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惠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惠陵位于桥陵东南方大概约有两公里的路程,这次因为有春子参加,所以我们是先座车到达蒲城县,然后在雇佣当地的三轮摩托到达桥陵,既然如此,去惠陵也只有去座三轮摩托过去了,毕竟得照顾一下女孩子么。
不一会就到达惠陵,惠陵是平地起冢的形式,里面安葬着唐玄宗的大哥-宋王李成器,据说当时李成器主动把太子位置让给李隆基,因此李隆基非常的尊重李成器,史书上记载说李成器每次从封地进京,李隆基都异常高兴,经常免去君臣之礼,后来李成器改名李宪,病重死后,李隆基异常伤心,哭的都从龙椅上跌了下来,因此,对于李成器的安葬是按照帝王的仪式和规模办的,并谥号让,赐帝称号,因此,历史上就把李成器叫做让皇帝。
惠陵陵园遗址已当然无存,地表上只留下半截华表的残骸,其余的石刻早就没了踪影,而且一千多年来屡次遭盗,损失严重,后来,政府对惠陵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并出土了部分文物。
因为惠陵是给挖掘过,所以也对外开放,但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到达惠陵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我们按照门上的电话打了过去,不一会,一个中年男子骑摩托车过来,经过讨价还价,最后我们三个人20元就进去,但是不要门票。
男子开了门,首先是段陡峭的墓道,墓道两边均为异常华丽的壁画,只是年代久远,大部分壁画已经损坏严重,看不清本来的面目了。
我第一个踏了进去,春子看了看我也跟了进来,最后进来的是大光,陡峭的墓道大约进去约十米,出现了第一个拱门,只是门板早已不见,但是在拱门的上方,用壁画画着一个城墙城门的样子,为朱红色,虽然已经掉了不少,但是依旧能够感觉到当年的宏伟。
过了这道拱门,墓道坡度平缓了许多,两边的壁画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军队军队等场面比较宏大的内容,而且两边也有了壁龛,第二截墓道比较短,跨过同样是描绘着城门的拱门后,上面的光不再透进来,眼前越来越黑,而且从墓室里吹出的风,阴森而冷,让人忍不住的打了寒颤。
“怎么不开灯呢?”我嘟囔了一句。
“可能没灯吧?”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拽着我的衣服。
我转够头看了看她,她紧绷着脸,眼睛瞪的很大。“不可能没有,可能没开,大光,你去上去让那人把灯打开。”我朝在那里正对着壁画发呆的大光说。

“哎,好,你们等一下。”大光转身跑了上去。不一会又下来了说:“那人说,看这个的人不在,他是代替过来的,没拿电房门钥匙,打不开了,只有摸黑去看看。”
“我靠~拿20块钱还真给他独吞了。”我忍不住的骂了句,回头一看春子在,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墓道成平坦的了,我们也到达了最后一道门边,这可能是道石门,只是门扇不见了,但是安门的基座还在,门洞很低,要猫着腰才能钻过去,在门洞的两边,壁画的内容出现了猛兽,但是辨认不清楚是什么动物,可能是辟邪镇宅之类的动物。
一步跨过去后,眼前阴冷的风迎面吹来,春子抓我衣服的手哆嗦了一下,墓室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头。
“大光,拿手电筒。”本来我们是不想拿手电筒出来的,免得引起别人的怀疑,但是到了这里,遇见这种情况,不拿也得拿了。
手电筒的光毕竟有限,随着光柱的移动,我看清了墓室里的结构,墓室的顶部是圆锥形状,布满了壁画,东边画的是太阳,西边则是月亮,其余的为星辰,整个墓室为圆形,四周墙壁上也绘满了壁画,壁画的内容大部分是描写日常生活的,在墓室顶部的几个角落,都有钻下盗洞的痕迹。
墓室中央,放着一口巨大的石椁,为多块青石拼接而成,石椁所摆放的位置头朝东南,尾在西北,很明显的都给人动过,石椁大约有1。6米高,长朝过2。5米,石板的厚度最少在5厘米以上,上面雕刻着非常精美的花纹,只是因为光线问题,看不清楚什么是花纹。石椁已经被打开,但是是看的南边的那头,围绕着石椁转了一圈,我爬在口上朝里头看了看,里面除了几块棺木的碎片之外,别无他物,即使有,也早给考古工作者挖掘清理走了。
开了闪光灯,勉强的拍了照片,然后转身出了墓道。
惠陵已经没有任何能够提供给我们有价值的线索,接下来,我们将要去云麾将军墓碑那里,去那里,完全是春子的要求,因为地图上标着,而且也属于桥陵的陪葬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