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新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月初七,东路郑军的前锋已经进至到东莞境内,广州府治下各县清军纷纷撤入广州城中,增城、南海、番禹、香山、顺德、会、三水等地汉留组织乘机揭竿而起,以至于郑军得以兵不血刃的接收上述地区。
十月初八,刚刚光复的会城迎来了远道增援广州的清北海镇水陆总兵施应元、高州镇水师兼陆路总兵李日荣两部的进攻,把守城池的汉留人员经过两个多时辰的殊死抵抗终于未能挡住清军的进攻。攻下会的清军以抓捕起义者为名对会城实施了大屠杀,阖城百姓终只有二十余人侥幸逃生。
就兽性大发的清军屠戮会百姓之时,郑军琼州分舰队上下川岛建立起简易的水寨。第二天,陈保顺亲自指挥四艘通报船突入崖门水道,一路上行抵近至会城外。见到突如其来的郑军炮船,惊慌失措的清军立刻向东北方向逃去。逃离犯罪现场的该股清军一路向香山方面前进,虽然顺利的抵达了香山,但已经得到通报的香山百姓众志成城,清军一鼓不下,士气正有所下降,郑克臧已然调动附军两个师急援而来。双方香山百姓的注目下大战一场,清军终战败,两镇总兵战死,其余被俘者按郑克臧的旨意押到会城中逐一处死。
既然珠江沿线已经悉数掌握郑军手中了,郑克臧命令琼州分舰队驶入珠江,一路上行到白鹅潭,进抵广州城下的郑军炮船旋即用舰载四寸半短炮猛烈轰击广州城墙,手中只有五千多残兵的吴兴祚根本无力抵抗,遂连夜登舟,引军上行,就此广州也落到了郑军的手中。
广州克复之后,郑军进行了一轮的扩编,不过鉴于步铳、火炮等配备不齐,郑克臧便调动编的左右神武师及左射声师、右虎卫师返回东宁。其余部队编为左右两路军,其中右路军由升任广东总兵的毛洪言统率,向肇庆并广西进军;左路军由任广东副总兵何乾统率,北上韶关准备进军湖南。
忙完这些事,郑克臧登上水师巡航船直接返回东宁,就他船到东宁的前一天,根据他之前的指示,一名使者匆匆来到了承天府的郑监国府邸。
“大明天子!”六十六岁的朱由格虽然一直希望能把监国的牌子换成皇帝,可是真当这个馅饼从天而降了,还是让他跟一边伺候的世子朱慈烯目瞪口呆。“大明天子,这,这是漳国公的意思?”得到了仪制司司官许明廷的再次确认后,回过神来的朱由格忙不迭的推托道。“留东宁的大明宗室人数众多,且不说鲁王、益王都是太祖的苗裔,就是淮王??????”
“监国多虑了。”许明廷打断了朱由格未的话。“藩主的主意已定,个别宗室背后嚼舌头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来。”许明廷这话分明是暗示朱由格即便当上了皇帝也不要痴心妄想。“就请监国勿要推托了。”
朱由格脑筋急转,试探的问道:“那孤王登基之后,将置招讨大将军于何种地步呢?”
“大都督府大都督、招讨大将军、总章军国事。”三个头衔中,招讨大将军是郑克臧本来就有的,大都督府大都督曾经是明王朝的高武职,现落到名义上打着明军旗号实际是郑家私军的郑克臧手里也算是名正言顺,只有总章军国事不是明代有的官职,但从其名目上看应该跟南宋时期的平章军国事一样是为高权力者的代名词。“另外请授藩主不经廷推荐举大臣的权力,另外请废司礼监批朱之权。”
朱由格一听便明白,自己虽然是被推为皇帝了,但实际上还是郑克臧手中的一个傀儡而已,郑克臧之所以现不直接称帝,也正是为了利用明室后一点号召力罢了。
不过朱由格管有些小野心,但他很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看了看眉头凝成川字的世子朱慈烯之后,他叹息一声,俯身探头问到:“若是孤来当了这个大明皇帝,日后漳国公可能让孤与孤的子孙善终吗?”
品咂着朱由格父子患得患失的心情,许明廷似笑非笑的回答道:“只要监国,不,小臣说错了,应该称万岁爷了,只要万岁爷日后没有非分之想,只要日后嗣君能甘心禅让皇位,想来主上也不会吝啬一个国宾的名号。”
听到嗣君几个字,朱由格放下心来,知道郑克臧不可立刻就下手的,他看来郑军与清廷的战斗势必要持续许久,此情况下,郑克臧断没有心思立刻谋朝篡位的,既然如此,他就未必是明室的末祚,只要祖宗基业不断送自己手中,子孙那边也顾不得许多了。不仅如此,朱由格还知道即便自己不愿坐上那张御座,东宁的十几位明宗室中也总有人会忍不住坐上去的念头跟郑克臧合作的,既然如此,自己何必要把留史册上的机会让给别人呢?

“孤明白了。”朱由格叹了口气,再度问道。“藩主拥立有功可否赐王爵呢?”
“这倒不必。”许明廷摇了摇头。“藩主有光复大功,届时受封王爵乃是承天景命,自不比所谓的拥戴、拥立之功来得光明正大吗?”
“以藩主胸中的丘壑,日后代明倒也是顺理成章之事。”朱由格弱弱的说了这么一句,随即问到。“且不知此事与何时操办?”
“监国勿急,藩主一两日就回东宁,”许明廷轻笑起来。“届时自然会便会发动??????”
十月十五日,回到东宁两日后,郑克臧率百官叩请郑监国继昭宗匡皇帝之后为大明天子,朱由格以年老力弱不能担负光复大业为由辞让了百官的推举。第二天,郑克臧发动大明宗室恳请郑监国继任皇帝之位,郑监国以民间传言毅宗(崇祯)子嗣尚为由再次辞让。随后郑克臧授意天兴、万年两县万余百姓伏阙再请,郑监国勉为其难的予以接受,于是宣布当年十一月十五日福州举行登基大典??????
朱由格的登基大典还紧锣密鼓准备之中,大明重光的消息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郑军北方舰队、舟山分舰队的上陆袭扰快速传遍了北起朝鲜、南至广南的广大沿海地区,第一时间传递到了康熙的耳里。
和如丧考妣的一众满洲大臣们的反应截然不同,一副风轻云淡表现的康熙当众宣扬道:“皇考世时,一连抓杀了两个大明天子,至于自号监国的是一箩筐了,朕还想,什么时候朕也能史册上记下康熙年间曾经抓杀过两个大明天子呢?”
看着一众亢奋的满汉大臣退了出去,康熙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朱钦小儿,可恨之极!”
康熙砸杯子也好,砸盘子也罢,自然有人替他隐讳下来,不过郑监国即将继位的消息却如同冲击波一样迅速江南大地上传播,一部分视明郑为海贼的士大夫迅速扭转了对东宁政权的观感,当然这也是现而今郑军兵威赫赫连占两省,使得大明看起来重祚有望,否则这些人不是遁入山林当遗老就是已经数典忘宗甘心为满人奴仆了。
除了上述这些人准备开始投机郑清之战,那些以反清为宗旨的三藩余部,大顺、大西军余脉也纷纷从乡野里冒了出来,利用清军广泛调动导致各镇协营汛兵力不足的机会,大大小小的反清起义如火如荼的展开了,一夜间湖南、广西、云贵、四川都有义军攻占州县的情况,留守的清军疲于奔命,局势渐渐脱离了康熙的掌握。
至于一度因为汉留不肯配合赣西义军的问题与明郑方面闹得极度不开心的朱耷兄弟也看到了振兴大明的机会,兄弟俩再三议论,虽然无法通过战区抵达福州,但他们或许能为正清军围攻下的郑军做些什么,于是一场关系深远的起义又开始酝酿了。
对于郑监国即将登上大明天子之位,周边的国家也反应激烈,虽然朝鲜和琉球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公开表示祝贺,但非常尊崇朱子理学和汉夷正统的日本幕府却第一时间派出了朝贺使,被郑军打得俯首帖耳的广南再派人北上朝贺试图以此改善与金兰都督府的关系。
澳门方面的葡萄牙人、巴达维亚的荷兰人、乃至澎湖开设商馆的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乃至丹麦人都聚精会神的关注着事态的发展,虽然各自的角度不同,但没有人不担心大规模的内战会摧毁了生丝和茶叶的外销渠道。当然也有国家试图讨好明郑这个明显处上升期的政权,法国方面就下令召回了北京的所有法国籍教士,被明郑掌握了生死命脉的葡萄牙人也被迫效仿,耶稣会迫于澳门当局的压力也同样撤回了教士,这样一来清廷重整大沽船场的企图便无限期的耽搁了下去。
十一月十四日,浙南清军终于攻克了南雁荡山道上的要点官塘,把一只脚跨进了福建的境内,但是这微不足道的胜利并不足以阻止第二天觉行的大明天子登基大典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