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捕捉商机五妙招(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有“钱”力可挖
许多人都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如果换个角度,让自己的兴趣市场化,变成一种生意项目,往往能抓住商机把生意做得很专业,做得很长久。
陈先生是个养观赏鱼的爱好者。他4年前就下了岗,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他的这一爱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前年初的一天,他闲逛花鸟市场,发现那里出售种类繁多的观赏鱼。他猛然触景生“计”,何不利用自己对养鱼的专长来增加点经济收入。回家后,他便筹资万余元在市郊租赁了500平方米的场地,砌了鱼池,购进若干种金鱼,配备了充氧机、加温设备等。在他的精心管理下,这批种鱼在当年就繁殖了大量的幼鱼。结果,仅将淘汰的幼鱼出售,就赚进了一万多元。去年陈先生出售的淘汰鱼和成鱼,总收入达到了4万多元,今年预计要突破6万元。
在人们眼里,女人开店似乎离不了油盐酱醋、婆婆妈妈。可不久前,笔者出差北京,就亲眼看见一位纤纤女子打理的玲珑家居饰品店,那情调、那氛围,绝对令人难以忘怀。那是开设在北京最著名的王府井商业大街旁的一个特色店,只有一开间门面的小屋。屋内有鱼形的顶灯、暗暗的香气和由女主人亲自设计的小屏风、小瓷娃、筷子架等饰物。这些饰物在古筝的背景音乐中慢慢地流动,混成一种氛围、一种味道,非常东方,非常女性。
笔者与女店主交谈起来。女店主告诉笔者,她叫潘玲。她说她原来是一家经济信息公司的行政部门经理。现在开着自己的家居饰品店,和许多经营特色店的女性一样,她的理想是依着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在艺术的氛围里,同时,把这种概念带给其他有同好的女人。
笔者注意到,在潘玲的设计中有手绘的古瓷餐具、餐巾挂环、筷子架等小摆件,不仅手法夸张、造型别致,而且实用性也很强,每一件装饰品都设计得很巧妙。使用也很方便。最有意思的是,潘玲很大气,她说她一点都不“反盗版”,看到别人店里照抄她的东西,她却一点也不生气,她说,只要可以给家居生活添一些品位,就应该是美好的抄袭。她认为自己开这个店完全是兴趣所致,是让具有东方韵味的饰品进入到现代家居生活中,让人们体会生活中不应该被忽视的风景。潘玲说,“在这个过程中,哪伯知音非常非常少,我山很开心。”但一些老顾客说,她们已经成了潘玲的知音,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群。
爱好是人的天性,是你对娱乐的追求。以往,人们往往只从金钱的角度去选扦第二职业,很少考虑到将业余爱好作为选择第二职业时应参考的重要因素,例如有的人不喜欢教书,却选择了利用业余时间到夜大教书作为自己赚取职业外收入的途径,而有的人到了报社做了夜间校对员,他的业余爱好却是集邮和买卖邮票。凡此种种,个人爱好和所从事的第二职业相分离,第二职业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实现赚钱目标的手段,这种不考虑个人爱好,单纯从赚钱的目标出发选择第二职业的做法虽然大量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但却不利于人的潜能的发挥。因此,最好的选择是把你的业余爱好与第二职业结合起来,内心平衡地去赚金钱。这样,你就能更好享受工作带给你的乐趣。并且在工作之余,感受到第二职业的愉悦。其实只要足智多谋,几乎任何业余爱好都有可能变成一种有利可图的、利用空闲时间的赚钱门路。
——最易捕捉也最易溜掉的是“小”商机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愿望,总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财源滚滚来,潇洒地做一回大老板。但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却难以梦想成真。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有些人赚钱心太急切了,小钱不想赚只想挣大钱,等不及小苗长成大树,他们要的是“大海”而不是,“小溪”,看不到小溪汇集在一起能积聚成大海。曾有位百万富翁说过“小钱是大钱的祖宗”。生活中不少腰缠万贯的人当初就是靠赚不起眼的小钱白手起家的。
在生活中也有不少人面对收入平平常挑剔生活给他们的安排,抱怨生活不给他们机遇,看不到聚沙成塔、日积月累也能拥有大钱。日本明治时代有名的船舶大王河村瑞贤,年轻时好长一段日子无所事事,在家赋闲无聊。后来生活日见拮据,他想:“我不能这样贫穷下去,应该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他拿出少许钱给乞丐,叫他们到处去拾人家丢掉的生菜,然后卖给贫穷的劳工们。当他开始做这项生意时,不少人讥笑他,讽刺他,甚至有的朋友拒绝与他来往。而河村根本不在乎这些,他拼命地干起来。他认定这些“小钱”是他事业的全部基础。“等着瞧吧!”不出几年,河村又投资船业,成了著名的船舶大王。
其实,点石成金的神话只能是,一种梦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人人都赚大钱,出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亿万富翁。或许,一个人一生都未必能遇到一次赚大钱的机会。但是,如日常生活中靠劳动赚小钱的机会却是时时处处可以遇见的,就看你是不是想发现它、抓住它、利用它。能靠辛勤劳作、惨淡经营、发明创造赚到大钱当然好,但如果你不具备或暂还不具备嫌大钱的条件时,倒不妨先去脚踏实地地赚些小钱,切不可守株待兔等待天上掉下馅饼来。
河南有位专门从事长途贩运的农民,一次他到北京办事,偶然听说京郊的一些大型养鸡场专门饲养蛋鸡,如有公鸡孵出一经“验明正身”,便被送去粉碎机绞碎当饲料。他当即跑去转一圈,一看果然如此,于是他软磨硬泡,和鸡场谈判,以每只一角钱的价格买了一批公鸡雏,然后马上运回老家。
在他的老家河南滑县,特产的“道口烧鸡”驰名中外,并且由此带动了当地的养鸡业迅猛发展,而“道口烧鸡”的原料又恰好讲究用公鸡,所以当地农民几乎全部饲养公鸡。这位农民正是瞅准了这一看似平常的市场后,才果断地进行投资。当他把这批公鸡雏以每只八角的价格推向市场后,很快便销售一空。之后,这位农民接连又将公鸡雏源源不断从北京运来,等到当地市场近于饱和时,他也结结实实地发了一笔“鸡雏财”。

前不久,笔者“爬格子”不慎将钢笔尖损坏,来到一家商场文具柜购买钢笔尖时,旁边一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姐说:“市场经济谁还经营这样的小玩意儿。”踏破铁鞋无觅处,不得不忍痛将仅缺一个钢笔尖的钢笔扔进了垃圾堆。再如,友人在一家大商场买缝衣针时,售货员拨浪鼓般摇着头说:“针头线脑不赚钱,商场早就不经营了。”凡此种种,引起群众生怨和不满。笔者认为,聪明的生产经营者不应当只热衷于那些价高利大的高档商品,还应开辟出一块便民利民、拾遗补缺的市场空间。
报载,天津打火机二厂在国内市场严重疲软企业资金十分短缺的情况下,一不等,二不愁,三不盼,而是眼向外,积极在国际市场寻找“空档”。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东南亚一些国家气候湿润,不宜使用火柴。该厂抓住这一信息后,及时开发出具有各种型号和颜色迥异的“祖母型”打火机,每个售价0.2元-0.3元,只相当于当地居民购买半盒火柴的价格。产品一投入市场,立即受到东南亚一些国家消费者的青睐,第一年就出口300万只,第二年又与外商签订了400万只的贸易合同,该企业由此一举成为当地外贸出口创汇新秀。
笔者有位朋友,曾经在外闯荡多年,希望有所成就,但事与愿违,始终没能改变打工仔的地位。后来经人指点,痛下决心回家创业,利用本地的竹材优势,进行竹筷生产。经过几年奋斗,终获成功,不但自己事业有成,率先致富,还带动了当地竹业加工,成了上级信任、群众支持、市场承认的“筷子大王”。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每星期要发几火车皮产品的“筷子大王”私下里向笔者透露,他平均每双筷子的利润仅仅一厘钱。
一厘钱致了富,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但一细想其实不奇怪。可谓集沙成塔,粒米成箩。一厘钱的利润从单个看,确实是微不足道,但如果产量上去了,规模达到子,就会成为可观的财富。
——抓住瞬间商机赚大钱
2000年11月7日,美国举行的第54届总统选举,候选人布什与戈尔得票数十分接近,由于佛罗里达州计票程序引起双方争议,结果新总统迟迟不能产生。对此,原拟发行新千年总统纪念币的美国诺博――裴洛特公司,面对总统难产的政治危机,灵机一动,化危机为商机,利用早已备下的戈尔和布什的雕版像,抢先推出“总统难产纪念银币”,全球限量发行4000枚。银币为纯银铸造,直径3寸半,不分正反面,一面是小布什肖像,一面是戈尔肖像,每枚订购价79美元。结果,短短几天功夫,纪念银币很快被订购一空,该公司利用总统难产危机狠赚了一笔。
这家铸造公司原本是想铸新总统纪念币,其实,这也不失为一笔好生意,但选举结果风云突变,美国新总统难产一时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焦点,这也是美国200多年历史上罕见的情况。该公司嗅出了这危机中的瞬间商机,果断推出总统“难产”记念币而大获成功。请仔细想一想,正常的总统纪念币哪里有这百年不迎的总统难产纪念币来的珍贵?效益更大?我们从中不难看出瞬间商机里蕴含着不同寻常的独特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98年3月,广州市一家手表厂生产出了“泰坦尼克”手表。手表表盘的画面,正是影片《泰坦尼克号》中一对情侣遥望远方的精彩镜头。那时,这部花费了2亿多美元叙述爱情故事、票房价值颇丰的巨片,国内还在紧锣密鼓的筹映中。
上述两个事例都说明,利用社会热点,抓住瞬间商机,往往能把生意做成“独一份儿”,因而能赚大钱。1999年12月31日至、2000年1月6日这七八天的时间,中国及全世界都在忙着捉一种叫“千年”的虫子。而且在半年之前,“千年虫”问题已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全世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此,广东潮阳玩具厂顺势推出了一种叫“千年虫”的卡通玩具,并在全国热销了一阵。该厂独具慧眼利用37小时,投资37万元设计了该“虫”,又在第40个小时在当地工商管理部门注册了“千年虫”商标。加班加点大干了10天后,180万个玩具被送往全国各地大型超市出售,并统一定价26元一只。从创意到上柜台,“千年虫”没有超过半个月,因为过于这段时间计算机千年危机已过,谁还提你这令人讨厌的虫子?所以这种瞬间商机,谁意识到并抓住了,这块市场就占牢了,因为,持续时间极短,等别人想跟风时,早已时过境迁了。
“热点”,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或现象。它既具有知名度大的特点,同时又具有社会性的特点。“热点”由于是社会共有的,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有运用的权利与可能;但如尾随人后,其策划则无新意,效益也必然不佳;只有捷足先登,赶在他人之前运用“热点”,巧妙策划,才能产生极佳的效益。90年代初期,我国先后出现的“**热”、“海湾战争热”、“申办奥运热”等,不少出版商、音像制作商、玩具厂商、服装厂商、以及广告商便及时地予以把握运用,策划推出了图书、音像制品、玩具、服装与广告,既为“热点”推波助澜,又使自己大受其益。要预见与把握热点,最主要的是要善于对政治、经济、军事、体育、文化等涉及千家万户的信息予以知晓与分析。如1995年4月出版商哈妮分析到:三个月以后,由影后刘晓庆主演的30集电视这续剧《武则天》将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届时必将出现“武则天热”,有关武则天生平的书籍必大受欢迎。如此,她很快策划组织了《则天女皇》一书的出版发行,当7月随着《武则天》开播并形成“热点”时,《则天女皇》的头版3万多册也随之销售一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