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朝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驾!”
一匹建马快速奔跑在通往东京的官道上,李胤昨日将岳飞扔给李云贵照顾,他虽然非常喜欢这个日后的民族英雄,却对照顾孩子上,是一点毛头都不会,而李云贵虽然比起李胤好不了多少,但也是能有模有样的抱着小岳飞哄他入睡
从昨天把岳飞抱来后,除了与母亲分别时哭了一次,而后便再也没有掉一滴眼泪或吵闹半分,见到此景让李胤、李云贵两个大男人不禁啧啧称奇,而李胤也是郑重的告诫李云贵,回府后一定要给岳飞最好的教育,必须让他成才。
李云贵虽不知为何少爷这么看重这小孩,但也不敢违令,郑重的答应下来。
休息一晚后,二人酒足饭饱的朝东京汴梁赶去,此刻的李胤,已经对李清照志在必得了,于自己青梅竹马的清姐,一定不能嫁给赵明诚那个短命鬼!
李胤想完,拿起马鞭,重重的朝马狠狠抽下,大吼一声:“驾!”
而李云贵因要照顾小岳飞的缘故,不能像李胤那般这么快,只能在他后面远远的吊着,仅仅能保证不把李胤跟丢。
……
“上朝!”
太阳刚刚露头之时,整个大宋的政治心脏,东京皇城已经开始正常运转,童贯那不同于一般太监的粗豪喊声想起,让似还没有睡醒的整个皇宫大殿摹地一震,朝下的百官纷纷打起了精神。
待年轻的大宋皇帝徽宗赵佶出来后,一个个连忙跪在地上,仰视赵佶,头朝地上重重的磕下,每个官员的嘴里都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数百名官员的山呼万岁,即使是赵佶已经听了数年,仍不免心中一片激动,这,便是当皇帝的好处,全天下的人都只能敬畏的仰视你,没人敢于谋逆或挑战你的威严!
赵佶每次受人朝拜时,都会不自觉的想到前朝盛唐时期,那些唐代的皇帝们,接受天下万朝来膜拜的盛况,那种皇帝,才是真正的帝王气魄,天地间只有汉人皇帝才是真正的天子,可以俯视周边的一切国家!
可惜自己宋朝北有辽国、西有西夏,让整个大宋在无法再现唐室辉煌,即使是那高丽小国,都倒向辽国,一想到此处,赵佶便恨得牙龈酥痒,却无可奈何。
从刚登基的意气勃发,到现在近乎冷漠的处事,赵佶已经习惯了宋朝的积弱,赵佶看着底下跪地不起的百官们,双手微微虚空托起,清亮的嗓音响起道:“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百官依言而起。
赵佶抬眼看了一下童贯,童贯知道他的意思,立刻站在徽宗下手大声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赵佶打算去练练自己新研究的书法,是以不打算今天在处理朝政,事实上,他已经很多天没在批百官送上的公文了。
每日百官们听到这些话时,都会知趣的不言不语,而后退朝,不想今日底下突然涌出二人,只见谏议大夫李格非与大理寺卿李邦彦同时高呼道:“臣有本启奏!”
赵佶眉头一皱,秀美的脸庞露出不悦,低声哼道:“二位爱卿何事启奏啊?”
他说话阴阳怪气,让人一听便知道赵佶嘴中的不悦。
李格非乃是谏议大夫,本便是谏言皇帝之过的臣子,但赵佶却是根本一句都不会听这群官员废话,所以在徽宗手下只能是个闲官,但到底比李邦彦的官职要大得多,故而听到宋徽宗的话后,也不管李邦彦而是立刻开口道:“回陛下,大理寺卿李邦彦无故封锁京中大族李蕴家,致使李家上下门人都不得出府,臣要状告李邦彦擅自软禁无辜百姓。”
这时,与李家交好不少朝内的大员也开始喊道:“臣等附议!大理寺卿李邦彦的确无故囚禁李府!”
徽宗赵佶听后,直接不悦说道:“这种事,交给大理寺处理,不就行了……”
话没说完,赵佶突然想到李邦彦便是大理寺卿,交给他不是让他自己查自己吗?恐怕这李格非老儿就是怕这一招,才向赵佶禀报的。
赵佶尴尬的咳嗽一声,双目瞪起李邦彦喝道:“李邦彦,可有此事?”
这李邦彦与自己手下高俅一样,皆好蹴鞠,而且踢得还不赖,深得赵佶欢心,故此赵佶便是给李邦彦一个认错的机会,虽然他不知道这李蕴是何人,不过看不少朝廷大员都要参合此事,估计应该是个不小的豪门。
不过往日最喜窥测君心的李邦彦,今日不知为何,竟也不认错,而是直接点头承认了这事,接着便喊道:“不错,正有此事,原本臣打算向陛下禀报的,不想被李大人给抢先了!”
赵佶以为李邦彦要认错,当下给他个台阶说道:“既如此,你还不认错?”

众大臣一听赵佶要袒护李邦彦,虽然多与李家交好的大臣心中不快,却也无可奈何。
谁知李邦彦并没认错,而是接着说道:“禀陛下,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昨日臣在知晓李家秘密后,才知晓李家乃是包藏祸心,早有谋反之意的乱臣贼子!”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李格非当下走出百官排好的行列,便恼怒的指着李邦彦喝道:“李士美你居然敢对陛下巧言令色、搬弄是非!”
一旁的官员们,也跟着呼应起来,纷纷直接喊起李邦彦的字来怒骂。
李邦彦见到别人指责,也不恼怒,而是满怀信心的看着宋徽宗,反正有秦氏在宫外候着,到时候让秦氏作证,不管是真是假,真的,那便是他李邦彦明察秋毫,假的,那便是她秦氏搬弄是非,反正都不会让自己有损失。
赵佶被炒的心烦,抬手朝龙椅上狠拍了一下,大怒道:“朝堂之上,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赵佶虽然外表秀美瘦弱,拍起龙椅也是毫无威慑,但到底是皇帝,底下人一听连忙跪在地上向赵佶请罪。
赵佶冷哼一声,看着李邦彦喝道:“有话快讲!这李家究竟有何图谋?”
李邦彦也不敢再向赵佶言论其他,直接跪在地上诚惶诚恐道:“昨日臣那远房表姐突然找到了微臣,那表姐乃是关东大族秦家的女儿,早年嫁给李蕴,不想找到臣后,立刻向臣哭诉,那李家家主要杀他,臣忙问为何,却被那秦家表姐告知,她不小心听到李家的秘密,那李家乃是李唐皇室直系血脉!”
李邦彦话音一落,满堂皆惊,甚至赵佶都不敢置信的向李邦彦说道:“李唐,哪个李唐?”
五代十国中有几个李唐,赵佶实在无法相信是五代的李唐,还是那万国来朝的前朝。
李邦彦一听赵佶的口气,心下一喜,暗道自己升官有望,直接接着赵佶的话后道:“回陛下,这李唐,自然不是五代时期的伪唐,而是大唐末帝唐哀帝的直系后裔!”
“哗!”
此言一出,不只是高坐的赵佶愣了,连朝堂中的众多文武大臣也是哗然一片,这李唐皇室,不是早就被五代时期的乱贼们给灭族了么?
赵佶阴下脸来,沉声说道:“李邦彦,李士美,你不是开玩笑吧?”
李唐虽然是君主无道,而导致灭国,但曾经的辉煌却是宋朝绝对比不上的,那时的李唐毕竟是万国来朝,而现在宋朝的北方却连年受那异族侵扰,难免会有些北方人怀念李唐时期的安宁,若是有李唐皇室登高一呼,那大宋北境……赵佶真不敢想下去。
事情事实上没有赵佶想的这么恐怖,毕竟李唐无道,在唐后期已经无法抵御北方的异族了,只是赵佶心中便极为羡慕李唐时代的君主,而逐渐心中不自觉的涌出一丝阴影,把事情无限扩大的想了。
李邦彦听出赵佶声音下的阴沉,诚惶诚恐喊道:“微臣自然不敢说笑,那秦氏便在宫外等候,陛下不信可以将秦氏传到宫中询问。”
李邦彦说完,突然想到怀中的李家族谱,立刻拿了出来,双说呈上说道:“对了陛下,昨日那秦氏临逃出李府时,还搜出了李氏历代祖先的族谱,族谱中详细记载着李氏每一代的名字,为首第一页,赫然便是唐高祖李渊的名讳!”
旁边的童贯不敢怠慢,一见到李邦彦拿出的族谱,立刻接过,呈给赵佶。
赵佶急迫的翻了一番族谱,从各个不同字体的名字上,赵佶可以很轻易的分辨族谱的真伪,盖因他本身便是一书法大家,看着李氏族谱第二个名字,唐太宗李世民的飞白字体,赵佶已经完全相信这本族谱是真的了,历代皇帝,有哪一个不对唐太宗深有研究,即使是赵佶,他的书房里都藏有几幅唐太宗李世民的亲笔书法。
朝廷下方的百官们,一个个的急切的看着赵佶,当赵佶合上族谱后,李格非心中一沉,他看着赵佶的脸色,已经知道李家将要到来的结局了,想到家中被女儿昨天接来的元氏和李师师,李格非心中一叹,他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了。
(五万字了,可以入新书榜了!!!
接近十天的努力,终于要面对第一次考核了!
各位读者,多天来的持续更新,想必大家也知道我不会断更了吧,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小丰在这里谢谢大家,好书是读者们看出来的,我一直坚信此话……)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