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出讨武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一月中旬,已是隆冬时节。
朔风凛冽,彤云密布,满天大雪如碎琼乱玉,扬扬洒洒,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
安逝一直待在马车中。一来天气冷,二来右腿还不宜骑马。
“到黄河啦!”远远听见士兵叫。
她掀起车帘,一阵寒风钻进颈项,她瑟索一下,但仍探了头往外望。
一骑驶过来,“你一向怕冷,这性子倒是没变。”
“世勣大哥。”
李世勣执辔并行:“想不到你我还有共同出征的机会。”
“世事如棋,谁也不知道下步会是怎样。”她轻道:“不过,能重新跟你们在一起,我真的很高兴呢。”
他笑:“这还不算。要是秦兄他们都从王世充帐下过来,那才叫大团圆。”
“总会有那么一天的。”
他看看她,总觉得她笑里藏了些什么。以前还能看出几分,现在,却只能靠直觉了。
这姑娘,越发收敛了啊……
如晦策马过来,先同世勣打了个招呼,然后问:“药吃了没?”
她点头:“一直当暖炉捂着呢,刚喝完。”
世勣打趣:“我们的杜参军什么时候兼职起老妈子来了?”
如晦一笑置之。
安逝却有些脸红:“世勣大哥!”
世勣笑笑:“要过黄河啦。”
昔日咆哮喧腾的黄河,已结了厚厚一层坚冰,变得驯服而又平静。
高扬着“李”“唐”二字的千军万马,训练有素的履冰过河。
看着长长如巨蛇的骑兵队、步兵队、辎重队一队队整齐的走着,她突然产生了几分不真实感。
历史上,唐王朝的疆域,最西曾经抵咸海之滨,最北曾经到达西伯利亚,最东曾经至萨哈林岛(库页岛),最南在北纬十八度。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绝后的,但绝对空前。这样广土众民的皇朝,亦为中外史书所罕见。
是什么造就了盛唐气象?
这个兼容并蓄,显示出全面开放的恢弘气度的王朝;这个不吝于向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文明之光,显示出博大气派的王朝——
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
她想,也许首先就是眼前这些将士们的无畏牺牲和奋勇精神,寻求统一,开疆拓土,才打造了后世辉煌局面的基础吧。
不记得是不是在如晦的书房里看过,一个军的全部装备,共有弓一万二千五百张,配箭三十七万五千支;弩二千五百张,配箭二十五万支;枪一万二千五百支;佩刀一万把;陌刀二千五百把;棓二千五百杆;甲七千五百领;战袍五千领;牛皮牌二千五百面。从这可知,刀、枪、弓、铠甲和战袍是士兵必备的装备,平均每人一件,每张弓配箭三十支;弩每五人一张,配箭一百支;牛皮牌是遮挡型防护装具。从全军装备的兵器来说,种类齐全,用途多样,有格斗兵器、卫体兵器、射远兵器和防护装具,具有攻防兼备、轻重结合、长短互补的特点。如果全军出征,各种兵器配合使用,便可发挥综合杀敌的作用。
如此算来,自己所处的还真是一支具有非常恐怖的战斗力的军队呢。
天地苍苍,古代军队,厚重历史,她这缕现代灵魂,显得何其渺小?
传令兵一声接一声号令传来:“秦王有令,过河后在柏壁扎营!”
哈,正好与宋金刚大军遥相对峙。
依历史看来,李世民打仗好像是战无不胜的,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要自己保护好自己就好?嗯,前途看来还真是一片光明——她点了点头,拿起车角的小锤子,开始敲核桃。
半分钟后,车厢外的士兵听到里面传来有规律的“啪啦”之声:呃,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这是史公子在锤核桃,虽然一个男人爱吃零食兼这么怕冷是有点奇怪,但还是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的。
又过了半分钟,众人睁大眼,伴随“啪啦”之声的,竟然还有愉快的歌声!
“如果我有仙女棒,变大变小变漂亮,还要变个都是漫画、巧克力和玩具的家;
如果我有机器猫,我就叫它小叮当,竹蜻蜓和时光隧道,能去任何的地方。
ANGANGANG,哆来A梦和我一起,让梦想发光——”
众人满头黑线。这是什么调调?漫画是什么东西?巧克力是什么东西?机器猫又是什么东西???
重要的是,现在是形势紧张要打仗哎,不是唱歌的时候吧?!
史公子——会不会神经错乱了?
世民与李靖并马徐行。
世民道:“敌军新胜,宋金刚恃其众甚,来邀我战,将军以为我当如何应对?”
李靖注视着士兵们安营扎寨的忙碌身影:“现今贼军锋不可当,易以计屈,难以力争。今宜深沟高垒,以挫其锋;乌合之众,莫能持久;粮运致竭,自当离散,可不战而擒。”
世民笑着点头:“将军之意,暗与我合。”
房玄龄想了想:“要较长时间这样做的话,恐怕我军自己也面临粮秣不继和柴薪缺乏两大问题。”
李靖颔首:“先生说得对。黄河以东的州县,已被刘武周的军队掠夺一空,所有官仓均无积谷,而当地百姓畏于战事,早逃散一空,大军无处征粮,只能靠后方供应,可辗转运输,难免出现不接济的时候,最好还是能就地取粮啊。”
“此事须从长计议。安置好各部后,升一次帐,大家一起讨论讨论这个问题。”
“是。”
“二哥——”几匹马飞快奔来。
尚未看清人影,笑声又到:“大惊喜呀!大惊喜呀——”
“公主殿下。”李靖房玄龄看清来人,拱手为礼。
三娘还没答话,她身后一名骑士就翻身下马,冲世民跪下:“无忌管教不严,致使舍妹胡闹,请秦王殿下责罚!”
世民看向三娘,以眼神询问。
三娘笑着,拉过奔过来的另一名骑士:“要我看根本就是好事,无忌你太大惊小怪了。”

说罢一把将骑士的头盔掀开。
这下连一向老持成重的房玄龄也吃了一惊:“长孙姑娘?”
头盔下正是不好意思朝众人笑笑的长孙无垢。
世民一直没说话。
长孙无忌跪地不起:“微臣这就将她送——”
“我,还有李夫人,都可以行军打仗,无垢又为什么不能?无忌,你们还有着北魏拓拔氏的血统哩,无垢的马术一点不比我差。”三娘打岔。
“可是——”
“二哥,无垢既然来了,你就让她留下嘛!”
世民看向无垢。
无垢亦抬眸望他。
视线在半空交汇。
“好,长孙小姐可以留下。”
三娘喜道:“我就知道二哥最通情达理了。”
世民笑笑:“无忌起来吧。待会儿为长孙小姐单独设一个帐篷,供给同比三娘。”
无忌悬着的心总算放下:“谢殿下!”
“走!走!”一群士兵撵着十几名百姓往大帐走去。
安逝捂着小手炉,看了看,跟在后面走。
一名队长模样的进帐,报:“禀告殿下,小的带队去山中砍柴,碰到十几个百姓装束的人,恐是敌军暗探,故带回大营!”
座中的青年头束玉环,穿一袭暗紫色的长袍,意态闲懒:“带进来看看。”
“是!”
放下手中批阅的书本,青年瞄到跟着进来却溜到一边的少年,勾唇:“那边冷,过来这边坐。”
安逝笑着,蹭到大座旁铺了虎皮的侧椅上,“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享受也不知高了多少倍啊。”说完整张皮一拢,干脆把自己包在了里面。
“我好像叫人给你送了一张紫貂皮过去了?”
“是啊,我正想着怎么把它改成件外套,随时穿着。”
哆哆嗦嗦十几个人进来了,世民道:“汝等可是刘武周派出的坐探?”
一众人慌忙跪下,只发抖,什么也说不出来。
“说实话。”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她心底好笑的加一句。
一个年轻人抬头,有丝气愤的样子:“什么坐探立探,俺们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那为什么跑到山里去?”
“还不是因为你们整日兵来匪去,不往山里跑,哪还捡得回性命?”
世民走过去看着他:“可你们一行人,个个都是青壮男丁,妇人小孩呢?”
“他们都在山洞里,最近一直下雪,实在冷得紧了,我们才拼死出来想回家看看还能不能找到些御寒衣物,实在不行了,捡些火薪也好啊。”
其余人不断点头。
“看来是一场误会,委屈诸位了。”世民一个个将他们扶起来:“民生多艰哪。来人!”
守候在外的队长进来。
“带他们下去吃顿饭,算是一点补偿。”
“是。”在一片感谢声中,队长领着众人退出去了。
世民缓缓踱回大座。
瞥一眼,那人竟合了目,靠在高高的椅背上,敢情想睡觉?
心念一转,他俯下身去,离那人越来越近,甚至可以看到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的一小片阴影。
呼吸纠缠。
安逝猛地睁开眼,“大哥,你想吓死人啊!”
他拈她起来:“走,跟我去望望敌寨。”
她满心以为,去望敌寨嘛,上个高些的瞭台不就够了?可等他牵了马出来时,不由张口结舌:“这是……去哪里?”
“前面有座山。”原来他还想去山上看啊!
“大哥——”
“嗯?”
“小弟我今天实在身体不适,真要察望敌寨,咱们还是上瞭望台看看吧。”
“右腿又不舒服了?”
“是、是啊。走两步没问题,要爬山的话——”
“行,那就上瞭望台吧。”
敌方在叫阵。
“大唐兵将,泥人纸马,不堪一击!”
“出战!出战!”
“缩头乌龟,无胆鼠辈!”
……
安逝望了望:“老这么三天两头的叫,他要哪天真不叫了,我还不习惯哩。”
世民笑笑,向东看去,只见宋金刚的营盘与往常没什么两样,岗哨林立,部伍出入井然有序,空旷的演兵场上,士兵们正在认真操练:“这个宋金刚,治军有方,也算得上是个将才了。”
安逝点头。
看了一会儿,他转过身来:“你真的不愿接受我授予你的官职?”
“喏,如果你能封我个比齐王殿下还大的官呢,我就接受。”
“你呀——”
她耸耸肩:“当武将要上战场出生入死,当文臣要上官场勾心斗角,何苦来哉?”
“……”
赶紧转移话题:“昨日见军士们抱了一大堆告示出去张贴,可是想出征粮的法子了?”
“我只是告诉百姓,唐军决不会扰民,让他们安心回家,以度寒冬。”
“听闻大哥带兵一向秋毫无犯,让他们回来理应不难。不过他们手头还有粮可征?”
“不要小瞧了百姓,他们千方百计转移匿藏粮食的方法多着呢。”
也是。**还教导我们,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滴。
“然后,我们再把这些粮食买进来?”
他点头:“我们以双倍的价钱收籴粮食,公买公卖,全凭自愿。百姓们看到能卖个好价钱,来年又可再舂新谷,何乐而不为?”
“不错不错,时日一久,粮食就可渐渐得到补充了。”
“秦王殿下——”台下有人高唤。
两人俯头看去,是李靖。
“什么事?”
“微臣有一朋友,远道而来,希望能目睹殿下天颜,还盼殿下接见。”
世民朗朗一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完瞧她一眼:“下去吧。”
她摇了下头:“你先去吧。我再呆会儿。”
瞅着两人渐渐远去,吸口气,拿出手腕套上,呼哨一声,几秒钟后,一只褐鸢冲天而下。
她习惯性摸摸它的头,看向它脚上的小铜管。
手犹豫了一下,终是伸了过去。
啊,里面有张纸条!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