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延安的讨论(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的,我同意老总的说法,现在的抗联既是一支老部队,又是一支新部队,它既传承了过去也寄托着未来补充了一句,“他们的地位特殊,历史上又与我们现在的中央领导层没有直接的联系,我们需要精心呵护他们的成长。”
朱德与任弼时同时点了点头。
窑洞外响起了李克农的声音,“哎,小王,主席睡了没?”
“吆!李部长,您今天来得巧,主席昨晚因为太劳累,半夜就睡了,今天一早就起来了。”
“我运气好”李克农欣喜的声音。
平时习惯晚上工作,上午睡觉,一般情况下此时应该还没有睡醒。
听到李克农的声音,悄声对朱德和任弼时说道:“猜猜看,我们的大特务来这里干什么?”
“该不是成功策反了胡宗南?让胡宗南壮怀激烈,率领四十万大军打日本人去了?”朱德假装回答道。
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你这个老总,是不是早就巴不得胡宗南走掉,这个家伙也是够讨厌的了,对日本人按兵不动,枪口都对着延安。”
听到愉快的大笑声,李克农在窑洞口探了一下头,飞快的观察了一眼,见有朱德和任弼时,反到踌躇了一下,不知道进来是否合适。
“来嘛,来嘛!扭扭捏捏的干什么?”冲着李克农招招手。
李克农迈步走了进来,给屋内三人敬了个礼说道:“昨晚,东北局敌工部的同志请示我,要我给他们派几个”反战同盟“的日本人过去,他们说,俘虏了一百余个日本人,不知道怎么教导,沟通起来也有困难,毕竟抗联队伍里就两个日本抗联,没什么理论基础,原来的职位也不高,对那些日本俘虏的威信力不足,他们知道延安建立了反战同盟,里面的日本教员比较有水平,这不就管我来要人了嘛。可是主席,这事儿我哪里说的上话?那个日共书记野坂参三不是跟您很熟吗。”
“所以你就找我给你走后门哦!”笑呵呵的接过了李克农的话题。
李克农睁大眼睛,满怀希望,“主席,支持支持我的工作吧?”
“好哦,不过,你得和靖宇他们提条件,我们派过去的教员将来还要还给我们的,要还给我们3倍的人数,现在反战同盟的人数实在是太少了,入不敷出哦,我们打他个大户如何?”开了个玩笑。
“主席要打,那咱们就打,现在抗联那里简直是阔的不行,我看这几支队伍里就属他们装备最好,吃得最好。”李克农又笑嘻嘻地对朱德说道,“老总,你的八路军有四十万人,枪三十万支,炮基本没有,机枪才2千挺,子弹就更不用说了,主力部队一人才二十发。你知道抗联有多少机枪?有多少炮?有多少子弹?”
“好你个李克农,竟然摸我的家底,还敢笑话八路军,我看你找打。”朱德哭笑不得,作势举手要打李克农。
来了兴趣,问道:“你说说,靖宇最近又弄到什么好东西了?”
李克农闪避着朱德,答道:“抗联虽然人数才一万多人,可那装备真叫人眼馋,最近也不知怎么的就说服了伊万诺夫,简直是要啥给啥,光机枪就一千多,迫击炮二百多,还有苏联人新提供的什么火箭筒二百多只,还有冲锋枪,什么托卡列夫自动步枪,一色的自动火器,啧啧!训练的时候,子弹炮弹像不花钱似的流水价打呀。”末了,李克农加了一句,“把我们延安去的干部看的心疼的不得了,真败家!”

眼睛闪了几闪,“是够败家的,训练一支精兵那是要花钱的,将来还不得我们来给他们还账?苏联人的东西不是那么好要的。”
“不过,在现阶段我还是希望他们尽快成长起来,花多少钱都值得,东北这块地方可是一个宝地,粮仓矿海呀,重工业发达,战后必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为了这个大目标的实现,我老毛认了,这笔账先记着,将来有了一定还给苏联人,我们中国人绝不会欠人钱,拿人家手短啊!”
朱德与任弼时相视一笑,然后问李克农,“克农同志,抗联这次乌拉嘎的战斗情况怎么样?”
李克农答道:“老总要听?”
“要听。”
李克农所知道的情况与杨靖宇给发来电报上记载的基本一致,没有什么出入,只不过要详细多了,包括击毙的日军名字他都知道,阵亡士兵的铭牌上都有。
朱德轻轻点点头,“哦,看来是真的,这场战斗竟然消耗了2千多枚炮弹火箭弹,打的还真是激烈。”
“是的,我这里有详细的战斗情况,打援的两次战斗都是异常激烈凶猛,要不是抗联的武器好,还真压不住鬼子的拼死反扑。”
“唔,说到这个新式火炮叫做火箭筒的,克农,你还是有些情报不了解的。”朱德调侃李克农,“虽然你知道很多,但你不知道我们安塞钢铁厂也早就生产这种东西了吧?”
“真的?”李克农扑闪着眼睛,显然很感兴趣。
“唔,是一个叫马迁安的抗联小伙子带来的技术,交给我们的技术员弄成的,那次我陪陈嘉庚参观安塞钢铁厂时,还见过他,嗯?这次抗联的伏击战那个叫马迁安的支队长就是他吧?”朱德猛然想起什么,说道:“你看我,这记性,当初恩来跟我说过他,这次全对上号了,真想不到,这么年轻就独当一面了,靖宇也真是胆大。”
任弼时急速的眨眨眼,心道,我也跟你说过呀。
听了,也回忆了一会儿,过了半支烟的功夫豁然开朗,“哦!是他呀,我也见过一面,那是在欢迎陈嘉庚的宴会上,杨靖宇领着他跟我打了一个照面,现在只记得这个小马个子好像比我还高一点,长的摸样真忘记了,这小伙子还是恩来与季米特洛夫谈判的关键人物呢,没有他的情报,苏联人哪能那么痛快给我们一百万美元外加一条毛瑟生产线。”
“克农,这个小马什么出身?弄清楚没?”朱德问。
“清楚,马迁安本人是个农民,跑过崴子,他父母年轻的时候是土匪,后来有了小马就洗手不干了,隐居在吉林的一个村子,已经过世了。哦对了,他未来老丈人是他爹的老朋友,也做过马匪,这都是杨靖宇他们闲聊的时候说的,不过这应该是真的。”
“嗯!这小马敢打敢拼,机智过人,还真是一块料子,不愧是土匪后代嘛!我们不也被老蒋叫了十年的共匪嘛,人家现在私下还叫我们红匪呐!”任弼时微笑着说道。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