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龙腾凤飞(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龙腾凤飞(六)
北条军在唐沢山战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小田原主城。第一个将消息传回的不是别人,正是总大将北条氏政。
北条氏政逃离了战场,仍然觉得背后阴风嗖嗖,仿佛突袭本阵的敌人仍在追赶,非要将他人头割下不可。就这样,北条氏政马不停蹄的从下野一直跑到了小田原城下。
“长尾军象潮水一样涌过来,三万、或者五万,不,根本就不知道有多少。然后长尾景虎亲自从城里冲出来,根本没有人抵挡得住那个人。对了,那不是人,而是毘沙门天的化身。”
在其后的军事会议上,北条氏政将败因解释得稀里糊涂。但他坚持前一天率骑武士进城的,正是长尾景虎本人。听了他的解释,北条氏康更加气不打一处来。
“蠢货,你是说自己被一个女人打败了吗?”
“女人?”北条氏政没有反应过来。上尾景虎是一个女人,这样的奇闻流传甚广,信者却甚少。
北条纲成咳嗽一声,在一旁轻声提醒道:
“氏政,你不知道长尾景虎的法号是什么吗?”
“好象是……不识院殿……真光谦信。”
长尾景虎自幼便出家,后来还俗后继承了长尾家督。弘治二年(和光秀初识的那一年)她宣布隐居后再次出家。虽然好景不长,当年八月因为大熊朝秀勾结武田氏叛乱而重回家督宝座,可这一次她没有还俗。她的法号,确实是叫‘不识院殿真光谦信’。
‘不识院’就是‘不识庵’,这是一座知名的庵院。北条氏政就象再笨,现在也明白应该闭嘴了。
正确的军报,几天后才到达北条氏康手上。奇袭北条军的不是长尾军本队,而是原关东管领的旧党。进城的武士也只有四十骑,并且带队的不是长尾景虎本人,当然更加不是什么‘毘沙门天的化身’。
“北条氏三代以来,从来没有人打过这种可耻的败仗!”北条氏康勃然大怒,将自己的亲生儿子禁闭起来。
“主公,现在应该集中歼灭长尾军主力。下野那边,暂时放置一下吧。”北条纲成在旁边说道。
在北条氏政逃回小田原城的途中,长尾军的主力已经南下,到达上野与武藏的边境一带。武藏国是上野国南边的一个肥沃大平原,也是最好展开大军作战的地区。
“嗯。你认为在哪里与长尾军决战为好?”北条氏康向北条纲成问道。
“河越城,我的主公。”
北条氏康点点头。以河越城为目标,可以方便地控制数万大军的进退。
而且北条氏之所以能有现在的辉煌,全因天文年间的一场河越之战。可以说,河越城乃是北条家的发家福地。
“这一次决不能再有任何闪失,长尾军必须被消灭在河越城以北。这一阵的主帅,就由对河越城地形极为熟悉的纲成担任好了。”
在河越之战时,以孤军坚守河城城半年之久的大将也是北条纲成。可以说,将主帅交给北条氏的第一猛将,长尾之敌已不足为忧。
可是看着意气风发、领命而去的北条纲成,北条氏康却不知为何收起了笑容。
在处置北条氏政之时、在任命北条纲成为主帅之时,对方好象含蓄地笑了二次。北条氏康心想,是自己多虑了吗?
北条军第二阵从小田原城出阵之时,长尾军也在武藏国前进。军阵之中,柿崎景家怀着自豪的心情,纵马掠过长尾武士连绵前进的长龙。
来自北方的长尾家军队,还从来没有踏上过武藏国的土地。那些在大山之间战斗惯了的士兵们不习惯如此平坦的地势,而他们的敌人北条军正好相反。但即使如此,也没有一个武士露出畏惧的难色。
柿崎景家回想起来,长尾军从春日山城出发时,总动员的兵力只有八千。当然,这已经是长尾氏有史以来的最大动员规模。只不过并于这支远征军的目标,家臣们每每争论不休。
“在上野炫耀一下长尾氏的军威就行了,没有必要和北条大军硬碰硬。”
“进入武藏也可以,但不能靠近河越城,现在的北条军势比以前的关东管领更强。而且别忘了,河越城是北条氏大败关东管领八万大军的地方。”
然而面对种种谨慎的意见,鹤姬却几乎不屑一顾。
“我的目标是小田原城,不达目的绝不回头。军中若有没有足够觉悟的人,还是乘早停止前进,乘我未注意溜回越后算了!”

听到此话,最为感动的恐怕是关东管领上杉宪政本人。上杉宪政从后方修书前往军中,要把自己的名字赐给长尾景虎。只可惜这封文句优美的书信,长尾景虎还未打开就退了回去。
“新增军纪第八条,禁止在军中传递私信。即使是我长尾景虎,也要受之约束。”
感情,她把关东管领的书信也归入了私信一类。
长尾军就这么从北往南穿过了上野。路上关东管领的旧臣子们纷纷投降军门,长尾军没费什么力气就占领了上野一国。得知这一消息,柿崎景家当然也是欣喜若狂。
今天似乎又有好消息到来,鹤姬才会把他召去中军。
柿崎景家看到了几个旗本武士的身影,无疑鹤姬的中军已经到了。
他从马上跳下来。有人上来接过缰绳,柿崎景家径直走了进去。
鹤姬就坐在中军。和往常一样,她的身边只有几个女武士。不过别小看越后国的女人,她们有的比男人更加孔武有力。“越后女子更胜男”,民间盛传着这样的歌谣呢。
“公主殿下。”
作为长尾氏的老臣,柿崎景家是少数几个有资格称呼鹤姬为‘公主殿下’的人。大多数臣子,他们只能称鹤姬为‘主公’。
此时鹤姬,已经卸下了宫装的装束,换上一件女性专用的铠甲。这种铠甲在胸部垫有衬物,穿着起来比较舒适。
“景家,你来了。廊桥城的工事,进行得还算顺利吧?”
鹤姬似乎将军营设在这里,就是为了等待柿崎景家前来汇报。长尾军的供养粮草,都囤在长野业政领地的一座名为廊桥的支城之中。然而这座廊桥城并不坚固,夏天的洪水又冲垮了半边城墙。虽然将柿崎景家派去改筑工事,鹤姬仍然十分担心。
“不能算顺利,不过城壁的重筑总算是完成了……您好象有什么好事,红光满面的。”柿崎景家岔开话题,不愿意讨论那座小城的事情。
“下野国的豪族们,已经全部归顺了。”
这确实是大大的喜事。在此之前,谁也想不到这次远征会如此顺利。收服了上野、下野两个国家的众多军门,长尾军已经拥有与北条氏决战的实力了。
“据说北条的三万大军,在下野国遭到惨败?”柿崎景家又问。
“你的消息很快嘛。不错,这一次北条败得很惨。北条氏政逃回小田原城的时候,身边好象只剩下了三十余骑护卫。”
柿崎景家倒不是奇怪这个。战国时代出阵的士兵大多不是职业军人,而只是领地中的农民浪人。所以经常发生数万大军出征,却在顷刻之间瓦解得无影无踪的情况。说是惨败,其实真正在战场上阵亡的军士,通常不过一二百人。
“公主殿下派那个人前去下野,是因为预料到了这种结局吗?”柿崎景家真正想问的是这句话。
“也许吧,猜到了一半。”鹤姬笑道。
“哦?”柿崎景家不信。
“明智光秀,这个人和我们不一样。看上去似乎聪明,实际却并不精明。这个不精明的人能够的在战场上创造成绩,理由很简单。任何一个武士都要忍辱负重,武家子弟的身上背了太多东西。荣誉、家族存亡、胜败的压力……战争开始之前,我们担心同族的嫉妒、同僚间相互排挤;战争胜利以后,我们又担心论功行赏的恩赐、土地分配的多寡;甚至在战争之中,我们也会被杂事不断缠绕,比如说如何排挤别人、如何将战功独占……”
“这是当然的。”柿崎景家不已为然。他打了一辈子的仗,知道武士之道也就是这么一回事情。
“然而这个人很少去考虑这些事情。光秀,他甚至不配称为武士,却是真正为战争而生的人呀!”
“不配称为武士,却是为战争而生的人……”柿崎景家默念一遍,突然感到有些悲哀。
确是一个既聪明、又显得傻气的青年。这种人纵然能够为别人的战争出一份力,然而他自己的战争在哪里?哪里有他自己的战争呢?
此时,一串倏然落下的秋雨,如泪水般滴落鹤姬的脸庞。她象是想起了什么似的,猛的抬起头来。
“武藏国,我们该出发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