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回 枉做小人的李成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平镇这场大决战最后以叶知秋“毫无悬念”的优势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不,确切的说,是叶知秋以“微薄”的优势战胜了虎磐王朝的铁真大帅,可以说,铁真是带着失望与悲伤的心情,暗淡离开了中平镇,一下子就向后撤退了三十里。
铁真向后撤退,基本上意味着,铁真对盛京城造成的威胁算是解除了。
叶知秋心中也十分清楚,今天的这次会战,自己能侥幸胜过铁真,可以说是带了很大的侥幸性好机遇性,如果按照正常军事程序走,正常的作战程序,今天的败战,自己是吃定了的。
侥幸的是,自己手下的士兵在最后关头,还是很勇敢的挺了下来,尤其是段兴辉最后关头挺住了铁真麾下王牌兵团的猛烈进攻,成功的扼杀住了敌人的进攻趋势,否则的话,自己即使不会成为铁真的阶下囚,那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
不管自己有多大能耐,那时一切都成为了空谈,还谈什么心中的理想与抱负,虽然自己现在还没有什么大的理想与抱负,但谁说叶知秋心中就没有了梦想和追求,只是叶知秋暂时还没有找到最终想要追求的梦想。
其实只要是人,无论是个平凡人,还是伟人,他的心中都是有他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叶知秋也不例外。
所有的叶家军看到虎磐王朝的军队向后撤退时,他们都热情的欢呼了起来,那声音几乎盖住了战马的嘶哑声,震住了敌人的进攻趋势,隐盖了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份恐惧:
“我们胜利了,我们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我们击退了强势的敌人。”
甚至有很多的士兵都热泪满怀,心情可谓激动无比。而这种心境并不是凡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
夏丝蝶看到叶知秋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后,没有经过任何思考,立即从中平镇的城墙下跑了下来,前去迎接获胜的叶知秋。
当她看到叶知秋的身影后,根本就没有顾及到叶知秋的身边还有其他将士们,也没有顾及到叶知秋身上还夹带着浓浓的血腥味,而是直接投到了叶知秋的怀抱中,久久不语。
由此可见夏丝蝶此时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也是,她的心情也是由担忧到激动,她的心境也成熟了许多。
叶知秋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叶知秋也是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要知道,叶知秋之前虽然多次战胜郝连苍穹这位享名龙腾帝国的统帅,但叶知秋基本上都是在敌人的背后与他展开作战的,根本就没有和他正面进行着激战,而这场战争的意义并不一样,这是叶知秋第一次与敌人展开了正面激战,还是在自己的实力并不如敌人的前提下爆发的激战。
这样的意义,可是非同一般。叶知秋也算是再次创造了军事上的一次神话,一次可以载入史册的神话。
叶知秋也由此战后,他的声名再次印入了整个华文帝国百姓的心中,尤其是那些青壮年的低层士兵心中,成为了这些士兵心中的偶像,以及他们一生追求的目标。
叶知秋回到中平镇的镇守府后,立即召开了军事紧急会议,因为叶知秋知道此战虽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不过叶知秋也明白此战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果不借着这个机会说出来,叶知秋心中也不怎么痛快。
在这次会议上,叶知秋首先作了自我批评,把这次作战的过程,以及这场战争的得失向到会的各位将领作了一个分析:
“这次作战,结果虽然是我们取得的了胜利,但是在整个作战过程中,本帅还是低估了铁真在作战上的把握与布局,所以,这次作战本帅是要负上首要的责任,这里,本帅要向那些勇敢面对敌人进攻时做出牺牲的士兵们说上一声对不起,也送上本帅最高的敬意。”
“虽然他们已经听不见了,但本帅还是要把本帅心中的那份愧疚说出来。同时在这次作战中,本帅要表扬的是黑豹兵团段兴辉兵团长和魔狮兵团的许成宗兵团长。在这里,本帅不仅要表扬他们,同时本帅也要把黑豹兵团与魔狮兵团全权的交给他们俩打理了,从此后,段兴辉与许成宗分别就是黑豹兵团与魔狮兵团的兵团长了,今后,这两支兵团的军务本帅将全权交给他们俩去打理,基本上本帅不再插手其中的事务,同时,本帅也希望段兵团长与许兵团长能带领黑豹兵团与魔狮兵团创造更多的佳绩,走向新的辉煌。”
“当然了,在这次战争中,并不是只有段、许两位兵团长有功勋,其他的将领也创下了不同的功勋。比如天狼兵团的叶风也很不错,但他在给许成宗造势时,还是忽略了一点没有注意到,那就是,他想要冲到我的面前来,虽然成功的吸引了很大一部分敌人的兵力,但在整体战争中,像这样的作战方式,吃亏的只能是自己,所以关于叶风的奖赏,就让他暂时代理天狼兵团兵团长一职,也希望各位将领能从叶风的身上汲取经验教训,作战要有全局观的同时,也要尽量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当然了,其他的将领也都立下了战功,本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反正一句话,在本帅这里做事的原则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而各位的功勋本帅也叫书记管一一记了下来。稍后,本帅会把这次会战的结果传到盛京城内的皇帝处,同时,也将各位的战功列在上面,请皇帝赏赐大家。”
“在这里,本帅想说的一句话,你们大家跟在本帅后面打战,虽然没有什么荣华富贵,但只要在本帅能力范围内,本帅绝对是不会亏待各位的。希望大家都能尽心尽力的做事,做好自己手上的事,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更要用心的做好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的事。”
“好了,关于战功一事,本帅想就先说到这儿,这次召集各位来的目的就是想要与各位研究一下:我们现在是否要乘胜追击铁真,还是等把战功送到皇帝处,等待皇帝的圣旨。”
叶知秋说完后,喝了一杯清茶,并用眼神扫视了众人一眼。叶知秋知道,军事上进行策划时,进行这样的集思广益,很大程度上,会贻误战机的。不过,叶知秋的心中也很清楚,这个时候如果主动追击铁真,自己还是没有这样的一个实力,虽然自己是战胜了铁真,但铁真手上的实力并没有消耗多少。
其实,叶知秋心中也是另有打算,但这个打算还不好同与会的各位将领说明白的。毕竟叶知秋在信任他麾下将领的同时,也需要保留一些,如此以来,叶知秋部署整个战局时,就越少的人知道。同时叶知秋也想借机好好考量一下众位将领的军事造诣和素养。
叶知秋的这次说话虽然说的很简单,同时,也有很多的地方并没有说到,但众人的心中还是都明白了叶知秋话语中含义。
众人对叶知秋的询问,虽然有着不同的想法与理解,但对于是否追击铁真的军事行动,他们还是一致认可的。因为众人都明白一点,乘着士兵们士气高涨的时候追击敌人,是事半功倍的。
但他们这个时候并没有了解到叶知秋内心当中最深处的想法。因为叶知秋已经将整个思路扩伸到了整个政治局面,这也是叶知秋需要考验麾下各位将领的所在。
叶知秋静静听着众人的意见,虽然众人并没有什么争吵,但这也正是叶知秋希望看到的。虽然有时候争吵是必要的,但过多的争吵,多少还是会影响到众人之间的感情。
叶知秋同时也明白冷兵器作战与热兵器作战之间是有着不同的地方,当然,相同的地方那都是需要人才与经济基础的。不同的地方,则是关于军队的训练与装备,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尤其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青壮年精英,会在短时间内冲垮一支没有丝毫训练的军队的,同时,一直合作无间的军队也会很容易打败一支杂牌军的。
但铁真手上的军队是否符合这样的一个标准,叶知秋的心中比他手下的各位将领要清楚的多。
叶知秋听着众人的意见,在脑海中闪过了自己前世一位伟人写过的一句诗词,嘴中就不知觉的跟着念了出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众人听到叶知秋有这样的“才华”时,心中都感到一种自豪,毕竟自己的主帅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虽然众人并不知道霸王是谁,甚至觉得叶知秋把铁真当成霸王是一点太过于抬举铁真了。
当然,叶知秋也知道铁真根本就没有霸王身上的那份勇猛,但叶知秋也并没有为众人释疑,反正自己已经盗用了伟人的诗词,那就让众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观点,那就是他叶知秋不仅会指挥战争,而且在文采也是一定的功底,毕竟叶知秋之前还是以一个文弱书生领兵作战的。
众人都在准备着追击铁真的时候,叶知秋收到了皇帝李成明的一道圣旨。
原来在中平镇内李道群已经安排了好多的斥候或者说是情报人员,这边战事一开始,盛京城内的李成明就已经收到了消息,虽然最后的战果还并不是很清楚,但李成明的圣旨还是很明显的告诉叶知秋,目前能做好的就是把中平镇给守卫好,其他的事,等帝国有了实力的时候再议。

叶知秋听完这道圣旨后,面无表情的离开了议事大厅,让宣传圣旨的太监很是尴尬,甚至很是气愤。
叶知秋手下的一干将领听完了宣旨太监所宣读的圣旨后,也都是感觉到十分的气愤。
圣旨中的意思可谓是相当的明确,那就是李成明想要把这份战功送给自己的嫡系部队,一群纨绔子弟所组成的皇家近卫军,同时,李成明也想借次机会适当的打击一下叶知秋的“嚣张气焰”,将叶知秋所取得的成效抢占过来。
叶知秋虽然面无表情的离开了,但他的心中却是乐开了怀的,因为这道圣旨可以说是下的非常及时,比久旱逢甘霖还要及时。
叶知秋心中不可告人的打算,就是要利用李成明的小气和那份害怕叶知秋坐大的微妙心理,牢牢的把他手下的几大将领控制在手上,虽然叶知秋手下的将领基本上都是出身于叶家,但谁又敢保证,人在更高利益的面前时,他不会出卖自己的灵魂呢?
同时,叶知秋也想借着这道圣旨,要让众人明白一个道理:即使你有着天大的功劳,在皇帝眼中,那都不算什么,都是皇帝手中的一颗棋子,一个有利用价值的棋子。
这下子,李成明的这道圣旨,可以说让叶知秋心中的小九九完全的实现了。
叶知秋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要好好安慰一下他手下将领已经受到了伤害的心灵。不过在这之前,叶知秋还是要好好的伪装一下。
叶知秋之前并没有将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并不是他担心他麾下将领不愿意执行他的作战指令,就算是众将领的意见和他的作战思路相反,叶知秋这时并不想要有过多的损失,这些可是叶知秋手中最大的资本。
其实叶知秋也基本算到了李成明会出这样的一个昏招,所以叶知秋才会不声不响的支持他麾下将领的意见。
叶知秋有这样的一个打算,并不意味着叶知秋开始有了其他什么阴谋诡计,这也是叶知秋在其父亲身上得到的一个经验教训,只有自己牢牢的控制住手上的军队和现有的权力,不管在什么时候,自己都能用手上的影响力为自己造势,不让有心人将自己手上的权力分走。
夏丝蝶看到叶知秋面无表情来到自己的房间时,就知道叶知秋此时的心情是非常的“糟糕”,但又不知道叶知秋为着什么事而不高兴。
夏丝蝶看到眼前这以幕,觉得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女人身上独特的温柔“感染”、温暖叶知秋那已经变凉的心情。
叶知秋心情虽然很是“不好”,不过,他看到夏丝蝶这样为着自己着想时,也就把自己心中的担心说给了夏丝蝶听,最后还不忘补充了一句。
“不管军事多么的厉害,还是要为政治服务的,军事是政治的延伸。”
而这句话,才是叶知秋最想表达的话,是叶知秋真正所担心的事,也是叶知秋现在还没有能力做到的事。
“夫君,这个你不要太过于担心,不管是你取得了胜利,还是皇家近卫军取得了胜利,总之都是为着帝国着想,为帝国服务的,如果夫君心中还有其他想法,那夫君就应该觉得有点委屈了。”
“再说,以此时夫君手上拥有的实力,还担心其他什么事发生吗?皇帝有这样的想法,他也是担心夫君在军事坐大后,无力再控制夫君,既然如此,那夫君何不干脆就把这个人情送给盛京城内的那些贵族呢,让他们见识一下战火的残酷,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说不定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苦苦哀求夫君帮他们收拾残局呢!”
夏丝蝶静静听完了叶知秋内心中“发泄”出来的牢骚,然后站在自己的角度细细的为叶知秋做着分析道,虽然还没有完全理解叶知秋的心意,不过基本上还是将叶知秋内心所担心的事,做了一个分析。
“丝蝶,这些我心中都很清楚,但等他们一闹腾,我手下的士兵又不知道要折损多少呢,这些士兵可都是跟在我后面的呀,他们也是我手上最坚实的资本,我得要为他们的生命负上相应的责任。”
叶知秋也知道夏丝蝶说的话很有道理,经过夏丝蝶的劝说后,叶知秋的心情也稍微好转了,其实叶知秋的心情根本就没有大坏过,最多只是在接受圣旨时,心情的微妙变化,感叹人性的世态炎凉。
但在叶知秋的心中似乎有了别样的感**彩了,不过,这个时候还不是很明显而已。因为叶知秋对夏丝蝶说的话,并不全面,而且叶知秋此时只想着要牢牢控制军权,至于其他,说实话,叶知秋还没有过多的考虑。
既然后面的工作已经被盛京城内的那些好高务远的贵族子弟接手了,叶知秋手头基本上也已经没有了什么大事可做了,所以,他安排好各个兵团抓紧时间训练士兵以及补充兵员和装备,同时也把这次会战的结果送到李成明的手上,并要求给立功的将领进行适当的封赏。
其余的时间,叶知秋不是带着夏丝蝶和叶若心逛街,就是在镇守府内练功,或者坐在书房中看书打发时间。
基本上,接下来的时间叶知秋根本就没有再过问军事上任何一件事情,哪怕是皇帝下旨要求叶知秋做好一切工作配合皇家近卫军作战,叶知秋也没有出来,而是把这个权力下放到袁世风,下放到他这个作战参谋的身上,交给他全权处理。
叶知秋这个做法明显的带有“赌气”的性质,但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姿态,让他手下的将领明白,军事与政治上的关系。
叶知秋手下将领又何尝不是在赌气呢。圣旨下达的时候,众位将领总是与那些贵族们之间产生或大或小的摩擦,就是让他们觉得日子也不是很好过。
当然在战争上,叶知秋还是示意众人要做好防范工作,只要那些贵族们的要求不是很过分,叶知秋还是示意各位将领尽量作适当配合工作。
叶知秋这样做,同时也要让他们感受下一下,让他们去“服侍”盛京城的贵族们,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也要让他们的心中明白贵族与自己之间的天平衡量变化。
叶知秋通过渠道把战报送到李成明手上的时候,李成明再一次被叶知秋能取得的军事胜利而感到高兴,但是他的心中又在担心叶知秋就此会过分坐大。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哪个皇帝不在担心自己的江山与**下的龙椅呢,哪个皇帝不担心臣子出现功高震主的局面。
再说了,整个帝国能取得战争胜利的将领也只有叶知秋一人,李成明在用他的同时,肯定也会有所制约的,否则的话,那叶知秋不是成了拥有实权的“无冕之皇”了吗。同时,李成明心中的小九九又怎么能逃得过叶知秋这样拥有“几千年”政治理论经验的人的法眼呢?
当然了,该赏赐的还是要赏赐,这次在李道群的建议下,李成明也变“聪明”了许多,竟然想到了要重赏叶知秋手下的一干将领,尤其是那些不是叶家家将出身的将领,而叶家家将出身的将领也要给予赏赐,不过,他们的赏赐明显就比那些非叶家家将的将领少了很多,也没有那么的重了。
关于对叶知秋的赏赐,李成明也没有什么好“吝啬”的,但明显的,他只是赏赐一些布帛等没有实质性的东西。
李成明这招不正是在为叶知秋心中的打算造势吗?只要叶家军的将领的心还在叶知秋这名统帅身上,这一招是最大昏招。
李成明的这一招也的确够“毒”的,只要赏赐一到叶知秋手下各位将领的手上,众人就会被李成明的赏赐所“离间”的。
李成明的想法虽然没错,但他还是忽视了叶知秋对整个军团的影响力,对军团的将领和士兵的影响力。再说了,叶知秋手下的将领基本上都是出身于叶家,几个不是叶家出身的将领,也都已经被叶知秋很好的控制在手上,同时,他们也被叶知秋的能耐与器重或者说是大方深深的吸引住了。
如果李成明真想用这一招的话,只能暂时用在叶知秋手下那些还不显山露水的基层将领身上,或许还有点效果,但叶知秋是深深知道“枪秆子里出政权”的一个人,他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大的野心,难道他一点防备也没有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只不过叶知秋的手头暂时还没有足够的人才为自己所用,也还没有将自己的人手充分放到基层将领上,但叶知秋一直非常重视基层将领的建设。所以,李成明这次是枉做“小人”了,甚至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如果叶知秋再适当鼓吹一下的话,虽不敢说众人都会萌生叛逆的心理,至少,他们对李成明的忠心会减少很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