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地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胡家菜地,在刚才我们探测过无数次的斜坡西边,胡家父子停下了脚步,胡放示意他的两个儿子用所带的铁锹在一块平地上铲去杂草,然后再垂直朝下挖了一米见方的一个坑,然后再朝北斜着挖了几下,当的一声,铁锹似乎碰见了坚硬的东西,胡家兄弟放下手里的铁锹,弯下身子,用手挖了一会,一块青石板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石板为方形,中间有个小孔,胡朝示意我把绳子扔下去,用个小木棍系在绳子一头,然后把小木棍竖着放进石板中间的小孔,并在里面横过来,把绳子拉紧,这样木棍就死死的卡在石板上。
作完这些以后,胡家兄弟怕上土坑,我们五个人拉着绳子,胡放低声喊了一声起,大伙一起使劲。石板其实并不是很重,五个人很轻松的就把石板拖到地面上来,胡家兄弟把石板翻起来,滚到一边的草丛中。
“好了,你们下去吧,我们在外面守着。“胡放对我们说。
我和伟子没有说话,伟子用手电筒朝里面照了一下,我探长脖子,里面黑糊糊的什么都看不见。
伟子示意我下去,他自己先跳到坑里,用手电朝里面照去,这时我才发现,里面的地道并不是垂直的,而是一个大约有30度的斜坡,斜坡顶头什么都看不见,手电筒的光根本就照射不到哪个地方。
伟子朝我看了几一眼,自己先猫着腰走了进去,我也连忙跟了进去,紧紧的跟在伟子身后。
一股寒气从脚底下钻了进来,我忍不住的打了个寒颤,脑门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渗出一层细小的汗珠,用手擦了一下,轻轻的咳嗽了一声,给自己壮壮胆。
地道不是很高,最多也就一米多,借着手电筒的光,依稀可以看出地道确实是人为所致,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地道四周的墙壁也很粗糙,工具开挖过的痕迹依旧很清晰,顶部呈圆形,我和伟子都直不起腰,猫着腰慢慢的向前走去,每走一步都非常的小心,生怕触动什么机关之类的。
大约朝下走了有20米左右,我转过身,朝外望了望,因为地道是斜坡,所以刚才进来的洞口早已不见,眼前除了刚进来在湿地上留下几个大的脚印之外,什么都没有。

伟子在前面停了下来,我连忙走过去,原来地道已经到了尽头,脚下变的平坦了起来,大约有两米见方的一块空地,地道里的空气异常潮湿,经过十几分钟,我们两人全是都已经完全湿透。
我和伟子停了下来,伟子打着手电筒朝左照射过去,另外一个洞口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和外面进来不同的是,这个洞口多了两扇石门,石门早已经倒塌在地门板大约有7到8厘米厚,安装门板的石墩也不在了原来的方向,都横到在地,伟子用手电筒在石墩上仔细的照,并用手去触摸,我近身一看,石墩上有比较模糊的花纹,但是也许是经过人为的破坏,花纹已经非常模糊,根本看不清楚。
“这玩意不值钱,“伟子低声说。
我在黑暗中点了点头。确实,也许这石墩对考古有个大的价值,但是对于两个探险者来说,确实没有什么大的可以利用的价值。
地道在拐过这个90度的弯以后,不但脚小平坦了许多,而且也高了许多,我们都能够站起来,而且伸出一只手也够不到顶。墓道的墙壁和外面的完全不同,光滑,而且大量的壁画出现在眼前。
我突然兴奋了起来,打开手电仔细的去看那些壁画。壁画破坏非常严重,已经面目全非,但是大多具有初唐风格,内容丰富,有描写宫廷生活的,也有描写当时户外场景的。尤其是壁画上的女子,个个体态丰盈,表情丰富,无论那种姿势,都活灵活现,只是很多地方都已剥落,使壁画只能大致看出个内容,而至于美术笔法等,早已经发现不了任何蛛丝马迹。
整个地道的除了脚下是平铺的砖头之外,期于的地方全是壁画,我一副一副的仔细查看,并打开相机,借助相机的闪光灯挨个拍摄下来。
伟子有停住了脚步,盯着一副壁画,目不转睛的再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