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我和师弟同时发现的。”慧智颇为肯定地回答。
“哦?具体时间?”
“下午五点左右。我们一发现就马上报了警。”
“尸体是在哪里发现的?”
慧智和尚一指门外:“就在院子里那口井中。当时,我和师弟都吓懵了。”
一听此言,鉴证科的两名警察便闪身出门,在井旁细致地勘验现场。
“死者死亡时间是下午四点到四点半之间,你们发现却在五点,那个时段你们不在寺里吗?”
“是的,下午一点多师傅就让我和师弟一起去城里采买物品。谁知一回来,却找不见师傅了……”慧智的眼泪又来了。
“采买物品?买什么值得花费四个小时的工夫?”
“施主有所不知,我们弥陀寺地处偏僻,人手又少,平日里很少下山,米菜都是山后的农民定时挑来的,但像一些礼佛之物则要自己亲自下山采买……”
“你们是随机下山还是有个定律?”冯队突然插进一句。”
“每逢阴历初一或十五前两天都要下山的,今天也不例外。因为要买的东西很多,又杂,所以我和师弟跑了大半个城才算买齐。您看,这是清单。”
冯队看完清单,开始陷入沉思,片刻之后,他抬起头来:“你们今天下山前,有没有感觉法木大师有什么反常的地方?”
慧智一愣,下意识地看一眼师弟,慧明也是一脸茫然。慧智收回视线,肯定地说:“没有,师傅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待我们还是那么慈祥,还关照我们俩路上小心……师傅他可是个好人啊……”说着,慧智再也控制不住,放声大哭起来。而一旁的慧明更是哭得泪人一般。
冯队平静地看他一眼,不再说话,取出火机,点燃一根香烟。烟头忽明忽灭间,他的思绪也在起起落落。
终于,慧智暂时压制了内心的悲痛,擦干眼泪,镇定地说道:“对不起,我刚才失态了,您继续问吧。”
冯队点点头:“好,你们回寺之后,有没有看见什么可疑的人?”
慧智摇摇头:“没有。”
冯队用力猛吸一口烟,抬手将烟蒂甩落地上,又狠狠用脚将它踩灭,当他再次抬头的时候,他问出了这样一句话:“你们捞起法木大师的时候,有没有在他身上发现什么东西?”
两个和尚面面相觑:“没有,什么都没有。”
这时,负责井边勘验的两名警察走了进来,也不说话,低着头开始测量死者与两位僧人的鞋印。
不久,其中一人大声说道:“报告队长,井边提取的脚印样本只有三份,虽然大小不同,但全是僧鞋的印迹。通过对比,我们得出结论,脚印分属于弥陀寺的三位僧人。”
冯队不语,几秒钟后,他突然问道:“你们有没有看过井下?水面上有没有漂着纱巾之类的东西?”
“我们仔细查看过,水面上什么都没有。”
冯队又点起一根烟,来来回回在柴房里踱着步子。这么说,并没有第三者在场?那么,法木大师难道是自杀?可是,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和尚,为什么会平白无顾地自杀呢?而且,他和观音洞里的女死者的死亡时间只相差两个小时,二者之间会不会存在着某种联系?
如果有联系,法木自杀前会不会留下什么线索?
想到这里,冯队又向慧智提出新的问题:“你师傅通常都呆在哪里?”
“他一般不出寺,除了睡觉,白天都在正殿。”
“他居住的禅房在哪?”
“就是竹林对面那间。”

“你有钥匙吗?”
“有的。”
“小李你跟慧智师傅去禅房,找找看有没有什么遗书之类的东西。小刘和法医留下守护尸体,鉴证科的和小杨跟我一起去正殿。”
当冯队走出柴房的时候,向吴昊三人招了招手,便头也不回地带着警官小杨向前面正殿走去。
此刻,天色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
殿内,香已烬,铜缸内的灯火却依然明亮。弥勒佛像笑容可掬,然而四人此时却丝毫也笑不出来。
环顾四壁,东边角落里那个摆满白纸条的木架子吸引了冯队的注意,他走过去,随便取出一张纸条,粗粗一看,便知是一段签词。他将纸条放下,又回身拉开桌内的抽屉。
一叠画满奇怪字符的黄纸立即令他心神一动,不用再看第二眼,他就能完完全全肯定,这些符纸与观音洞中拾到的符纸同出一源。
看来,于紫芙真的来过这里,符纸很可能是法木老和尚给她的。然而,短短几个小时之内,这两个人为何全都死于非命?
于柴芙为什么会孤身一人去那个出险的观音洞?是否和法木大师有关呢?难道是法木让她去的?
正当他冥思苦想之际,莹莹突然惊叫一声:“你们看,墙上有……”
莹莹话未说完,众人同时抬头,只见木架旁的白墙上,画有一幅图案,而图案里写了些字,好像是首五言诗。共有二十字,诗文如下:“水漫金山路,人面不知处。
图穷匕首现,萧萧无边木。”
冯队凑近细瞧,只见墨迹颜色新鲜,似乎刚刚写上去不久。
那么,写诗的人是不是法木呢?
“冯队,冯队,你们在里边吗?”外面传来警官小李的声音。
“我在这儿,进来吧。”冯队回应。
脚步声近,小李和慧智和尚先后走了进来。
小李快步来到冯队身边:“冯队,法木的禅房已经看过,没有找到有价值的东西。这边怎么样?”
“喏。”冯队将嘴一努,示意两人留意墙壁。
“啊呀,是我师傅写的诗啊。怎么突然跑出一首诗来?”慧智满脸惊讶地喊道。
“你能确定这是你师傅的笔迹?”
“是的,没错,师傅的字我相当熟悉。”
“那这首诗不是早先就有的吗?”
“没有,绝对没有,今天我和师弟下山前还没有呢。一定是师傅下午写上去的。”
难道是遗书?
冯队心头升起一丝希望,他继续发问:“慧智,那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
“我?”慧智一怔,“我怎么会知道呢?这首诗我从来没见过。”
冯队失望地叹了口气。他回过身,仔仔细细又将那诗从头至尾看了几遍。突然,他一击掌,叫道:“我知道了,法木是自杀的。”
所有人全都愕然,一再追问下,冯队详详细细地开始说明:“你们看,诗的前两句‘水漫金山路,人面不知处。’意思好像是说,大水淹路,有人不见。水淹?难道不正是预示着法木即将溺水吗?同时,他的徒弟们不是找不见他了吗?第三句“图穷匕首现”似乎暗藏杀机,很明显,法木是告诉别人他快要死了。第四句“萧萧无边木”更是一派落木萧琐之气,似乎是老和尚慨叹年华迟暮,渐有悲观厌世之意。如此看来,法木留诗在墙,是不是要告诉世人:我已年迈,前景无依,立意离世,投水身亡?你们看他画的那个圆形图案不就是告诉他投井自杀了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