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地狱来信(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宁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你再看看这个,这是曹教授生前最珍爱的笔记本,曹教授曾把它所在密码箱里,可他还是不放心,宁愿麻烦也要天天带在身边,尽管他小心翼翼地珍藏着这本笔记本,但最后还是不翼而飞了。曹教授一定至死也想不到是余东楼……余东楼的阴魂拿走了这本笔记本。”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的?”我忽然问她。
海宁显然没有想到我会有此一问,她的脸上露出羞涩的绯红,像一个被男孩偷走了初吻的少女一般羞赧,表情却十分复杂,像是诧异,又像是忧伤,更多的则是恐惧。
“你不需要知道许多,你只要看看笔记本中所写的就是了。”她的声音很低沉。
我没有多问,我一向不喜欢打探别人的私秘,只是拿起那本笔记本看起来。这是一本备忘录一类的日记簿,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
(为方便读者阅读,我把曹不安教授的笔记一字不漏地摘抄了下来——作者)
“2003年3月18日
问:费马的城府是什么?费马的城府在哪里?
答:费马的城府是一座宫殿,费马的城府在地底。
问:笛卡尔的苦衷是什么?笛卡尔爱上她了吗?
答:未知。
问:雪莱娶了她吗?
答:也许!”
问:毕达哥拉斯兄弟会为什么会有一条“不准吃豆子”的戒律?
答:未知。”
“2003年4月3日
谁是城府的终极守望者?马克•雪莱?也许!欧阳瑞雪?不!数学家杰克逊?不!我曹不安?呵呵!”
“2003年4月25日
那个男生死了!那个男生火化了。”
“2003年6月1日
那个男生的诗集出版了。”
“2003年7月10日
《西村诗集》被禁了。因为许多读过这本书的人自杀了。”
“2003年8月15日
那个男生回来了!”
看到这里,我合上本子,海宁不解地看着我。我看了她一眼,“这是曹教授写的吗?它更像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写着玩儿的。行文莫名其妙。”
海宁不满地皱了皱眉,说:“我敢肯定,这绝对是曹教授的笔迹,曹教授虽然外表严肃,但却是个童心未泯的人。他喜欢把他自己的想法写成一问一答的形式表达出来。”
“原来是这样。那个男生是不是指的余东楼?”
“也许是吧!”
我继续往下面看:
“2003年12月20日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载: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归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问:桃花源是否确有其地?
答:确有其地!
问:源中是否确有其人?
答:确有其人。
问:南阳刘子骥为何病死?
答:刘子骥不该寻找桃花源,它属于另一个世界。
问:陶渊明为何要写这篇散文(小说)?
答:让秘密流传下去。”
“2004年3月10日
今天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今天我成为兄弟会第9850000个成员。感谢杰克逊教授的推荐。可是,我们为揭开秘密而来。”
我抬起头来,“原来,曹不安教授已经加入兄弟会了。可是,那个秘密是什么?”

“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海宁说。
“2004年4月3日
《宋史•五行志》载:乾道四年春,舒川雨黑米,坚如铁,破之,通心皆黑。
《二申野录》载:弘治十四年七月朔,蜀忠州昼晦如夜,天雨黑子,形色如椒,可掬。
《醒睡录》载:咸丰十年,龙泉雨斗,色赤,又三月天雨麻豆,菽,麦,稻等物,碎之黑如灰,入口辛涩不堪。
同治《福建通志》卷二十一载:宋至道二年三月十八日,泉州雨红豆,可饭,色如丹砂。四月,福州雨黄黑豆,坚实异常。
光绪《杭州府志》卷八十五载:康熙十四年闰五月于潜少溪黄塘地方雨豆竟夜,豆比黄豆差小,其大者似莲子,如淤泥水中即化。
同治《福建通志》卷二十二载:康熙二十五年正月福宁寿宁雨豆,有黄红二色,黄大红小。
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九七载:康熙四十六年,池州府城雨豆五色。
(上述这些是杰克逊教授从中国古文档中找出来的文献,这就是毕达哥拉斯兄弟会教规中“不准吃大豆”的原因,因为豆子会从天上来。杰克逊作为一个外国数学家,能够通览如此众多的中国古文献,服也服也!——不安。)
“2004年5月10日
此劳动节于市图书馆翻阅古籍,有所得:
《太平御览》卷八十七:晋惠帝永康元年二月蔚氏雨血。
《明史•五行志》载:元统二年正月庚寅朔,河南雨血……继而黑雾四塞,咫尺不辨,腥秽逼人……骤雨遂至……
《述异记》载:江绥和二年宫中雨一苍鹿,杀而食之其味甚美。
《元史•五行志》载:元至正月二十五年六月戊申京师大雨,有鱼随雨而落,长尺许,人取而食之。
《金坛县志•祥异志》载:宋徽宗宣和初……数月前雷雨,空中坠一小儿,十余岁,两目不开,遍体皆毛,其腥逆鼻。
《渠县志•别录志》载:康熙二十二年冬月初一日,治东礼仪山铜鱼门侧乡民闻声如雷,有人从云中下坠,五体尽红。”
“2004年8月30日
本月浏览古今典籍,略有所得,现记之以备忘。《蜀王本纪》中提到一个古帝王号望帝名杜宇,乃是‘从天坠’,类似此类的神话不胜枚举,而各民族的神话传说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德国语言学家史密特神父注意到,在印度和欧洲各民族的宗教中,天主一词的语根是照耀的意思。实际上,世界上许多民族的神都来自天空或闪电。原始神话中的神有如下特点:天空——闪电——神,把它们联系起来就是‘神驾驭着一道闪电从天而降’,圣经中的ELOHIM,中文翻译为天主,ELOHIM在古希伯莱语中是‘来自天空的人们’的意思,《马可福音》中耶稣说:‘人子从云中来,带着巨大的力量和光耀。’这些从天而降的人,很自然地被称为天神,天女,神人,神女,事实上,他们并不是人。”
曹不安教授的笔记至此嘎然而止,看完这些莫名其妙的摘抄之后,我抬起头来,迷惑不解地您是着海宁,希望她能给我作出一些具体的解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