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回 东部风云(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成林压根就没有想到叶知秋会暂时放弃攻打盛京城的军事行动,而把目标放到了东部那些追随他的势力身上。李成林没有想到,那是因为李成林在战略眼光上没有叶知秋看的那么远,同时加上李成林在战术上也没有叶知秋麾下将领那么出色,李成林能打赢帝国内战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问号。不过李成林可不是这样认为的,李成林认为叶知秋是因为手上没有足够的兵力能将盛京城打下,因而叶知秋才会选择攻打帝国东部。李成林的认识不能说是错误的,这只不过是每个人对军务的认知程度,李成林认为他只要在政治上占据了决优势,他就不怕叶知秋在军事上的才华和战功,毕竟军事还是政治的延伸。但李成林也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只要当政治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才会运用军事这个手段,而现在他已经进行了造反这个职业,也就是说,眼前的帝国局势已经无法通过政治这个常规性的手段来解决了,也只能运用军事这个血腥暴力手段来彻底洗牌了。
华政成在第一时间内率军赶到了东海郡,虽然路程上也遇到了很多地方势力的干涉,但这些地方势力根本就不是华政成麾下的雄鹰兵团的对手,同时,华政成也并没有将这些地方势力放在心上,华政成是将目标直插东海郡的首府松山府,即使一路上遇到那些干涉,华政成根本就没有做多少的抵抗,所以并没有浪费多少时间。华政成虽然在政治上并没有多大的天赋,但华政成也清楚:只有将松山府拿下,那就基本意味着整个东海郡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政治优势。
东海郡总督楚南天是个很有才能的地方政务官员,他不仅懂得政治相关的政务,同时也懂得军务上的一些常规性的知识,不过他一直被李成林压着,毕竟李成林的封地是东海郡,要知道县官不如现管,楚南天虽然是东海郡的总督,但很多政务的处理方式方法,他必须向李成林咨询、请问,即使有些问题的处理方法,楚南天心中已经拿定了主意,但没有得到李成林的认可和授意前,楚南天也根本没有办法执行,这就是楚南天的难处。不过楚南天的确是个有才能的总督,他头上即使有李成林压着,但他一直没有让李成林抓到任何把柄,他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做了将近十年了,要知道在帝国的任何一名总督很少在一个地方上能做这么长的时间,从这个方面也可以看出楚南天的做人方法的确很老到,连做人也很手腕,所以他并没有让李成林抓住任何把柄,也没有给李成林任何难堪,即使李成林起兵造反,虽然楚南天并不怎么认可,但楚南天还是全力支持李成林的一切军事行动,在后勤供给上从来没有拖过李成林任何后腿。
东海郡是帝国东部地区最富裕的一个郡制,即使李成林对本地很多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但并没有影响到东海郡在帝国东部地区的地位,除了东海郡的地理优势外,东海郡能取得这么大的成效,不是楚南天这个总督的功劳,难道还是他李成林的功劳?所以,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楚南天的才能。不过有才能是一回事,但并不会因此就意味着他的眼光会让他选择站在一个正确的阵营中。不过有时即使他有眼光,但也不能完全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做事,尤其是那些有才能、又将天下百姓放在心上的官员们,他们的选择,更多的时候还是以百姓的利益为第一位的。楚南天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楚南天的才能,华政成并不知道。暗夜分队经过这三年的迅速发展,对帝国任何一个地方都已经深深的扎下了根,不过叶知秋这次并没有特意告诉华政成这些,因为叶知秋并不清楚这三年他麾下的军队达到了什么样的一个程度,叶知秋必须要时刻了解他麾下各个兵团的实际战斗能力和应变能力,虽然叶知秋心中也知道他麾下各个兵团的战斗力已经得到了质的飞跃,但这个飞跃的程度叶知秋并不清楚。身为一名最高统帅,叶知秋必须要对麾下任何一名军事将来要做到像对自己手指那样的熟悉,否则,这名统帅就是一名失败的统帅,再说了,叶知秋必须要对手下各将领要做到了如指掌的程度,否则,叶知秋根本就不能放权,也不敢放权。虽然很多上位者都这样对属下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又有哪个上位者真正能做到这个地步和境界呢?叶知秋也不能做到,不过叶知秋比别人都聪明,但可以通过一些小的事件来考验他麾下的各将领,只要他们能通过叶知秋的考验,他们就会得到叶知秋的器重和信任,比如许成宗的快速崛起,他可以得到叶知秋信任和器重,叶知秋多次让其率领各兵团作战,现在叶知秋忽视了去提醒华政成,这是因为叶知秋准备重用华政成的暗示,同时也是叶知秋考验华政成这三年内到底将士兵训练到什么程度,是否达到了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作战状态,如果华政成做不到时刻保持作战状态,那他就无法了解到楚南天详细情形,如果华政成做到了十分了解楚南天的任何情况,那华政成就会做好所有的战斗准备。如果华政成真的没有做好战斗准备,叶知秋也会在适当的时候提醒华政成。但那个时候,华政成也就意味着暂时得不到叶知秋的赏识和器重了,起码是眼前帝国内战中。至于后面的事,叶知秋还是会根据事情的实际变化做些新的调整。
根据暗夜分队得到的信报,楚南天在政务上的确是把好手,同时他在军事上的才华也不能用平庸来形容,虽然还没有达到文武双全的境地,但基本的文韬武略还是拥有的。当然了,不是每个人都是全才的,能在政务上做到是把好手已经很不容易了,难道还非要挑剔楚南天要在军务上是把好手吗?如果真是这样的人,那他绝对是名超级人才。不过,聪明的人有时也会懂得善于藏拙的,谁又能保证楚南前就没有藏拙呢?这也是叶知秋根据暗夜分队得到的信报后对楚难天做出的一些评价。不过这些评价并不十分的中肯,毕竟叶知秋并没有亲自了解到楚南天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没有亲自和楚南天聊过,虽然这些评价只能建立在一些主观层面上。不过这些评价也已经足够了。
华政成并不了解叶知秋对楚南天有这么高的评价,不过华政成一切都按照他部署好的军事计划展开行动,华政成到达东海郡的境地时,首先绕开东海郡内那些大型的府、城,兵锋直逼东海郡的首府松山府,并以一个兵团的兵力围绕松山府展开部署,华政成安排冷剑秋率领猛虎兵团攻打东海郡内的其他府、城。从军事部署上看,华政成的这个军事安排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楚南天手上并没有足够的兵力牵制华政成和冷剑秋的兵锋行动,楚南天手上现有的兵力只不过是一些地方武装的常备军,他们的战斗力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很多的常备军根本就没有装备,更别说常规训练了,这样的实力,如何会是正规军的对手,更何况是叶知秋麾下的兵团呢?甚至连叶知秋手上的民团也比他们强多了。这样战斗的对比,不用说也知道结果,唯一不能把握的低法则是,要在多长的时间内能打下松山府,毕竟松山府是东海郡的首府,虽然这里并没有多少战事,但身为首府,她的城墙应当还是很坚固的,雄鹰兵团要想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效,还是有点难度的,毕竟雄鹰兵团并不擅长攻城战,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更没有做攻城的器械准备,光靠兵锋,雄鹰兵团真的没这个能耐。同时,楚南天完全可以凭借着松山府的坚固抵御华政成麾下的强势兵锋,而且楚南天本身也懂得一些常规性的军务知识,而且还深得民心,只要他能做出持久坚守松山府的打算,以华政成麾下一个兵团的兵力想要拿下,还真的是个问题。不过,华政成还是将这次攻打松山府的希望寄托在冷剑秋的身上,跟在叶知秋身边别的本事没有学会,起码大家都学到一个真谛:绝对不会眼红,也不会嫉妒身边战友们的战功,同时也会尽最大的才能扶持新人上位。
华政成虽然并没有做强行攻打松山府这方面的考量,那是因为华政成打算用本部兵锋围困松山府,虽然松山府内有足够的粮草维持常备军的供给,但常备军肯定会受到雄鹰兵团的压力,只要有人挺不住,有人的意识产生了动摇,华政成就达到了他想要的目的。
冷剑秋在叶知秋的麾下虽然是后起之秀,但并不因此就意味着冷剑秋的军事才能也属于后起之秀。说实话,这三年来,冷剑秋不断的要求自己进步,同时也是属于刻苦进步的那一种,冷剑秋的军事才能也得到了迅猛的进步,虽然很多都是一些理论上的知识,但冷剑秋心中也清楚,他要的是很多的实战经验,只有实战才能让其迅速成熟起来,如今有了这个机会,冷剑秋又岂能不会好好的表现自己呢?虽然华政成并没有暗示冷剑秋快速解决东海郡内的其他府、城,但冷剑秋也知道华政成肯定会会合自己的兵力一同攻打松山府。

冷剑秋这次的军事策略就是要速战速决,快刀斩乱麻,以快打慢,因为冷剑秋心中很清楚,东海郡的任何一支常备军压根就不是猛虎兵团的对手。再说了,冷剑秋这次的军事行动是策应华政成攻打松山府,如果华政成成功的围困住了松山府,那其他的府、城就如同一盘散沙,根本就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指挥,也许会有个别人的才能也是翘楚之才,但少了兵力的支持,冷剑秋还会害怕吗?虽然冷剑秋要想真正攻打东海郡的任何一个府、城,这也会失去了必要,只要起到威逼作用,只要能让东海郡没有任何一支常备军支援松山府,这就是胜利,那时冷剑秋就会率领本部猛虎兵团和华政成所部胜利会师。这就是华政成交代冷剑秋的命令,不过冷剑秋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并不否认华政成的军事计划是正确的,但冷剑秋的内心中觉得华政成的这个策略有点稍慢了些,因为冷剑秋的想法中,他不仅要策应华政成的军事行动,他更要策应许成宗在整个东部展开的军事行动。只要这样,叶家军才能真正将整个帝国东部地区全都卷入这场帝国内战中,经历过风雨洗礼后,才可以重新洗牌。
冷剑秋将他自己的军事想法如实的向叶知秋做了个汇报。这就是叶知秋当初制定的军事指导思想,就是说,只要各级将领有了他自己内心中的一些作战方法,他在执行上级将领的命令时,也可以向叶知秋或者袁世风及袁天佐提出他的个人军事作战思路,只要得到了叶知秋或者袁世风的许可,他就可以执行他的计划,在没有得到叶知秋和袁世风的许可之前,他还是要继续执行上级将领的作战计划。
袁世生所部的枪骑兵在东部地区可谓是没有任何对手。是的,枪骑兵讲究的就是速度和力量的结合,是严格的来说是属于轻骑兵一类,不管是重骑兵还是步兵,一旦遇到了枪骑兵都不会是枪骑兵的对手。更何况,如今的东海郡都是一些地方上的常备军,这些装备差、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常备军又怎么是枪骑兵的对手呢?所以,袁世生的行军速度是非常的迅速,许成宗这个军事指挥官只能跟在袁世生的后面收拾战局。因为很多小规模的战局根本就无须许成宗出面统一指挥作战,再说了,整个东部地区哪会有什么大规模的战局。毕竟叶知秋制定的作战思路根本就不会骚扰到普通民众,因而这些善良而又纯朴的百姓根本就不会起来闹事。就算是个别两个政务官员想要抵抗叶家军的兵锋,但少了装备、少了百姓的支持,也不可能会产生多大的效果。可以说,叶知秋制定的整个作战策略是站在一个全新的理念和大局上。
大陆公历1102年3月28日,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更是个吉祥日子,今天也是李成林登基的大好日子,李成林等今天已经等了好多年了,如今终于等到了,可见李成林的心中到底充满了多少的**。
李成林今天一大早就起来,在内监的伺候下穿好了早准备好了的龙袍,在铜镜前左看右看,总觉得这身龙袍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那样,李成林的面部虽然没有露出喜悦的表情,但他的内心中早就笑开了花。是的呀,一旦实现了他期待已久的梦想,是人都会产生一些别样的激动之情。李成林虽然贵为皇族,但他还是个人,所以也不例外。
“奴才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皇上今天的气色非常的好。”李成林的贴身内监小喜子看到李成林站在铜镜前左顾右盼以及李成林脸上充满了喜悦的气色,笑嘻嘻的对李成林说道,可见,有时拍马屁也是一门技术活,也是需要看时机的。
“你这个奴才呀,朕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和气色吗?还要你来拍朕的龙屁。”李成林虽然知道小喜子在拍他的马屁,但李成林心中还是感觉到很受用的,要知道,不管是谁都喜欢戴高帽的习惯或者说是恶性(历史上最出名的武圣关云长也逃不了这个圈子,更何况是一般人呢)。
“皇上,过会儿就要进行登基大典了,这是皇上要进行的演讲稿,这是礼部侍郎刘光耀书写的讲稿,皇上是否要先看一下?另外这个事情忙完后,皇上还要进行封禅大典,皇上应该多注意保重龙体。”小喜子从身上掏出一本厚厚的讲稿递到李成林的面前轻声问道。
“不了,朕还是相信刘光耀这个人的文字功底的。”李成林拿过讲稿随手摆在一边。李成林的内心中根本就没有想着要按照老规矩演讲,因为李成林是个很有野心的政治家,他根本就不会满足于现状,他要创造出一个新的奇迹,这样的皇上,对他来说才是有挑战的。这样的皇上才可以流传千古的皇上,才会让后世史学家大写特写的皇上,也只有这样的皇上才能吸引李成林的眼光和注意力。
其实李成林可以说的上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政客,他在政治上的才华远在华文帝国之前的各个先皇之上,就算是华文帝国的开国皇帝的政治才能,李成林都不放在眼中,这就是李成林的狂敖之处,李成林根本就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尤其是现在通过武装政变获得了他想要的结果,他还会有清醒的时刻吗?所以,李成林即使有着天大的才华,他也得不到长足的发展,换句话说,李成林是属于那种志大才疏类型的政客,更属于那种刚愎之用的类型,这样的人如果在没有得势之前,他的确是个人才。一旦他得势了,他带给国家的不是幸福,而是灾难。可惜,李成林身边的人都被李成林的这种“气质”欺骗了。
“臣等恭贺皇上荣登大宝,恭祝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成林祭完天、祭完祖先后,来到了议政殿,众文臣武将看到李成林的身影,立即跪在议政殿中他们应站的位置向李成林恭祝道。
“众爱卿平身!”李成林大声让众臣先站了起来。此时他虽然有点疲倦,但他的神情还是十分得意的,心中更充满了一种无法用语言说清楚的得意感。
“众爱卿,今天是朕荣登大宝的大好日子,关于众卿的封赏朕决定在明天举行。现在众卿有事启奏,没事就先退朝吧!”李成林的眼色中充满了一种特别的神色,对殿中的各位官员大声说道。李成林的贴身内监小喜子也算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家伙,如今小喜子如今也升为了皇宫太监大总管。他此时正站立在李成林的身边暗示李成林先退朝,回宫休息了。
“皇上,臣知道今天是皇上荣登大宝的大喜日子,有些事情本不应该提出来让皇上担忧的,不过臣等知道这些事情必须要皇上处理。如今逆贼叶知秋率军围困帝都,这些事情该如何处理,还需要皇上拿个主意?”宰相柳筱冉可谓是四朝元老了,整个朝中大臣也只有在这个情形下敢向李成林提出一些不好的事情,不过柳筱冉实在不知道该怎样称呼已经“退位”的李成明,只好用逆贼来形容叶知秋了,不过他也知道,只要打败了叶知秋,李成明也就成了秋后的蚂蚱,想跳也跳不起来呀。但事实真的会如此吗?叶知秋就那么好打败的吗?
柳筱冉虽然并不怎么出色,不过他这几天也听说了盛京城外围的兵力变化,原本几个门的兵力那叫强盛,可是如今叶知秋竟然将盛京城外围的兵力调走了一大半,叶知秋此举有什么动机呢?柳筱冉不得而知。不过,他还是听说了朝中几位大将的所说的小道消息:叶知秋可能会分兵攻打帝国的东部地区。所以,柳筱冉才会在李成林的首次朝会中提出这个让眼前这些人都感到十分尴尬的问题。
至于李成林会如何回答柳筱冉的问题,他又将采取如何的策略来应对叶知秋的分兵,他在这个皇位上又将坐多长的时间?我们在以后的章节中慢慢揭晓吧。
PS:未完,想要了解更多的章节内容,请到起点中文网。
票,月票,大家要支持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