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拜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拜谒
对于周世龙的到来,孙元化有些意外,同时也有些了然。
这段时间以来,除了整顿登莱两地的内政以及军务防务之外,周世龙的情况也在他的关注之内。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个便宜侄子不仅练兵有一手,而且内政也还没差了,整肃与屯田,很短的时间内便将整个福山中前千户所抓在了手里。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周世龙居然还有熬制精盐的手段,这个可是了不得。
虽说贩卖sī盐是死罪,但这个时候又有谁会去管?山东最大的盐枭就是主管盐政的盐检司了。对于这个,孙元化心知肚明。因此周世龙自己贩卖sī盐,他很干脆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心里暗暗转动着自己的想法。
另外,据他得到的情报看,现阶段整个山东一地大半的精盐生意已然全部被周世龙把持在了手上,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而这里面的利润如此巨大,如果能有他的一份那就非常妙了。
盐检司为什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周世龙把他们的sī盐生意抢走,而没有动手?
那些个见钱眼开的官员令吏又为什么没有搀和上一脚,要在周世龙的碗里分上一杯羹?
这些可都被孙元化他挡在了门外,因为他相信,就算他不提,周世龙依旧会主动提出将一部分的精盐利润让出来给他。他现在也是很穷啊,又要向上面交税,又要筹款练兵,两头为难。
他都不记得自己上了多少催款的奏折了,只差没指着崇祯的鼻子大骂,为什么不追加粮饷了。
“还算你小子良心!”孙元化心中欣慰,捋了捋鄂下长须,长久以来烦恼的心情这时也好了许多,不再yīn翳。
??????
将手下安顿好之后,周世龙随即便进了孙元化的府邸,被管家引领着到了后堂。他手上捧了一个古sè古香的木盒,里面装着的正是这次带来的最精美的一面镜子。
“侄儿见过巡抚大人!”周世龙恭敬的见过了孙元化。
元化稍微颔首,跟着便让他坐下了。
周世龙见孙元化面sè无恙,猜不出是高兴还是生气,不免有些小心翼翼。不等坐下,立即就呈上了手中木盒的,说道:“这是侄儿的一点心意,专门为您制作的。”
“这是什么?”孙元化略微有些皱眉
不过在周世龙将木盒打开之后,里面露出的竟然是一面西洋镜的时候,不由有些吃惊的问道:“忠国啊,你怎么买这么贵重的东西,这西洋镜可是稀罕玩意,上千两一面呢!”
“大人您可是不知道,这不是西洋人造的西洋镜,这是您侄儿自己召集工匠打造出来的镜子!”周世龙解释道。
孙元化不说话他心下发虚,但这一说话,他却是知道了,孙元化并没有因为他最近的大胆举动而生气,依旧如往常一样爱护有加。要不然,他也不敢直说这镜子是他自己打造出来的。
“什么?你召集人手打造的?”孙元化大大的吃了一惊,人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抬头看了看周世龙,急急的问道
“正是!”周世龙神sè不变,笑着答道。
“好好好!”孙元化难得的露出了笑容,拍了拍周世龙的肩膀,欣慰说道:“你有这份心也算难得。”
“不瞒大人,其实侄儿最近这趟来是特意来请罪的,还请大人饶恕!”面对着孙元化,周世龙突然满脸愧疚的屈膝跪了下去,讪讪道。
“你呀你,,你又犯了什么事?”孙元已然暗中猜到了周世龙要述说精盐的事情,不过却没有点破,只失笑着摇了摇头,脸上现出了无奈的神sè。
不得不说,送礼之后再说事,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周世龙自个儿贩卖精盐,却没有和孙元化他打过招呼,这无疑让孙元化有些不高兴。倒不是利润不上缴给他一点,而是爱护之心的缘故,认为周世龙太过于心高气傲了,不懂得做人的道理,迟早会被别人给挤兑得无容身之处。
因此,周世龙这趟前来,孙元化是想着给周世龙来个下马威看,好好搓搓他的锐气、傲气,让他懂得凡事不能只顾着自己,这个世道的大多数事情不是自己一个人就能搞的定的,这还需要进行各方面的交涉。
不过现在周世龙一送礼,孙元化那份心情顿时消散了一半,虽然还有着敲打敲打周世龙的想法,但比之先前却是好上了很多倍,起码不会给黑脸sè周世龙瞧。
孙元化的反应自然落入了一直观察的周世龙的眼里,他心里一直憋着的那口气顿时松了出去,随即便不疾不徐的将他入住福山中前千户所之后的种种举措,包括精盐的问题,剿灭悍匪雷世鑫的问题,以及同郑芝龙合作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叙说了出来。
当然,和郑芝龙合作的问题他只说了是和一个大商家合作,并没有说出是刚接受招安不久的郑芝龙合作。
“呼!”说完之后,周世龙是一阵口干舌燥。
而听完这一切的孙元化,这时却是久久沉yín不语。
最后,孙元化终于开口了,他叹了口气道:“掌管卫所的这些举措虽然有些标新立异,但也算中规中矩,成绩斐然,该记你一功;剿匪的事情,我也有听说,是一件保境安民的大好事情,也该记你一功;只你那精盐的问题,却是做得有些过了。你可知道,整个山东一地有多少人正恨你入骨呢?”
“侄儿惭愧!”周世龙知道这个时候不说比说更好,因此只做羞愧的低下了头。
“嘿,我看你不是惭愧,而是大胆之极啊。小小一个千户官居然敢把持如此巨大的sī盐生意,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孙元化没好气的训斥了一句。
“嘿嘿,这不是还有大人您老在我上面么!”周世龙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孙元化无奈一笑,旋即道:“不过你做都做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是这生意你一人独吞却是有些势单力孤了,我看这样吧,你就将你那福山盐号挂在本官名下,匀出一些利润来替朝廷练兵,这样的话别人也就没什么话可说了。”
“侄儿谢过大人。”周世龙脸上闪过一丝喜sè,旋即说道:“侄儿已然决定,每月上缴白银三千两给大人您,以资军费!”
“好!”孙元化欣喜的点了点头。
这里,两方都不亏,两方都捞到了好处。不是孙元化对朝廷不够精忠,而是事实如此,周世龙不去贩卖精盐,自然又别的人贩卖。
周世龙贩卖得到的精盐一部分给了他,然后用来当做军费大练士兵,最后可以上阵杀敌,痛击鞑子兵,保家卫国;而其他人呢?他们贩卖sī盐之后会不会给他银子让他练兵?那是想都不要想,全进了个人的腰包里,不光他一点好处捞不上,朝廷照样捞不上好处。
两害相取,取其轻。
显然,精盐的利润还是交到周世龙和他的手里比较靠谱一点。
随即,孙元化又对他在其余方面的事叮嘱了一番。而关于他剿灭了大土匪头子雷世鑫的问题,孙元化也表了态,会尽快给他请功,毕竟也是大功一件,对于以后的升迁还是极为有利的。
不过周世龙的心思没在这,反而突然开口问道:“听闻大人最近烦忧水师之事?”
孙元化有些诧异的问道:“你问这个作甚?”
周世龙笑道:“大人,侄儿这不是想为大人您分忧解难么?再一个说了,我福山千户所毗邻大海,如若没有水师在侧,难免有海盗来袭。大人有所不知,侄儿昨天还杀了一匹海盗呢。”

“怎么回事?你给我仔细说说?”孙元化一听,脸sè顿时yīn沉了下去。
入主登莱之后,其实孙元化就开始了练兵,包括骑兵营、神机营、以及水师。他本来就厌恶军户制度,更是打心底里不相信卫所的军队,因此哪里会继续将这些士兵整编成军?又正合孔有德、耿仲明等毛文龙旧部来投,手上几千余悍勇敢战的辽东士兵,训练的士兵自然是以这些人为主了。
孔有德此人,与毛文龙、尚可喜三人合称“山东三矿徒”,当过矿工,当过海盗,精于火炮,同样精于水师。孙元化练兵既然以他们辽东兵为主,自然而然的就把水师的力量也一并交予了孔有德训练。
这个时候周世龙说他的境内出现了海盗,那那些训练的水师跑哪里去了?怎么没有发现?
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周世龙神sè不变,将一早就计划好的说辞说了出来。他没有说是因为郑芝龙的关系,只说有海盗出没,而且专门盯着他的精盐而来。
孙元化听完,没有说话,只不时的看了看周世龙几眼,神sè莫名。
过了一会,孙元化才道:“是我的疏忽了,不过你可知道,水师不同步兵、骑兵这些兵种,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你虽然精于练兵,但对于水师恐怕还是力有不逮啊。”
周世龙忙解说道:“大人放心,侄儿只是训练出一支偏师来,并不需要他们精于水战,只需进行威慑,威慑周边海盗,使其不敢随意在附近游弋便可!”
思忖一番,孙元化显是觉得周世龙这话说得合理,又不是真的去打仗,只是用来摆样子而已,到不需要有什么太大的能耐。而且还有一个,就算周世龙训练出来的这支水师不能作战,但若是有了战争,这支水师除了壮壮声威之外,战舰也还是有用的,以防朝廷水师战舰毁了之后一时之间筹措不出来,影响战局。
以上这两个是周世龙练不出水师的情况,但如果周世龙把水师训练出来了呢?要知道,他孙元化现在的水师可是完全的掌控在孔有德的手上,不怕一万,就怕万如果孔有德有了什么异常的举动,那周世龙训练而出的这支水师可就是一股最重要的牵制力量了。
因此,孙元化随即便笑道:“我这边还没点头同意,你倒急赶着劝说词都想好了,看来我是不同意也不行了啊?那好吧,我这就替你上道奏折,为你表述剿匪之功,另求朝廷给予你一个游击的官身,训练水师。”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训练水师你可以去,但其它的战船、兵员、以及一应的军器你都得给我自个儿招去,我想你搜刮了那么久的精盐利润,想必已经是搜刮了不少的银子吧,足够支撑的了。”
说罢,孙元化忍不住哈哈大笑,极是欢畅。
周世龙无奈苦笑一声,道:“那是自然,侄儿总不能啥事都让大人您为我心。”
孙元化摆了摆手,笑道:“你呀你,可别说朝廷要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草吃。这水师可是你自个儿提出来的,自然得你自个儿去想办法。不过我可提醒了你,别过上一段时间就来寻我诉苦,我可是会直接赶你出门去的。”
周世龙低低一笑,在胸中长吐一口闷气,暗道:“这下,总算是海阔凭渔跃了!”
原本想着孙元化只答应自己训练一支水师,没有想到孙元化竟然与此大方,直接要在朝廷之上表他为游击,这可是个了不得的嘉奖了。
游击,在明朝的武官设置之中,说高不高,说低不低,不过对于周世龙而言,明显的高了好几级。只是这个游击,是作为流动xìng的部队而设置,通常用于剿匪安民或者是抽调去上战场的,并不具备chā手地方内政军事的只能,因此孙元化说给他,多半最后朝廷是会同意的。
此番前来拜谒孙元化,可谓是一举多得,收获大大的有!
???????
中午时分,孙元化留周世龙在府邸之中吃了饭。
期间,周世龙也问起了今天出城而去的那名小娘子的情况。不过即便是心理面早有准备那小娘子是哪个大人物家的千金小姐,但没想到听过孙元化的介绍之后,却依旧惊讶之极,那小娘子竟然是“鲁王”朱寿宏的女儿,正儿八经的朝廷郡主!
来到明朝这么久了,周世龙见过最大的官那也只是袁崇焕,可还真从来没有见过王室中人。好么,这第一个见的,居然还是个郡主,而且还是美得冒泡的郡主。
周世龙承认,他那久违的心,开始升腾起一股火热。
下午的时候,孙元化另有公务要办,而周世龙则是去拜谒了守备宋光兰、分巡道王梅以及登州卫之内的其余一些官职在他之上的官员。当然了,客套话是说了一大堆,那土特产以及**的西洋镜也是每人送了一面,人人有份。
对于西洋镜这样的稀罕玩意,众人都是高高兴兴的收下了,周世龙也是趁此和一些官员熟络了关系,不说什么深刻的印象,但也对他兴趣大增,有了丝好感。
另外,依照孙元化的指点,周世龙还亲自去了登莱商会的会馆之内,拜谒时任登莱商会会长的丁云生。
明初,由于北方战乱不休,大量土地抛荒,人口减少,中原地区尤为严重,因此明初采取了大规模的移民措施,大批来自四川、山西、河北、江南甚至湖北、湖南等地区的人口进入山东;明初还实行“迁移富民”政策,将各地豪强大族进行迁徙。这种大规模的移民政策一方面解决了因战乱而造成地多人少之处尽快恢复和发展经济所必须的劳动力问题,同时又削弱了一些地方豪强势力,使之离开故乡从而难以对中央政权形成离心势力。这些移民到了山东以后,很快融入山东社会,将自身受到原地域文化熏陶所形成的长处也带到了山东,与齐鲁文化长处相结合,对他们的发展和成长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纵观明清时期山东一些知名的仕宦家族,多为明初从各地移民而来。
而这个时候,山东最有名望,势力也最大的家族有六家,分别是临朐冯氏、诸城刘氏、无棣吴氏、日照丁氏、龙口丁氏以及临沂庄氏。
丁云生,正是日照丁氏一族这任的族长。
日照丁氏迁徙自山西,估计是遗传xìng,做生意也是非常的厉害,而且丁氏家族族规约定:“族中稍可自给者公举一会,每月量出若干即赈济,其它遇婚丧大事极贫不能举者,酌量助之,庶以继前人之微,以一见睦族之仁。”,所以族人都是非常的团结,连带着势力也是极大。
精盐的生意,其实周世龙其实前番就已经和等来商会合作过,只是当时他没有出面,而是一力由潘晓办。现在潘晓南下,不得已,周世龙他只好自己来了。不过这次可不是为了精盐的生意而来,而是为了镜子的问题。
而对于丁云生来说,周世龙的突然来找可谓是惊讶的很。周世龙他知道,是和他们合作买卖精盐的最大卖家,是他们的上游主顾。精盐的生意不是很好么,那周世龙这次来难道是来还有更大的买卖?
等到仆人通报后,丁云生先是惊讶的思索了一阵,旋即便安排了人手前去奉上好茶招待,自己则在了一番衣着之后这才前去接待周世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