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城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沃森正坐在滨江路的一家咖啡厅里,他的情绪失落到了极点。导师已经被化成了骨灰,送去美国了。然而警方还是没有找出导师之死的真正原因。
沃森的眼前又出现了导师那双暴凸的眼珠,沃森不明白导师死前到底见到了什么东西,或许是什么不该见到的东西,以至于他的表情如此地惊恐,难道是中国人神鬼观念中来无影去无踪的——幽灵?
诚然,中国人眼里的鬼和西方人眼里的鬼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观念中的鬼虚无缥缈,来去无形,像一缕轻烟,或者是一种看不见的意识。所谓冤魂不散就是因为一种强烈的平反意识凝聚在一起经久不散的原因。西方人观念中的鬼大多是指吸血鬼,是一种有形的实体,它们专门靠吸人的血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中国的“鬼”文化蕴含着一种浪漫的情调,而西方的“鬼”文化则带有一些科幻和血腥的成分。当然这两种鬼都是虚构的不存在的。如果一定要用某种哲学思维来证明这两种“鬼”必然存在着一种的话,沃森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西方的“鬼”,因为它具有更多的“生物性”,而中国文化里的“鬼”则仅仅是一种灵,“非生物性”多一些。
沃森从背包里拿出那份两百多页的《费马大定理的证明》,翻到其中一篇,在空白处写下这么三段文字:
“沃森,我已经发现了骗局后面的真相。论文的骗局,费马的城府,笛卡尔的苦衷,希帕苏斯的厄运。鉴于中国网络环境的不安全性,我只能给你说这些。看到此信件后,无论你身在何方,请速来找我或者与我取得联系。”
“沃森,因为你的手机关机而联系不上你,这会让你后悔终生。现在我已经没有太多时间来告诉你这一切了。但我必须告诉你的是:我的孩子,放弃费马大定理吧!尽管那位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证明方法是错误的,但是他的做法却是对的,他一定是已经知道了费马大定理中所隐藏的秘密,并且不希望大定理带来更多的死亡,所以才宣称证明了大定理。放弃费马大定理吧,否则它会给你带来这个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恐惧和厄运。吻你!我的天才小子。”
“并非√2,而一切已经结束,谁来听我诉说”
这是导师临死前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三句话。前两段是导师写给他的email,两封信发送时间仅仅相隔十七分钟,这说明导师是在紧急而又联系不上他的情况下才选择了email这种联系方式。最后一句话是导师写在浴室们的镜子上的,可是肯定这是导师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留下来的重要线索。至于这个线索是关于凶手的还是关于其他事物的则不得而知。
自从导师死后,沃森一直在思考导师留下来的这些谜语一样的话语,可是他还未能猜到导师的言外之意。特别是那句“放弃费马大定理吧,否则它会给你带来这个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恐惧和厄运。”而在这之前导师总是对他说:“费马大定理的证明是错误的,它是一个骗局。费马大定理本身就含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然而导师在生命的最后却劝戒沃森“放弃费马大定理”,这种前后矛盾的态度让沃森感觉有些费解。

可是中国人的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导师临死前说的话一定不会错吧。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那个“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恐惧和厄运”又是什么?难道导师就是因为忍受不了这样的恐怖所以才溺水自杀?
沃森在下面几个短语上加了着重符号。
“费马的城府、笛卡尔的苦衷、希帕苏斯的厄运、并非√2”
中国人常用“城府很深”来表明某个人很有心机,手段圆滑,让人看不懂。导师所说的“费马的城府”是不是可以说成“费马的心机”、“费马的手段”或者——“费马的骗局”?
“费马的骗局”?
沃森喃喃自语道:“没错,‘费马的城府’就是‘费马的骗局’的意思。导师不是经常说费马大定理背后隐藏着一个秘密吗?”
可是,“笛卡尔的苦衷”又是指什么?“希帕苏斯的厄运”是什么?
希帕苏斯?谁是希帕苏斯?
沃森尽管生性聪颖,对数学的感悟能力极强,但他并没有读过太多得书,甚至与数学有关的科普读物和数学史都没有好好地翻过。如果你的脑袋里总是装着成千上万的数字,如果你要解开世界上最难的数学题,那么你又有多少时间去看其他的书呢?所以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请原谅我们的沃森吧。
此时,咖啡馆外面淫雨霏霏,空气潮湿得可以让埃及金字塔里保存得最好的木乃伊腐烂掉。雾气从这个山城的每一个角落里升腾而起,世界一片朦胧。
沃森继续着他的思考。
“并非√2”?这句又如何理解?不是√2又是几?他摇摇头,狠狠地喝一口咖啡。
这个时候,他的手机不合时宜地震动起来。沃森掏出手机,原来是他——那个和他一样对未知有着强烈探索**的的中国男生。
“Hello?”他说。
“Hello!沃森?”
“是我,有事?”
“沃森,你赶紧来我这里一下,我发现了……”
电话突然“嘟嘟”地响了起来,接着便没有了声息。沃森拨了回去,听筒里传来的是系统的自动恢复声音:“您好,您所拨打的号码已关机。”
“FUCK!”沃森低声咒骂了一句,一定是那家伙的手机电池没电,自动关机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