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二 如何选管理公司及经理(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是由于基金经理人对共同基金操作的成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基金公司及证监会对基金经理人的筛选都相当严格。单从工作资历来看,基金经理人必须具备证券投资分析经验,或者是在专业的投资机构负责证券投资决策或买卖执行达3年以上,才可以担任。除此之外,经理人尚须对国内外经济状况及各行业、公司的营运和潜力都有深入的了解,因为光有资历并不能保证经理人投资功力的深厚。因此,投资大众在选择基金经理人时,也必须将下列评判标准列入考虑因素之中:
(1)扎实的基本面研究工夫。基金公司应该以基本面为最主要的投资操作依据,所以经理人的基本面研究工夫是否扎实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基金经理人都必须至少担任过3年的研究员,期间若能负责过1~3种主要的产业就更好了,这样视野会比较宽广,选股上才不太会有大的偏颇。另外,勤于拜访上市公司也是很重要的,基金经理人若是只靠研究员的书面报告买股票,毕竟是隔了一层,对被投资者有些直观的感觉还是很重要的,著名的基金经理人彼得林奇就是勤于拜访上市公司的最佳范例。
(2)历经市场空头及多头之经验。一个只经历过多头时期的经理人,可能会对市场过于乐观,而采取过度积极的投资策略;相反的,一个只经历过空头时期的经理人,却可能会因为对市场悲观,而采取过度保守的策略。因此,唯有亲身经历过由盛而衰,再由衰而盛的过程,才能算是一个具有充分经验的基金经理人。
(3)道德操守。基金经理人所掌管的资金,动辄数十亿元,其道德操守自然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外人较不容易观察到此项标准,大部分的基金公司在年度考核时会对这项条件出作评判。投资人在考虑道德操守这项标准时,不妨从评估基金公司的信誉这方面着手。一个已建立起商誉、颇有名气的基金公司,为了守住好不容易才得来的金字招牌,其行事必定更为谨慎、公开,且必亦较严格要求旗下经理人的人格品行。
(4)眼光长远且行事果断。一般来说,基金投资组合收益的来源有三种,其一为长期资产配置,指的是根据各类资产的报酬率、风险特性以及资产间的相互关系所制定的长期的,各类资产比重的投资策略。其余为择时策略、选股策略,这些都是投机策略,基金经理人根据短期的市场预测寻找黑马股,运用短线交易获取超额报酬。在此三种来源之中,投资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资产配置才是影响基金报酬率及风险最主要的因素。

基金经理人在每一个决策关头要有主见,如果迟疑不前,极可能平白丧失了大好良机。此外,基金经理人对其本身情绪管理、压力舒解方法的培养也是同样必要的。一个无法承受市场动荡压力的经理人,不但会影响其投资决策的正确性,更可能伤及到自己的健康。
那么许多投资人或许会问:“找一个基金经理人投资,会比我自己花时间研究股票来得好吗?”答案是肯定的。基金经理人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定时拜访各上市公司,深入调查公司的运营状况,又拥有研究机构负责帮助经理人搜集各方面资料,当然会比一般人所作的投资绩效来得好。
5.基金持有人怎样面对基金经理的变动
基金经理的每次变动,很自然会引起投资者的关注,而基金公司每次不说明原因的简单公告,又让基金持有人增加了几分惊恐:基金经理换人了,基金公司的投资理念、企业文化是不是会发生变化?持有的基金份额是不是要马上抛掉?这些都是持有人关心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地面对基金经理的更换呢?
倘若在购买基金后,原来的基金经理离职了,切记不要匆忙卖出所持有的基金。基金持有人应该清楚,不同类型的基金受基金经理变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以下一些基金,更换其基金管理人对自身影响不大。
指数基金:基金经理只需要被动地模仿指数,按指数的比例投资于成分股,不用积极主动地选择投资的股票,所以经理人变更对基金的影响没有积极管理型的基金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