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国崛起(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济和科技水平发生质变的三十年。如果要完全说清楚是什么让世界发生如此巨变恐怕很难,不过汽车工业的发展,却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1900年时,全世界的汽车数量不>:增长为万,而到1930年已经突破3500。按照这个时期一辆汽车800美元的(均)售价计算,整个汽车工业为世界创造了超过2400美元的产值,相当于美国1914年总产值的十倍、1919年总产值的五到六倍,也相当于这个阶段全世界三至五年的(平均)生产总值。
在20世纪初的三十年里,汽车工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C01908年是汽车产业的探索期。在这八年内,汽车虽然已经成为一种商品,不过工艺老化、生产方式落后、产量低而价格高,甚至早期的汽车卖到了5000美元(一个大学教授三至五C81916年是汽车产业的革命期。在这段时间里,“福特T型车”和“福特式生产改变了整个汽车工业。据统计,1914年美国共有300多家汽车厂,从事汽车生产的工人共有6.63人,每年汽车产量28.8辆,平均每家生产汽车875。而在这其中,雇员仅有1.3的福特汽车厂年产量为26.77万辆。当时被公认为性价比最高的“福特T型汽车”,售价800美元下降至元,打开了汽车的普及之路!从1916年这个阶段。欧州和美国汽车工业全体向福特看齐,使得整个世界经济在汽车地四个轮子带动下飞速发展。在1930年前后,T型车更是创造了销售量突破一千万大关的经济奇迹。(这个时期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创新,基本还处于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阶段,往往一个科学家的灵光一闪就能改变一个产业,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所以杀福特是有理由的!)
从1900年开始,中华帝国汽车行业力扶持,成为世界汽车行业领头羊。至1905年,中国出口的汽车已经破十万辆。占据世界汽车市场60%以上地份额。然而,随着世界的汽车工业的起步,各国为了保护国内的汽车工业,对中国出口的汽车纷纷筑起了高达100%的关税壁垒!面对即将到来的关税壁垒,中国四大汽车厂和数个小型的新兴民营汽车厂合并为“中国汽车工业集团”。依托五年来的打下的基础,合并后地“中汽集团”总资产达数亿元,共有十万员工,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业当之无愧的老大。为了继续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中汽集团开始了新一轮地生产革命——引入“福特式生产模式”!
在汽车产业起步的早期。由于汽车的重量太大,工人们的生产方式都是把汽车底盘和主架固定在一个操作台上。然后把各种零配件运到操作台进行安装。按照这种生产方法,1万名工人年产汽车不会超过台,工人高额工资和超低的产量成为汽车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福特式生产方式,就是让工人们固定在原地,用流水线让汽车底盘和主架在工人们之间“穿梭”,工人们则把手中的零件安装到上面!这种方式投入生产后,福特汽车厂一万名工人每天就能生产300左右的汽车,而制造成本却下降了70%以上!1906年初,中国政府向各国举债5美元,把中汽集团的所有生产线改造成“整车流水线”。并新增了数十条流水线。当年,中汽集团的汽车日产量突破3000,:]下降到350!(这里的数据是参照1916年后的福特厂:8名工人每天产量是2500辆!另外,1916年世界汽车平均售价800元。的福特T型车售价仅为290美元!)这个时期地汽车成本普遍在600至元,而售价普遍在1000至1500元以上。当中国汽车以350元的价格投国际市场,即便加上一倍的关税。还是对各国刚刚起步地汽车行业顿产生了猛烈冲击,无数“汽车作坊”被迫关门。
自从中华帝国成立后,各国与中国的贸易额都有所升高,而且那些工业强国还有不少的顺差。当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开始后,中国3.5亿购买力正在飙升的人口,更是让那些工业强国看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当各国对中国汽车实行高关税的同时,中国也举起“贸易平等”的大旗,报复性的对各国的进口产品升高了关税——让各国为了保护国内汽车行业而损害了其他行业的利益,造成很多行业的怨言。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纷纷开始就汽车关税问题与中国展开谈判!
自从资本主义降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之争始终是各国不同政治经济派别分歧的重要成份。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国可能从主张自由贸易转向贸易保护,也可能从贸易保护转向自由贸易。一般来说,在国际经济危机时期,贸易保护的声音往往抬头;而在繁荣时期,自由贸易又容易成为潮流。对于强国来说,自由贸易是占领弱国市场,打败弱国企业的旗帜;对于弱国来说,贸易保护是抵御市场强权,发展民族工业的盾牌。当一国从弱变强时,它就会开始赞同自由贸易;反之,当一国由强变弱时,它又会回到贸易保护主义路线上去。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根据本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力量强弱交替,运用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两种主张的历史。而美国也
此才从一个殖民地国家变为世界第一流的强国。当业已经具备了世界范围内的绝对竞争力时,自然也开始在希望从完全的贸易保护主义向部分自由贸易过渡,从而融入世界经济中去。

1908年初,各国代表云集南京,与这个协定中,各国就汽车的价格、关税达成一致:第一,中国把汽车价格提高到各国汽车工业可以承受的范围;第二,各国对中国汽车的关税下调至50%左右,中国对各国产品的最高关税也维持在50%左右。虽然50的关税比世界平均关税水平高出不少,但对于中国的汽车而言已经留有相当大的利润空间。而且中国在其他行业还没有形成优势。也需要维持较高地关税水平保护国内这些产业的发展。这个协定等于给各国汽车工业一个喘气的空间,同时也让中国依然可以利用关税保护国内工业的发展,算是个双赢的局面。
虽然中国汽车价格是提高了,不过对于从现代转世而来的袁世凯而言,自然知道除了价格之外,营销模式和售后服务也是汽车竞争力的关键!当《汽车关税协定》签订后,中汽集团出台了四个现代汽车行业才有的战略。第一,完善售后服务和销售网络。从1908年起,全世界各大城市里,直营和加盟的“中汽集团销售中心”和“中汽集团售后服务中心”如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构成一个完善的网络。第二,建立产品保修制度。中汽集团对所有地客户承诺:一千公里免费维修。三千公里半价维修!这对于还处于卖方市场的汽车行业而言,无疑是一种最得消费者青睐地举措。其三,每三年推出一款新型轿车,同时成立各种汽车俱乐部,并利用各种媒体推动汽车文化的发展,让汽车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第四,成立汽车工业研究所,不停的开发汽车方面的新技术,保持技术方面的领先。
在一系列的举措得到实施后,中国汽车在价格上涨获得高额利润的同时。保住原有的市场份额和绝对的竞争优势。首先,中国汽车本身在技术上就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即便卖得比国外汽车贵也是消费者可以接受地,何况现在还比其他品牌便宜。其次。中国汽车工业先进的生产方式,等于用飞跃期的产量、成本、工艺与还处于起步期的国外汽车工业竞争。第三,中国工业发展过程中遵循地“宁可不要规模也要标准”的工业构建模式。体现出极大的威力。工业标准化生产,使得整个中国工业都成为汽车工业地后盾:各种符合汽车工业的标准钢材、橡胶让汽车生产企业省去了二次、三次加工的过程,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第四,保修和售后制度虽然没有降低汽车售价,但降低了客户汽车的使用成本。由于这个时期汽车的高故障率,这种服务体系比价格更能博得客户的喜欢;第五,现代经营、服务理念以及完善的销售网络、售后服务进一步提高了中国汽车的口碑,形成品牌优势,也使得更多的客户放心的购买中国汽车。第六,中国汽车多项技术在各国都申请了专利,加上技术上的领先性,使得各国汽车行业向中国看齐,中国汽车成为标准的制定者。

成为标准制定者,其产品自然是各国模仿的对象。由于中国汽车有多项关键技术在各国都申请了专利,因此想进行这种“模仿”,必须通过购买中国汽车的零部件或者专利技术。不过对于专利保护期(内的赚钱法宝,中国科工部怎能轻易出让,几年来不仅一项专利都不卖,而且连使用权都没有出让过一次。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汽车生产商只能转而购买中国汽车零部件,用以安装在自己生产的汽车上。由于中国的带动,汽车提前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也加速了世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至1913年,世界汽车总量已经突破150,其中70%以上由中国生产,而且外国生产的每一辆汽车上都或多或少的有中国制造的零件。
除了汽车工业之外,在这次工业飞跃中。中国政府确定的几个重点行业:烟草、家用电器、航空、军工也得到了巨大地提升!烟草方面。虽然海洛因禁令使得中国出口的香烟市场份额缩水,不过好歹中华卷烟厂也是世界卷烟的鼻祖,那些针对各国烟民特点而研制的配方可不是没用的。另外,在中国香烟添加海洛因的阶段,已经培养出了大量的“忠实消费者”,同时还教会了全世界的瘾君子一个诀窍——鸦片和海洛因可以掺在香烟里吸食。虽然中国香烟没了“料”,但各国那些无法戒除毒瘾的瘾君子还巴不得这些卷烟加料,而且他们吸食毒品的时候惯性地购买原来那些品牌作为吸毒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烟草业还是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中华卷烟厂旗下十几个品牌也成为世界性的品牌!
家用电器方面。虽然电器起源很早,不过基本集中在工业领域,而家用电器是以1919年第一台收音机进入.+:界市场的情况,中国第一个提出了“家用电器”的概念,并避开强国林立的工业电器领域,全力发展电饭煲、电扇、家用空调、冰箱等等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电器产品。至1913年,中国电器在世界电器排名中根进入不了前十,不过在家用电器却是老大……
民用航空业方面。在汽车工业的带动下,中国的内燃机动力技术取得了相当大地突破。1908年,中国科工部飞机研究所。设计出可以搭载12名乘客和两名机组人员的“飞天1型”客机,并完成试飞。1909年。载重三吨地“飞马1型”运输机也宣告问世。同年,南京的飞机制造厂从军
转型为企业单位,哈尔滨、北京两地的飞机制造厂也工,它们都隶属隶属于新组建的中华帝国航空部,同时帝国航空公司在南京挂牌成立。1911年,在北京、南京、哈城三地的飞机场竣工的同时,十架“飞天1型”和二十架“飞马1型”在南京飞机制造<即南京、北京、哈城三个城市之间的客、货航线开通。客运服务的开通,首先引起了犹太人的注意。经过多年移民,东锡安犹太人已经达到五十万。由于这些犹太人人大部分都在中国境内有投资的产业。而很多人又把家安在东锡安,于是乘船来往于大陆和日本岛之间浪费了他们很多时间。在帝国航空公司运营了半年之后,罗氏集团代表东锡安自治政府找到中国航空部,要求建立东锡安与北京之间地航线。资金由犹太人出。就这样,中国航空业在需求的驱动下,开始渐渐扩展。(人类第一次空运物品在1911年。第一家空运公司开设于1916年。)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大环境的配合。1900至1913,就在中国拼命地进行工业化改造的过程中,世界格局的变化使得中国这种发展进一步加快!第一,政治大环境。从地理位置来看,最不愿意看到中国崛起地有两个国家,一个是英国,另一个是俄国。俄国方面,由于1902年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游行:}.1905年演化成一场全国性的起义,史称..|俄国的**苗头已经让尼古拉二世手忙脚乱,他根本没心思去管中国的情况。英国方面,第二次布尔战争之后,英国于1904年加入了俄同盟,成为协约国的领导力量。本来英国与同盟国领袖德国的矛盾已经相当尖锐,此时英国加入协约国,使得这种矛盾升级为两大阵营之间的矛盾。在这种大背景下,欧洲两大阵营不断爆发摩擦:1905年、两次摩洛哥危机,1908年波斯尼亚事件:年两次巴尔干战争,而且这些摩擦一次比一次厉害。随着两个阵营的摩擦愈演愈烈,战略重心转回欧洲的英国人已经无法分身去管其他地区的事务。在这种宽松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得到了十几年和平的发展时间。
第二,经济大环境。从1860年至1913,世界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七倍,国际贸易总额更是从1860年的6e13的78.,而这些增长中,有将近一般是在1900至1913间完成,例如国际贸易总额40.45亿,到1913已经激增至78.4(全球通史数据)。造成20世纪前十三年全球经济大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剩余地区的投资增加!
两次工业革命为各国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还制造了大量的剩余资本。随着各国工业投资的饱和,资本在国内积累得愈多,利润降得愈低,而对国外更有利可图的投资市场的需要也就愈大。在十九世纪后半期,随着各国剩余资本的增加,殖民地开发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据统计,在统治印度的前150内,英国共计在印度修建铁路路,而1890年至1900,为了宣泄过多的剩余资本,英属印度的铁路里程飙升至52800里——英国资本为印度建立了一个不错的工业基础!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兴起,加上殖民地投资的饱和,各国剩余资本投资方向有了相当大的转变。这些资本纷纷进入政治独立,有具有一定自然资源潜力的国家。在1900年至1913里,英国过剩资本在海外投资总额高40亿英镑,等于其国民财富总数的四分:虽然工业生产总值已经落到第四,不过这个“高利贷帝国”在国外投资额也达450法郎,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六分之一;德国虽然是后起者,但也在海外投资了220至250马克,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十五分之一!一战开始后,美国也成为剩余资本最大的输出国之一,美国人1914在拉美国家投资额达到35亿美元,占当年国民总收入的25.5%!
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优惠的投资条件、无数处于空白的工业领域,使得中华帝国成为世界剩余资本最青睐的地区。十三年内,从世界各国涌入中华帝国的资本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投资最密集的国家。得到了充裕的资金,有了先进的工业结构、建立了领先的重点产业,中国的发展脚步想慢下来都不可能。在工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带动下,中华帝国发生了一次工业质的飞跃。至1913年,中国铁路里程已经突破万公里,普通公路里程突破50万公里,高速公里里程达到1万两千公里,钢铁产量达到700吨,煤炭超过1亿吨.+).|国内汽车保有量超过80万,而汽车年产量突破50大关!
(这些数据是参照史实中美国同期数据设定,裸奔没什么把握,如果大家觉得有什么不妥请留言,我修改。注:印度铁路建造速度都能达到三千公里/年,中国铁路按照1万公里/年的速|四分之一;美国1900至1910修建的普通公路达到200公里,这里为中国设定的速度是十四年为50万公里;中国钢铁储量居世界第三>..居世界第一,加上这个时期的煤铁开采技术的成熟,所以钢铁为其四分之一,煤炭为其三分之一;考虑到汽车工业对石油工业的拉动,所以这里石油为美国的十三分之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