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龙腾凤飞(十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龙腾凤飞(十一)
“千里迢迢,花费一个月的时间从海边运来巨大的越后岩,然后用战马拖着抛向城墙,因此顷刻间攻破了河越城?”
当这样的战报传到小田原城,连北条氏康也觉得难以相信。
“太可怕了!怎么办?听到这个消息,各地的城主连抵抗都不抵抗,直接开城投降了。如果将同样的方法用在攻打小田原城……”难攻不落的小田原城会不会变成下一座河越城?对于这种忧虑,表现得最为惊慌的是不久前从下野败下阵来的北条氏政。
“给我镇定一点!那种招数不在平原上面,是毫无用处的。”北条氏康感到十分头疼地叱道。
虽然是意想不到的诡异战术,但也只有在河越这种平城面前才有用处。战国时代的城堡大多为山城,小田原城又是山城的代表之作。因此,恐慌与担忧是全然没有必要的。
此时让北条氏康感到难以舒坦面对的,反而是自己没有按照北条纲成的要求给予足够援军的事情。也许在当初,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北条纲成会失败。
那个人曾经只用一夜时间,便让北条氏成为关东最大势力的战国大名。在北条氏康的心中,北条纲成是军神一般的。
“纲成,他成功突围了吗?”
“纲成大人受了重伤,不过由氏繁等地黄八幡的武士们护卫着,总算是突出了重围。几天后,就能回到小田原城了。”前来禀报战况的武士道。
北条纲成原本是打算在河越城下切腹的,可是北条氏繁拼了性命阻止,又与众兵将一起护卫着,将他救了出来。长尾方将领柿崎景家不知是出于畏惧还是怜惜,在自己的阵中打开了一个口子,之后也没有苦苦穷追。
听到这样的消息,北条氏康终于松了口气。小田原城内尚有三万兵力的守军。若全部交给纲成,未必不能再战一场吧。
遗憾的是,北条氏康的想法,仅仅几天时间就彻底破灭了。一方面,是由于回到城中的北条纲成,其伤势比预想之中还要严重;另一方面,三万守军不足以与长尾军势一较长短,这可怕的现状,北条君臣哪里能够预先想道。
北条氏康才知道,北条纲成向他请求五万援军,并非是没有理由的。
河城越一战胜利后,武藏国各地的城主纷纷投降长尾军势。不过十几天的时间,包括上总、下总、上野、下野诸国,长尾军的铁蹄所及,豪族们完全脱离了北条氏的统治。十一月份的下旬,一路所向披靡、军势不断壮大的长尾军,终于进入武藏国南面的相模国。很快,就将上小田原城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起来。
冬风寒涩。站在城头上的北条氏康,不由得对眼前的情景心生战栗。
长尾氏的远征军八月份从越后出发,不过只有八千军势。然而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他们横穿日本关东诸国,共计击溃北条军五万余、占领了二百万石以上的领地、又重伤北条氏地黄八幡的第一猛将。此时来到小田原城外的长尾大军,军营如大山连脉绵绵不绝,大海波涛浪接一浪。到底敌人有多少?军势有多强?
“早知如此,不如当初依照纲成的要求,为他多送去三万援军呀!”
北条氏康后悔之极,可是已经晚了。
小田原城被包围的第二天,一封劝降书送到了北条氏康的手中。
“十万大军之下,小田原城即如倾巢。若臣服于关东管领,可饶恕北条氏一门犯上不敬的罪过。”
十万大军!北条氏康倒吸一口凉气。不,这并非虚张声势。今天的小田原城外,长尾大军可能已不止十万之众,并且如江河汇海,其声势仍在日益壮大。
“现在只能靠武田的援军了呀!”北条氏康仍然抱有侥幸,不愿就此投降。
北条纲成刚刚在河越城下战败,北条氏康就向武田和今川派出了求救使者。今川那边没什么指望,因为今川义元刚死,国内局势完全失控。此时武田家族,成了北条氏康最后的救命稻草。

然而武田氏会遵守盟约,派来援军吗?北条氏康却完全没有把握。
事实上,河越城下北条军大败的消息早就传到甲斐国。北条使者到达之前,武田信玄已经召开军事会议,就是否出兵的事宜向臣子们征求意见。
“长尾氏一直是我们的死敌。如今小田原城形势危急,若不迅速派出援军,北条氏恐怕坚守不住。北条氏一倒,三国的攻守同盟也就完了。”武田信繁是出兵出张的领头人物。
武田信玄却并没有回应。他闭着眼睛,仿佛在思考一些旁人不能理解的事情。
“山本勘助,你怎么看?”
“为臣认为,不增援为好。”
“哦,为什么?”
“小田原城号称难攻不落,北条氏康又是个聪明的人。如果有可能失陷,他一定会在之前投降。到时候,北条军会变成长尾军的先锋,增援过去的武田军反而成了深入敌境的孤军。”
“真是岂有此理!”武田信繁感到难以同意,恼怒地跳了起来。“武田、今川、北条是定下攻守同盟的。六月份我军进攻箕轮城时,北条也派出了援军。”
“正是北条的援军,加剧了我军军粮的消耗,致使不得不从箕轮城下撤退。”山本勘助回嘴道。
“那是因为出征之前的准备不足。事实证明,乱捕的方法并非永远适用。”
山本勘助与武田信繁两个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早已不是一二天的事情了。武田信玄坐在中间,倾听不语。
“还有一件事情,主公。”山本勘助又道。
“哦,什么?”武田信玄轻轻抬头。
“我们与今川家的关系,恐怕不会永远这样下去。到时候北条……”
武田信繁骤然一惊。山本勘助总是能够先他一步,了解到武田信玄的心思变化。今川义元死后,武田信玄派出大量探子前往今川领地,山本勘助就猜到他在垂涎今川家的领地。此时山本勘助话中的隐义,是当武田军将来入侵今川领地之时,北条方必定站在今川氏的一方。到时候,三国同盟反正也会土崩瓦解。
不如在此之前,借长尾之手好好削弱一下北条氏的实力。
日本东部的冬天,比西部寒冷十倍。不仅天气如此,人心更是如此。武田信繁已经知道了兄长胸中的打算,知道再说亦是无用了。
“到底武田军会行动吗?他们会来增援小田原城吗?”
武田氏召开军事会议的同时,长尾军中也在进行激烈的争论。
同样的问题,鹤姬反复向自己的臣子发问。
“武田是我们的死敌,一定会来。”先锋大将柿崎景家,坚持这样的观点。
然而有许多人摇头,长尾家臣们意见不一。有人认为武田军必来;有人又以为目前的长尾军势,足以吓退任何打算增援的敌人。然而在二十五位直系家臣之中,却有一个人心不在焉,没有为鹤姬提出任何有用的意见。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安田顺易。
安田顺易就是光秀。关东地方的冬天,让他感到无精打采。
甚至有的时候,他连军事会议也不爱出席。当周围的人们在胜利气氛中欢呼雀跃的时候,光秀感到自己陷入了比任何时候都要低沉的情绪。
在寒冷的东国地方,他为何而战?不是为了荣誉、没有胜利的喜悦、更无兴趣让安田顺易这个名字家喻户晓。
他的敌人是北条?是这片土地上其他无辜的人?不是的,都不是的。
他想对付的人只有武田信玄一个。可是这个人,好象已经不打算来增援自己信誓旦旦的盟友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