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光微亮, 高山顶上隐隐露出一抹殷红,太阳就要生起来了。九凤山下的平川里,人马沸腾,大宋破阵的轻骑兵已经整装待发。。皇上亲临助威,极大地鼓舞着将士。 两乘黄色伞舆下面,天子和八贤王并肩而坐。
”皇叔,您还是听延朗将军之意,回京城吧,别说这里危险,就是没事儿,京里也不可一日无君“ ”德芳,不用担心,你不知道,朕此次前来,已经带了两万精兵。远远多于他们。嘿嘿,这是湛泸营的探报,辽主耶律贤和皇后萧绰带五千骁骑卫南下助阵。 至于京城,朕已经命你三弟暂时理政。 本来朕是让你来主事,但是你也在这里,就托给他了,他可比你差多了“ 八王听了,沉默不语。。皇上口中的三弟就是自己的堂弟,当今皇后的长子。。。
皇上正在兴头上,没注意到八王的脸色,悄悄说:”此次破阵,朕要亲自看看辽人的底细,如果他们不是对手,我们春暖花开就北伐,夺回燕云十六州!要是他们比我们强很多,就先募兵训练,意图来年。 朕猜测辽主也是一样的想法,才也亲临观战。。“ 八王不解地问:”皇叔,要是辽人比我们强很多,您看得出来,辽主怎么会看不出来?他们就不会容我们福国强兵,再做计较,一定是大举南下,入侵中原“ ”嘿嘿,皇侄,朕自有应对,只是怕你不肯“ ”噢,皇叔已经想到前面? 臣侄佩服。既有利于国家,我怎么会不肯?“ ”皇侄可不要反悔“ 八王莫名其妙,说道” 我怎会反悔?“ ”好,朕的意思是联姻!北院大王,隆庆王耶律休哥位高权重,此人好色,如果把翌祥郡主嫁给她,可换两年时间供大宋锻炼精兵!“
八王听了,浑身发冷,半晌才说:”原来皇叔早有打算。。只是那样一来。。竹竹的一生就全毁了“ ”皇侄,坐天下者,要雄才大略,纵观全局,若是为天下苍生 的 福祉,就是牺牲一个人的幸福,那也是尧舜之政。 反而言之,朕身边的人都幸福美满,但是国运衰微,年年向辽人纳贡,百姓赋税沉重,还要受他们的铁骑蹂躏,这只能是妇人之仁,桀纣之君“ 八王气得心中发堵,可是嘴里却丝毫也驳不倒皇上这番堂堂皇皇地明君之道!
皇上看得出八王语塞,笑着说:”这也不是朕一人的主意,前日辽主下书,特意提到大宋翌祥郡主貌美无双,辽主的御弟,股肱之臣隆庆王休哥发妻新丧,休哥在大辽也算是奇伟丈夫,嫁给他也不算咱们亏待柴家了“
”那竹竹她这次来是。。“ 八王生怕竹竹被皇上骗来相亲。。于是谨慎地问。 皇上哈哈一笑:”皇侄,那小妮子还在思春!她主动要跟来的。。朕猜是想寻找杨家老六的踪迹。。朕也由着她,她来了,不正好是个香饵?杨六郎除非死了,否则怎么也得现身。 朕也想把这小子找出来,他本事不小,只要严加管束,不让他成势,还有挺大的用处。。再说,杨家老六的事多少会在杨业和朕之间有点隔阂,这个隐患不可不除“

八王本来想说那次潘豹铁箭走偏,有个叫花子样的男人挺身扑救辽邦百姓,那人看着实在像六郎。 转念一想,这话一出口,救的是辽人,尽管是普通百姓,还是个孕妇,也会给奸诈多舌之人留下不利于六郎的话柄,还是不说为妙。 皇上笑着对八王说:”走,皇侄,随朕巡视一下朕的部署“
八王随着皇上骑马在众禁军的护卫下来到九凤山通往大辽的唯一大路,皇上指着路旁一堆一堆的枯草干枝对八王说:”皇侄你看,这些东西有什么异样?“ 八王仔细看看,实在看不出什么名堂,一脸不解地问:”叔皇,这有什么异样?“ ”这里面埋藏了曹玮将军的杰作,霹雳火球!如果辽人此次有所不轨,嘿嘿,就叫他们后悔莫及“ 皇上诡秘的说。 八王半信半疑地说:”曹玮一向懦弱,如何有此奇才?这倒看不出,叔皇可曾试验过这些火球?“ ”这还能有错?曹彬和皇姐家里都被烧掉了半截,那只是两个火球的威力。 这里有好几百呢“
‘陛下,我们的骑兵已经入阵了,请陛下登高观看‘ 一个小校跑来禀报。。皇上带着八王,呼延赞,卢多逊等人及一众护驾亲兵登上九凤山龙澍峪对面的西华岩禅寺,正好可以看到云雾缭绕的九凤山龙澍峪。 大鹏翼为阵主的伏龙阵就摆在这个山谷中。。。
朝阳刚刚升起,山谷里的晨雾就像白色的轻纱,随意飘荡。。大鹏翼的两千兵卒已经列成一字长蛇阵,左右拉开足有一里地长,把龙澍峪从东到西完全封死,士兵身上的军服竟然是五种颜色,正好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手里的家伙也各不相同,短刀长枪盾牌弓箭和挠钩应有尽有。。一字长蛇阵的后面是各色旌旗,也是五种颜色,后面还有为数不多的马队,大约只有五百左右。 皇上看了笑道:”看来还真是演武而已,总共两千五百人,能做出什么名堂“ 正在说笑,身后有个太监禀告:”陛下,翌祥郡主请求上来观阵“ 皇上先是皱皱眉,但最终还是同意了:”好吧,让她上来“
身着紧身鹿皮软铠,脚蹬鹅黄色鹿皮小蛮靴, 头上鹅黄色的丝帕罩头, 腰悬金丝鸳鸯剑,脸上不施脂粉,今天的竹竹美丽中带着英气。。看得皇上心头都一阵兴奋.. 竹竹上来给皇上八王行过礼,默默地站在一边,两只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远处坪坝中的大阵。
一阵金鼓响过,火红战袍的杨三郎居中,左翼是杨五郎,高君宝和石保利,右翼是杨四郎,田也良和潘豹。 后面接应的则是老将高怀亮,郑印。 三郎背后有一健壮马弁,高擎一杆红色大纛旗,上书一个小锅大小的“杨”字。大宋的骑兵成燕翅状排列,杨三郎和他的旗手处于最前端的燕子嘴。 这样的阵势像一把锋利的剪刀,最有利于撕破敌人的一字长蛇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