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千里单骑(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夜相处,少年和两名大汉熟了起来。年龄大的叫张老大,小一点的叫张老二,是兄弟,家里还有一个六十岁瞎了眼的老母和一个十二岁的小妹。突厥来犯,朝廷要征兵,兄弟俩只好上山躲避。
“不是我们不愿意当兵,谁不想把那些狗娘养的突厥人赶出去,可是俺们走了,娘咋办?”
耳边还响着张老大无奈的话语,手里揣着下山时张家兄弟托他捎回家的黑糊糊的“食物”,少年叹了口气。飒露紫恢复了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地往村子飞驰而去。
田间的小道蜿蜒着,路上行人寥落。烈日烤着大地,生生地将已经贫瘠不堪的田地烤出几道裂纹,横亘在干枯的土地上。
“俺们家的庄稼几年都没见长啦。可那些官老爷年年来要粮,俺们哪有粮,每年都得挨几顿板子,**都打皮实了。要不是俺娘和小妹,俺哥俩早豁出去了,随着起义军走啦!”张老二朴实的话语尤在耳边,少年的心抽紧了,将怀中的食物藏进了包袱。
张家的茅草房摇摇欲坠地立在路尽头。一个十一二的少女坐在门前拾掇着新采的野草根,粗布麻衣,一身的补丁。
“姑娘。”少年跳下马,礼貌地打招呼,“请问是张老大、张老二的家吗?”
少女抬头,枯瘦蜡黄的脸,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微微带着羞涩。她望着眼前这个眉清目秀的少年,匆匆点头,又垂下眼帘。
“这是张大哥托我带给你的。”少年将几锭银子塞到少女怀里。
银子晃着亮堂堂的光,照得少女微微睁不开眼,像石像似得一动不动,再抬首时,单骑已消失在荒凉的村尽头。
过了晌午,太阳收去**辣的光晖,但热气仍蒸腾着人间。少年瘦弱的身影在太阳底下尤显得孤独,影子拉得很长,铺在地上,缓缓地挪在雁门郡古老的街头巷尾。
这里的街道萧索,不见洛阳的拥挤和叫卖。行人三三两两,匆匆地赶路。少年在一间破败的小楼前停下。小楼的梁木破旧不堪,仿佛随时都会塌下,一阵阵熏鼻的霉臭从洞开的大门里飘出。搂旁斜插的污秽的白布上用毛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四个看似威风凛凛的大字“龙虎客栈”,极不协调地飘荡在空中。

“客官,不用看拉,城里就俺们一家客栈。客官,别看俺们店小楼破,里面可是应有尽有啊,来,我帮你把马牵到后院去。”小二不由分说地从少年手里抢过马缰,向里吆喝着,“客人到!”说着一溜烟地牵马往后院去了。
少年要了间上房。所谓上房,也就是房间大些。一张床,一张桌,床上的被褥有点发黄,落了浅浅一层灰,临街一扇半开的窗,方方正正地嵌在略略发灰的旧墙之上,窗上泛黄的糊纸已破了几个洞,闷热的空气灌进来,混杂着屋子里的霉味弥漫在四周。
店小二惶恐地盯着少年的脸,少年身上的锦缎白衣虽然有些脏了,可是仍掩不住高贵的气质。这样的人住惯了豪华舒适的房间,恐怕会对这种简陋脏乱的摆设有意见吧。
但少年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变化,他微微点了下头,温和地说了句,“辛苦了。”
小二愣住了,第一次有人对他说“辛苦了”,心中有股暖流冲上来,小二缓过神来,结巴地说,“那,那,客,客官,好,好好休息,有,有什么需要,请,请吩咐。”
“谢谢。”少年的脸上露出一抹动人的微笑,仿佛是夏日池中的荷花,送来一片清凉。
小二低着头匆匆退了出去。随手带上门的刹那,他抹了抹额头上淋漓的汗,还有眼角悄悄滑落的泪。
少年换了件干净的衣服,仍是一色的素白,脸上的眉目清秀如远山,似比女子更要娇柔。他在饭桌前坐下,点了一碗普通的面,配上一碟素炒的豆干。他的表情很随意,目光很柔和,仿佛一汪清泉,幽幽不见底。他的周身似乎环着一道无形的墙,将杂乱的环境隔离开。
“喂,我要一间上等房。”女子火辣辣的声音急躁地传来,火一般的红色从门外飘了进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