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芸的童年时代 第四章 去山西(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爸爸又要出差了,这次决定带我一起走,我非常高兴,我们要去山西了,也就是爸爸妈妈常出差去的地方。
我和爸爸要到北京乘坐去山西的火车,所以顺便到北京去看望一下大姑。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北京,第一次坐地铁,看到北京有许多红色的砖墙,北京的街道也很宽阔很整洁,街道上有许多的解放军战士。
大姑家是在北京的一个军区大院里,大院的门口有持枪的卫兵把守着,进到大院里,先需到传达室进行来客登记,写明大姑的姓名,大姑家的住址及电话,传达室的工作人员也穿着军装,他们按照我们写的电话进行联络,确定无误后,才把我和爸爸放了进去。大姑家住在三层楼高的一座楼房的一楼,楼前有一个小小的露台,露台前的空地上搭着葡萄架子。大姑家住着好几间房子,有一个宽大的带浴盆的洗澡间和一间很大的厨房,还有暖气,大表哥、表姐和小表哥都参了军,平常不在家,只有大姑一个人。
大姑在大院里的卫生院的药房工作,大姑原来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志愿军,但很早就复了员,而大姑父我只是远远的在奶奶家见过一面,现已不在人世。我是从小表哥住的屋内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灵堂才知道大姑父早已病故。
灵堂是爸爸做的,是一个微型的烈士陵园。陵园的地是绿色的,旁边铺着洁白的小碎石子,立着一根根小小的路灯,整齐地种着一颗颗的小松树,非常的精致。沿着小小的台阶而上,最高处是大姑父的骨灰盒,上面镶嵌着大姑父英俊的像片。骨灰盒前立着小小的花圈,两旁是玻璃制成的五彩的菊花。
大姑家早晨六点的时候,院内会吹起床号,大姑就起床了,张罗早点,去院里的食堂买来豆浆、油条。吃过早饭,爸爸和大姑在另一间屋子里谈话,我一个人在屋里东张西望,终于开始对暖气旁几盆长着刺的绿色植物发生了兴趣,于是忍不住用手摸了几下,顿时觉得手上像长了很多刺一样地难受,找到爸爸,爸爸动用了大姑的镊子和酒精才把刺弄干净,从此我再也不去碰这种叫仙人掌的植物了。
第二天,我和爸爸终于登上了去山西的火车,想到就快要见到妈妈了,我格外的兴奋。望着窗外一片白茫茫的天地,银装素裹的树木卫兵般地一排排地向后闪过,一会儿火车拉响了长笛,向迎面驶来的火车致意,一会儿又凌空行驶在桥梁上,渐渐地火车驶进了群山,忽地又如同一条长龙钻进了隧洞,使车厢内一片黑暗。

我和爸爸睡在一个卧铺上,中午午休时,我躺在卧铺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觉,于是爸爸拿出一份杂志,教我唱上面的一首歌,很快我就学会了,受到了爸爸的夸奖。
我们坐了很长时间的火车,终于来到了爸爸单位的招待所,屋外很寒冷,屋檐下垂着一个个长长的冰棱,屋顶上还有未化尽的残雪,屋内只有一个炉子,孤零零地立在屋子的中央,夜里我要小便,于是爸爸拿出我们随身的行李中的一个洗脚盆给我用,我生平第一次知道洗脚盆还有另一种用途。
早晨,天气依然很寒冷,我是只穿着裤衩背心睡下的,大人们一向这样要求我的,可被子外面的衣服实在太冰冷了,我赖在被窝里久久不愿起床,于是爸爸就耐心地将我的秋衣秋裤用手举着在炉火旁烘烤,烤热一件,我就穿上一件,我穿的红绸子面的小棉袄最厚,也最费时间,爸爸依旧耐心地烤着它,双手举着我的小棉袄,这样一幅慈父图让我至今久久难以忘怀!
清晨,吃过早饭,我们又坐上了汽车,这是一辆卡车,许多人都穿着一色的大衣,坐在了卡车后面,我和爸爸受到优待,坐在了汽车驾驶室里,爸爸的单位发给职工们许多的工作服,包括笨重的鹿皮皮鞋和卷着毛的狗皮皮衣,幸亏有这些衣服御寒,才能使大人们坐在露天的卡车车厢里而不致冻坏。
卡车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慢慢地行驶,旁边就是陡峭的悬崖,让人看的是心惊肉跳,但大人们好象是熟视无睹,依然在车上谈笑风生。只有司机目光炯炯地紧盯着前方,非常严肃,最后汽车终于翻过了一道道山梁,在一个小村边停了下来。
一会儿,有人打开了车门,怀里抱着一只黑鼻头的小黄狗,看样子要把小黄狗也塞到比较暖和的驾驶室里来,别看我长这么大,除了图片上的狗外,还没见过真正的狗,不由得惊叫了一声,于是来人只好关上车门,抱着它上了后车厢,我既惊恐又好奇,扭头向后车窗望去,只见小狗被揣到了棉大衣里,只露出个小脑袋,看它大概不会冻着,才又放了心。
车子终于开进了县城,驶进了一个大院,穿过一个操场,在一片房子之间停了下来,大家欢呼着跳下车,一群人也迎了过来,我一眼就发现了妈妈,雀跃着飞奔了过去。爸爸妈妈领着我来到了我们的“家”,它是一排平房中的一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