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工农新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廷成为一个过去,当沙俄的最后一支军队退出,意国成为中国的控制者,也意味着袁世凯成了三亿国民的领袖。虽然这个时期人口几乎就等同于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清廷200的统治,这三亿人口存在的问题却成了制约中国发展的一个巨大枷锁!
由于中国是人类最早生存繁衍的地方之一,因此早在公元前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口总数就已经突破了五千九百万,户数达到一千二百万。虽然后来经历无数大规模的内战,但是人口数量一直没有低于一千万的时期,到十二世纪则已经超过一亿。
清朝初期,中国人口数为一亿九千万左右。虽然大屠杀导致四千万人口的死亡,但是随后康乾盛世的到来,加上玉米、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的大量普及,中国人多子多福的思想造就了人口大飞跃(一般是养得起就生)。到1850年,中国人口已经达4.3亿,:一强。
人口剧增的同时,清廷的愚民和自己的愚昧,导致社会问题接踵而来。第一个问题就是性别比例失衡。长期存在的封建制度和传统思想一方面鼓励增加人口,另一方面助长杀婴(尤其是女婴)和多妻;这使得人口中男性超过正常比率,多妻和无偶同时大量存在。在十二世纪以前,妇女丧偶再婚并不少见,而随着封建思想的登峰造极,满清再婚女性几乎没有。这进一步加剧光棍的增多,使得每个家庭的人数迅速减少,人口出现回落。
第二个问题就是分布极度不均衡。满清入关后,不仅一直阻止汉人进入东北。而且将内蒙划作皇家牧场,不允许汉人进入,加之河南、山西、山东临近京畿,几个省份的汉人数量也曾经一度遭受限制,导致大量人口南移。到光绪年间,南方人口占了中国人口地七成,其中不少地区超过500
在康乾盛世,虽然南方的土地利用高产作物养活了这些人口,不过当时各省出现了大量无地可耕的“闲散人员”。据统计,在鸦片战争之前。江苏有近1000万无地可耕的百姓,四川高达600万!南方人口的过度密集,加上清廷对工业的大力限制,这导致社会上的闲散劳动力随处可见,更导致劳动力成本迅速降低,进一步加剧了百姓生活的困窘!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连年战乱导致土地荒芜、灾害不断,南方的土地也无法再供养这么多的人口,于是社会矛盾瞬间释放,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此后朝廷为了提防再次出现太平天国那样地叛乱。加大了刑罚的力度,同时大量的对外赔款又使得朝廷加大了赋税的力度。于4.3亿人锐减至光绪期间的3.6亿,户数也从12000万锐减至9200。
从1850年开始,虽然满清开始允许.:L入蒙古、东北等地,不过由于满人对汉人的不信任,这种移民的规模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在这个时期,由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南方沿海口岸商贸、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地劳动机会,因此使得北上移民的脚步进一步放慢。到年,也就是袁世凯掌权地这一年。在东北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不足500;新疆1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不足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为可怜的不足五万,甚至一个八万平方华里的哈察尔皇家牧场。总人口才1600人,而整个内蒙513个农业村庄中,人口最多的一个不足56人!在这个时期。要想均衡发展全国,彻底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就必须把中国的劳动力和资金从南方的土地和发达地工业中解放出来,投向北方!
在第一次御前会议制定的《发展纲要》中,帝国工农业虽然依然采用五年过渡、五年引导性发展的步骤,不过科工部对未来的发展做了长远地战略规划。
农业方面,五年过渡期内将以扩大种植范围为主,并同步进行提高农业出产率的科技研究——大力鼓励百姓移民北方开垦土地,并建立“中华帝国农业科学院”。五年之后,将进行农业科技普及,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为主!
工业方面,科工部地规划是在沿海的几个省份建立一个轻工业带,形成轻工业和对外贸易同发展的局面,而重工业方面,则准备在南、北方各建设三个重工业中心,并组建七大重工集团:
西北重工集团,总部设在迪化(乌鲁木齐),涵盖新疆、甘肃、青海三省,对新疆的石油和矿产进
和加工;

华北重工集团,总部设在北京,并以包头、太原、北京为核心城市,涵盖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南部,依靠华北丰富的煤炭、铁矿储量进行发展;

东北重工集团,总部设在哈城,以东三省和内蒙北部为中心,依靠东北和内蒙的资源进行发展,并开始对大庆地区进行探测。
西南重工集团,总部设在长江上游的重庆府,涵盖云、贵、川、桂四省,依靠这一地区的煤炭、石油进行发展;
中南重工集团,总部设在长江中游的武昌,涵盖湘、鄂、赣、四省;
东南重工集团,总部设在南京,涵盖江、浙、闽三省,以高端制造加工为核心!
夏威夷重工集团,总部设在檀香山,以目前的工业基础、依靠发达的航路,与南美国家建立经济合作。依靠进口南美的资源进行发展,同时把经济触须伸入美洲。
为了连通这些工业中心,帝国交通部还制定了庞大的铁路规划。南北大动脉:在目前桂京铁路的基础上(桂林至南京)向南北延伸,从哈城沿着海岸线直接通到沱囊港;南部铁路网:以目前的铁路网为基础,修建长江流域以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省会之间的铁路网;关外东西大动脉:从哈城出发,经满洲里进入蒙古,然后连接蒙古境内的四个主要城市:车臣汗部、库伦、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再连进新疆;关内东西大动脉:从北京出发,途径真定(石家庄)、太原、西安、兰州、西宁、进入新疆迪化、伊犁。蒙古南北动脉:从库伦直接连接包头、华北!
前六大重工业中心的选址,基本是袁世凯依照前世对中国资源分布的记忆确定。同时,这也有军事战略和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考虑。首先,这些重工业中心,基本位于各大军区的身后,如果遇到战争,可以很快的对军队进行补给。其次,不仅各大军区需要修建军事补给铁路,同时各大工业中心也要原料运输修建铁路,这样的布局,无疑将两者合一,节约资金。而且,随着工业中心的建立,很多民营资本也会介入铁路的修建项目,这对加快工业化进程有着良好的帮助!
为了启动这个庞大的战略计划,《中华帝国国民人身自由保护法》、《中华帝国土地法》、《中华帝国工业法》、《中华帝国北方移民法》等引导性法案相继出台。
在《中华帝国国民人身自由保护法》中,强调帝国每个国民都是自由的个体,不再存在那种依附关系,任何人无权禁锢他人的自由。并明确规定了地主与佃户之间只存在雇佣关系,而长工、农奴有权脱离束缚,自己选择的工作权力!这个法案的目的是希望能够进一步解放劳动力,为大移民打下基础。
《中华帝国土地法》对各个省份个人的土地拥有上限做了规定。在高度人口高度密集的省份,个人拥有的土地不得超过20公亩:;.集地区,个人拥有土地不得超40公亩;新疆、东北三省以/|民拥有土地上限可以放宽到50至100亩;而且为了鼓励这个地区的土地交易,对交易税进行免征。
在《中华帝国工业法》中,对于想要投身工业的民族资本家,帝国几乎是进行“傻瓜式”扶持。第一,对不同行业制定三至五年的减免税制度,甚至有的行业政府还有适当的补贴;第二,从工厂筹备到产品投放市场,帝国科工部全程进行技术支持;第三、如果是出口创汇业,政府不仅不征税,而且还进行出口补贴;第四,如果工厂资金不足,政府可以帮助代买机器、培训工人,然后交由资本家经营,算作合资企业;第五,如果是某个高新产业或者中国空白行业的“第一家企业”,政府将减免税五至十年,而且向业主发放团龙勋章!
当年推动了美国西进运动的《宅地法》规定:年满21岁付10美元的费用,就有权取得160亩的土地,耕种5后,土地就归个人所有。而《中华帝国北方移民法》规定:年满18岁的国民只要到当地政府注册,就可以到新疆、东三省、内蒙任意挑选50至五年土地就归个人所有,而且在所耕种的土地上发现矿产,有优先开产权。如果举家迁,政府还可以额外挑选50亩土地,并且发放两个日本战俘作为奴隶(俘虏由军管会管理,农忙时在士兵的看押下交给农民使用)!另外,十年内在北方投资新建的工厂,帝国免税五至十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