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决战严岛-正篇(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决战严岛-正篇(八)
成王败寇。
历史上多少本应为后人称颂的将材,只因一场失败而一生英名都被抹杀。理由很简单,历史由胜者书写。
我们回顾历史的人,如果还有一丁点想追寻真相,那么请记住本书作者的话:历史书里完全真实的东西只有两样:最终结局、中间疑点。
胜利者无需掩饰的结局、还有无法掩饰的疑点,都可以说是真正真实的部分。
九月下旬,西国地区连日天气变幻不定,使人感到战争的未来难以测定。此时,在严岛的战场之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陶家大军将宫尾城重重围困,大约是在九月二十日前后。按照当时战争的定则,攻城方兵力如为守城方的三倍以上,可以很快以强攻破城。而严岛之战的实际情况,包围小小宫尾城的陶军总数,竟超过毛利守军的三十倍!
照理推论,宫尾城别说是几天,就是半天也不可能守住。陶晴贤就算不是战争天才,而是当世最强的战争庸才,也应该有力气用一根手指把宫尾城里的蚂蚁一只只捏死。
然而却奇迹出现了。面对宫尾城内的少量守军,到了九月三十日,陶军仍未能破城。
不仅如此。对岸的毛利军也仿佛在隔岸观火,他们既不敢上岛决战,又舍不得就此撤回吉田郡山。就这样,明明是一触及发的战局,两军却优哉游哉地隔海对望了十天。这种情况,陶军方面尚可理解,他们本就立于不败之地,陶晴贤也不是个心急的人。不过毛利方面,就显得太怪异了。
如果宫尾城破,那整场战役不是未始既终了吗?白白花了八个月筑城不说,陶军一旦站稳了严岛这块踏板,从海路直杀下去就要兵临吉田郡山城了。对于这条海路,陶晴贤可以说是熟悉之极。因为在第一次吉田郡山大战(光秀参加的是第二次吉田郡山之战),他已经亲自走过了一次。
然而即便如此,毛利军仍按兵不动。是太沉得住气?是认为陶晴贤不可能攻得下宫尾城?胜者留于后世的宣传资料根本不能为我们解答这个疑点。
很明显,严岛之战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不然,毛利军就不会大老远从吉田郡山赶来,将自己所有的力量聚集在严岛对岸。然而,谁又都明白这场仗一旦开始,就是背水一战的形势。不对,正确的说,是前有三万敌军、后有八百敌船,四面楚歌。
因此,严岛这场仗的开战日期被拖延,原因只能是毛利军还在等待什么。仿佛一个关键人物不出现,毛利元就便不敢把所有力量推上孤岛。
这个关键人物是谁?明智光秀吗?村上武吉吗?
毛利水军所期待的三岛水军早就到达。象这样的大型战役,各方的准备早就开始,不可能出现象毛利军记中记载的,三岛水军仓促上阵的事情。不过,另一点和传于后世的资料完全不符的是,此时的村上武吉正在陶晴贤的水军营中。
九月二十七日。从宫尾城方向传来的铁炮轰响,一直传到了西面的大元浦附近海面。这时候,陶方的八百余军船,还悠悠闲闲的飘在大元浦的海上。
“耐心十足的陶大人,好象也开始不耐烦了。这攻城的枪炮声,应该是在警告对岸樱尾城的毛利族人吧。要是他们再不来决战,陶大人脸色一青,这场仗我等水军不用登场便要结束了。”
军船中飘出纷乱的哄笑声。这艘船,是三岛村上水军的主船。虽然他们加入陶军参战,但三岛水军并不隶属于陶家。因此,他们的头领也不称陶晴贤为‘主公’。在大内义隆的时代,由于默许三岛水军在濑户内海收取船只保护费(是否海盗行为的判断准则,在于官军是否允许),三岛的水军头领们有一半人认为大内家对其有恩,这一次应该加入陶家阵营。而另外一半人,则认为杀害大内久隆的正是陶晴贤,反对加入陶军阵营。
村上武吉在头领们的簇拥当中,不言不语只顾喝着烧酒。
大内义隆的时代,他还在伊贺的百地村里过着悠闲快乐的日子。因此他既没见过大内义隆,也对其结局不感兴趣。他加入陶方的理由,只为家族存亡持续这一桩。
可是只要想起阿梢那赴难般的表情,他就无法在此后挣出半分笑脸。入肚的烧酒仿佛真的烧了起来,四处的胃壁都要被烤焦了。
“陶大人的想法真是无法理解。干嘛一定要等毛利军上岛决战?有八百军船、三万陆军侍候,有哪个傻瓜会上岛来送死?如果是你们,会来送死吗?”
头领们纷纷吵吵。村上武吉却突然咚的一声,把酒碟敲在矮桌上。
“我看,毛利军一定会登岛的。”
头领们吃惊地一个个抬起头来。
“大头领,您没看见外面那些安宅船、关船的可怕阵势?陶晴贤从大友家借来的这么多安宅船,正是对付毛利军小早船用的呀!”
毛利氏其实本身并没有水军力量,但小早川隆景所继承的小早川家族有一支船队。小早川船队的军船被称为‘小早船’,这一是家族的名字,二是取笑这种军船太小,无法与大内、大友家族的大型军船匹敌。在这里,我们仅透露一点当世各种军船的资料:

(以下内容为绝密。为避免流入毛利氏手中,看完请自觉销毁,电脑自毁……)
大友水军赖于称霸九州的主力战船:安宅船。这是战国时代最大型的军用战船,号称‘海上城堡’。船体多层构造,下层有密封舱,可以经受强烈冲撞极难沉没。船首船尾有盾板,战斗时与敌船接近,或者登陆作战时将盾板推倒,便可迅速攻占敌船、抢占滩头。所以有人又称它为‘可以移动的堡垒’。共有百人以上划橹。
大内水军(现称陶氏水军)的主力战船:关船。与安宅船相比,船型小了许多,但也灵活了许多。故意采用与安宅船不同的设计,以各种轻型材料来使船体轻量化。装甲比安宅船略薄,不过保证了足够的机动力。这种船最早用于海上关所,追击海贼船时比笨重的安宅船更能发挥威力。船内有五十人左右划橹。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小早船。被称为小早船的军船,其实是一种较老式、船型较小的关船。这种船在大友、大内水军中也有使用,不过是用在运载军鼓、传令等辅助用途上。它的装甲薄弱,无法承受大型军船的正面撞击,只能装载武士以进行接近战。小早船由十五人左右划橹。
用现代人容易理解的术语来说明,把安宅船比喻为巨型无敌的战列舰,那么关船就是能攻能守的巡洋舰。而小早船呢,算驱逐舰不错了吧。
“自古以来,海战的规律就是以船只数量与大小判胜负。”村上武吉自言自语地说道,“难道这个规律,永远都不会打破吗?”
“也不是没被打破过,大头领。只是,机会很少。”有人接了一句。
“哦?”村上武吉惊奇地望过去,“有过这种事情吗?”
“那就是坛浦海战呀!那场海战,不习水战的源义经用少量兵船,打败了号称无敌的平家水师。这场经典的战役,大人您难道忘了吗?”
村上武吉点了点头。海上的住民没有人不知道,坛浦之海战是古代最经典、最悲壮的英雄战争。旁人为村上武吉斟满酒,他举到嘴边又停了下来。他想到了另一件事情。
“对了,坛浦之战的时候,平家出动的船只数量好象也是八百?”
“这个,据说是的……”
似乎谈到了某个禁忌话题,头领们的笑声一下都不见了。
现在西国的大海上再次出现了八百艘大型军船的船队。被村上武吉这么一说,仿佛成了不吉利的数字。
古书记载,平家在坛浦海上与源氏进行最后的总决战。这场大战,平家集结了西国全部的水师,组成史上最大规模的八百军船大舰队。与之对抗的源氏主帅源义经,因为自身没有水军力量而向熊野的别当湛增借来三百军船,双方在坛浦之海上进行惨烈的激突。战争在当天就结束了,源氏完胜。拥有无数英雄和辉煌历史的平家,迎来了他们最后的落日。勇士战死、女眷们纷纷跳海殉节。谁能想到以源义经当时的力量,竟逼得曾统治整个日本的平家走上绝路?那场战役,成为说明海战诡异可怕的典例。
而本次的战争,与坛浦之战还有一个相似之处。村上武吉心中想道,年轻的陶晴贤并无子嗣。如果陶晴贤死在严岛,那陶家就会成为史上第二个在海战中直接灭亡的家族。最后,还有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
严岛与平家灭亡的坛浦之海,距离其实是相当的近……
“不过,那些平安、鎌倉时代的战船与现在陶家、大友水军坚固无比的安宅船,毕竟不可同日而语呀!”某个头领为了挽回气氛,而找话说道。
照理说,以现在的形势,不可能会变成第二场坛浦海战。
“不。毛利氏似乎发明了一种可怕的武器,”村上武吉却道,“来让越是庞大的军船,就越没办法避免沉没的命运!”
他的话震惊四座。村上武吉冷静的扫了一眼左右,从身后取出一个沉甸甸的包裹。
“这是什么东西?”头领们脖子均伸长。
包裹打开,一个黑黑圆圆的东西滚了出来。
“这个东西,名字叫做‘焙烙’。”
“焙烙……”
有人没听明白,有人不懂这个词的意思。一时之间,舱内交头结耳。
“一会儿再详细解释。现在,我要派人悄悄前往樱尾城,去取一些东西回来。”
“大头领,是什么东西?”
“毛利家纹的军旗。”村上武吉压低声音。
众头领均相视骇然。‘焙烙’这个名字挺吓人的,可是大头领欲取的东西,那就更吓人了。
九月的最后一天,对岸沉寂的毛利军营终于骚动起来。
九月三十日,光秀到了樱尾城南的地御前火立岩阵地。
(本章附图:小早船,因岛市宫窪町的复元模型。船尾是三岛水军军旗。)
http://www.xiaoshuodaquan.com.jp/~mikage/suigunimage/kohaya.jpg
(本书附图均为日方网站的友情链接,未经同意请勿传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