了,杳无音讯。”
“老三,我知道她在哪!”拂勒激动地抓住了卫宁的手,迫切地看着卫宁。“在陈留。”
拂勒松开了手,若有所思。“陈留……陈留……”
“报,一个自称主公故交的女子求见。”
故交?会是谁呢?卫宁没有多想,留下杨修陪着拂勒,便出去见客了。意想不到的是,来者正是他们适才所说的来莺儿,还有一个男子随行。
“莺儿,怎么了?”来莺儿与那男子都是满面风尘,男子身上还带着伤。
“我们被曹操追捕。”来莺儿并无惧色,反倒显着十足的倔强。
“缘何?”
来莺儿没有回答,只是无意中抓住了男子的手,望着他的眼神水般柔情。不用猜也知道俩人的关系了。看着男子身上的侍卫服饰,卫宁说道:“莺儿,你真的喜欢他?”来莺儿的身份类似于曹操的歌姬,而与侍卫发生感情是不被允许的,而且关键是她还深受曹操的喜爱。
来莺儿坚定地点点头,无怨无悔的神情让卫宁感动。“你叫什么名字?”
男子嗵地跪地,恳求道:“在下王图,曾经是宫廷侍卫长,还给大人报过信呢!请大人救怜。”不论他说的是真是假,卫宁真正关心的是来莺儿的问题。
来莺儿拉起王图,盯着卫宁。“天下也只有你能收留我们了。你到底帮还是不帮?”
卫宁没有答应,帮了他们,老三会不会怪自己呢?但他也没有赶他们走的意思,还是让三弟决定吧。“你们先在这住着吧,孟德见你俩在我这,会罢休的。”
王图闻言立马叩头谢恩,来莺儿恼怒地拉起爱人便跟着仆人去厢房。唉!莺儿,你怎会看上他呢?卫宁瞧不上王图,随随便便就给人下跪磕头的人,配不上莺儿。还是抓紧时间告诉老三吧,卫宁认为拂勒尽早知晓为妙。
可是婚礼眼见就要开始,左慈、韩荣便将卫宁拽去更衣,繁忙的婚礼让他暂时忘记了本该告诉拂勒的事。拜堂前,卫宁因战功被册为太傅并领司隶校尉,一帮随征文武也都有封赏。伴随着圣旨的宣读完毕,婚礼也如期完成,众人纷纷向新进太傅敬酒。

觥筹交错间,卫宁已有了几分醉意。又有人向他祝贺,是匈奴单于呼厨泉与他的夫人——蔡琰。“单于,阏氏。”他自然地打了招呼。似乎上次屠杀匈奴之人与他没有丝毫牵扯,似乎蔡琰从来就不曾与他有过什么。
“我代表匈奴族感谢太傅的慷慨,并祝太傅与夫人幸福美满。”呼厨泉虽然不喜欢卫宁,但他清楚眼前的男人会让他得偿所愿,所以他选择全力配合朝廷的行动。
“那是贵部应得的报酬。单于对陛下与朝廷的忠诚,日月可鉴。”卫宁将从曹操那得到的军资毫不吝啬地分给匈奴一半,令他们能富足地度过几个年头。
“匈奴一族唯陛下与大人马首是瞻。若有驱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哈哈哈……”或许是酒的作用,卫宁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雄心。“单于重返大草原的心愿,卫某终有一天会帮你实现的。”
“谢大人!”呼厨泉右手按在胸口上,行了个大礼,将酒喝尽。重返大草原,是呼厨泉父兄的梦想,他们未竟的事业即将在现任单于手上成就。卫宁扫了眼蔡文姬,仰头喝下一樽酒。
“太傅好大的口气!见面不如闻名哪!”一个弱冠出头的俊朗青年讥诮到。
“大胆!”不少人齐声呵斥道,更有甚者如呼厨泉直接要动粗。
卫宁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你是何人?”
“庐江舒城周瑜周公瑾。”
卫宁走下席位,打量着儒雅英俊的青年,微微一笑。“庐江舒城周氏,你是周忠何人?”
“乃我堂叔。”
“哦。观你仪表,必不是庸才。你善谋断,练兵抑或治国?”看着眼前英气勃发的青年,卫宁仿佛看到了五年前的自己。
“在下不才,诗词歌律、兵法战阵、治国富民,皆通一二。”
四周响起一片讥笑声,还有不少人责备其不知天高地厚,敢在“天下第一人”卫宁面前狂妄。反倒是卫宁含笑不语,此人倒确实与自己有几分相像。
见卫宁不说话,周瑜便说道:“据四战之地争横天下,恐怕以大人之天纵英才也难办到吧!远征塞外,谈何容易?”
卫宁似乎没听见他的话,自顾说道:“有兴趣下盘棋吗?”
“奉陪。”
二人随即拉开阵势,黑白子激烈拼杀。棋盘如战场,周瑜丝毫不敢大意,充分应用自己的智慧,对卫宁展开迅猛的攻击。卫宁则稳若磐石,任你风烈浪涌,我自岿然不动。经过将近半个时辰的厮杀,周瑜以三子之差落败。
周瑜的眼神炙热,他没有因输棋而沮丧,相反炙热的眼神里充满了斗志。神骏果然名不虚传,不过你十年后还能胜过我吗?
卫宁从棋局里看出了周瑜的超强谋略,他输在自己的年轻,十分犀利而缺乏一分稳重。“如果是五年前的我,或许你已经赢了!”原本因观棋而显得安静的酒宴上顿时泛起了波澜,众人议论声再次杂乱地响起。
“我也来一局。”衣冠稍显凌乱,带着三分醉意,与卫宁年龄相仿的青年从人群中走出。睿智不羁,锋芒内敛,他给卫宁的感觉就像是一把未出鞘的剑。
“请!”
来者也不罗嗦,大咧咧地坐下,便与卫宁厮杀。他天马行空的布局,令一旁的周瑜沉醉。反观卫宁,不再拘泥于之前的沉稳,而是变成灵动飘逸的棋风。战斗比上把快捷,不到一刻钟便有了结果,平局收场。顿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叹声,对举止不雅的年轻人起了尊重之心。果然是群英宴,卫宁对自己不限制入场人员的举措感到满意,眼前两人便是绝对的人才。
“居然没胜出,唉……”青年一脸可惜,端起卫宁的酒杯将琼浆一饮而尽。
“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既然你能与我战成平手,不妨告诉你我的大名,郭嘉郭奉孝。”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