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回 帝国抗战(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成宗之前虽然看到了黑豹兵团加入到了救援自己的战争中来,但许成宗心中并没有足够的信心,他今天还能走出酒兰城,这不是他对黑豹兵团没信心,而是他知道铁真今天是铁了心要的将自己和黑豹兵团留下。直到他看到了天狼兵团的突然加入时,他心中才算是明白了他这次面临的生死危机已经成为了过去式。许成宗虽然事前并不知道叶知秋还保留了这一手,但许成宗心中并没有丝毫怪罪叶知秋的想法,再说了,他也不敢怪罪叶知秋呀!因为许成宗心中明白,酒兰城战事如果在最紧要关头没有叶知秋的全局安排,他许成宗先不说是否要将性命丢在酒兰城,最根本的一条则是,他许成宗的军事战略部署肯定是要以失败为收场的,而且败的还很悲惨。但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叶知秋身为军事最高指挥统帅,他所站的高度绝对要在许成宗之上,看待问题的成败也比许成宗久远,这是许成宗看到叶知秋身影后的第一个想法,也是心中唯一的念头。有了天狼兵团这支生力军的加入,有了叶知秋的亲自指挥,自己当初制定的军事策略或许有什么还不完备的地方,但经过叶知秋的弥补后,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再说了,有了天狼兵团的加入,铁真要想拿下酒兰城也已经不可能了,如果铁真非要这个想法,那他的代价将是无法估量的。
不管许成宗当时是怎么想的,叶知秋亲率天狼兵团赶到酒兰城的时候,叶知秋也被他自己所看的一些战果完全惊呆了。是的,叶知秋在部署整场军事战斗的事前虽然也估算着这场战事的进程和损失,但叶知秋却没有想到酒兰城的防御战却打的这样的精彩和悲惨。不过这很快将成为过去,因为这场战争已经进入了尾声,当叶知秋的到来也就意味着酒兰城一战即将结束了。就算是铁真再有天大的本事,他手上的兵力再怎么有战斗力,但他的兵员根本就不可能抵挡住近七万大军的进攻,这已经成为了无可争辩的事实。
铁真心中虽然不太认可叶知秋的这一想法,但事实上却真是如此。铁真即使想要做最强硬的反抗者,但碍于手上的兵力不断的被黑豹兵团围剿着,被残余的魔狮兵团牵制着,天狼兵团的加入就像是屠宰那些丝毫没有反抗能耐的待宰羔羊。铁真知道这次估计就是他领兵征战以来的最后归属,也是他最大的败笔,即使铁真心中不这么想,但眼前的事实却再一次血淋淋的告诉铁真:你失败了,你辉煌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如今是属于年轻一代的了,是属于你眼前这个年轻对手的年代了,你只能成为衬托他的绿叶。说实话,身为一名军人,虽然他时刻着做好了马革裹尸的准备,但这个关键时刻真的到来时,铁真也有点犹豫了,甚至有点害怕了。铁真不想临阵退缩,因为临阵退缩也意味着死,而且还是死在自己人的手上,那时他身上所有的光辉和荣耀都会被别人剥夺的,成为一个最大的笑话。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和眼前的敌人一战,虽然这一战也是死路一条,但起码他死的其所,也有价值,体现了一名军人的最高荣耀。或许还会存在十分渺茫的生存希望,即使希望很渺茫,但如果不争取,那什么也不用说了。
也许叶知秋已经猜测到了,一旦铁真面临失败后,他会做出怎样的一个抉择,叶知秋其实也不想铁真就这样的结束他的军事生涯,但身为一名对手,一名要对他手下几十万的军队、更多的百姓一个交代的军事统帅,叶知秋今天就必须要将铁真逼上绝路,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叶知秋也要乘着今天这个时局将铁真拿下,无论死活。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叶知秋心中的默哀之处呢?明明心中挺敬佩铁真的军事统帅和作战指挥能力的,但事到最关键时刻,叶知秋就必须要实行将铁真“赶尽杀绝”,丝毫不能手软,这是叶知秋对甘宁郡上上下下的一个交代,也是华文帝国最佳的抉择。
不管铁两军对战的最高统帅心中是怎样想的,战场上的细微变化已经再也不受他们的掌控了,现在能掌握整个战局变化的最大因素,是士兵,是各自士兵心中的那份信念。叶家军虽然一直将叶知秋的指令当成了最高指令,但面对让身边战友一个一个倒下的罪魁祸首时,所有还活着的叶家军绝对不会很心慈手软的让自己身边的敌人离开,更不会让指挥他们作战的铁真活着离开。不信,听听战场上叶家军的呼声就知道。“杀呀,杀光了那些入侵我们家园的一切敌人。为了我们那些曾经为了家人的生命而负出自己生命的战友们报仇的机会已经来了,所有还活着的战友们一定要为那些已经先我们而去的兄弟们报仇,先去的兄弟一直在上面看着我们的表现,而这最好的礼物就是让敌人的士兵护送离我们先去的战友到达他们应去的地方。”(没有想到叶家军的文化素质还挺高的,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呼声不管是叶知秋听到了,还是铁真听到了,他们俩心中都明白,这已经是一场不可更改的事实,即使叶知秋能强行把这个苗头镇压下去,但叶知秋也不会这么去做的,再说了,叶知秋也明白这呼声乃是他手下兵团中的那些基层将领的心声。他们能代表了所有士兵们的心声:为已经阵亡的士兵们报仇,为了自己的家园做出最后一击。
酒兰城战役最后在没有任何悬念的前提下结束了。战争的最终结局是:华文帝国的叶知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权,完全抑制住了铁真的进攻,也成功的击败了铁真的分兵攻击策略,但条件则是叶家军付出了一个多兵团的损失,魔狮兵团再次几乎是全军覆没,还活着的除了领命在外的胡宗山手上的七千多人,酒兰城中能活下来的魔狮兵团的士兵已经不到两千了,也就是说,三万名满额的魔狮兵团在经历了酒兰城战役后最终只有九千名士兵活了下来,也就是说,魔狮兵团经此一役是损失了三分之二的兵力;雄鹰兵团为了支援黑豹兵团救援许成宗,以一个兵团的力量围攻虎磐王朝的三万多名士兵,虽然在人数上两军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雄鹰兵团的个体作战能力就比不上虎磐王朝的士兵,幸好,虎磐王朝的士兵已经失去了作战的勇气和信心,又没有一名强有威望的将领出来指挥作战,加上雄鹰兵团的协同作战阵型发挥出来的表现,这才让华政成捡到了一个宝,但即使如此,雄鹰兵团还是几乎折损了一半,也就是说,雄鹰兵团损失了将近一万五千名士兵;至于黑豹兵团,因为他要救援许成宗,所以他们面临的乃是铁真手上的最强硬的部队,黑豹兵团的损失几乎是高达三分之二,幸好在最关键的时刻,叶知秋亲率天狼兵团赶到了战场的现场,不过天狼兵团也损失了三千多人。即便是胡宗山领命在外对铁真进行骚扰,他也损失了近三千名的士兵。唯一没有受到损失的乃是袁世生手上的枪骑兵,因为他们的速度和在铁真的外围进行夜晚的骚扰,所以枪骑兵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损失。至于这场战役中的物资和其他方面的损失,暂时还没有完全的统计出来,不过估计也绝对不会有一个好的消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叶知秋手上的物资和粮草也去了一大半,甚至更多,不过幸好的是,叶知秋这战并没有动用甘宁兵工厂刚研制出来的一些军备设施。
虎磐王朝的损失要远在叶知秋之上的。毕竟铁真这次算是全军覆没了,铁真手上有十万大军,而由于铁真的分兵策略,再加上许成宗当初制定的作战部署,因而铁真麾下的士兵几乎是各自作战,因而真正能逃离酒兰城战场的虎磐王朝的士兵,据事后统计几乎不到一万,当然还有一万多名士兵做了逃兵,他们被华文帝国的这场战役打怕了、更打残了,他们失去了再战的勇气和信念,所以他们选择了逃亡,也就是说,铁真手上十万大军中有近八万名士兵将生命丢在了酒兰城这场战争中,这其中将近三万是被铁真活活害死的,因为战争打到了最终时,铁真如果想要逃离,这三万名士兵就会跟在铁真的身后逃出升天的,但铁真却选择面对死亡,如其说这三万名士兵被铁真害死的,到不如说是被虎磐王朝的最高统帅的作战策略害死的。因为铁真即使逃出酒兰城战场,他也逃不掉虎磐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惩罚,除非铁真叛逃虎磐王朝,但铁真会是那样的人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三万名士兵则是铁真手上的真正王牌,其战斗力也是最强的,正是这个原因,才让叶家军多了一万名烈士。酒兰城一战,叶知秋也生俘了近两万的虎磐王朝士兵,但叶知秋并没有给他们一条活路,一是因为叶知秋要对那些已经阵亡的兄弟一个交代,二是叶知秋也没有足够多的精力和粮草来管理这些俘虏。而身为虎磐王朝军队的最高统帅,铁真先后几次败在叶知秋的手上都没有妥协过、没有气垒过,但酒兰城一战的失败,却让铁真再也没有颜面去见家乡的父老,更没有勇气面对虎磐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惩罚和罪责,所以铁真选择了逃避,选择了自绝于酒兰城战场,真正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最终梦想。可以说,铁真的自刎,是叶知秋获得的最大胜利。

叶知秋取得酒兰城战役的胜利后,他并没有做任何的休息,也没有让麾下兵团获得任何调整和休整,而是赶紧命令许成宗带领残余的军队向成庆府开去,因为那里的冷剑秋并不能支撑多久。叶知秋也没有管那些逃离战场的虎磐王朝的士兵,因为叶知秋十分清楚他们的命运有两个选择:一是逃到中平镇归属野狐榇,二是永远的成了逃兵,永远隐名埋姓生活下去。同时,叶知秋也命令陆青鹰率领本部巨蝎兵团立即赶赴中平镇外,随时等待最新作战指令。叶知秋虽然知道李成林和周朝恩在中平镇内外已经做好防备野狐榇的军事准备,但小心不是坏事,所以叶知秋才会命令陆青鹰赶往中平镇随时待命。
汤恩来站在嘉峪关的城墙上看着东泰王国的泰阿铜再次指挥士兵发动的新一轮进攻,汤恩来的心中虽然不敢说防守嘉峪关能做到稳如泰山,但汤恩来心中还是充满了足够多的底气和信心能再次将来犯的泰阿铜击退。这不是说汤恩来过于自信,也不是因为汤恩来犯了自大的思想错误,更不是说泰阿铜的无能。只因一个原因:泰阿铜进攻嘉峪关只有一个方向,也就是说从嘉峪关的外面攻打嘉峪关只能一面进攻,而且嘉峪关只有一个城门,泰阿铜想要过多的密集士兵攻打嘉峪关,实在有点难度,除非嘉峪关的将领是个懦夫或者是军事白痴,否则,只能不断的消耗掉嘉峪关上的防御设施物资和粮草以及不间断的消耗嘉峪关上的士兵。同时叶知秋安排军师袁天佐不断的护送一些备用的防御设施前去嘉峪关,甚至还动用了甘宁兵工厂最新研制出来的防御设备,以及袁世信亲自带人在嘉峪关上为那些受伤的士兵治疗。叶知秋征调了五万民团赶到了嘉峪关归属汤恩来管理,虽然这五万名民团的整体实力不高,但让飞龙兵团的士气和信念却不在一个层次上得到了增长。叶知秋的增兵和这些细致工作都让飞龙兵团的每一位士兵明白,他们的最高统帅并没有放弃他们,而是在不断的关注着他们的作战过程和成果。五万名民团配合两万多还活着的飞龙兵团,以七万名士兵对抗前来进犯的十五万大军,再加上汤恩来出色的防御能力,泰阿铜真的产生了一种无力之感,但泰阿铜并没有想要放弃的想法,相反,泰阿铜却是不断的派兵攻打着嘉峪关,同时也在不断的尝试着从商周联盟弄来的最新攻城器械。
泰阿铜经过几次不间断的进攻,同时那些从商周联盟得来的最新攻城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泰阿铜手下的士兵运用起来可谓是更加的如鱼得水,不过泰阿铜这之间停止运用了几次,这让叶知秋和汤恩来有了充分的准备,这不,如果叶知秋不知道这些情况,叶知秋又怎么会过早的暴露出他在甘宁郡组建兵工厂一事呢,这事情一闹大,叶知秋身上要承当的责任可不是一丁点,李成明或者说盛京城中的那帮“无聊”大臣们很可能会出现“以谋乱”罪来惩治叶知秋的。而现在汤恩来得到了叶知秋配给的最新防御武器,虽然不敢说就能抵挡的住泰阿铜手上那些最新进攻武器的“狂轰乱炸”,但汤恩来还是有信心能抵挡住泰阿铜的进攻。这次两人的较量应该说是又一次的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又一次的展示了矛与盾之间的矛盾关系,又一次检验着谁的才能更大一些。
诚然,泰阿铜一到嘉峪关的城墙下,就命令工程兵向嘉峪关上的飞龙兵团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炮石”攻击,抛石机从不间歇的发挥出他最大的功效。嘉峪关城墙上的飞龙兵团一次又一次的面临着死神的光顾,却一次又一次的从死神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抛石机虽然有着很大的威胁力和杀伤力,但这些攻城器械毕竟是死的,只要飞龙兵团成功的躲开了抛石机的威胁后,就是嘉峪关城墙上飞龙兵团表现的时刻了。只见那些原本躲在城墙女墙后的士兵一个一个的伸出自己的脑袋,手上拿出那些像弓又非弓的武器,朝着城墙下的东泰王国的士兵发出一轮又一轮的进攻,这些原本就饱受压抑之气的飞龙兵团的士兵,如今手上有了比弓更具杀伤力的弩,而且还是连环弩,他们现在还不借机展现一下的话,难道要等东泰王国的士兵杀上了城墙,他们再与敌人展开近距离的肉搏战吗?
泰阿铜也没有想到飞龙兵团手上的武器比弓射的更远,杀伤力更强。只见城墙上飞龙兵团的士兵一波又一波的射出手上的弩箭,这可甘宁兵工厂最新研制出来的十连环弩,威力可是巨大的。是的,泰阿铜手上也有这种类似的弩,但他手上的弩是从商周联盟购买来的,很有可能是商周联盟淘汰了武器,也有可能是商周联盟的那些商人冒着杀头的危险获得的利益,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泰阿铜手上的弩是弩,但绝对不是连环弩,士兵一射完后,就要重新装弩箭,这在速度上完全就下于飞龙兵团手上的连环弩的威力了。要知道,连环弩是可以连续射击的,一般的弩射完装置的弩箭后,是需要再次装备的,这在时效性和实用性上都比不杜仲等人在甘宁兵工厂中经过无数个日夜研制出来的最新成果—十连环弩。
泰阿铜手上虽然有抛石机,但抛石机抛完一次后也需要重新装置石头,是的,泰阿铜当然可以把手上的抛石机分两批轮流对准嘉峪关攻击,但这个先不说抛掷的密度会大大的减弱,就连杀伤力也会大为下降许多,这些都不是泰阿铜想要看到的。所以说,泰阿铜先经过一阵狂风暴雨似的攻击后,他就消停了下来,剩下的就要看飞龙兵团的进攻了,而飞龙兵团手上弩箭根本不需要停歇,确切的说,根本就不需要花时间停歇,每一弩都可以连续的发射出十枚弩箭,而汤恩来所做出的选择则是分批轮流射击,汤恩来做的更绝,是分了三批,这样就给了充沛的时间去装置弩箭。换句话说,叶知秋这次是下了决心,所以叶知秋才会把刚研制出来的最新成果拿到了嘉峪关战场上,几乎是毫不保留的把弩箭全部调给了汤恩来试用。由此可见,叶知秋对这次帝国之战的决心和信心。
还别说,这试用的效果还真的十分理想。在飞龙兵团一轮接一轮的弩箭连射下,泰阿铜即使心中生了杀牛的心,但他也是拿嘉峪关城墙上的敌人没有丝毫办法可想。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命令进攻的士兵暂时撤离战场,能保住士兵的性命为首要任务,接下来的事才是如何攻打嘉峪关。
PS:未完,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内容,请登陆www.cmfu.com。那里有更多的精彩内容等着你的观赏。
强力推荐一叶知秋的《衣冠禽兽》,书号133247。
梦珩推荐这本书,有两个原因,一是这本书写的的确不错,二这本书的作者叫一叶知秋,而梦珩《小侯爷》的主人公则叫叶知秋。取的都是同一含义,所以梦珩有点找到知音的感觉。呵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