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荆州概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恩,继续讲。”我点点头示意郭嘉继续。
“主公,虽然荆州人口总算是恢复了,然,土地上却有点问题。”郭嘉见我问话,便继续道:“荆南五郡,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依然如同战前一样,最主要的问题,便是汉民与蛮民的争斗,时常有汉民抢夺蛮民土地,而一旦发生纷争,各地长官多数要维护汉民的利益,所以蛮民常有怨气,吾恐长久积累终起大祸。荆北几郡战时许多大族门阀逃离土地,主公到来之后,吸收流民,并且就近安置与荆北,原本无事,然之后许多大族纷纷回到原籍,将分发与流民的土地再次抢夺回去,令许多流民不得不再次流离失所,不得不再次安置,如今为了安置这许多流民,以新开发耕地近二十万顷。”
“恩,杨丰。”郭嘉告一段落,留出时间让我来安排:“记住,流民一定要安置好,但是亦不可与那些大户冲突,只要他们不去抢夺流民土地,便不去管他们稍后,本侯自有安排。”
“是,主公。”杨丰站出来答应一声:“主公,那些大家门阀越来越嚣张,恐轻易不会让吾安心。”
“哼,都给本侯记下来。”我早就知道会有这些事情了,我也不打算现在就管,一切还是等到新兵练成再说。
杨丰下去之后,郭嘉继续道:“主公,土地问题之后便是钱粮问题。原本襄阳有粮一百多万担,钱几十万贯,后主公由长沙抽调粮草三十万担,钱二十万贯,由荆南各郡再调集粮草五十万担,鲁先生送来粮草七十万担,总计有粮二百五十万担,钱近百万贯。荆州本是富庶之地,每年需要上交的钱粮为粮百万担,钱五十万贯。明年仍需上交,然,明年收成恐怕不行,似乎只有荆南几郡能有所收成,而荆南并不比荆北,收成差的太多,而人口也要少,恐怕收上来的,亦只够明年荆州消耗之用。”
“哦,荆南一年能收上多少粮食钱财,荆州一年又需消耗多少粮食钱财。”我好奇的问道,原本荆南在我的印象中可是一个好地方啊,虽然在耕地上不如荆北好,然而也不会差这么多啊。
“主公,荆南一年可收粮食约一百二十万担,然尔荆南一年便需消耗粮食约四十万担,还需储备粮食二十万担,以备不时之需。所以能够上缴上来的便是六十万担。而我荆州一年除了上缴朝廷的粮食,还需再消耗最少一百万担粮草。如此算来,明年收成的粮食根本就不够消耗的。”郭嘉一点点的给众人讲解。
“哦,难道明年荆北便一点也收不上来了吗?”我还就不信了。
“主公,是能收一些,臣估算大约在四十万担左右,而明年还需要安置流民,已经安置的也需要继续发放粮食直到收成,这样算来,明年荆州消耗的粮食恐怕不会低与二百万担。主公,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郭嘉叹口气道。

“恩。”我点点头接着道:“好吧,此事便如此了,到时再想办法。最多不再上缴便是了,此事不算问题,到时候再有缺口可去收购,总之,本侯需要明年有粮食来供应全州的粮食消耗,同时,本侯需要储备足够发动一场局部战争的粮食。此事便由戏主博负责。钱财尽数归汝管理,若还不够,本侯亦还有些私产,一起交与汝,汝的任务便是全力组织粮草。”
“遵命主公。”戏志才郑重的答道:“吾必定为主公筹集足够粮草。”
“这些便是荆州如今的情况,至于详细情况需各位大臣向主公汇报。”郭嘉见戏志才回班接着说道
“好,粮草之事本侯只需要知道一个大概便是,本侯现在关注的只有一件事情,那便是流民安置问题。各位与此事有关的情况可一一道来。”我首先确定了话题。
“主公,说起流民之事,属下添为主管,便与属下为主公讲解。”杨丰站出来说道,见我示意他继续说,便接着道:“主公,从属下到达襄阳负责此事起,至今为止,共吸纳流民九十七万余人,其中青壮约五十万人,壮女三十万,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有五万余人,十六岁以下孩童十余万。这些人中,一户超过三人者仅有不足十万户,多数为单个人,或者是两人。其中四十万人安置与南阳郡,三十万人安置与江夏郡,期于人安置与南郡。所有流民,两人或者三人一户者给房三间,一人一户者给房一间。每一位壮丁分给田地二十亩,每一位壮女分给田地十亩,每一位老人孩童分给田地五亩。这些流民,每日需消耗粮食千担(当然只是让人饿不死而已)。这些流民如今分配的都是新耕田地,恐怕到收成便只能指望全种上粮食了,也就是说需要供养最少百日以上。另外,每十户给予耕牛一头,其他生活用品齐备。”
“恩,好,子诚(杨丰的字)干的不错,当继续努力。”我点点头说道:“接下来便谈谈军中之事吧,周仓,汝可先讲讲新兵招募情况。”
“主公。”周仓站出来道:“末将负责招募新兵之事,如今新兵已经招募完全,以交由典将军负责的教官队负责训练。”
“主公。”典韦站出来接道:“新兵已经接受完毕,共接受新兵三万人,其中新训练骑军一万四千,其余为步军。如今以开始基础训练。”
“恩。”我点点头道:“很好,霸天与周仓作的好。新兵训练仍按吾等在长沙时一样训练,莫要超之过急。”
“得令主公。”典韦大声道。
“周仓仍然负责管带亲卫军。”我对周仓吩咐道。
“是主公。”周仓答道,这周仓可是任劳任怨的典型啊,我一定会记得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