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决战严岛~正篇(十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章决战严岛~正篇(十四)
上午十一时左右,一份份悲观的陆地战报传入水军军营,陶晴贤的手中。
“大将三浦房清于塔之冈战死!”
“大将弘中隆兼重伤,被武士护送退往泷小路。”
“步兵将领大和兴武投敌……”
大和兴武投敌的情报不见得准确,但塔之冈的战火燃尽,大和家的直属武士却没有一个人逃出来。要知道,即使是这样的败仗,也不可能无人生还的。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大和兴武和他的部队,已经投降了毛利一方。
大和兴武投敌的报告,让陶晴贤最为恼怒。毫无疑问,那个人反叛了他的信任,反叛了他的‘义’。
“武士的忠义,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陶晴贤转向身后,声音激动地问道。
柳生宗严一动不动地站在陶晴贤身后。从开战到现在,他保持沉默寡言。他的任务是保护陶晴贤的安全,而不是提供作战意见。然而,陶晴贤有时也会向他发问。
“这个问题,应该去问您的武士。”
“不用问他们!那些人,连柳生家的秘药都不能使他们变得忠诚。难道,令武士们自豪的所谓忠义,竟是如此虚伪的东西吗?”
陶晴贤的那张脸可怕极了。柳生宗严不想再看,他别过脸去,转而眺望船外的远方。在那里,大友军船上的火势失去了控制,无数士兵在死亡线上挣扎。这种时候,陶晴贤竟有心情问些奇怪的问题。他是不是疯了?
说实话,柳生宗严一直怀疑对刺客有效的秘药,对武士是不是同样有效。刺客只考虑自己的性命,武士却要考虑很多事情。有的时候,为了家族的存续,他们是可能冒着个人毒发身亡的危险而投敌的。
贴身近侍伊香贺隆正和山崎隆方站在柳生宗严的再靠后一些。此时,没有人看到他们的双腿正在发抖。
幸好柳生宗严说了一句话,陶晴贤凶狠的目光才没有扫到后面伊香贺隆正和山崎隆方的头上。
“陶大人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还是先收拾眼前的局面为好。”
本来柳生宗严并不担心的战况,现在好象略微恶化了。
与尼子那种家族不同,陶家家臣原本都是大内家臣。柳生宗严心想,他们跟随陶晴贤还不到十年时间。一个弑主篡位之人的家臣团,一个未经时间考验的家臣团,如何稳固?
“柳生先生觉得,此战陶晴贤会输吗?”陶晴贤注视火海中的大友军船。
“这个……”
陶晴贤象是看穿了他的担心,诡异地笑了起来。
“海战才刚刚开始,大友水军也不过是我的舍弃棋子。海战的决胜时刻,还没有到来呢!”
这是一种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柳生宗严叹口气,如果是其他人,在敌人的攻势面前早就自乱阵脚了吧。
“那么陶大人认为,您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必会胜利吗?”
“不。”陶晴贤的回答多少有点让人意外,“我不相信世上有所谓的必胜。然而今天这场战争的胜负不在于天时、不在于地利,而完全在于我军将领的忠诚程度……”
好一个自大的陶晴贤!他话中意思无疑是,忽略人和的因素不计,他是完全没有落败可能的。
就在这个时候,舱外的水军头领们纷纷叫嚷了起来:
“主公,海潮逆流,海流逆转了!”
上午十一时二十分左右,濑户内海多变的海流终于逆转,倒过来从东往西流动。这会儿,连完全不懂海战的柳生宗严也猜到了一些端倪。陶晴贤所谓‘海战的决胜时刻’,大概已经临近了。
陶晴贤拍案而起,他把陆地上的军报丢在了一边。
“来人,立即向桑原隆佑、村上武吉传令,让屋代水军、三岛水军所有军舰加快速度,突进入敌人的船阵之中!从现在开始,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不管沉没多少军舰,任何人没有我的命令决不许后退一步!”
好一道残酷无情的命令!陶晴贤的豪情,仿佛要在一瞬间将冰冷广阔的大海撕碎!
陶氏水军开始完全投入,孤注一掷的总攻击。这大约是上午十一时三十分的事情。
与此同时,在严岛神社附近的陆地。
“宫尾守军还未到达吗?”
吉川元春的部队已经攻至严岛神社附近,这里是约定好与宫尾守军会合的地方。
在塔之冈开战之时,菊姬带领的宫尾守军就从城内杀出来了。然而这个时候还未到达指定地点,吉川元春不禁担心起来。

“大人不必担心。菊公主率领的是最精锐的铁炮部队,乱了阵脚的陶军挡不住他们。”身边有阿梢的声音,略微让人心定。
吉川元春当然知道,菊姬带领的是什么部队。要不是光秀把铁炮队全部交给菊姬,他又怎能逃过被愤怒中的自己掐死的劫难?
“我才不担心她,”吉川元春硬着头皮死撑着说道,“我只担心阿菊贻误战机。如果陶晴贤上岛与陆军会合,那么战局的变化还很难预料呢。”
之前三岛水军的奸细送来了陶晴贤在海上的情报,但吉川元春并不信任村上武吉。不过现在,他自己的情报和战事发展也证实陶晴贤确实不在岛上。吉川元春视线穿过严岛神社,从这里可以看到北面海上的硝烟。那里在进行激战,毫无疑问。从大元浦到有之浦一线,整个海面都布满了陶家的军船。因为毛利军船太少,激战中的区域只能看到火光,而无法仔细辨认。
吉川元春面朝大海,吸入几口凉风。不管怎么看,这场海战要想取胜都很难。如果海战失利,那么陆上的战果再辉煌也无用处。陶晴贤肯定是看穿了这一点,才会如此重视海上战斗,亲自在那里坐镇的吧!面对那样庞大的敌军阵营,到底光秀能不能出奇制胜呢?
正想的时候,一名骑马武士朝吉川元春方向急纵而来。
“大人,神社外道路的封锁,已经完成了。”
“做得很好!”
“接下去,就要向泷小路前进了呀。”身边的将领宫庄经友道。
吉川元春轻轻扼首。宫庄经友说得一点不错。
海战的胜利是大前提,但那已经交给光秀了,自己担心也没用。吉川元春扫了一眼海岸,在那里士兵们正在竖起木栅,忍者在沙滩撒下铁藜刺。这些,是防止陶家水军向岸上反扑的手段。虽然他们并不需要,也守不住整片的海岸,但却可以暂时阻断向东去的道路。
陶家陆军的主力仍在东面。如果海战胜利,不能让陶晴贤向东去和陆军主力会合。不然,海战的辛苦战果就白白浪费了。
当然这是以‘海战能够胜利’作为大前提的。若不能,自己率领的陆军则成瓮中之鳖。
“宫庄经友,你带领一千人马继续监视海岸,切断东西道路。其余人跟我去泷小路!宫尾守军若是到达,让他们火速赶来增援!”
“是,大人。”
弘中隆兼一定是受了重伤,吉川元春觉得。若是那个人自己能决定,绝计不会朝大圣院方向逃跑的吧。
泷小路,严岛的交通中枢。这里是一个三叉路口,往南通向大圣院,往西是大关寺。而往东,则是塔之冈。
塔之冈之战时,吉川元春逼得护卫弘中隆兼的武士只能向泷小路方向逃跑。他们理所当然的穿过泷小路,向南边的大圣院撤退而去。因为陶氏陆军的主力虽然在东面,泷小路以南的大圣寺却驻扎着弘中氏的一支精锐部队。那里的领军大将是弘中隆兼的嫡子,名叫弘中隆守。
弘中隆守这一年刚刚元服,这其实是他初次上阵。因为没有作战经验,被派去了较远的大圣寺驻守。不过父亲弘中隆兼仍然担心他的安全,因此将弘中一族精锐的五千部队调去了大圣寺。
得知这一消息的吉川元春,当然欣喜若狂。
切断泷小路,东面失去指挥的陶军就变成一盘散沙。这么快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要迅速占领泷小路,击溃弘中军。各位将士,让我们打开通向胜利的大门吧!”
然而,就在吉川元春率军直奔泷小路而去的时候,弘中隆守的部队也从大圣院出发了。
“诸君,要通过泷小路,与东面诸位大人会合。弘中家的勇士们,泷小路就是打败毛利氏,引领我军走向胜利的大门呀!”
弘中隆兼被护送到大圣院的时候,年轻的武士弘中隆守随之意识到了泷小路的重要性。虽然只是初次上阵,但是好战的弘中氏血液,却在少年的胸中奔流。
中午,两支向泷小路疾驰的骑兵队伍,毫无预兆的狭路相逢了。连阵形都不及考虑,乱战之势便已形成。
新的战事,开始在中午大约十二时左右。此时吉川元春怎么也不会料到,这场看似小规模的遭遇战,其后竟会演变成他一生中与死神最为接近的战斗。
后世将其称为:决定西国未来命运的‘泷小路合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