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天皇密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关于这位天皇密使,在目前的中文资料中语焉不详,只提到此人为日本议会贵族院的成员,军衔皆为陆军少将。
实际村上久保在被击毙后特晋为“少将”,所以日文资料中对村上久保皆称为村上久保将军,
其实,这位村上久保在日本陆军中,是威名赫赫的人物,有着男爵的贵族头衔,还有一个特殊的外号,叫做“拉脱维亚的樱”。
村上久保,岛根县人,大正十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十三期毕业,虽然出身贵族但是用功勤勉,当时即因才华横溢而著称。
毕业的时候在该期学员中名列优等第一,获得天皇颁赐的银表奖励。
这一期学员在战争中成为高级将领的不多,一来是因为年龄资历,二来他们在校期间培养方向就有所偏重,着重于培养外交军事人才。
村上久保在毕业后一度派遣到驻朝鲜军中服务,因业绩出色复由陆军省保荐进入陆军大学四十四期学习,主攻对苏战略,昭和七年(1932年)毕业,这一次他依旧成绩优秀,在四十九名学员中仅次于盛彦太郎获得甲等第二名。
村上久保从陆大毕业后,被分配到欧洲担任见习武官,1934年担任日本驻拉脱维亚使馆少佐武官。
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在一战乘机独立,这几个小国为了避免被苏联吞并的命运加入与法国的结盟,人称“小协约国”,而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也因此成为外部世界搜集苏联情报的一个重要据点。
美国驻拉脱维亚武官皮雷斯就是一个这方面的高手,主攻对苏战略的高久保在此自然也是如鱼得水,多次向日本国内提供关于苏联的重要情报。
在这期间,村上久保给日本国内的友人写信,常自称为‘拉脱维亚的樱‘。
1940年8月,日本军部召开陆海军协调会议,策定今后作战方略,预定南进政策,理由是英国在欧洲忙于对德作战,在南洋地区无力兼顾。
美国注意力集中欧洲,但同时对日本采取禁运,造成帝国战略物资不足。
会议上制定了可以发起南进作战的五种情况,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一年后勃发的珍珠港事变之发源。
村上久保是参加这次会议的陆军三代表之一。
派遣村上久保为特使‘宣抚‘华东派遣军其身份固然重要,但他兼还有另外的使命。
久保到上海后,预定不再返回,转任华东派遣军参谋长。
在驻华日军中,推崇北进攻击苏联的将领不在少数,久保是日本不多的苏联问题专家,他到华东还有说服北进派将领,以增进驻华日军对南进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村上久保作为天皇特使,龟田峻对他颇为恭敬,无论食宿安排都是第一流,
军统头子戴局座有着不甘退却的顽固性格,他也深知上海对整个地下工作网络的重要,因此,他在“老华东工作区”被破坏之后。
立即组织“新华东工作区”,继续派遣大量优秀人员以各种身份进入上海。
因为华东地区军统缺乏优秀人才,戴局座不得不让陈颖弘和她的姐妹花暂时脱离军统长期在上海独当一面。

二.
为了确保汪精卫伪政权,也与国民党中统和军统特务进行斗争。多方的特工人员,在上海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由于丁默村,李士群曾在中统里干过,他手下的那一帮喽罗也多出自军统或中统,他们对国民党特务的工作规律,行动方式十分熟悉,在争斗中,屡屡得手。
军统上海区区长刘文朋,副区长孙昌荣和陈鸿博等人,都先后被丁默村,李士群逮捕。
国民党在上海的特务组织,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经过李士群软硬兼施,不少军统、中统特务都倒向了汪伪政权。
这使得戴笠,陈立夫非常恼火。
为了给敌人一点颜色,陈颖弘接到指令,上面要她不惜一切代价杀掉这位天皇密使,以出胸中这口恶气。
田秋芬后来回忆说:“我们立志全身心投入军统特工情报事业,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默默工作着,为了能弄到情报,她四处搜寻,但每次总能得手。
但哪里料到,道路的尽头等着我们的却是一场人生悲剧。”
在黑暗中摸索,盲目实践。
鲁莽冒险,无谓牺牲,一切都可以结束了。
一条条无形的纽带把她们的命运连接在一起。
看着她从容不迫。
漫不经心的把手枪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大家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她那干脆利索,细致准确的动作,高度的组织观念以及有条不紊,严肃认真的态度。
凡是久经锻炼的身手非凡的特工,都能够应付公开的或隐蔽的各种形式的进攻。
她们青春焕发,无所顾忌。
虽萍水相逢,却为了共同的事业结合在一起,情同姐妹,难分难离。
她们没有亲情,没有友情,甚至没有爱情,身边所拥有的一切都将被牺牲掉!
不仅是感情,不仅是生命,连民族和信仰都会被埋葬!
只有孤独和悲伤!
她们视风险如草芥,事必躬亲,身先士卒,与大家同甘苦、共患难。
即使她们担任的职务可以使她们超脱出来,她们也恪守上述行动原则。
她们的信条是:唯有真正建树的功绩,猎获的战利品,觅得的可靠实物,窃取或截获的机密文件才有价值,才能使他们赢得胜利。
在所有的牺牲之后,所有的悲伤之后,还有抗战胜利,新时代的曙光!
大道无形,大隐与市。
坚贞不逾对伤痛,视死如归,坚守目标为一生,非死不休。
执行命令为民族,明知不可为,却也毅然决然地飞蛾扑火,螳臂挡车,彷徨无助,在思索中反思,在反思中解惑。
她们的锄奸刺杀行动不同于炮火连天的正面战场上的拼死搏杀,很多都是面对面进行的,所用的手段也多为近距离枪击,刀刺,毒杀等,场面血腥。
但她们在严酷的斗争环境里,满怀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杀敌,她们用自己的勇气和鲜血,书写了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