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兴安府征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知秋这边取得了一场小规模的伏击战争的胜利的同一时间内,离叶知秋并没有多远距离的蒙自郡,李道君的日子过的非常不好。
前几天,李道君就与虎磐王朝的军队在蒙自郡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会战。
这场会战是离道君没的选择时所做出的选择。
这场会战更是没有任何的悬念,毕竟是一场遭遇战,是李道君毫无准备的一场遭遇战。
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以虎磐王朝的惨胜而结束,李道君手上的兵力损失也是相当大,原本就是一群残兵败将,士兵的士气已经是非常的低落,再加上李道君的自以为是,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可想而知。
同时,虎磐王朝的军队是借着胜利的勇猛,加上虎磐王朝军队的统帅铁真是虎磐王朝最有名气的统帅,无论是两军的统帅还是士兵,华文帝国的这场战争的结局已经是注定了。
蒙自郡,包河府。
李道君将惨败后的军队全部聚集在包河府中,兵力虽然还有十六万,但士兵的士气已经低落到最低谷了,士兵也已经产生了厌战情绪。
虎磐王朝的兵力却有二十多万,虎磐王朝的士兵却犹如朝阳,无论是士气还是士兵的作战能力,都在华文帝国之上。
这些情形的对比,就算李道君是个自以为是的人,李道君心中还是非常有数。
李道君看到虎磐王朝的军队也在包河府外驻扎,李道君就知道敌人是想对自己采取围困策略,是想要把自己围困在包河府中,并割断自己与外界的联系,李道君也只好采取坐以待守的策略应对敌人的围攻。
李道君也清楚自己率军在包河府内等着虎磐王朝军队的强攻,是他目前的上策,毕竟自己作为防守方,在城防作战中,还是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不过李道君心中也清楚手上的这支军队是一群残兵败将的组合,士气上已经输给了虎磐王朝。
李道君的身边,虽然有华文帝国的两大名将(叶少堠和夏信)辅佐自己,但他也清楚士兵们的士气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可以完全恢复过来,面对这种情形,这场战争不用打,其结果,李道君心中也有数,这也是李道君决定在包河府和虎磐王朝来一次决战的原因。
不管这场会战的结果会怎样,李道君也只好赌上一赌。
虎磐王朝的军队对包河府采取的围攻策略是,三面攻击政策,只留一面作为李道君败退的选择,而作为重点进攻的一点则是包河府的北门。
在包河府的北门城墙下,虎磐王朝聚集了近十五万军队用来强攻包河府的北门,而包河府的东西两门则不到五万士兵作为佯攻。
李道君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东西两门的敌人只是作为佯攻,也许是因为铁真在东西两门的佯攻做的太成功了一点,让李道君判断失误,他看到敌人分兵进攻,自己也把士兵完全分开来应对敌人的进攻,这样就导致了防守北门的士兵出现了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而北门却恰好是虎磐王朝军队主力强攻的地方。
由于李道君军事作战的失策,包河府的围困战根本就没有任何悬念,不过,李道君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他还以为自己完全可以在包河府能将虎磐王朝军队阻拦住。
一名统帅有这种白痴般的认识,不失败,那哪里还有天理?
李道君年轻时根本就没有这种心胸,可能是这么多年一直被压抑的结果吧,也可能是野心和**所带来的后果吧!
虎磐王朝进攻北门的士兵是分布成四层:第一层仍是他们贯用的盾牌手,第二层则是弓箭手,第三层则是攻城队,第四层则是保护第三层的弓箭手。
虎磐王朝分开来的四层士兵进攻北门,让李道君感到很是困惑,这在李道君的军事生涯中,还从来没有遇到过铁真这种进攻方式。
叶少堠虽然清楚敌人进攻的意图,但他现在作为李道君的助手,再加上,他们俩以前有过一些小的过节,叶少堠的正确建议不但李道君不采纳,反而还给予叶少堠一阵嘲笑。
做为叶少堠的亲家夏信,夏信心中也很清楚李道君与叶少堠之间的那种复杂“关系”。
夏信处在两人之间既不能支持叶少堠,也不能支持李道君。
夏信选择的策略则是冷眼观看,或者说是保持沉默;或许是期待?或许是夏昌羽自从离开了嘉峪关后,夏信再也没有他的任何消息,所以夏信才会把更多的“心血和精力”放在“寻找”夏昌羽身上。
虽然叶家和自己是儿女亲家,但儿女亲家的关系还是比不上与自己儿子那么亲密的。
叶少堠也多次在李道君的面前建议过铁真围攻包河府的真正用意,但李道君正是和叶少堠之间的那种复杂关系,再加上李道君这么多年来的心境变化,李道君根本就没有采纳,反而讥笑之。
李道君正站在包河府的城墙上,看着敌我两军在城上城下相互厮杀着。
李道君眼睛看到的是:虎磐王朝的军队已经攻打到了包河府的城墙下,第三层的攻城队已经架起了攻城用的软木梯,在盾牌手护翼下的弓箭手正不断的“偷袭”着城墙上己方的士兵,同时虎磐王朝军队的第四层的弓箭手也在不断的给己方士兵造成伤亡,己方士兵是一个一个倒在自己的面前,已经架好的软木梯上爬满了虎磐王朝的士兵,同时北门的城门正不断的遭受着虎磐王朝攻城队的撞击,原本就不怎么结实的城门眼看就很难保住了。
李道君虽然看到了这副场景,但李道君的心中却想不到一个更好的应对方法。他此时已经明白叶少堠当初的建议是正确的,但天下又有多少后悔药好吃呢?但他心中更多的还是嫉妒,嫉妒叶少堠的能耐。
包河府的城墙上。
华文帝国的士兵正不停的做着一个相同的动作:一看到敌人爬上了城墙,就给他们一刀一枪或者是一斧一钺等等什么之类的攻击,虽然并没有给敌人造成多大的杀伤威胁,但也减少了虎磐王朝士兵进一步的攻打包河府城墙上的己方士兵,己方的弓箭手也在不间断的向下射着手中即将要用完的箭矢,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也许是虎磐王朝军队的统帅在娘子关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吧。
同时城墙上的士兵也在不断的向下抛石头和倒滚开水和滚油,虽然这样给敌人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这些防守用的器件很快也要用尽了。
李道君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但士兵士气不可用,防守器械越来越少,将领正确意见没有采用,这些都制约着李道君防守包河府战争的进行。
但战争打到了此时,即使李道君心中有什么不甘想法,也都已经不能扭转什么战局。
虎磐王朝这次的进攻不知是在试探李道君手上到底有什么样的实力,还是出与其他方面的考虑。
很快,敌人就选择了主动撤退,城墙上士兵看到了敌人向后撤退后,他们当中大部分的士兵,都像是用尽了身上所有的力气那样虚脱的斜倒了下去,很长时间后,身体才恢复了正常知觉,这其中,甚至还有部分士兵永远失去了知觉。
李道君看到敌人就这样撤退了,虽然十分不解,但心中却像是放下了一块大石一样,整个人也变得轻松了许多。
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铁真根本就不可能会这样选择撤退,背后肯定会另有玄机。
包河府的城墙上,华文帝国士兵的精神正当开始有所放松的时候,城墙下再一次响起了虎磐王朝军队进攻的号声。
敌人进攻的号声在这个时候响起,彻底冲击了华文帝国士兵身上的每一根神经。
他们心中都想大骂虎磐王朝军队的统帅(铁真),但他们现在即使想骂,对他们来说,也没有时间骂了。
因为虎磐王朝军队冲锋的号角响起不久后,虎磐王朝的军队就快速攻到了包河府的城墙下。
这次虎磐王朝军队采取的是另一种战术:攻在最前面不是敌人的士兵,而是一群牛,一群牛尾巴上绑着一道道火焰,牛群的后面则跟着敌人的士兵,他们的手上拿着的正是攻城用的器具。
原来铁真这次是想利用牛群撞门,后面又是士兵们手拿攻城器具,两者结合,无论是多么坚固的城门也会被这群“畜生”攻破的,更何况包河府的成门并不那么坚固,再加上前面已经让虎磐王朝的士兵破坏的差不多,这次用上牛群,包河府的成门想要毫发无伤,还真不是个什么问题。
李道君站在城墙上,看到虎磐王朝这次进攻的方式时,他的神情完全是一幅惊呆的样子。
李道君并不是没有见过这种攻城方法,而这种攻城方法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了,可以说是能放到历史的尘埃中。
李道君之所以能知道这个攻城方式,还是在华文帝国的皇家书馆中,自己一次无意中看到的。如今却真实的在自己眼前展现,亲眼见到了这种古老的攻城方式,也算自己有眼福?
李道君心中大骂对手的同时,也知道自己这个对手,是一个很会打战的将领,更是一个出色的军事统帅。
这样的对手,并不好对付,但李道君有幸遇到了,不管会有怎样一个结果,自己必须面对,除非自己想要做个逃兵。
城墙上,李道君还在遐想,但时间并不会等他想好了对策后,敌人才打到他的面前,好让他想好对策,公平的与敌人作战。
相反,敌人会乘着李道君苦思对策的时候,敌人就会发动最猛烈的进攻。
包河府北门的城门快就被这群畜生攻破了,这群牛进入城内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四处乱窜,虽然在撞击城门时,损失了一些牛群,牛尾巴上还有火焰,尾巴着火的牛群就像是发了疯一样,进城后,四处乱窜,给城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毕竟牛群到哪里,那里就会很容易着火的,这个时代的建筑,还是有很多都是木材结构。
这样,无论对城内的普通百姓,还是对士兵来说,都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也有相当大的损失。
这样的损失恰好给了敌人一个可乘之机。
铁真利用畜生攻城的方法,轻松攻破了包河府的城门,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之情,自己看到牛群四处乱窜的同时也“放着火”,心中不由想到,看来这场战不用士兵了,光靠这群牛群,自己就已经取得了胜利。

铁真虽然是这样想,但实际行动中,铁真并没有这样做,根据铁真的安排,跟在牛群后面的是虎磐王朝进攻华文帝国的一支精锐兵团,在虎磐王朝是几乎没有敌手的一支兵团,也是铁真手上的一支王牌师,不到关键时刻,铁真并不想用的一支铁军,虽然铁真提前让这支兵团在华文帝国的面前暴露出来,铁真虽然心中有所不愿,但他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攻打到华文帝国的帝都盛京城,这毕竟不是虎磐王朝一个国家攻打华文帝国,而是有三个国家联合进攻华文帝国,铁真必须要在其他两个国家之前攻打到盛京城,也好为虎磐王朝争取更多的利益。
可想而知,李道君手下的士兵,原先在士气上已经输了一筹,再加上铁真的这一手“歪招”,以有心算无心,李道君焉有不失败的道理,更何况,在两军短兵相对时,华文帝国的士兵也不是虎磐王朝这支精锐兵团的对手。
李道君能让虎磐王朝以惨胜,也算是很有“本事”加幸运了。当然,这个“本事”则是叶少堠和夏信亲自指挥士兵所取得的结果,否则,真正的结果还真的不好说。
但眼前这场战,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李道君必定是失败无疑的。
李道君眼前已经没得选择,他只能选择再次向后撤退,丢下包河府,将包河府让给了虎磐王朝的铁真,再次做了回只会逃跑的逃兵。
李道君这一次失败后,就带着再一次接受残兵败将考验的士兵,一下子就退了二百多里,在蒙自郡的另一个府城新伊府等待着铁真的到来。
李道君这次是彻底被铁真打的没有丝毫“脾气”了,乖乖的在新伊府内等待着帝国的援军。
虽然华文帝国一时还不能派出什么援兵前来,但自己能支撑一时就支撑一时,力争给友军创造条件,好在最后时刻,能前来解救自己的危机。
西羊村伏击战(叶知秋伏击龙腾帝国的粮草物资护送军)的胜利和包河府会战的失败都在第一时间内传到了盛京城内,同样也传到了正在川西郡督军的李成林耳中。
当然,在盛京城内的李成明和在川西郡的李成林在听到这个消息时的表情是完全相反的。
李成明听到西羊村伏击战大捷的消息后,整个人就像是吸了兴奋“药物”一样,浑身都是劲,当然,最后得到“惩罚”的那个人,还是他的爱妃。
同时,李成明在文华殿上也是指名道姓的鼓励叶知秋所取得的成就,同时还传告整个华文帝国的百姓,让百姓们都知道帝国还是有希望能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他李成明还是能带给大家“幸福生活”,能带领大家走向光明。
李成明在文华殿上也下了一道圣旨,对叶知秋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一番褒奖。当然对李道君的“所作所为”,李成明也是去了一道圣旨,希望李道君再也不要辜负皇上的圣意和希望了,更不要辜负了皇上的圣恩,也希望能听到李道君取得大捷的消息。
李成林听到叶知秋获得西羊村伏击战的消息时,李成林的第一想法是和冷春风一样的。但李成林想的要远比冷春风多,李成林回想到了自己当初和柳筱冉商量的对策,自己现在开始有点后悔当初没有听柳筱冉那些正确的建议,自己白白错过了结识叶知秋的大好时机,如今,叶知秋在没有得到帝国任何先进装备物资的条件下就能打败龙腾帝国的一支小军队,虽然敌人只有三千名士兵,但要知道,叶知秋也只不过是“两千人”的队伍呀,而且叶知秋手下士兵的物资根本就不是敌人可对比的,这可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例呀。
当然了,作为西路军的统帅,甚至作为帝国未来的主宰,李成林思考清楚后,还是给叶知秋去了一封嘉奖信,对叶知秋所取得的战果表示满意和嘉奖,希望叶知秋今后能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叶知秋现在已经把敌后游击战的指挥权交给了天狼兵团和冷锋兵团,同时,叶知秋也将这两个兵团的兵权适当下放给叶风和叶郓。这一是因为,叶风是叶家的一个远房成员,而叶郓现在也算是得到了叶知秋的信任,当然,叶风也得到了叶知秋的信任,否则,即使叶风是叶家的远房成员,叶知秋也是不会把兵权交给他(们)的。
叶知秋最后对他们俩做了一些军事交代后,就带着三十名从两支兵团中层层筛选出来的最优秀的士兵(也就是他的护卫力量三十护卫)和四名家将以及叶、夏两女再次回到了兴安府内,叶知秋回兴安府是要在正面战场和敌人作战。
当然了,叶知秋是不会亲自率领士兵与敌人面对面的厮杀,叶知秋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耐,这也不是叶知秋的作风,叶知秋大批正面战场上与敌人展开战争,叶知秋也是不希望正面战场出现一些什么意外,说真的,叶知秋也是不放心那些贵族子弟出身的将领子弟们。
虽然兴安府被郝连苍穹围困了起来,但郝连苍穹并没有实行四面围困,同时郝连苍穹的驻军离兴安府还有点距离,这些都给叶知秋潜入兴安府提供了便利条件。
至于叶知秋是怎么潜入兴安府的,那只能说他也知秋山人只有妙计,不足为外人道哉。
叶知秋一回到兴安府内,就受到了众人的“热烈欢迎”,尤其是那些没有丝毫“背景”士兵的心更是对叶知秋充满了发自内心中最神圣的敬仰。当然,这当中也有一些是叶知秋在路上“收集”的士兵。
这些人没有丝毫背景,他们也有很多的家已经破落了,也算是一群无家可归的孩子,他们从叶知秋的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能回家的希望。所以,他们才会将他们最真诚的心送给叶知秋,这个他们的领头人。
他们相信,虽然此时敌人的力量还十分的强大,但只要在叶知秋的率领下,还是有希望获得最后的胜利。
士兵对统帅有信心,士兵对整场战争有信心,即使还有很多的波折,但起码做到了,士气可用。
叶知秋在回到兴安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再次征兵,如今有了叶知秋有了胜利的“威名”,征兵对叶知秋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当然,这些来参军的新兵中很多人,都是冲着叶知秋的名气来的,但更多的人是想保卫自己的家园,不让自己的亲人受到什么损害,也有的是想要为了家人报仇来的,但不管出于什么样的一个原因,叶知秋对他们都是敞开大门欢迎的。
虽然,甘宁郡内很多的青壮年都已经选择离开了,但还是相当一部分的人留了下来,而这些留了下来的青壮年都选择加入了叶知秋麾下。
这次能这么容易征到新兵,也要归功于一个人,而这人就是叶知秋的“枕边人”夏丝蝶。
征兵的口号是夏丝蝶帮叶知秋想的。原本叶知秋的征兵口号是:我需要你,帝国更需要你!
不过夏丝蝶在这个基础上受到了启发,把叶知秋的征兵口号进行了一番“润色”后,那效果和叶知秋征兵的口号是完全不一样了。
夏丝蝶修改后的征兵口号是:我们的家园正受到敌人的入侵,如果我们没有了家园,我们的家人该怎么生活,难道我们任由敌人在我们的家园内烧杀抢掠吗?敌人是不会跟我们讲什么仁慈的,他们会杀死我们的小孩、老人以及男人,并会把我们的姐妹们据为己有,不断蹂躏她们。大家都是有姐妹的,难道你们要眼睁睁的看着敌人蹂躏自己的姐妹吗?你们再看一下,正在保卫你们家园的统帅,是一个从小就疾病缠身的文弱书生,他都懂得保卫自己的家国,难道你们这些健壮的人还不如他吗?所以,统帅需要你们,帝国更需要你们。凡是有热血的你们,你们都应该毫不犹豫的站出来,和你们伟大的统帅共同作战,共同保卫自己的家国。
夏丝蝶的征兵口号一张贴出来,凡是有热血的人都被深深的打动了。这不仅是他们有姐妹、小孩和老人,他们更注重的是一种热情,一种情操,一种对“国家”的热情,更是他们心中的那腔热血。
所以叶知秋这一次征兵的结果,几乎是把兴安府的那些青壮年全部征集入伍了,人数一下子就达到了七万多人。
叶知秋看到这番成绩,心中还是充满了喜悦之情,这说明,帝国还有希望,民心可用呀。
在叶知秋护卫队的层层筛选下,最后虽然只征集了四万人,但这四万人绝对都是他们之中最强壮的青壮人群。
叶知秋征兵的原则是:家中有好几个兄弟的人可以留下,凡是兄弟三人的留两个,兄弟两人的只要一个,而只有一个男丁的,则不要。
叶知秋虽然急需要人来扩充士兵,但他并不想让人绝后。当然,这当中也有非要参军想要保家卫国,叶知秋冲着他们的热诚,最后都把他们编到了后勤部队,叶知秋并不想寒了这些有着热血青年的心,这样也会寒了民心。
叶知秋现在手中的士兵已经达到了四万多人,叶知秋把新征集的士兵归为一个兵团,这个兵团暂时命名为平虏兵团,士兵的训练全部交给了他手下的那三十名护卫。
叶知秋心中也知道,如果现在光靠这个兵团杀敌,那是非常不现实的。
现在叶知秋一方面要不断抓紧时间对他们实现训练;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派出斥候打探龙腾帝**队最新动向的消息。
同时叶知秋也希望天狼兵团和冷锋兵团在敌后能牵制敌人的时间更长久一点。
但战争是不等人的,战争的发展趋势是否真如叶知秋所想呢?这个,叶知秋心中也是没有丝毫底气,叶知秋现在能做的,说白了,也只能尽尽人事。
尽量牵制龙腾帝国进军的步伐,要说到能战胜龙腾帝国,这点,叶知秋也不抱任何希望,这也是叶知秋的自知之明。
不过,无论这场战争要打到什么程度,叶知秋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他只能坚持到底。
谁坚持到最后,谁才是最大的赢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