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暹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照人们战前的猜想,中国对俄国的进攻应该是数百万际的北上,然后对边境重镇展开雷霆猛攻。然而谁也没想到,中国的第一波攻势却从空中发起。从35日至7日,当中国陆军还在行军北上的时候,中国空军对他们航程之内的所有俄国人进行了连续三天的大屠杀。东起海参崴西至阿拉木图的十多个边境城市,平均遭到了中国空军1000架次以上的轰炸。起初中国飞机只是轰炸军事目标,到最后变成面积的无差别攻击,造成诺伏尼古拉耶夫斯克以东的三十万军民丧生,上百万人无家可归,几乎占到该地区的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而中国飞机在俄国也有了一个新的称谓——空中屠夫。
尽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过俄国参谋部也从中国的空袭和部队调动中总结出一些重要的规律。
首先,在这三天的中,中国空军轰炸力度最大的是伊尔库茨克和上乌金斯克地区,而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城市损失则轻微得多。其次,架中国飞机在36日袭击了诺伏尼古拉耶夫斯克至伊尔库茨克..后派去抢修的工程人员捡到了一个奇怪的“罐子”。经研究发现,这是中国飞机使用的“外挂油箱”,随即俄国技术人员得出一个结论:中国飞机的航程无法到达这里,因此才增加这种装置,只是携带了附加燃料让飞机载弹量减少。因此造成地破坏不大。至于中国飞机为什么要超出自己的航程发动攻势,科尔尼洛夫给出一个答案:中国人想要阻止俄国后援部队到达伊尔库茨克。第三,从西北方向突进哈萨克斯坦境内的中国先锋是第34两个集团军,并与边境上的俄军展开了小|||斗。从这些零星的战斗中,俄军得知这支中**队配备的火炮并不多,根本无法攻克阿斯塔纳这样坚固的堡垒城市。
种种迹象让俄国总参谋部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主攻方向定在北部!然而,这个结论却遭到勃鲁希洛夫的反对,他依然固执的坚持着自己最初地观点,从而俄军方内部再次爆发一场重要争执。不过这场争论没有持续多久。3月7日,中国第二批动员的30万军队已经组建完毕。其中2万人登上了开往东北的火车,而另10万人则即将南下,编入军。与此同时,中国西北方面军不但没有得到援军,而且其中一个集团军还“悄悄”的沿着铁路进入了蒙古境内。这两次调动使得中国在北方战线的总兵力即将达到90万,让勃鲁希洛夫的反对者们得到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尽管李沃夫从心底里认可勃鲁希洛夫的能力,但是种种证据摆在眼前,让他对这位老元帅的信心渐渐有所动摇。38日,中国飞机将伊尔库茨克至上乌金斯克地铁路桥炸毁,意味着今后俄国国内的物资再也无法通过铁路到达贝加尔以东地区。虽然这个地区有舟揖之便。但此刻冰雪尚未消融,也就是说该地区40万俄军将在粮弹匮乏地两个月,而且他们还要面对同等数量的、装备精良的中**队的进攻。军情紧急让李沃夫下定了决心。他任命科尔尼洛夫为亚洲战线统帅,晋升元帅衔,负责指挥伊尔库茨克战役,同时再从东线抽调20陆军和架飞机前往亚洲。此时,俄国在亚洲的总兵力已经达到100,其中部署在诺伏尼古拉耶夫斯克以东地段,伊尔库茨克更是集中了30大军。
勃鲁希洛夫对这个决定非常不满。甚至以辞职相威胁,不过他是米留可夫控制军权的重要人物。在秃头外交部长的挽留下,老元帅收回辞职决定,但被派往欧洲东线指挥战斗。此时俄**权已经分成了三大部分:勃鲁希洛夫负责欧洲东线指挥,科尔尼洛夫手握亚洲兵权,而圣彼得堡地军区却被李沃夫揽入怀中。这种结果充分体现出政治斗争的形势……
39日清晨,暹罗。
在前一任国王拉玛五世、即朱拉隆功的努力下,暹罗成为近代唯一一个保持独立的东南亚国家。而且这位“亚洲明君”还在其执政期间进行了维新运动,使得暹罗社会从奴隶制向工业化跳跃式发展。通过多年的改革与建设。泰国已经颇有些工业化国家的景象:铁路遍布全国,大部分工业品能够自产。但是。与中英两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自身资源的匮乏、封建**制度的局限性。这些因素导致这个国家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与落后。(泰国历史参看作品相关)
1910年,朱拉隆功去世。暹罗王位由拉玛六世王接任。这位年轻地新国王青年时期曾求学于剑桥大学,甚至还到英**队服役两年,因此对大英帝国有一种迷信的向往。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以学生自居地拉玛六世立刻向乔治五世表示对英国地支持,甚至还派出军队到法国支援协约国的战争。对于身边有一个亲英地国家,中国早已经感觉到不爽,不过暹罗作为中英之间的缓冲区,袁世凯这些年默认了它的独立与存在。如今中英已经处于战争状态,中国自然不再客气……
清晨,一缕缕金色的阳光透过稀稀拉拉的云彩洒向大地,虽然现在算是初春,不过印度支那的平均气温已经达到20度以上,一么柔和与宁静。在万象南部的边境,阳光带来的却不是温暖,而是武器折射的道道寒光。300火炮昂首矗立,瞄准罗北部重镇廊开;华帝国的精锐部队已经推进到距离泰军前沿近得不能再近地地方。他们枕戈待旦、他们蓄势待发,暹罗人甚至可以感受到钢盔、刺刀透出的森森寒意。
对付这个印度支那的小国,中国统帅部没用那么多心眼,直接递上一份简单的最后通牒——借道西进,

|<|工业发达的地区,一旦开战立刻就会“刺刀见红”。这份通牒顿时引起东部一阵动荡……
曼谷的王宫里,气氛压抑得可怕。
“诸位,目前情势危急,中国陆军在我国边界集结了十万大军。其先头部队已抵达廊开,扬言借道我国,西进阀英。我陆军仅有区区5人,大炮数十门,还有两万在欧洲作战。若拒绝中国要求,则必然遭致对方进攻,实力悬殊,我国必败无疑;如答应中国要求,又无异于引狼入室、自毁拉玛王朝百年基业与独立地位。究竟是战是和,关系国家存亡。还请诸位一同决断。”拉玛六世神色严峻,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不得不将此刻面临的困境和盘托出。
“陛下。即便拼死一战也万万不可乞和!”泰王的话音刚落,魁梧地大将军巴颂已经激动得站了起来。为了表现自己抵抗到底的决心,他今天穿上了祖上留下的传统战甲,只是起身一个简单的动作便哗啦作响。“若答应中国要求,与投降何异?若乞和以安,陛下与臣等今后还如何面对百姓?又如何面对先皇?投降亦是忘国之辱,不如与中国人决一死战。亦可扬我国威!”
“陛下!万万不可……”身高不足一米六的首相乍仑蓬出列反对。由于罗夹在中英两国的势力之间,因此朝中大臣自然分做亲华和亲英两派。若巴颂和泰王是亲英派,那么乍仑蓬就是亲华派。他上步进言道:“若是开战,我国断无胜算,而且一旦战火蔓延,必定殃及全国百姓,我国数十年辛辛苦苦建立的工业基础将毁于一旦……”
“怎么?!难道首相大人要乞降卖国吗?”巴颂年逾古稀,担任了三朝的大将军,一说话便透着一股威严:“先皇文治武功。花费一生心血才让我国在列强环视中得保独立,若是我等不战而降。不仅辜负先皇。而且还会遭天下人唾弃!”
“非也!在下只是不愿意毁掉百年基业……”乍仑蓬赶紧表明立场:“虽然议和有如引狼入室,但却可让我国避免战火。只要拖延至协约国联合舰队到达亚洲。中**队必定撤兵……”
乍仑蓬的这番陈述引得无数的大臣点头,就连一直坚持开战地泰王都露出一丝动心的表情。巴颂见状大声喝道:“只要将中**队放过边境,我国立刻就会成为待宰羔羊,我国尊严何在?!而且协约国来援者乃水师,于陆战何益?”
乍仑蓬四两拨千斤,语气平和的道:“只要协约国舰队击溃中国海军,并取得欧战胜利后就可全力向中国政府施压,到时候我国即可得保平安!”
“等到那时,恐我国每寸国土都已被中国兵卒践踏。陛下,此举实乃亡国之途,臣泣血叩请,与中国决一死战!”
……
两人地争执让拉玛六世渐渐皱起眉头,一个侍官走到身边耳语几句,他立刻一脸欣喜:“快请!你们暂且退下!”
众人虽然疑惑,但皇帝的命令不得不从,于是带着不甘的退出议事厅。不一会,一个白人走进大殿行礼道:“参见陛下!”
拉玛六世离席而迎:“免礼、免礼,先生真是来得及时……”
麦克马洪,英印政府外交大臣,一个留给中国百年伤痛的英国人。历史上,正是他在1914年背着中国政府r|表,搞了一个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为印藏分界线的划界换文——这条界线俗称“麦克马洪线”。它使原本在西藏境内的9.2万多平方公里地地方划进了大英帝国的印度殖民地,将中国西藏历来有效行使统治权的地区向北压缩了100公里。直到今天,这条以他命名的边界线依然耻辱的留在中印边境上!
听到泰王的话,枯瘦如柴的麦克马洪眨眨狡黠的眼睛道:“陛下,若在下没猜错,贵国有不少大臣建议您答应中国的要求。”
泰王点点头道:“我国与中国实力对比实在太过悬殊,毫无胜算,所以很多人想等到贵国地舰队开到再做打算……”
“那陛下的意见呢?”
泰王摇头苦笑道:“朕还未有决断……”
麦克马洪道:“陛下,我带来了我国陛下地问候……”
听到乔治五世亲自给自己地“问候”,泰王赶忙问道:“哦?贵国陛下怎么说?”
“我国陛下已经下令在印度发起总动员,并准备与贵国一起联手抗击中**队。”说到这里,马克马洪从西服的夹层里掏出一份文件道:“这是我国准备向贵国援助地物资清单,另外还有五万印度军队已经在缅甸集结,数日内就可开赴曼谷。今后援军与物资还会更多……”
两万支步枪、子弹100发,200火炮、炮弹10000……,泰王仔细阅读完清单道:“太好了!这些正是我国急需之物,先生真是雪中送炭!”
麦克马洪笑道:“我国陛下与您交情颇深,可谓至交,现在又有同样的一个敌人,可谓战友。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说,我们两国都是盟友啊……”
“不错,我国不仅在欧洲战场与贵国有同样的敌人,现在在亚洲也有了同一个敌人!”现在的泰王与任何一个年轻帝王一样,有着建立丰功伟绩的渴望,有着一颗年轻而容易被点燃的心。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带进全套,“同样的敌人”其实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陛下雄才伟略,贵国在陛下带领下定会再现辉煌……”麦克马洪送上一句马屁然后心里欣喜:只要把中**队拖在暹罗两个月,他就完成任务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