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个汉子急急赶到江陵城,日日守在府衙外,不断打听里面的情况,但看到有人出门,就扑上去连声为沈止观呼冤。 他们在江陵没有家,也不曾找客栈投宿,只是搭个篷子守在府衙外,不畏风吹雨打,更不怕烈日无情,每日只以粗馍裹腹。都说沈大人一日不脱牢笼,他们一日不回,如果沈大人有个三长两短,他们也把性命豁出去。
如此几日后,江陵本地也有人感他们之义,倒常有陌生妇人拿着好酒好菜来送与他们吃,也有与他们同心同意的百姓与他们畅谈结交,在府衙外连日放声大骂奸臣恶毒、陷害忠良。
像林阿牛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数不胜数,日日在府衙外大骂的人,虽从不曾**名字来,也足以令得王允之坐立难安了。
关于案子,他提审沈止观,如果不用刑是得不出他想要的口供的,去审问其他人,得到的全是对沈止观有利的口供,待要动刑法搞诡计,又怕惹得外头的百姓闹事,可要他以此结案白白放过沈止观却又万万不甘心。
他这里只得用一个拖字诀,可是他对于案件迟迟没有决断,外头百姓渐渐骚动,派到外头去打听消息的下人来报,江陵城已有了许多对他不利的传言。说钦差大人根本就是要借这案子陷害沈大人的,绝不会为沈止观平冤,如此市井间自然便有千奇百怪的骂词套到他身上,手下虽只说了几句,已足以让他气白了脸。
八月十日,王允之离开府衙,借故亲自去河堤查看,想乘机离开江陵城,这样只要身离此地,脱离危险,就上报朝中说沈止观煽动民众作乱,抗旨不从。可是一路上百姓护拥,口口声声说帮助大人查案,带领大人去河堤,河工们以及有关修河的官员全部赶到,说什么这样方便大人问话,根本不给他脱身的机会。

百姓中也有人大声叫喊:“钦差大人要给我们老百姓一个公道,沈大人的冤枉一天不平,我们一天不放钦差大人离开。不过,钦差大人肯定也不会扔下我们这些老百姓不管的。”
王允之无奈回府衙,当晚,便让打开小门,想趁夜色溜走,却见门外,至少有几十双眼睛死死地盯着自己,急忙又关上门,恨恨地回房。
八月十一日,王允之换了下人的衣服,青衣小帽,装做出外买东西,想要混出城去,才走没几步,就见一个风采非凡的佳公子含笑到面前来:“钦差大人真是专心问案啊,今日居然出来微服私访了,不知小民有什么可以帮到大人的?”
王允之干笑几声,立刻回头往府衙走去,身后苏慕云的一长串笑声,差点没让他吐出血来。
至此已深知这些百姓里,暗中有高人策动安排,沈止观的案子不结,自己只怕是寸步难离江陵了。
虽是如此,他终究不肯甘心,仍是迟迟没有动静,只是整日躲在府衙不再出来。民间骂声虽众,他只做不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