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十一
在我开始写这本书之后,不管是在读者群也好,在帖子里面也好,在网络上的私聊也好。
有很多的书迷,网友都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也许表达方式不同,但是内容基本一致:
“胡钦,你觉得你们是黑社会吗?我觉得你们不是,你们就是几个乡下的小混混,真正的黑社会都是当过兵的,一个就要挑你们六个。你们就会打打架,别人学的那可是杀人的夫。’’
起初我并不以为意,经人反复这样说得多了之后,犹自有些年轻气盛,心底不太服气的我就专门去论证了一下,看看这样荒谬的的论点究竟是从哪里得来。结果,我找到了一些黑帮电影和在我之前发表的许多关于黑道的文章。
然后,我服气了,真的服气了。
比起那些书里的大哥来,我们真的只能算是乡下的小混混,而且我们也确实是乡下的小混混,形势迫人,不得不服。
我只是有两点觉得很奇怪:
第一,什么时候开始,曾经无比光荣的军人居然成为了下三滥黑社会的代名词?而且沦落到这种地步了,居然都还有人以佩服他们为荣,甚至达到了写黑社会,主角不是军人就不算会打架,不算真正黑的地步。
这是到底是他们的光荣还是他们的悲哀?我想不通。
第二,看那些书的人,怎么会兴致勃勃跑来看我的书。他们,真的看得懂吗?
是我写的太好还是黑社会这个词太神奇,居然可以让完全不同世界的两种人形成一致的读书品味。
我也想不通。
不管怎么样,在我心里有段时间,多少憋着一口气,都恨不得不写任何一丝有关于军人打流的事情出来。
三天前写完皮财鱼的出现之后,我知道我一定躲不开了,不想写还是必须得写了。因为现实早已发生,故事仍在继续。
而军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面偏偏又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虽然这个现实中存在的军人并不像其他小说中的那么牛逼,那么能打,那么武盖世,宝典葵花。
但他却真真实实曾经是个军人,也真真实实是个流子。
我又一次服气了,各位写黑道的前辈们,你们是对的,军人原来和流子真的可以划等号。
那么我们就开始这个故事吧。
在廖光惠开业庆典那天,皮财鱼上门贺喜的时候,我就隐隐感觉出了他们两人之间隐藏在一团和气之下的风雷涌动。
于是,从那天开始,我就在耐心等待机会,一个也许可以让我名动全市的机会。
回想起来,我并没有等太久,确切地说,一个月不到,机会就来了。送机会上门的是一个军人,一个曾经的军人。
在我接手廖光惠的迪厅,成为了负责人之后。我第一接触到了一个非常新鲜的名词——漫摇吧。
真正的漫摇吧也许有属于它自己原本的含义,但是在我们那里,因为它里面的一个独特消费场所,漫摇吧得到了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嗨吧。
豪华的装修,昂贵地消费,在嘈杂喧闹,人满为患的地方用金钱为客人换来一个相对僻静、独立的角落。这就是让漫摇吧变成了嗨吧的那个独特场所——嗨包。
嗨包干什么用的呢?很简单,装逼、吸毒。

日期:2009-07-0914:33:45
六十二
在二十一世纪初的那几年,我记得当时最流行的毒品是摇头丸和K粉,麻古、溜冰这些都还没有太时兴起来。
我们自己绝不经手这些东西,做正当生意的人没有谁会蠢到沾这个。而且场子里一般也有专门看场的到处盯着不许人卖,怕惹麻烦。
但是如果你在门口卖,在后面的巷子里卖。或者你买了,自己偷偷摸摸带进来,我们是看不到,也听不到的。
我们是生意人,不是警察,自然不会也没有权利去管那么多。第一,如果管了,生意也就不用做了,这里不让人嗨,多的是其他地方嗨。第二,你进来消费就是大哥,付钱之后,包厢一开,酒水一送,该上的东西上齐。怎么玩,如何玩,关我们什么事。
虽然那些年对于娱乐场所的查处监督没有现在这么严,这么规范。但是这样的场合,不管怎样,三天两头都总是会有各方面、各部门的人来查查,来看看的。
这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大到可以让你做不成生意,赚不到钱,饿死你。
所幸的是,我们的大老板姓廖,廖光惠的廖。
而在这个廖老板家的书房门上,我曾经亲眼看过一副对联:
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初看的时候,我不懂意思,只觉得好听。过了很久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才知道这副对联是国学大师章太炎送给黑帮巨擘杜月笙的两句话。
国学大师、黑帮巨擘。是不是很有意思的两个名词,放在一起的效果很奇妙,对吧?
不过不要紧,那是高级人想的事,我们这些小人物只要领会这两句话的含义就可以了。
含义很简单,只有六个字:
人缘好,朋友多!
廖老板不住城南,也没有五尺天,但是他绝对是个朋友多的人,非常多。在开业之前,我就曾经随着他几乎跑遍了我市各条路上的各大馆子,几乎请遍了我市各大部门的各路神仙,几乎听遍了各种贵宾吐出的各种诺言。
所以,开业以来,生意兴隆,顺风顺水。
可惜世上有句老话说得好:神仙好请,小鬼难磨。
总于有一天,不开眼的小鬼找上门了。
在打工潮兴起之后,全国的劳动人民开始到处乱走,每个城市里面都突然多出了一批外来人员。
这批人员不见得每个都是好人,不见得每个都不和本地人冲突,那么这也就让治安形势更加严峻。这样的情况下,靠基层派出所几个干警的力量往往是管不住一个辖区的。
于是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叫做“协警”,广东等地方也叫“治安仔”。
虽然因为这个新名词的出现而引发了许多其他丧尽天良的事(比如孙志刚先生枉送的大好性命),但是他们还是按照存在必有道理的自然规律存活了下来。
做生意以来,我从没有遇到过找我收保护费的流子和地痞,所以我更加不会想到,第一个上门找我要钱的人居然是协警,已经被我们打点好了的某个辖区某位所长下属的协警。
而带头上门要钱的那位协警就是一个当了两年兵刚退伍,非常年轻的军人。
他的外号叫“班长”。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