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2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3
下午,罗游刚刚回到宿舍,来了一个高中同学张飞雄,首次有老同学来访,高兴万分,二人一起进晚餐,边吃边谈,飞雄打算趁元旦放假一天,组织在省城读书的同班同学集中一下,顺便游标志公园,罗游当然举双手赞成。
问了他,才知道就在邻校读书,老同桌了,罗游对其底细了如指掌:高考分数离录取线有喜马拉雅山高,其父在经济特区工作,有一笔小积蓄,后来出了事故,回家休养,家境一落千丈,只比普通农村人家好一点点。张认为中学没什么好读的,看班里考上好些同学,也想读大学,混个文凭。为了缴议价学费,他家把几间只砌了墙基的地皮卖了,还是不够,连厕所地皮也一并卖了。
农村为了面子,一般不卖祖屋,当没有其它来路、借也借不了时,被迫卖掉最后家当。也就是说,要卖祖屋时,说明已经山穷水尽,再也借不到钱了。
在如此高成本下,张在学习上依然是蔫球,阿混新传,罗游起码掌握了基础知识,只是有点不思进取,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罢了,张纯粹是闯和撞,考试靠作弊,平时想方设法做学生的生意,以过得更好,既如此,又何必每年出几千元学费?
校园价值观和社会不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肯认真学习并注意点方法就能取得好成绩,受老师同学爱戴。社会上有时个人越努力,阻力越大,成果越少。张主要是初中毕业后去了父亲那里,接受了社会观点,满脑子赚钱和享受,无心读书。
不过,自视甚高的人确有所长,他读小学就能在全校大会上表演节目,始终是文艺活跃分子,班上搞活动拉上他,准准搞得好。
罗游问:“你妹妹呢?”
“打工了。”
罗游知道她们肯定是为哥哥读书而辍学,没有再说什么,片刻,换了个话题:“到哪里集中?”
“日东学校。”
范日东是老班长,威信极高,他的学校位于市中心,先到那里集合最好不过,罗游想了想:“别的同学你通知了吗?”
“通知了,你是最后一个。”
“距离最近的人最迟通知?”
“漏不掉的。”
现在离元旦只有二天了,难得他这么热心,罗游说:“看你的节目了。”
“我有什么节目?大家来。”
再谈了些别的,客人告辞,主人送到宿舍门外。
果然,在张飞雄的带领下,气氛非常活跃,进入公园后,张象条鲇鱼,什么都想尝试,他以前没到过这里,胆子大得出奇,放着大路不走,专抄近路。
“一,二,三”,走小路总共看到三对青年男女坐在一起,这一群人走来,他们立即避开,张笑着说:“我们成了‘狗仔队’。”
“这些人不是明星。”
“不是明星也可以偷拍。”
“冬天偷拍有什么意思?”一个同学没转过弯,想说没说,“女的穿裤子,从下往上拍没啥看头。”
“你以为真的偷拍?说笑罢了。”
一会儿,张飞雄看到公园服务中心有很多人,有点懊悔的说:“我在路上看到有人用平板车载着旧西裤卖,质量很好,又便宜,15元一条,很想买几条。”
罗游想起老四的话,接上说:“那是老外穿过的,我班上同学说他们那里销毁了许多吨,其中一件上衣口袋里有爱滋病的证明。”

“谁说的?”
“那个来自经济发达区的舍友说的。”
张飞雄不再说什么,其他同学也从跃跃欲试改为嗤之于鼻。
公园正举办什么节,占了大半地方,加收门票2元,张飞雄认为不值,从山背绕路,罗游上次看了标志建筑,只是山的一面,现在才认识到这座山的开阔。
沿路有很多省城老太太,绕路远了一倍,个个破口大骂,张飞雄对老同桌说:“你听听她们怎么骂,学一学。”
“这么简单,听一遍就会了。”
“要学得像。”
罗游照样骂了一句,张点点头,“不错,骂得不够神气。”
旁边两个同学也骂了一句,张笑着说:“真有意思,什么语言都是骂人的话先学会。”
前面是一大片竹林,2米多高的铁丝网从这里穿过,张飞雄爬上毛竹,看能否翻过去,一会儿下来,发现新大陆似的说:“那边有个缺口,快过去。”
大家顺着小道走了几步,前面几个人猫着腰钻进去,不知谁好心做了先行者,拽破铁丝网,露出一个刚够一人过的窄洞。
张飞雄过了后,响亮的说声标准骂人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罗游心情不好,被动的笑了笑,笑到一半,骤然合上嘴巴,张飞雄发现了,问:“罗游,是不是有心事?”
“没有。”为了表示轻松,罗游勉强挤出一点笑容,同时晃了晃身体。
这一晃让他记起穿的还是中山装,象是一件厚厚的铠甲,里面包着一颗纤弱的豆芽。
公园里很多女子丑得半死,偏打扮得花枝招展,“贝(背)多芬”,一看就恶心,他自自然然想起那个久违的名字,她的种种好处,以及她的朴素,鸟老六还说她不会打扮,土里土气,当时很想反驳:“你就知道臭美!”
怎样才能成功抢亲?
想来想去非干出一番名堂不可,把中学语文仔细看一遍,用三年时间研读,大四就有自己的话了。
方向定下后,软弱感和依赖感消失了,思绪渐渐从她身上退出,想的是如何发展自己,“必须完全忘记过去,上了一个台阶后再回头打量。”
看官,这样做会成功吗?
当然不:第一,那时的课本为应试教育准备,最具人文精神的语文被肢解成见木不见林的教条,作文是千篇一律的八股文章。没有美感,没有震撼力,谈何小说?第二,要有生活积累,以及相应的悟性,从有限的生活经历悟出辽阔的天空,世上个个的经历都是平凡的,只有内心感受的不同才在人与人之间铺设鸿沟。没有感悟,没有艺术提取,谈何构思小说?第三,知识只要肯花时间就能追补,创造性灵感是无法追补的。写作预先只能定下大框架,设想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大概情节。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完全凭灵感,踏着神秘的感觉前行,起乎其不得不起,止乎其不得不止。没有灵感,没有来自天籁的声音,谈何写小说?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赌气做了,并没向这个方向发展,这是后话,不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