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嘿!”孙立人冷笑一声,转过身对宋子文说:“戴雨农算什么?他召集那么多特务盯着我,我略施小计就把他们给甩了。”朦胧中,孙立人那对漆黑的瞳仁闪亮着刺人的光芒:“但是,宋部长,我得非常地感谢你的帮助。”听得出来,孙立人的口气很诚恳。
“哪里,哪里。我们都是为党国尽忠嘛!何况你--仲能确实是个勇猛善战的军事天才。记得你第一次上战场与日寇王牌军久留米团交战,就使一贯耀武扬威的久留米团受到了重创。你还是守卫上海苏州河的功臣呢。是你亲自率领敢死队冲入鬼子阵地,打破鬼子的七次冲锋。”宋子文顿了顿,接着说:“哦,真的,那次你身负十三创,伤口还痛吗?”宋子文亲呢地拍拍孙立人的肩膀。
“嘿!”孙立人拍了拍胸脯,伸了伸胳膊,说道:“你看,我没有一点事了。”
“我知道你是运动员。在清华大学时,曾入选中华篮球队,参加第三届远东运动会,击败了日本、菲律宾等队,夺得了冠军。你还是绿茵场上的好脚,足球也踢得不错。”宋子文笑着说。
“你说得不错。我很喜欢体育运动。”孙立人劲头十足地谈起了体育:“幼时,我体弱多病,在家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家里人希望我将来从事医学。可是,十二岁时,我随父从青岛迁入北平,考入了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特别倡导体育,尤其重视各种球类活动。初时,我喜欢打打棒球,身体日趋健壮,也使我尝到了运动的甜头。然而,我最爱还是足球。踢足球时最能体现团体精神,篮球也是如此。我也爱打篮球,还当过清华球队的队长呢。当时我们清华篮球队被称为常胜球队,一九二一年还代表中国夺得远东运动队篮球赛冠军呢!”孙立人两眼生辉,越说越来神:“真正对体育的认识还是我到美国西点军校受训之后。我认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古柏丁爵士说得好:‘体育是教育,而且体育是弥补教育所缺乏的最有力的工具!’体育不仅能磨练人的意志,还能体现一种团体精神--国家、荣誉、责任。”
孙立人一番话使宋子文恍然大悟:“难怪仲能训练部队别于**其他将领,越野赛跑、大队接力、武装游泳、爬吊杆、劈刺、枕木运动等,都是以队为单位。原来是仲公在训练部队的团体精神。难怪仲公虽身中十三剑,却恢复神速乃托原有强壮体魄之福也。你看,我就不行。”宋子文晃了晃他那瘦弱的胳膊。
“哦,说起受伤,我还得感谢部长你的关心!”孙立人说起他八·一三淞沪对日之战受伤的情景:“当时,我受伤之后昏迷不醒,而**正在撤退,上海将沦陷。是你亲自到医院慰问,还派了你的弟弟乘专机护送我到香港,入英国皇家医院就医。若不是你,还有香港医院的医疗条件和高超医术,我恐怕早就见阎王爷去了。哎!……”孙立人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还有那个在我失血严重昏迷中为我输血的年轻大学生救了我的生命。可我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叫我怎么去感谢他呢?”
“那是你命大。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仲能,只要你好好地干下去,升官发财,前途远大呢!”宋子文话中的意思很明显,拉拢孙立人紧紧跟着他干去。
“部长,你说得很对。从香港治伤回国后,我们税警总团不是给胡宗南吞吃了嘛?我的那些部下都被带到潼关编入了四十四师。”孙立人提起此事,脸都气红了。忿忿地骂道:“胡宗南真不是个东西,我想要回我的部队,他不给,还想拉拢我,要我当什么少将高参,我才不稀罕呢!”
“仲能,别说那件事了。现在,你不是挺好吗?我们财政部帮你重建税警总团,武器装备、待遇哪点比过去差!”
“那倒是,我们穿的是呢料服,官兵的薪水按月有发。比**的待遇不知要好多少?”
车窗外的夜幕渐渐消散。月亮慢慢地拨开西边的云层,裁出了一个弯弯的镰刀挂在天边。宋子文一踩油门,车子速度开到了一百码。在盘旋的山道上,高速行驶,需要精力相对集中。平常难得掌上一回方向盘的部长只顾注视着前方的道路,没有开口说话了。
宋子文祖籍广东文昌,爷爷是个船商,父亲叫韩嘉树。九岁那年,韩嘉树跟哥哥到南洋的远房亲戚那里当学徒,三年后,有一天,韩嘉树的一位早年移居美国的堂伯正好路过南洋。这位堂伯在美国开了家茶馆,虽有钱,但年过半百还无妻室儿女,见嘉树聪明伶俐,便有意收为义子,以继家业。小嘉树便随堂伯来到美国波士顿,帮助堂伯照应生意。
在堂伯的茶馆里,小嘉树见识多了,便萌发出要读书的念头。他堂伯不答应,他便逃到一艘停泊在波士顿的政府船只加勒廷号上,船长收留了他,给他起了个美国名字查尔斯·沈。
查尔斯·沈在船长的帮助下,受洗成了基督教徒,并被命名为查理斯·琼斯·松,几年后,查理·松终于在范德比特大学毕业了,被教会派往中国上海传教。在上海,娶了名门闰秀倪桂珍为妻,妻子让他改名宋·查理。从此,韩嘉树就成了宋查理。一**四年十二月四日,宋家欢天喜地地迎来了第一位少爷公子,他就是宋子文。宋子文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这就是宋氏三姐妹--霭玲、庆玲、美玲,还有子良、子安两个弟弟。宋子文自幼聪明过人,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他的数学天赋甚高,常被母亲带上街去买菜,成了母亲的小算盘。父母全心全意的栽培他,望有朝一日飞黄腾达。长大后,宋子文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继而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财经。毕业后,在纽约银行见习,给他以后成为蒋介石的财政部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路旁的松树林中,朦胧的月光透过密密麻麻的林子,披着树叶的树干就象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依稀可见。林子里的鸟鸣和猿啼声从空中传出,更显黄山的幽静。山林的幽景,把孙立人带入了长沙的岳麓山。古城长沙岳麓山是一座高不过三百米的丘陵,寂静的野山,夹径乔松,泉涧盘绕,诸峰叠秀,虽幽静而美,却藏深闰无人识。直到东晋中期,被那些崇尚自然,喜好放浪山水的魏晋名士们服药饮酒后啸游山林发现。从此,幽幽山谷不断响起了寻幽探胜的足音。郦道元揽胜后,他的《水经注》添上了岳麓山的美景;初唐四杰之骆宾王探幽留下“落蕊翻风去,流莺满树来。”的美丽诗句。公元七六八年,已六十五岁的杜甫竹枝云鞋爬上山顶,俯瞰山下,看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呤出了“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的旷达诗篇。岳麓山的幽美倾倒了多少名人志士。为了保卫它景象的灵魂,又有多少人为它捐躯。山冈上,黄兴、蔡锷两位北伐的瀟湘豪杰就长卧于此。
一九三八年秋,岳麓山枫林正红时,从香港治伤归来的孙立人,伤势未瘉,在财政部的支持下,又成立了缉私总队,后改为税警总团,孙立人又将部队的旗帜挂上了岳麓山头。从此,嘹亮军号打破了这空山幽谷的寂寞,演练的枪炮声盖过了古刹道观的晨钟暮豉。

孙立人常常徜佯于岳麓山苍松古木之间,喜欢伫立于爱晚亭凭栏远眺,茫茫烟云笼罩着古城长沙灰白色的密匝匝的建筑,被日军频繁轰炸得满目疮夷,滚滚湘江,黄色浊流激起了一个个深深的漩涡,像布下的一个个的深深陷井,欲将过往船只吞进它的饥饿的肚肠里。它多么象入侵中国的日本鬼子欲将中国霸占。孙立人满腔爱国热情涌上心头:信口吟唱起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路云和月。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他豪情满怀:“一定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仲能,怎么啦!讲梦话?你看,快到了!”宋子文把孙立人从回忆中唤醒。
从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可以看出离黄山官邸不远了。孙立人似乎有点不安起来,热切地问道“宋部长,依你看,蒋委员长会答应我的请战要求吗?”
“仲能,别着急。我看问题不大。委员长决定派遣十万远征军入缅甸作战,虽是应英国政府的要求,协同盟军抗日。但是,主要目的还是要保障滇缅公路畅通。自一九四0年七月十八日,英国同日本正式签订了封锁滇缅公路的协议,关闭了滇缅公路后,我们的日子就过得好艰难呀!现在形势有所好转,由于日本九月入侵越南,又加入了法西斯轴心同盟,并与泰国签订了友好条约,这一行动也直接影响了大英帝国通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印度的殖民地。因此,为抵制日本进一步霸占东南亚,英国人不得不放下架子,向我们蒋委员长伸出求援之手,先是给了一千万英镑,接着又开放了滇缅公路,又任命丹尼斯少将为驻重庆陆军武官,通过了中国对缅、印、马的军事考察,商定了两国共同保卫全缅甸的具体军事计划。”宋子文鸣了一下汽车喇叭,长嘘了一口气,欣慰地说:“严冬总算过去了。美援物资也可通过滇缅公路源源不断地运进中国来了。而且,由于珍珠港事件,美国也宣布对日宣战,罗斯福于四二年元旦还发表了二十六国共同对德、意、日法西斯作战的宣言,成立了以蒋委员长任最高统帅、史迪威将军任参谋长的中国战区统战部,史迪威将军已被蒋委员长任命为驻缅盟军司令。”
“史迪威将军是我美国西点军校时的区队长,我已与他见过面了。我还要请他帮我向蒋委员长求情昵?”孙立人接过话头说到。
“那他答应了吗?”
“答应了”
“那就好了。如果史迪威将军答应你求情的话,蒋委员长不得不考虑。”
雪白的车灯照射出前面一座别墅。夜色中,看起来这座小洋楼并不豪华,装饰也很简单。但显得十分气派。看得出是经过精心管理的,拾掇得十分整齐,修缮得非常牢固。仅从那齐刷刷的草皮和迎着寒风盛开着的月季花山茶花的五彩缤纷的花园里,可以见到别墅主人的匠心,还有那绕着山头围起的电网和笨重的涂着黑漆的大铁门,以及壁垒森严的层层岗哨和警戒,就可以看出居住者的身份和派头。
荷枪的警卫看过车牌,查看是蒋介石的大舅子、财政部长--宋子文开的车后,沉重的铁门缓缓张开,轿车慢慢驶进了庭院。
孙立人和宋子文在蒋介石官邸的会客厅坐定。孙立人环顾了一下这间客厅,陈设十分简单,几组沙发占据了大半房间,也没有其它什么摆设。侍从副官给他们送上一杯白开水,就再没有送上什么点心、水果之类的招待之物了。宋子文解释道:“抗战四年,物力维艰,委员长一切从简,连他自己也不抽烟、不喝酒,现在连茶也不喝了。你看,只能请你喝白开水。”
“不必客气,应该如此。”孙立人含笑地说。
大约过二三分钟,蒋介石摇摇晃晃地走了进来。他身穿一件蓝色哔叽长衫,光着头,脚穿一双圈口白底布鞋,显得比较精干。看到蒋介石,孙立人向他致敬。宋子文站起来点头致意,并介绍道:“委员长,这是我过去常跟你提到的孙立人,现任盐务总署副处长,税警总团团长”。
蒋介石微笑着点点头说:“好!好!坐吧!坐吧!”直等他一撩长衫落座后,孙立人才坐定。
“孙团长,子文多次在我面前提到你,夸奖你是个军事人才。出身美国尼……什么……军校?”蒋介石干咳一声,掩饰他叫不出全称的尴尬。
“维吉尼亚,美国的西点军校。”宋子文补充介绍。
“不错,是西点军校。听说你同史迪威将军同校?”
“报告委员长,史迪威将军是我们的区队长。马歇尔将军是史迪威将军的同学,跟职下是同校。”孙立人有点局促起来。
“难怪史迪威跟我谈到过你,你深夜登门有什么事吗?”蒋介石问道。
于是,孙立人委屈地谈起了他深夜登门拜府的经过:武汉沦陷,长沙日危,在岳麓山苦练一年多的孙立人部队移驻贵州都匀,驻于独山、八寨、三合等具。孙立人提出卧薪尝胆,还我河山的口号,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练兵运动。
当孙立人获悉中英双方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协定》和成立中英军事同盟的协定,以及派出中**队开赴缅甸,协同英抗击日本侵略者,便向蒋介石送上请战呈条,要求出国远征,抗击日寇。孙立人要求率师出国作战的消息传到戴笠的耳朵里,他立即赶赴贵阳,坐镇盐务总署,以盐务总署署长的名义下令:“税警总团开赴四川五通桥。”
当贾劲慧的第一团开抵贵阳图门关时,戴笠又指挥一团向遵义前进,不准部队向滇缅进军。
孙立人接到贾劲慧的电报,气得火冒三丈,一面急电贾团,拒绝入川,一面携副总团长齐学启驱车赶赴重庆,求见蒋介石。
孙立人抵渝,住在胜利大厦。戴笠的特务左右设卡,阻挠孙去见蒋。孙立人只好找到史迪威将军帮忙,史迪威满口答应:“行!像孙将军这样的人才不用,还用谁?你们中国有句古话好钢用在刀刃上。孙将军,但愿你能驰骋疆场,与日军抗战到底。”
然而,史迪威那里却无音讯。孙立人心急如焚,情急之中,生出一计。那天在大厦晚宴时,孙立人举杯向齐学启祝酒说:“来,干杯!明天蒋委员长传见我,今晚早些休息……”
在席暗中监视孙立人的特务闻言,竟信以为真,便慌忙奔去向特务组织汇报,而放松警戒。孙立人趁着夜幕,从后门溜出大厦,跑到宋子文的家里。宋子文亲自驾车,进入了蒋介石的黄山官邸。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