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龙来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儿是东圣大陆,思霞城
东圣大陆,是个神奇而又年轻的大陆,东西横跨八千里,南北纵向足有两万里之遥。在极北的地方,一望无际都是大森林;极南的地方则是一片茫茫的沙海。只有在中间,南北跨距三千里的地方,有人类居住。
东圣大陆的人类分为三个大族,每个族中有一座大城,是各族的首都。在大陆的东部,居住着寒北武族,建都于舞龙城;寒北武族的南方,则是盛南道族的势力范围,他们建都于秀春城。大陆的西部,便是太西法族的所在了。而思霞城,处于太西法族的中部,便是法族都城的所在。
思霞城的大部分地方都是平民的居所,城北部是一座不算十分大却十分有创意的宫殿,那便是思霞城城主、太西法族族长灵千秋所居住的地方。刚从那神奇的梦境中惊醒的老将军,也就居住在这城主宫中的总军卫室里。
天亮了。
老将军坐在床上,雪白的头发垂到胸前。他伸手搔搔头,紧锁着眉,喃喃地自语着:“这梦,好熟悉啊!是什么时候,做过这种怪梦的呢?那是……对!七年前!”他不由自主地猛一拍床板,叫了起来。忽地,又锁起眉头,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老将军,今年已经八十三岁了。而在七年之前,他还并不在这个神秘的大陆上,他正居住于另一个遥远的地方——地球上的中原大陆,成都城中。
这位老将军,自从十五岁起就投身于军旅,在乱世三国之中,浴血拼杀,只为着完成自己心中的一点期愿。
神州大地,自东汉末年黄巾之乱起,就陷入了群雄并起,硝烟遍地的乱世之中。在黄河北面,晋西山地里,有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城,却在一夜间就扬名天下,只为着这儿出了一位大英雄:他在界河上单骑救主,以一柄梨花金枪,杀退河北名将文丑,救下了当时的河北枭雄公孙瓒,并从此就踏上了他的寻梦之旅。这个不起眼的小城,就是常山真定;而这位英雄,便是日后纵横天下的名将赵云!
常山赵子龙!
不过,也许永远没有人会想到,一代神枪将赵子龙,会在自己已经七十六岁的时候,莫名其妙地来到这个奇异的邃光星球,又会神奇地当上这东圣大陆的总军卫,统领所有属于人类的武装力量,而自己手下却没有一兵一卒;又会躺在这间简朴却又精致的宫殿里,做着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梦。
七年了!赵云清楚地记得,七年前的那个秋季,他也是经常做着这个怪梦,以致于让自己心神不宁。找了不少的大夫,也找来算卦的和圆梦的,却总也没有人知道做这个怪梦的原因,没有人能够给他说出个所以然来。心情焦闷的他,足有一个月没能动一下自己一向离手的金枪!以致于自己也感到了金枪对自己的埋怨!所以当他的心神稍恢复了一些的时候,那天清早,他天刚麻麻亮就起了床,在前院里练起了自己一生的绝学“雪舞梨花枪”,以慰勉一下陪伴自己六十一年的老伙伴——梨花金枪。而正在他练着枪的时候,改变了他老来命运,也改变了东圣大陆命运的事情,发生了!
他永远都会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正是蜀汉建兴六年秋八月二十日。
这天黎明,一辆马车驰进了成都城。
这时的成都城,才交五更时分,城中仍然是一片宁静与祥和。城东虎将街镇南将军府,也和别处一样,万簌俱寂。
没有人会来、敢来这儿扰乱,绝对没有,只因为这府中住的是成都城中人人敬仰的天下第一枪:赵云!
赵老将军已经七十有六了,可是仍然雄风依旧,神枪不老,仍然是蜀中的第一大将,也是天下间第一高手!
天刚亮,赵云已经在练武场上耍起了他那威震天下的“雪舞梨花枪”了。但见枪影乱舞,就像梨花飘飞,裹着赵云高大的身躯,简直不见人影,当真不愧是“天下第一枪”!
赵云正舞得高兴,门口有人拍手笑道:“子龙!好兴致,好枪法!”
赵云不慌不忙,收枪,散气,这才朝门口望,连忙拱手招呼:“唉呀,怎么会是丞相!快请!”
长袍纶巾、羽扇飘飘,有如神仙在世的诸葛亮拱起手,答礼道:“一大清早就来打扰子龙兄休息,真是对不住哇!”
赵云将金枪交给家将,挽着诸葛亮的手朝屋里走:“哪里哪里。前些日子,我还被一个恶梦所困挠呢。今天稍好了一些,才早些起来练枪的呢。”
诸葛亮一惊:“哦?老将军做恶梦?什么梦?”
赵云摇摇头,叹道:“哎,连续几天,我都做着同一个梦,梦里我不知是到了什么地方,甚至也不知道我倒底在哪儿?空气中还是地底下!一座高山上,两个青年打得天翻地覆,然后一道强光,一场大爆炸,一片炫目!我就在这强光里惊醒。”
诸葛亮惊道:“哦?有这样的事?那老将军现在好些了吗?”
两人说着,走进大厅。赵云请诸葛亮在厅里坐下,一边喊仆人:“上茶!”一边对诸葛亮道:“没事了。这几天我开了些歇气宁神的药,好多了。昨天晚上就没做那个梦了。对了,丞相您不是在汉中练兵吗,怎么有空光临我这寒舍呢?是不是兵练好了,又要和曹魏那帮叛臣开战了,特地来叫上老兵我的呀?对了,我给你说啊丞相,你要北伐,必须得叫上我,可不能像上次那样,将都点完了还不通知我,要不是邓芝那小孩子讲义气,恐怕我到现在还闷在家里呢!”(事见《三国演义》之《一出祁山》)
诸葛亮摇着羽扇,说:“老将军真不愧是天下闻名的忠义名将!你还别说,我这次秘密从汉中赶来,没有惊动任何人,就是因为遇上了一件难题,专门来请老将军出手相助的。这事关系复兴中原的大业,而且十分难,除了老将军你这杆天下第一枪,恐怕就没第二个人办得了了!”

“哦?”赵云来了兴致:“会有这样的事?是什么事,说来听听。”
“可是,老将军的身子……”
赵云豪迈地一摆手:“没事!丞相您尽管放心。别说我现在已经好了,就是重病缠身,男儿汉以身许国,既有了任务,那也是要拼力完成的。有什么事,丞相您就直说了吧,不用担心我!”
诸葛亮大为感动:“老将军!真不愧是忠绝天下的名将!不过……”他四下望望:“不好意思问一下,老将军这府上,怎么这么小?请问一下,有隐密点的所在吗?”
赵云笑道:“先帝分房子给将军们的时候,我没去过多争取,所以就分得了这最小的一个宅子。不过我家人不多,还住得下。至于隐密的地方嘛,倒还有一个。丞相请!”
两人站起身来,出了大厅,走进后院,七拐八拐,来到后厢房边一座独立的小楼下。赵云把诸葛亮请上楼,吩咐家将把楼梯移开,又让两个家将守住楼口,不让任何人靠近。然后才对诸葛亮道:“丞相,我府中只有这儿最隐密了。现在绝对不会有人能听到我们的谈话,丞相就请明言,是什么事情。”
诸葛亮哈哈大笑:“老将军是把当初刘琦公子向我请教计策的老办法搬了过来吧?好,好,这儿隐密。”
赵云笑笑。
一讲到正事,诸葛亮不笑了,压低声音说:“老将军记得张角吗?”
赵云愣了:“张角?您说的是黄巾军主将张角?”
“对,就是五十年前发动黄巾大暴动的天公将军张角!”
赵云不解:“记得。丞相突然提他做什么?”
诸葛亮说:“五十年多前,那还是后汉光和年间,张角在巨鹿山中打柴的时候,曾经遇上一个神仙,给了他一本书,老将军知道么?”
赵云道:“知道,那是南华老仙,给了他一本《南华真经》。南华老仙听说是两百多年前出现的一个道士,没有人知道他是从哪儿来的。他和我师父铁枪老人有点交情,我听师父提起过他,和他那本神奇的《南华真经》。”
“对,《南华真经》,又叫《太平要术》。可是子龙,你知道张角死后,这本书到哪儿去了么?”
“不知道。”
“张角病死在曲阳,那时黄巾暴动还没有失败。后来不久,朝廷派的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隽三人剿平了黄巾军,张角的坟也被皇甫嵩给挖开了,那本《南华真经》,也就落在了皇甫嵩手上。
“后来,董卓作乱,知道了这本书的下落。董卓不知道这本书的作用,可他的谋士李儒知道,所以董卓便逼皇甫嵩交出了这本书。可是他还来不及研习这书,便被吕布和王允给杀了。继承他权力的李傕等人也不知道这书的价值,仅以为是董卓喜欢看的书,便给他陪葬了。”(事见《三国演义》之《黄巾之乱》、《董卓之乱》两节)
赵云不懂:“那又怎么了?”
诸葛亮笑道:“子龙你还不了解这书的用处吧。张角只修练这书三个月,连入门篇都没有学通,可是他能呼风唤雨,法力高强,还能行兵布阵,修造机关,你说这本书厉不厉害?”
赵云还是弄不懂:“厉害倒是厉害,可是它不是给埋进墓底了吗?董卓死了都有四十几年了,那书怕都化成泥了吧?"
诸葛亮摇摇头:"那书是用天外藤索化浆做成纸书写就的,永远都不会坏。你想,那南华老仙既然是两百年前的人物,他的书哪有这么容易坏的?想当初,王允教唆吕布杀掉董卓那个暴君,确实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可惜老天不佑,又出了李傕做乱,但是毕竟天理还是在的,李傕为董卓下葬的时候,开始是埋在长安城外的楣坞,可是连续葬了三次,都没有葬成,全都被天降雷火给打破棺材,连骨头都打成了粉碎!于是李傕才干脆派了一万名军士在渭水南岸给董卓修了一个大陵墓.把董卓喜欢的东西都埋在里面,还设计了七层机关来保护。那本《南华真经》,便藏在墓中的最底层,放在一个镔铁做的盒子里!"
赵云道:"丞相了解得这么清楚,看来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啰!”
诸葛亮笑道:“我早在隐居新野卧龙岗的时候,就在关心这本书的下落了,因为这本书实在太厉害了。照我想,恐怕连南华老仙自己,也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书的作用吧。据我所知,它是有改天换地的神通的!幸好啊,它接连落在几个庸才的手中,没有发挥出它的真正价值,不然,恐怕现在的天下,早就不是汉家江山了!也幸好李傕叫一万名军士做了七层机关来保护这本书,使天下人都不容易拿到,不然,我们只怕也不能坐在这儿说话了。”
赵云道:“听丞相这口气,是不是现在有人在打这本书的主意?莫非除了丞相,还有人知道这本书?”
“对。是有这么一个人,他就是司马懿!”
赵云一惊:“司马懿?!”
“对,就是他!”诸葛亮谓叹:“如果说这世界上还有人能够研习、运用这本书,除了我之外,恐怕就只有这个司马懿了!他的确是我唯一的对手!”
赵云道:“司马懿想要《南华真经》,丞相怎么知道呢?”
诸葛亮拿出一卷纸。递给赵云:“这是前天中午,我在汉中练兵的时候接到的密报。子羽你看看。”
赵云接过来,见上面只有寥寥两行字:司马懿已派魏国绝世高手,前往渭水南岸董卓墓取《南华真经》!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