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一进梅城(长篇连载詹玮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章一进梅城(长篇连载詹玮著)
温馨提示:在看本书前请先点击拙作《鄂商家族》、《的旗帜》、《鄂东情事》、《风骚的雷池》、《大别烽烟录》、《鄂东秦淮河的风流娘们》、《黄梅挑花论》、《黄梅逍遥游》、《风流探花帅承瀛》、《红色间谍梅龚彬》、《日军军妓》、《异域烟花散墨》、《飞向天王星天堂》、《黄梅戏祖邢秀娘》、《雷池往事》、《红尘魔王张宗昌》、《慰安妇1938》、《雷池三部曲之丰乳》、《花道》、《名伶与迷恋她的风流才子们》、《抗日1943》,顺便推荐本人另一拙作《谍战黄梅》
鄂东匪事内容简介
描写的是,解放前发生在鄂东大别山区的匪患故事。小说通过湛人杰和梅子的风流故事,展开了一场情仇恨怨。湛人杰被迫当了土匪,引起了大别山座山虎、孔垅座地虎、张家河平原虎,三虎争雄。抢地盘,争山头,烽烟四起;美人计,连环计,计计相连;夺妻恨,杀父仇,仇深似海。争斗中,湛人杰救了李平儿,二人结为患难夫妻,又被座山虎强占为压寨夫人。李平儿与仇人朝夕相处生不如死;为了爱,湛人杰卧薪尝胆,铲除座山虎;为了爱,湛人杰单枪斗众匪,以身殉情。小说三条线索同时展开:一是三省通衢的水码头孔垅镇,各色人物竞相上演,也是土匪掠夺的对象;二是千里大别山藏龙卧虎,多股土匪盘剧,官匪猫捉鼠,土匪抢地盘,争山头;三是鄂东平原典型村落张家河,封建家族势力、农民长工与地主、地下党与保安团矛盾四起,演义了一幕幕血与火,灵与肉,情与恨的动人故事。
本书三个重要人物简介:
——座山虎许光头因情杀人,从此混入大别山林海之中。
——平原虎费正卿本是老实农民躬耕孔垄,因失地杀恶,成为平原悍匪。
——座地虎王焕庭是富家子弟,因身怀异能从军,因沟引军阀姨太太召来杀身之祸,避祸入山寨,成为风行张家河的土匪。
还有诸如女匪徐小燕、孤儿狗娃、保长等人物本是正直平民百姓,因家仇国恨,逼上梁山,众多为匪人物或因情或因恨,双重煎熬。面临时代大浪淘沙。
小说塑造了湛人杰、崔奠明、兵痞梁在耕、梅子、李平儿、黄幼红、李金金、陈卉、徐小燕、陈亚玲、寡妇张二嫂、王汉阳、卢黑豹、寨主任金水、秀才丝瓜、郎中舒潇等众多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情节曲折,动人心弦。是作者十年时间呕心沥血写成的一部力作。
众匪的人生经历为旧中国黑暗社会现状缩影,反映旧中国“草根”人物的生存现状,能否达到警世醒世,诸位读者大大请开卷细读吧。
鄂东匪事群号QQ329362217
上回书说到古镇变乱的事,孤儿孔富贵被侠客卢自朝救走,已是后话;这回书说到平原虎费阎王一进黄梅城的故事
平原虎背上吊着包袱,提着枪向大别山下走,走了有七八里的光景,山路上都无人来往,转过一道慢下坡,在东北坡地比邻着两个屯子,中间只隔了一个水塘,村中有青堂瓦舍,也有猪圈般低矮的土坯茅棚,已是贫富一目了然,见到几人面熟,正是那日成亲前来相贺的亲族,一问果然也都是刘氏子孙,进到村里找了人家讨了水喝,男女们双双乌溜溜的眼不错珠子的盯着,生怕人顺手牵羊偷了灶上的剩饽饽似的,出了人家,一路都是缓坡农田,路上场上牛粪驴粪和着泥水,山间空地猪拱羊叫,已显得嘈杂脏污。急急的离开了那屯子,继续前行,又走了一阵打听了官道方向,径直走了下去。
渐渐走的有些时候,已经是日当晌午,烈日炎炎,已不适合行路,已经走出了山路踏上了官道,道路两边农田种的高粱玉米,已经人高了,道路胡乱长着一些杨柳,便找了棵枝繁叶茂的柳树荫凉处,正背了道路,找了干净地方坐下了,打开了包袱自取了些干粮肉食,就着水吃了,一路走下来听着柳梢蝉鸣,竟然有些倦了,阳光穿过树冠撒下,打在身上斑斑点点,阵阵清风吹过,柳叶沙沙做响,见身后树上有处树洞,将那包袱塞了进去,拉下头上带着的斗笠,依着树小憩。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一阵人声嘈杂,有人吵架叫骂,还夹杂着女人哭叫,一下子醒了,平原虎自树后探头望了,正是一队官兵押了男女十多个人,见一马上军汉粗声粗气的叫道:“赶紧走,赶紧走,别磨磨唧唧的,要是天黑前赶不到黄梅城,小心爷爷的鞭子,妈了个巴子的,你到是快点啊!”
已经近了黄昏,白花花的阳光边成了金灿灿的一抹,斜斜的照过来。那帮官兵押着一帮子哭闹的男女走过去后,起身打打身上的尘土,平原虎从那树洞中提了包袱出来,背在背上,远远的掉着前面行走的官兵,一步步前行,走了又有三四里光景,那日头早已看不见了,远远的掩到了山后,天边一片嫣红,映的远山也成了赭红。前面忽然一声响箭,紧接着传来阵阵喊杀之声,片刻又恢复了平静,一伙子人正沿着路向平原虎这里奔来,平原虎赶紧闪到路边,见一群黑衣人,蒙了脸,赶了架大车,车上坐的正是刚刚押过去的男女,行色匆匆的奔走了。
平原虎见那些人过去了后,向前走了一段,见刚刚打斗的地方只是有几只不知道是谁跑丢了的鞋子,竟连血迹都没有。没什么可看的也不逗留,径直向着黄梅城方向赶。遥遥的看见了一片阴影,还有亮光,走的近了,看清原来正是那黄梅城的城楼,那城墙也不过三四米高,城楼上已经燃起火把,照的城楼下一片光明。见几个兵卒在那城下正在忙碌收拾,想是要关城了,平原虎急急的赶了几步,可是那班驳的城门还是在平原虎走到城下的时候关上了,忙上前扒着门缝,“兵大哥,行个方便,放我进城好吗?”那门兵听见了头也不回,“今日晚了,再说刚刚有帮子兄弟被土匪截了,我哪敢开门,明早再说吧。”平原虎识趣的道:“军爷辛苦,小人只是进城投宿,还请军爷行个方便,在下这里有些银两,赠于军爷喝酒。”那门兵听了立马转身来到门前,见到平原虎手中的银子,“哦,兄弟只身一人,赶了一天的路,是该找个好地方投宿,要是在外面碰上个山匪野兽的也不安全是不。”说着慢慢的把那城门拉开了一条小缝,刚够一人通过,平原虎将那银两塞进那门兵手中,那门兵接了,见竟然有二三两之多,眼睛顿时眯成了缝,“这位爷,在城中可有亲戚?”平原虎答道:“只是途经这里,并无亲友。”

“那爷可有相熟的客栈?”
“初次到此,不知那家客栈好些?”
“既然如此,小的到是知道处小店,干净到是干净,只是偏僻了些。”
“没事,只是休息一宿,明日还要赶路。”
“哦,今晚小的正好不当班,等小的去交割一下,便为爷引路。”
说完便进了城门楼傍边的一间小房,只一会就出来了引着平原虎在城中走穿过城中街道,城中显得平安祥和,沿街各类杂货,竹木作坊,瓷器绸缎店、饭店客栈酒楼都照常开业。街上人不多,来来往往长袍马褂的体面人,运煤的骡夫,赶牲口的老人,带孩子的老婆婆,买烟叶灌心糖的小丫头形形色色来来往往。走过了小街又拐进一条小巷,走到小巷尽的一处小店,这里是一间大车店改的客栈,房子到是很大,都通连着,中间用芦草边成的芭排糊了泥皮算是隔墙,前头也没有门脸,只是东面开了个大车门,进院的一角设了个煤火炉子,烧水做饭客人自便,想吃的好点得绕到街上另寻饭铺。店伙计想是与那门兵相熟,远远的迎了,“哎,什么风把胡爷您老引来了,也不打个招呼,小的到街前去接您老啊!”那门兵笑着骂道:“我说小棒子,你他妈的尿壶镶金边,就数这嘴好,爷今天给你引了位贵客,赶紧的收拾间干净屋子,招待爷住下!”
那伙计到也伶俐,“好嘞,有事还不是您老一句话,安排个好地方不是,那就那边厢房那间如何。”说着引了我走到北屋里厢房间壁的一个比较大的房里,我见那房里到是还算整洁,门上挂着帘子,那门兵见平原虎还算满意也就搭话道:“爷,小的给您找了这么好的一处地方,您老是不是”我看了从怀中又拿了块碎银子,塞进那门兵手中,那门兵收了钱嘿嘿一乐,转身撩了门帘子就走了。那店伙计见平原虎出手大方也笑嘻嘻的说道:“这位爷要是不想做饭,小的到街口万年台酒楼给您老端个食盒子去,您老走的时候多赏几个大子就啥都有了。”平原虎说道:“不必了,我直接去吃,吃的爽利些,回来你帮我打点热水就行,爷高兴了明儿多赏你几个就是了。说着将枪放在床上,把银钱等贵重之物贴身揣了,走出那小店。
转到街上,来回转了转,直接到那小二提起的万年台酒楼,刚一跨进去,平原虎就见一人从二楼摔了下来,啪的一声摔到了平原虎身前。楼上还穿来阵阵打斗之声。
下章预告:第11章一进梅城书喃大家看也看了,还希望各位给我扎起,多多推荐,多多投票,多多收藏。只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才是我更快更新的巨大动力三。
上传一篇外篇:
黄梅戏详细介绍
作者:詹玮
所属地区:湖北•黄梅 文化遗产名称:黄梅戏 遗产编号:Ⅳ—60 遗产类别:民间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湖北省黄梅县 遗产级别:国家 联系方式: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湖北省黄梅县、安徽省安庆市等地。
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黄梅、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成为湖北、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黄梅戏的脚色行当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行。虽有分工,但并无严格限制,演员常可兼扮他行。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于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目前黄梅戏流行区域正在萎缩,各级黄梅戏剧团特别是县级剧团的生存日益艰难,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扶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