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章 破家为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什么让刘国轩如此兴奋?步枪,后装步枪,这是刘国轩早就知道的东西其实这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因为造价太高,想大规模列装军队,那基本是妄想。可现在出现在这里的步枪,看起来虽然有些粗糙,可刘国轩却清楚,这东西,是实实在在的杀人利器。
“三千支,新生产出来的已经全部带来了。”
“三千。”刘国轩的语气中带着惊讶,要知道,即便徐艺涛这等疯子日以继夜的研究,现在步枪的造价也下不了三十两银子,子弹亦是昂贵。三千支步枪,光造价就九万两,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更恐怖的是子弹,每颗子弹的造价是三钱银子。若是打一仗,每支步枪平均发射五颗子弹,那就是四千五百两银子,这打的那里是子弹,根本就是白银嘛………………
“王爷吩咐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只要北伐能胜利,即便倾家荡产,王爷也无怨无悔。”
对于财政状况,刘国轩不是很了解。可他也知道,江南战乱,这最富庶的地方是弄不到多少钱的,天下大半归了满清,福州的海贸也受到了相当的影响。就算前两年积攒的金山银山,也架不住开销啊!北伐军越打越多,那就代表了耗费越来越大,岂有当兵不给粮吃的道理?目下两路北伐军已经接近二十万之众,且不说其中的精锐与否,光是这二十万张嘴巴,每天就要吃掉多少银两?加上武器、火药、衣甲、炮弹等等等等消耗,每天的消耗都是天文数字。
刘国轩有些意动,他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北伐结束,可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满清人又不是面粉人,一打就垮:“朱参谋,王爷可有露出什么时间的意思?”
话是没头没脑,可朱大典却是明白的:“没有,王爷没有任何催促的意思。朝中也有人提议尽快结束北伐,甚至是同满清人议和,却被王爷否决。王爷说了,大军在千里之外,如何情况,谁人能知?唯有刘国轩自知该如何行事。他既为北伐副帅,就有责任啃下任何硬骨头,何时进兵、何时决战皆由两路将帅自定。”
“那些老古董没有死谏?”
朱大典很奇怪的看了刘国轩一眼:“有啊,只是不多,现在北伐兵锋正盛,谁会不开眼?我们又不是打不下去了。不过小帅,还是快些结束为好,要不然,对我们以后的发展不利啊。”
“本帅心中有数。对了,我可是听闻到一件趣事,你朱大典将全部家产捐献了?”
朱大典老脸一红:“也没有全部了,至少家人还要吃饭嘛,这饭钱总要留一点。”
“呵呵…………”刘国轩笑了:“世人皆谓朱大典贪婪,想不到家国动荡之际,方显英雄本色啊。”
“什么英雄,小帅这是骂我呢!不错,我朱大典以前人称‘死要钱’。积攒的财富确实是几辈子都挥霍不完,可那又能如何?朱某不才,虽无英明在世,却不想满清人统一天下,若满清一统,吾等子孙皆为人奴隶,生杀予夺,即便在有财富又能如何?还不是人家予取予求。”
刘国轩缓缓的叹气:“王爷曾经说过‘国家尚且如此,个人岂能置之度外?’现在看到朱参军,小子才算明白了。这样吧,一个师参谋实在委屈了您,便到小子身边,一尽军师之责吧。”
刘国轩一转敬语,却让朱大典急忙摆手:“岂能逾越,岂能逾越。”

刘国轩却按住了他:“其实王爷的心思小子明白,先生一生,毁誉参半,因为您的名声有些那个什么,王爷那里不好重用。可小子这里却不管这些,想先生打仗之时,小子还没有出生呢。崇祯三年,在您剿灭山东叛乱的时候,现在赫赫有名的汉镶黄旗都统刘良佐、平西王吴三桂,那个时候还是您手下的小偏将呢。”
朱大典脸色却不好看:“若早知今日,属下当初就该斩杀这两个畜生。”
刘国轩却安慰他到:“且不论人品如何,这两人的才能都是一时之选,先生您也不必在意这些。有些个事情吧,也是没有办法的,吴三桂与满清人打打停停的几十年,能没点联系?打也打出来了;刘良佐的弟弟刘良臣早在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的时候就归降了满清,他们的投降倒也不是偶然。”
朱大典有些震惊,一个堂堂的元帅,还有心思关心这些?见朱大典的神情,刘国轩也不想多做解释,他只是无意中看到军法处的一些并不保密的案卷而已。了解敌人,信息自然是越多越好。
“其实小子说先生到来,我军胜算大增,也是想着一些主意的的。就看先生愿不愿意了?”
“属下只是北伐军的一个参谋,若有军令,自当效死。”
“其实也与这两人有关,吴三桂且不说了,此人心志强硬,枭雄之姿,不大可能招降。可刘良佐却不一样,在满清南下之时,他依然是摇摆彷徨不定,只是当时弘光朝廷太无能,加上亲弟弟的劝降,他便投降了。可他手下却有健卒八万,即便被分散,他现在手下依然有兵马两万,并且就在这苏州城中,若先生能一封书信,晓以大义,相信刘良佐会看清时势。”
朱大典点头:“确实,明辅(刘良佐的字)一直有些优柔寡断的毛病,脾气又臭,不过还算识大体。现在王爷监国,气象与弘光朝截然不同。属下想,若属下出面,明辅应该会弃暗投明。”
“军法处在刘良佐军中也有一些人,他们会配合先生行事,只要能说服刘良佐,配合我们决战,就是大功一件。”
“属下理当效力,只是小帅有意招降,该开出如何条件?王爷是否会同意?毕竟明辅在弘光朝时乃江北四镇之一,广昌伯。即便投降了满清也得一个都统,二等精奇尼哈番。但若我们不开出更好的条件,怕是难有效果。”
“哈哈…………”刘国轩却是一阵大笑:“先生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王爷那里绝对不会有问题,连与王爷敌对的郑宏逵都能从靖虏伯变成靖虏侯,那他刘良臣只要交出一些东西,自然也能成广昌伯变成广昌侯不是嘛。”
朱大典点点头:“只是事成之后,他愿意交出兵权否?这也是个问题。”
刘国轩更是不在意:“先生应该知道,凡入王爷麾下官兵,皆需接受整编。整编之后,他刘良臣即便想做什么,也是有心无力了。若他忠心效力,王爷定不吝给他一世荣华;若继续想当墙头草,怕是天下之大,也无他容身之处了。”
朱大典立即心中敞亮了,是啊,外人那里知道这整编的厉害。连自己都尝到了这柄利刃的锋利,自己带来的两千部曲,一经过整编,自己都控制不住这些人了。刘良佐在这方面能比自己厉害?他不信。
“既如此,事不宜迟,属下这就去安排。”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