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惊天之诱敌技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浮桥一带地势较为平坦,水流相对缓慢,五百米以内没有任何的掩蔽物。”徐德补充说,“我看用枪炮是不行了,小炮打不到,步兵炮我们没有带过来,轻重机枪来不及封锁桥面就会被鬼子的包围,得从炸药上想办法。”
原来沙岭子镇抢得的步兵炮被李保国下令炸掉了。
一说到炸药,南为仁笑了,对康年山说:“高队留下什麽好东西没有?”
“高队曾在这一地区建立过军火补给点,不过具体在什麽地方,我们不知道。是高队领着云泽生他们建的。”
云泽生就是高峻平的龙啸连的连长。
“这样,我来布置一下。朱震坤、李元康、王雪,你们仨负责搜救昨天落水的队员,估计他们已经在下游上岸了。凤凰战队、飞虎战队、猎豹战队,”南为仁第一次使用特战队的名字,还真有点威风凛凛的感觉,王贵喜、傅马利、康年山三人几乎同时一愣,又同时大喊一声:“到!”
原来三个战队的副队长就由一连长出任的。
南为仁看了三人一眼,“好,好。三个战队负责解决向我搜索的鬼子,你们自己商量一下战术,尽量少开枪,就给鬼子来个山地特种作战。”
“是!”三人同时喊了一声。
朱震坤三人刚想请战,被南为仁拦住,“战士们要经过一些时候的磨练,才能具有象特战队那样战斗力,我们要打有把握的仗,在打仗中磨练斗志和胆量。现在,游击队的战士们如果参战,恐怕要有不少的伤亡,这批鬼子可是小日本的精锐一线部队,没必要和他们硬碰硬。特战队也是设计消灭他们,不过,你们可以选派一些战士随同他们参观学习,要手脚麻利的,不能坏事。打仗可是要死人的。”
南为仁李保国带着他们的护卫连,按李影提供的地图,走到了一处极不起眼的小山的山腰,这里虽然也是丛林密布,但比起大山里的来,气势上远远不够。小路忽然被一棵大树折短了,分成两股,向着两侧延伸出去。
南为仁站住,向李保国说:“看来就是这里了。你猜老高布的是什麽级别的防护阵?”
“这里离张家口这麽近,肯定是很高的一种。”李保国想也不想地说。这种补给点的意义就在于在紧要关头提供足够的武器支援。距离敌人越近,储备的武器威力越大,当然也有一些其他意义的武器储备。比如偷袭,潜入装备等等。
“是A级甲等防御。”南为仁看了地图,知道防御阵的级别。
原来杨颉在《训练大纲》的附录中,将一些古代使用的布阵方法结合自己的理解,作了重新的解释,按所起的作用不同,分为A、B、C、D四级,每级又分甲乙丙丁四个等次。A级都是些综合阵法的组合。
最厉害的是A级丁等,那是要费很大力气来布置的。就是这个A级甲等也是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的。
“看来老高真准备了好东西了。”李保国笑道。
“刘剑,将这一方圆五里的地方封锁警戒,其他队员跟我们进去。注意学习一些技能运用。最重要的是要观察好你前面的人怎麽走的,不要走错。这可是个立体防御阵,小心头上的东西。”南为仁对剩下的队员说。
南为仁李保国率先绕过大树,并没有走两侧的路,而是向没路的林子中心走去。虽然太阳早已升起,但林子里仍然很暗,鸟雀们并不怕人,自由地在林间飞着,唱着,更显出林里的寂静。几只秋虫偶尔从草间发出寒瑟的鸣叫,一切似乎都很安详自然。
但是走在南为仁李保国身后的徐德刘剑两人知道,在这平静自然的表面之下,到处是机关,处处是埋伏,随时都可能令误入者失去生命。因为他们就曾随同两位队长建设过这种防御阵,深知其中的厉害。
有队员拨开落脚的草丛,发现在他脚边不足几厘米的地方,竟布满了带有倒钩的钢钉,吓的他顿时出了一身冷汗。要是不小心踩了上去,这脚就废了。在距离钢钉不远的地方,一条花斑蛇被露出地面几寸的双刃刀片剖开了腹部,仅剩下一只蛇皮在草根间蜿蜒。蛇的前方,不远就是一只野山羊的白骨和羊皮,离它不远就是一只狼的残骸,都是被虫蚁腐蚀而变成一堆白骨的。它们的后腿骨上还夹着一只铁夹。
至于没见到的陷阱索绳等等更是多不胜数。
有队员后来问徐德,不怕老百姓误闯进去受伤吗?
回答说,只要是人按照路走,就不会走进去的。那些路都是设计好的,只要不出小路,要麽会走回原处,要麽会绕过去,通向它本来的地方。徐德还说,这些小路可大有学问,为了不让小路被野草淹没,他们或者沿小路撒上一些盐巴,或沿小路撒上一些动物爱吃的草种子,等等,借助动物来维持小路的存在。时间长了动物就会习惯走这里,就能自然维持住小路的存在,即使冬天,也不怕。而且所选的地方大都是偏僻人迹罕至之处。
走在前面的南为仁忽然说:“注意头上,有石头。”众人抬头一看,果然,用几根木头拦架在树上五六块大石头。不知机关在什麽地方。
“在这里。”李保国边说边拨开草,在树的根部,有一平坦的石块,像是专为人休息准备的,“走到这里,一般人都要喘口气,找地方休息一下了。”下面就不言而喻了。
向前走了十几步,南为仁忽然说:“毁了,这小子设了个死阵,前面准是个生物攻击区。两边是陷阱。看来他是不打算重复使用这里了。”
徐德向前一看,原来不远处竟是一片花的海洋,各色的鲜花艳丽地放着,浓郁的花香在空气中弥漫着。他不明所以的问:“什麽死阵啊,这里多好看。”
南为仁笑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说的就是这个东西。有花必有蜂,我敢保证准是山中那种蛰人不要命的黄蜂子。有些花,还招引蛇,很可能他就放养了几条毒蛇在这里呢。”
“不用说了,我们抓紧时间吧。”李保国说着,从身后徐德的身上摸出几颗手榴弹,扔了出去。手榴弹呈一溜直线,落在地上爆炸了,掀起很高的泥土混有一些花草,在空中飞溅,真有几条蛇被炸上天。马上空中一阵嗡嗡声传来,“蜂子,黄蜂子,真的有黄蜂子!”李保国身后的徐德大声地说。
几只黄蜂子向众人所在的方向飞来,徐德紧张地抓住李保国的衣服,“我从小最怕这东西了。”
“没事,它不会飞过来的。”李保国笑着说。
果然,黄蜂子飞到据李保国不足三米的地方,徘徊了几下,飞走了。
徐德奇怪地问:“队长,你怎麽知道它不会飞过来?”
南为仁向前走去,指了指地上的草,“这一带草所发出的气味是黄蜂子最惧怕的。”
两人带队安全地走过去,南为仁指着山壁前一块凸起的大石头说:“就是这里了。”说着,弯腰在大石头下摸索了一阵,从下边抽出一块小石块,对徐德说:“现在这里安全了,来,把这块大石头推开。”徐德上前和南为仁李保国三人一起用力,巨大的石头开始有些晃动,随即被三人推下山坡,沿途不断地将树木撞倒,发出隆隆的响声。

一个大的洞口出现在人们眼前,南为仁率先走进去,里面的空间很大,而堆聚的物资却不多。“老高这家伙搞什麽?!费尽心机的布置外面的防御阵,里面就这点东西?”李保国不解的说。
“这里空间太大,显得东西少了点。或许有什麽厉害的东西呢。”南为仁轻轻的说。
洞中有些暗,但是通风却很好,也比较干燥。“把这些东西都打开,看看都有些什麽?反正都要带走的。”李保国对着刚进来的战士们说。
南为仁打开一个角落里的箱子,忽然叫道:“保国,过来!好东西!”说完拿起箱子里的东西,向李保国比画着看。
“枪榴弹!是枪榴弹!”李保国一眼就看出来了,大喜道,“还真有好东西啊!”
“这肯定是老高从鬼子手里弄出来的,队伍里装备枪榴弹的不多,没听说长城抗战的军队里有这玩意。”南为仁沉吟着说。
“管他呢,有就行,待会儿让小鬼子尝尝,是他的浮桥结实还是咱的枪榴弹厉害。看看还有别的玩意吗,老高最能出人意料了。”
李保国话音刚落,就听徐德叫道:“队长,看高队的新发明。”语气里充满了兴奋。
两人走过去一看,原来是高峻平将炸药和定时炸弹一起装入敌人的钢盔里,制造出威力倍增钢盔炸弹。
看着这些钢盔炸弹,李保国和南为仁两人相视一笑,“这次还是你来吧,这可是你的专长啊。”南为仁笑着说。
“没问题,保证让这些炸弹自己找到浮桥爆炸。”李保国也笑着说。
“抓紧时间看看还有没有好东西,我们要撤了。”南为仁对身边的队员说。
枪榴弹就是挂配在枪管前方用枪和枪弹发射的一种超口径弹药,可分为杀伤型和反装甲型。杀伤型枪榴弹一般重200~600克,杀伤半径10~30米,最大射程300~600米;反装甲型枪榴弹一般重500~700克,直射距离50~100米,垂直破甲可达350毫米,可穿透1000毫米厚的混凝土工事。此外,枪榴弹还可发射破甲、杀伤两用弹、特种弹和教练弹等。枪榴弹一般使用筒式发射器和杆式发射器发射。
在洞里,他们还发现了当时不多的霰弹枪。
十五分钟之后,南为仁李保国率队离开了弹药储备所,消失在浓密的树林中。
王贵喜、傅马利、康年山三人在南为仁李保国带队走之后,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现在谁在前面监视鬼子?”康年山年龄稍大一些,首先发言
王贵喜说:“是凤凰战队的郑秀林连。”
“这样吧,我们还是将鬼子引入鬼盘岭去,凭我们三个战队的实力,这千把鬼子还是不够分的。”康年山说。
“对,鬼盘岭山高林密,道路错综复杂,最适合特种作战了。我们就拿这一千多鬼子来作个比赛,怎么样?贵喜,你们队负责前面一块,待会儿让郑秀林把鬼子引过来;老康,负责断后;我队埋伏在两翼,看谁的运气好,捞的鬼子多,而自己损伤又少。行吗?”傅马利对两个人说。
人同时点头答应着。
郑秀林接到王贵喜的电报,明白了三人的部署。马上命令部队,准备战斗。
“王小黑。”
“到!”一个黑黑的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从郑秀林身后的草丛里伸出头,压低了声音回答。王小黑是郑秀林连的一排排长,也是郑秀林最得心的朋友。
“小黑,你去把鬼子引到野猪口,我带二排、三排在那埋伏。注意别叫鬼子咬上。”
对于这一带的地形,郑秀林他们早就侦察好了,这也是特战队的必修课。
王小黑向后一招手,“一排,上!”五十名战士,各持武器迅速地从各自的隐蔽出游离出来,跟在王小黑的后面,迎向鬼子。很快,这支小队和周围的山林溶为一体。
走在队伍前面的王小黑,不仅有一手好枪法,更是自身兼有家传武功,又被南为仁派去李保国身边特训过,最重要的是王小黑本人对这种充满刺激惊险的特战生活发自内心的喜欢。
前面传来暗哨特有的低鸣声,那是本地一种叫做狗娄的虫鸣,在空寂的山里,听起来很刺耳,又极普通。这暗哨,还是早上被派出来监视鬼子的,他们和鬼子一起行动着,随时报告鬼子的行动。
汇合了暗哨,王小黑带人隐蔽在草丛间。望远镜里有十几个鬼子已向这面搜索过来,鬼子身后的山林间的大路上冷冷清清,蜿蜒的山路延伸进大山深处,有一团水雾隐隐笼在林子出口。
王小黑将望远镜交给他身边的一个大个子战士:“老康,你的了!”
老康,康宝成,康家镇屠户出身,因得罪大地主康宝康父子被关入地牢等死,被杨颉率人救出,参加了革命。
康宝成接过望远镜看了看:“这伙鬼子还挺强悍呢,好,我喜欢!”转头对身后说:“弟兄们,开工了!”这是他做屠户时最爱说的一句话。
只见草丛一阵晃动,马上有队员跟着康宝成向鬼子搜索队摸了过去。
林子里虫鸣鸟啼,更衬出环境的幽静。七八个鬼子小心翼翼地向前搜索着,一看那架势就是极有经验的老兵。突然,一粒石子不知从什么地方飞出,打在最后面鬼子的头盔上,发出清脆的“当”的一声,在寂静的晨风里,听起来是那么的清楚。
几个鬼子马上机警地半蹲下身子,双手紧握着枪,扫视着周围。
周围林子,除了虫鸣鸟唱,仍是一片的静,但在几个鬼子看来,却是又凭添了几分诡秘。
鬼子们半蹲着,相互掩护着,向后退去。突然,在鬼子形成的圆圈里,一片草丛里,一个人大叫着站起来:“你踩了老子的脚了。”
事发突然,几个鬼子吓得一哆嗦,忙转身向圈内。
就在这时,鬼子身边的草丛里,各种要命的东西纷纷飞出:或是飞出一支木箭,直射透鬼子的前胸;或是飞出一把匕首,直刺鬼子后心;或是飞出一个套索,一下子将鬼子拉入草丛里。等等。转瞬间将鬼子杀光。
站在中间的那人,则小声地叫道:“给我留一个啊!”
没有回声,只有默默地收拾好各自的胜利品,然后集结在站在中间的康宝成的周围,向四下里警戒着。
鬼子端木秀成实在是运气,早晨起床后一直肚痛不止,也不知吃了什么东西,有些拉稀,本想请假,可是听队长说这次大有油水可捞,勉强跟队伍出来,又被派了前哨。当然作为一名老兵油子,端木还是知道规矩的,不敢多说废话,跟了小队长前出探路。这些日子来的战斗经验,知道所谓前哨就是提前抢劫一些东西而已。
但是,进入林子后,出于老兵的直觉,这些人还是极为小心地搜索,端木因为肚痛难忍,悄悄地落后几步,想解决一下个人问题,刚半站起身,就看到了刚才的一幕,吓得他两腿战栗不止,刚才跟自己在一起的可都是出了名的老油条了,一招没过,就让人家给做了。端木悄悄地趴在草丛后面,他知道身后就是前来搜缴的大队,他在等,等大队人马上来后,再开枪示警。
康宝成、王小黑等人也在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