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桂和嫦娥的一点资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想大家对于嫦娥是一群人这种说法可能存疑,但是这是真的。
关于月神的传说不止在中国发生。比较出名的是希腊达芙妮(与爱情扯上关系的故事总是能够流传得特别广),阿波罗在月神化树后摘桂枝编冠而戴,他用它奖赏杰出的诗人,这就是“桂冠”一词的来历。
另外,美索不达米亚的大母神伊斯塔被称为再生者,“在你投下怜悯的地方,死人复活,病人康复……”,她掌握圣水让大地富饶,庄稼丰产,这种圣水被认为是月宫仙露。
埃及母神伊西丝也掌握着回生灵药,据说是“用月亮上的树制成的一种饮料”,那其实是一种草,被称做“有魔力的黑根白花绿叶草”,与苏摩、寿麻、浩玛同为迷幻剂,金字塔发现麻醉药的遗迹一点也不出奇,而埃及毗邻红海和地中海,这种草最早来源于海,是绿桂化身。
印度传说中的月亮之神是个男性,有四只手,一只手拿着权杖,一只手拿着长生不老的仙露,第三只手拿着莲花,剩下一只手处于防御状态。因据可能是他有月露,但真正的月神其实应该是他们所说的曙神,羽纱半露的广延天女,对日神苏利那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西王母身为月神这事实只要大家稍微注意一下中国神话便知道。古经注里早有记载:“西母;常仪(即嫦娥,生十二月)西方,月神”。太阳神东王公饮用桂花酒的经历也在《九歌•东君》: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日神总有追逐月神的天性,因为奔月嫦娥也是月神的缘故,所以有学者说后羿可能是太阳神,其实那是扯谈,东土的太阳神早已经是西王母的夫君。

在四川花牌坊汉墓出土过月神壁画,鸟身人面,环抱桂树和蟾蜍,这其实也是常仪的最初形态。
现代神话学里,“月桂”被认为是一种易燃或发光的树,与太阳扶桑遥遥相对。“火钻”,中国人谓之“木燧”常常用月桂制成,
《神农本草经》列菌桂为上品,言“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这就是为什么各地月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死不老,而且掌握着回生的本领。
“月桂”叶片芳香,嚼食(或浸泡为酒饮用)之后可能产生幻觉。古希腊的女巫在降神时候,往往要咀嚼月桂叶进入半麻醉半疯狂的状态,以便跟神对话。其实还有一种人热爱吸食月桂,那就是诗人,在柏拉图时期和中土楚辞风行的岁月里,诗人们借此窥见“灵光”,也即所谓的“神游/仙游/魂游”
瑶池琼浆上贡者一向为吴刚,因为他被贬月宫,天时地利地便于采集原料。而能产生快乐幻觉的琼浆,是没有副作用的罂粟,连神都喜爱。吴刚在人间当然酿不出真正的琼浆来,但以他的手艺和已经玩得出神入化的幻术,借普通桂树酿造出有一定催眠作用的桂花酒还是轻易而举的事情。
常珠不受迷幻催眠其实是因为一个很小的意外,她当日在三仙洞府误喝了陆羽的七转玲珑茶,七次转世可不受药物所幻,陆羽那时还未来得及向两位老友炫耀这种茶的好处。这是题里浇茶解酒酣的缘故,只是常珠无从知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