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莉莎-尼科尔斯 (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莉莎-尼科尔斯(LisaNichols)
莉莎-尼科尔斯是著名的励志演说家、培训专家,也是“青年励志基金会”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该基金会为学校体系、领导力培训体系、青少年司法体系以及青年活动机构提供创新型的培训。莉莎?尼科尔斯的工作已给55000名青年人带去了福音,阻止了1100多次自杀,让成千上万的年轻人重新回到了父母身边,并让成百上千名辍学青年重返校园。因为她为改善全美国年轻人和成年人的生活付出了巨大努力,因此也赢得了多个奖项。莉莎?尼科尔斯也是《心灵鸡汤》系列书《非洲裔美国人灵魂》(ChickenSoupfortheAfrican?AmericanSoul)的合著者。
16年前,我第一次读到史蒂芬-柯维(StephenCovey)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The7HabitsofHighlyEffectivePeople)。如果你问我是怎样拿到这本书的,我要说这就好像是祥云浮现、从天而降,我将其视为至宝。也许这样形容,能够让你体会到这本书对我的思想和性格塑造有多么大的影响。
实际上,是我的一位同事推荐我读的这本书。当时我才20岁刚出头,在一家软件公司上班。这也是一份体面的工作,我干得也很好,不过却没法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我在寻找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想要成为心中的那个自己。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定位还摆脱不了学生时代的影子,还背负着太多别人对我的期待。
把柯维的书推荐给我的是办公室里的一位前辈,她比我大15岁,很受人尊敬。她不仅在公司的任职时间比我长,而且她眼中透出一种坚定与平和,这也是我生活中缺少的元素。包括这位前辈在内的公司每位同事,都认为我是一个专业人士,是一个行动派和变革者。她想要给我的人生增加一些色彩,她觉得这本书可以做到这一点。
当我听到这个书名后,感觉非常兴奋,因为“高效能”也是我想达到的境界,当时我觉得自己只是“略有效能”而已。之前我也读过一些自助类书籍,不过谈的都是关于如何入定、精神及每日的冥想。我还从来没有读过一本充满智慧、教我如何认知与学习的书。这是第一本让我变为“成熟女人”的书。
实话实说,最初听说要读柯维的书,还真是让我吓了一跳,光是想想自己要读柯维的书了,这本身就是一种飞跃。在学校,我的功课并不是很好,当时我也没能充分发掘自己身上的演讲和沟通潜能。我所知道的就是自己学习吃力,自己有很多做不到的事。我也咨询过很多人的意见,看了很多推荐读物,不过还是觉得没有得到真正的鼓舞。而在内心深处,我相信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就像很多人告诉我的一样,不过当时我才23岁,暂时还看不到任何成为伟人的曙光。

有一天,我要出差去华盛顿州的史波肯市,那天我买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记得第二天早上在饭店的床上,我倚靠在床头读着这本书,当时读的那一段是柯维让我们和他一起冥思。书中让你想象自己走进一个大堂,你可以闻到花香,听到管风琴声,你徐徐走过大厅的走道(柯维在这个章节反复使用大堂一词,这让我感到很奇怪)。你看到很多人坐在大堂的椅子上,他们都是你认识的人,包括你最爱的人。每个人看起来都有一种肃穆、感怀和悲恸的神情。你并不确信他们为何会齐集那里,而当你走到大堂的前方,发现有一口棺材。而当你往灵柩里俯视想看个究竟时,发现里面躺着的人竟然是,你自己!啊,这原来是你自己的葬礼。
读到这里,我觉得一股强烈的电流穿遍全身,不过我还是继续往下读。柯维继续写道,有四个人会在葬礼上致悼词:一个家庭成员、一个朋友、一个同事和一个邻居。他们在你的葬礼上会说些什么呢?在他们眼中,你是怎样的一个朋友?怎样的一个姐姐?怎样的一个同事?怎样的一个邻居?在这一章节最后,柯维说道:“心怀人生的终点,开始新的起点。”
这段文字对我的心灵产生了莫大的冲击力,我从来都没有那样考虑过自己的人生。我这个人并不坏,也不刻薄,不过本质上我这个人还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所做的事情其实都是围着自己打转。我一向都比较慷慨,因此我能够把这种自私隐藏得比较好,不过在内心深处,我只关注于过好眼前的生活,我并没有想过要留下什么精神遗产。
几个小时之后,当我开车去史波肯市郊区拜访客户时,我忽然变得情绪特别激动,思想完全被柯维的那段文章所占据。我开始号啕大哭,没法收住眼泪。我打心底意识到,按照目前的生存方式,别人并不能像我所期盼的那样记住我。如果当天我就要离开人世,可能就死在路上(因为当时我一边开车一边却在失声痛哭,发生意外是很有可能的),我真不知道在自己的葬礼上,人们会对我作何评价。尽管我没有给人留下什么糟糕的坏印象,但我也没能留下自己所期望的最佳印象。我因为没能完全把握好自己的生活而感到极为不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