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芸的童年时代 第四章 去山西(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上,爸妈爸妈带我去看他们排练节目,那是一个表演剧,表现的是当代勘探工人的豪情壮志,只见包括爸爸在内的十来个人头戴安全帽,身穿蓝色工作服排成几排,半蹲着身子,将白毛巾拉直像扁担一样横在肩上,一点一点费力地挪动着步子,在模仿着合力搬抬钻机的情景,同时嘴里振振有词地唱着:
“同志们加把劲啊,哎――嗨――哎呦啊,为革命不怕苦啊,哎――嗨――哎呦啊,抓革命促生产啊,哎――嗨――哎呦啊,反帝反苏修啊,哎――嗨――哎呦啊••••••”
挪着挪着,前面的人突然停下了,说:“同志们,前面有块大沟石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该怎么办?”
后面马上有人说:“大沟石算什么,我们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人定胜天。”“说得好,说得对!”众人应喝着,然后又继续前进,同时加快了步伐,一齐喊着号子:“嘿唣!嘿唣!嘿唣!嘿唣!嘿唣!嘿唣!嘿唣!嘿唣;”
号子越来越急促,最后大伙围成一圈,把手里的白毛巾一齐举了起来,看来钻机是竖起来了,最后一声长长的“嘿唣——”算是胜利完工了。小孩子有模仿的天性,回到家中,我立刻就开始了表演,他们的台词我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只是见识尚浅,还不知什么是大沟石,于是我模仿表演时说成:“同志们,前面有块大狗屎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该怎么办?大狗屎算什么,我们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人定胜天。”
逗得爸妈笑得前仰后合,妈妈见我模仿能甚强,觉得孺子可教,于是从那天起经常教我唱歌跳舞。当然唱的都是革命歌曲,什么“大海航行靠航手”啦,“三大纪纪律、八项注意”,还有舞蹈“北京的金山上”“大红枣送亲人”,都是妈妈自编自蹈的。
先从手式训练起,教我如何摆出兰花指,要我眼随手动,如何练劈叉,很快我就学会了,而且喜欢起跳舞唱歌。还教我唱当时流行的样板戏,唱:“大吊车,真厉害,千斤的钢铁——,轻轻地一抓就起来。哈哈哈哈……”。
还演小常宝,唱:“八年前风雪——夜,大祸从天降——”,爸爸开玩笑说:“妈妈五音不全。”我说:“为什么说五音不全呀,1234567,不是七个音吗?”
下班后我们的业余生活还是挺丰富的,有时去看戏,都是山西青县县城里的剧团演的,剧名一样,但剧团不同,都演《沂蒙颂》,讲的是一个大嫂在山里遇到了一个追赶队伍的负伤的解放军排长,年轻的排长因失血过多又饥渴难当昏了过去,急需喝水,这位大嫂为了救亲人解放军,情急之下用自己的奶水当水救醒了排长。
我从小就喜欢战斗故事,最喜欢这段情节了,我觉得那排长真是太可怜了,真想自己就是那位红嫂,能上前救死扶伤,唯一遗憾的是扮演排长的演员不够英俊,说的唱的都是满口的山西话,而且有点胖,和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还有些距离。
爸妈愿意带我去看戏看电影,这样晚上我就不会缠着大人再给我讲故事,他们还是每天一个故事地给我讲着,爸爸依旧讲的是狼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我还记得他是这样讲的:
有一个成语叫“狼狈为奸”,现实中还真有狈这种动物,它们比狼聪明,但由于跑得不如狼快,经常趴在狼的背上,让狼背着跑,说一个猎人在山中遇到了狼群,于是赶紧跑进了一间猎人在山里搭盖的木屋,木屋足够结实,猎人用火药射杀狼群,但狼实在太多了,最后火药用光了,狼似也知道了这点,于是狼群围得更近了,猎人紧握着砍刀,等待着狼的进攻。

只见一只狼背上的狈一挥它的左爪,一队狼从木屋的左侧包围过来,进攻屋门,只见狈又挥了一下右爪,另一队狼于是从右侧包抄过来进攻木屋的窗,就在这生死关头,其他的猎人闻讯赶了过来,猎人才得以脱险。这个故事让我觉得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动物远比我们人类了解的要聪明得多。
爸爸还给我乌鸦与麻雀的故事,不过故事里乌鸦是智慧的像征。讲的是乌鸦与麻雀比赛数数,看谁先数到十,麻雀飞快地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十”,而乌鸦只说:“二五二五”,虽说得慢,但还是比麻雀先说完了。我真佩服爸爸,肚子里有讲不完的故事,而妈妈已经开始瞎编了,但我仍听得津津有味。
一天爸妈又带我去电影,并在路上给我买了当地的特产山楂片,这也许是当地最好吃的东西之一了,要四角钱,很贵,而当时爸爸的工资是61元2角,每月还要给奶奶寄四十元钱回家,幸亏爸妈还有出差补助。
那是一部罗马尼亚影片,反映的是反法西斯的故事片,演着演着,只见一个穿条格衫的罗马尼亚青年掀开一辆坦克的盖子,正要把一枚手雷投进去时,突然间周围一片漆黑,原来停电了。过了一会儿,又继续演。
回到家中,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说:“你别总让我们给你讲故事,你今天看了电影,你也给我们讲一遍吧,于是我开始讲,但总夹杂着口头语“原来吧”、“原来吧”的,妈妈说:“你别总说原来吧原来吧的”,于是我就改成了后来吧后来吧。
我说:“后来吧,一个人往坦克里扔手雷,后来吧灯就灭了。”于是妈妈又跟我说:“讲故事就应该讲故事,怎么能把这些与故事无关的停电之类的事情也讲进去呢?”这就是我的第一次口头作文。
除了可以看电影,大人们有时会聚在一间会议室里打乒乓球或下棋。我也想打乒乓球,可还不如案子高,但爸爸有办法,他拿了一块晒图板放在两个纸箱上,又找来一块木板横在中间,就形成了小小的球案,我就在上面开始了我的乒乓球启蒙教育。
如果停电,就只好停止这些娱乐活动,大家都回了自己的宿舍。但也还是有法子消除寂寞的。爸爸会点上煤油灯,对着墙用手做出各种造型。一会是一个狗头,一会是一只鸭子嘴,最绝的是用一张纸折成一个三角,粘在手背上,再用一根筷子横在拇指和小指间,从投影上看,好像是一个老头在不停地挖土,非常滑稽。
一天晚上,我身上痒得睡不着觉,开灯一看,只见腿上有好几处包,是什么咬的呢?爸妈两人一会说是臭虫一会说是跳蚤,但又都不像,甚至怀疑到了老鼠的头上,最后翻来找去在墙上找到了一个大洞,爸爸于是连夜就用泥巴把洞口给封死了,好在以后就真的身上再也没有这种奇怪的疙瘩。
住在农村,事事都新奇,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烟煤的气味,每天爸爸每天要从水井里打水拎回家,井水有微微的甜味,很好喝。炉子里用的煤需要我们从不远的煤堆处自己往回拎。
一天,我们全家三口一起去煤堆检煤,爸爸告我要捡那些亮晶的煤,很轻,拿在手里也没有多少痕迹,这种煤最好,烧起来没有烟,我真佩服爸爸,他什么都懂,当我们正忙着时,那只同车来的小黄狗不知从哪冒了出来,朝着我飞奔过来,我吓得扭头就跑,边跑边往后看它是否追了过来,只见爸爸为了吸引小狗的注意,忙把自己戴的手套朝小狗扔了过去,小狗以为是什么好吃的,立即掉头过去,叼了手套就跑。真是一只顽皮的小狗,我顾不得害怕了,停了下来,只觉得好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