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回 帝国抗战(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冷剑秋率领所部猛虎兵团驻扎在成庆府已经成功的击退了司徒龙的两次进攻,做为一名兵团长来说,冷剑秋经过这两场防御战的锻炼,冷剑秋感觉在军事指挥上也成熟了许多,尤其是他内心中显得更加成熟和稳重,虽然他还很年轻,但他现在所表现的风格根本就不像他现在这个年纪所表现那样浮躁。这些细微的改变,说真的,冷剑秋还真打心眼里要感激叶知秋的知人善用和提拔之恩,如果没有叶知秋的提拔,冷剑秋即使心中有着千样本领也没有了展示的空间和舞台,更不可能得到这样的锻炼机会。可以说,冷剑秋的迅速成长,正是因为叶知秋给了他一次独挡一面的机会,否则,就算叶知秋能重用他,他的成长还不会这么快,换句话说,也只有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后,冷剑秋才会迅速成长起来,可见叶知秋也算是一个伯乐,更是一名大教育家。冷剑秋虽然这次独自率领士兵出战,但也正是这个机会,才让冷剑秋真正有了清醒认识自己的机会。话反过来说,任何一名军事统帅都不太可能会重用一个新人,就算会有,但也不可能会将一个兵团的统帅权交给这个新人的,更不会给机会让这个新人独自统帅一个兵团组织防御战。其实叶知秋这样做也有不得意的原因,因为叶知秋当初也是从一个什么也不懂的新人到处碰壁,叶知秋知道新人的“难处”,更知道新人的潜力,再说了,新人要的就是有一个舞台展示他的能耐,这点的无奈,叶知秋看的很透彻。同时叶知秋手上也没有其他可用的老将,因为叶知秋知道老将身上有他那独特“味道”,叶知秋不是不想用老将,但华文帝国内叶知秋能用的老将还真的没有。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叶知秋知道冷剑秋骨子里那股潜力,尤其将他放在老到的司徒龙面前,冷剑秋要想成功的抵挡住司徒龙的军事进攻,他就要比司徒龙想的更多、更远、也更成熟,他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虽然叶知秋重用冷剑秋时并没有获得像袁天佐等人的支持,但如今的事实证明,叶知秋是对的,冷剑秋不但成功的抵挡住了司徒龙的进攻,同时也获得了迅速的成长。
司徒龙还真的没有想到,叶知秋手下的任何一名将领都有着不同凡响的军事造诣和指挥艺术,像这样一名看上去还很嫩的将领,司徒龙开始时并没有将冷剑秋放在心上,说实话,叶知秋要的就是要司徒龙小看冷剑秋这名看上去很嫩的兵团长,如今看来,叶知秋的策略获得了最大的成功。司徒龙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叶知秋这样一个什么也不是的“纨绔子弟”,他凭什么能得到这么多有才能的人真心拥戴呢?他手下又怎么聚集了这么多有才能的将领呢?司徒龙领兵这么多年来,他手下也有很多的能人,但还没有一个军事将领能像叶知秋手下的任何一名将领那样独挡一面,这点也正是让司徒龙心中实在琢磨不透的地方。司徒龙能认识到这些不足的地方,也算是他做人的一贯原则所积累的成功经验所获得的经验,但司徒龙身上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身为一名军事统帅,他不懂得怎样放权,确切的说,他不想也不愿意放权,一名军事统帅,凡事都要亲历亲为的执行,先别说他自己有多累,根本的一条则是他手下将不会有任何一名将领能独挡一面,这也是司徒龙获得了前期的军事胜利后再也没有任何进展的原因,因为他不敢将手下的兵力过于分散,即使司徒龙心中想要让手下的将领执行他的军事计划和战略战图,但他手下也没有一名将领能完成司徒龙的战略意图,这些也算是司徒龙的可怜之处,更是他的悲哀之处吧。
可以说,冷剑秋虽然是一名军事上的新人,但司徒龙要想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冷剑秋完全的啃下,司徒龙是有这个能耐的,但司徒龙有这个想法和能耐实现这个目标计划,但司徒龙的心中似乎总有个坎老是有迈不过的感觉。司徒龙虽然有着多年的军事作战指挥经验,但这个阴影老在司徒龙的心中走不出来。但司徒龙还是司徒龙,即使他的心中有着不安,司徒龙还是要把攻打成庆府作为目标,而且这次司徒龙下了定心般的要把成庆府攻打下来。不过司徒龙自己也清楚,如果要想能轻松的将成庆府拿下,现在已经不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了,由于有了前两次失败的教训,司徒龙心中再也不敢小看这个看上去还很年轻的对手,他的心中也已经开始重视这名对手了。放到一个对等的局面上,冷剑秋是否还能抵挡住司徒龙的进攻?这个答案不到最后一刻,还真的是无法揭晓。
不管司徒龙有着怎样的军事计划,以及他的心理有着怎样的变化,冷剑秋完全则是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宗旨来迎接司徒龙的挑战。冷剑秋在成庆府也没有组织任何特别强硬的军事防御,冷剑秋只是将成庆府内所有能用防御设施全部搬上了城墙上,在这个过程中,叶知秋也调来了相当一批防御设备前来支援冷剑秋,而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甘宁兵工厂研制出来的新产品。而现在冷剑秋所能做的事就是等着司徒龙的随时进攻,冷剑秋能做的也只有等着司徒龙的进攻,虽然冷剑秋的心中也有其他的军事战略意图,但碍于手上兵员的不足以及叶知秋的整体战略部署,冷剑秋心中知道只有执行叶知秋的战略意图才是上策,更是一名军人身上特有的气质和天职,确切的来说,冷剑秋的心中一直将叶知秋作为追求的目标,也将叶知秋当成了他的偶像,虽然他现在离这个目标还有着相当长的距离,但他一直在坚持并努力着。
李成林心中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李成明这个什么也不懂的人要在这个时候将自己调离战场,而且还要带着手上那残留的近十万大军一同回盛京城防御,一个破盛京城有什么好防御的,如果连国家都没有了,一个盛京城还有什么意义呢?更何况李成明还要求自己在中平镇外与周朝恩实行内外夹击的战略。当然了,李成林心中想不通的这些话,完全是他心中怄气时的想法。其实李成林早就想回到盛京城了,因为那里才是他展示才能的平台,也是他的大本营,领兵作战并不是李成林所擅长的才能,只有在政治的中心,李成林才能找到那种如鱼入水的感觉,才能玩转整个权力的中心意志。李成林的心中也一直想着要回到盛京城,但谁叫当初他主动领兵在外作战呢?谁叫他当初想要在军队中树立他的威望和形象呢?这叫着“冲动是魔鬼”,当初的冲动导致了今天的进退两难境界。如今可好了,政治权力中心终于叫自己回盛京城了,那里才是李成林的地盘,朝中的大臣大部分都听自己的,即使龙椅上面的人不是自己,但只要自己一回到盛京城中,李成林还是盛京城中的中心人物,是盛京城中的无冕之皇,更是皇上之皇。
李成林一收到李成明的圣旨,赶紧吩咐手下的军事将领立即收拾收拾,丢下一座空落落的青海府城向盛京城赶去,但李成林没有想到是,回盛京城的路程,还有虎磐王朝的野狐榇手上的十五万大军在围困着中平镇,虽然从青海府回盛京城不只中平镇这一条道路,但李成林要想率领近十万大军回盛京城就必须要通过中平镇这个城池,这也是华文帝国立国皇帝确保盛京城的安全,当初就规定了凡是出战回归的将领只有手上有一万士兵就必须走中平镇这个通途。所以说李成林此时是带着十分激烈的心情回盛京城,但等待他命运的却是勤王的命运,李成明怎么会那么好心叫李成林回盛京城,这也算是叶知秋好心的给李成明提了个醒。
酒兰城的战火再次燃起,铁真经过几番试探性的进攻后,决定在今天晚上再次对酒兰城发动进攻,铁真知道夜晚偷袭有的时候会起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铁真知道他手上的粮草和物资即将消耗殆尽,所以铁真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一个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酒兰城拿下,这样铁真才会随时给在兴安府的叶知秋一种随时存在在压力。许成宗虽然年轻,但许成宗却随时等待着铁真的进攻,因为许成宗知道铁真手上的资源和粮草情况,多拖一天,就意味着铁真手上的物资消耗就是一个不可估计的数字,许成宗琢磨着铁真这几天就会对酒兰城展开新的军事行动,因为铁真现在耗不起,他消耗不起,他麾下的士兵们更消耗不起。同时许成宗制定的各项作战计划也起到一些相应的效果,胡宗山也成功的逼近铁真的粮草驻扎地,只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胡宗山定当会对铁真手上那少的可怜的粮草再进行一次焚烧,另外,华政成和段兴辉也各自率领所部赶到作战地点,随时都可以对铁真发动一次进攻,而袁世生手上的枪骑兵也不断的吸引着铁真手上的骑兵大队,正是这些因素结合起来,铁真现在必须要打开酒兰城这个突破口,寻找新的战机。

许成宗的作战意图则是等着铁真的主动进攻,铁真的作战意图则是要把酒兰城拿下,铁真就必须要动员相当一部分的兵力,这样许成宗就会采取他的军事作战意图了。说句实话,许成宗等铁真的主动进攻等的有心急了,因为许成宗的心中也不有十分的把握觉得铁真今天晚上就会来主动来进攻。因为许成宗在今天白天的时候就将他的作战意图通过暗夜分队传到了各个兵团手上,每个兵团里叶知秋都配比了十个暗夜分队,当然这些都是明面上的,至于暗中的暗夜分队的人数,叶知秋叶知秋和负责这个事务的相关人员才清楚。许成宗的军事部署则是铁真主动进攻酒兰城,城外的华政成和段兴辉在要联手夹击铁真,从铁真的左右两翼夹击铁真,胡宗山和袁世生率领所部人马牵制住铁真的骑兵和看守粮草的部分军队。
许成宗征调了这一大批的力量,为的就是要在今天晚上的这场大战,等的就是这次机会。
大陆公历1099年1月13日的夜晚,虎磐王朝和华文帝国之间的战争再一次在华文帝国的境内爆发了。战争的过程往往都是相同的,而结局有的时候却有着惊人的相似点。自从三国入侵华文帝国以来,酒兰城就饱经战火,酒兰城的上次战火是叶知秋和郝连苍穹之间爆发的,这次却换成了许成宗和铁真之间的对抗,这次无论是铁真还是许成宗的心中都抱着毕其功于一役。要想看到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关键要看谁在这场战争中谁花的心思更多,谁准备的更充分,谁更有霸气主动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可以说,无论铁真还是许成宗都对酒兰城的这场战事花了很大的心思,现在就要看谁在这场战争中收获更多的利益。许成宗的准备则是更多的套用了叶知秋的作战方式,打乱铁真之前的军事部署,然后则分兵围而割之;而铁真则是要主动向前冲杀,进攻一座小小的酒兰城,只要能突破一道裂口,铁真就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最大的胜利。
大陆公历1099年的1月13日夜晚,这个夜晚很多人都在享受着华文帝国一年一过的大节,可以说他们还都沉寂在大节的余韵中。但在酒兰城的夜晚,今天晚上只有死神在享受着难得的大餐,因为今天晚上注定了是一场不眠不休的厮杀之夜。
在今晚即将进入子夜的时分,铁真发动了进攻。铁真的进攻策略则是动员了将近六万人,从东南两个门分别对酒兰城发动进攻。许成宗手上的兵力根本就不可能会抵挡的住铁真的近六万名士兵的进攻,但许成宗的优势则在他是防守一方,虽然只有两万名的魔狮兵团,而且这两万名的魔狮兵团都是一些新兵,但一个出色的将领定当能用他独特的方法调动士兵的士气,甚至是调动他们的作战能力。这就好比一个明星带来的一些明星效应那样。如果此时还在嘉峪关防御的汤恩来听到许成宗的心声,汤恩来肯定会站出来和许成宗辩驳一番的,因为许成宗的这套理论完全和汤恩来背道而驰的。反过来想,这就是许成宗和汤恩来在叶知秋心目中完全不同的地位,因为在叶知秋的心中,许成宗的能耐是一名合格的军事统帅,而且许成宗的能耐不仅体现在军事上,这也是叶知秋在不断给机会锻炼许成宗,因为许成宗的潜力远远不止如此,可以说,许成宗是一名有着很充沛的潜力股的军事统帅,而汤恩来的能耐也只能算是一名兵团的兵团长,因为汤恩来的能耐主要在军事防御上,不过叶知秋知道现在还不是给汤恩来更多的时机的时候,毕竟这其中要冒着多大的风险。
铁真的进攻可以说变相的给许成宗一次大决战的机会,许成宗在酒兰城的兵力虽然都是一些新兵,但许成宗知道要抵挡住铁真的一个时辰进攻还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有一个时辰,许成宗就完全可以实现。因为这个一个时辰的吸引,铁真就会给铁真造成一个十分真实的假象,那就是酒兰城的兵力十分的薄弱,薄弱到铁真可以轻易的将酒兰城拿下,也许铁真在军事进攻的过程中会发现到许成宗的诱敌之策,但只要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差,许成宗就会相信华政成和段兴辉在铁真的身后发动对铁真最猛烈的夹击。那时才是检验这场大战的关键时刻。
而战争的过程几乎如同许成宗所设想的一样,但铁真看到许成宗并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御酒兰城时,虽然铁真的心中充满着足够多的疑问,但铁真想的更多的还是叶知秋手上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同时展开两线作战,而许成宗解救了酒兰城之围后,叶知秋就将这些兵力调走了一大半。所以铁真才会十分的放心展开对酒兰城的强行进攻。
华政成和段兴辉两人看到铁真发动军事进攻达到了十分火热的程度时,两人心中同时明白了这个时候乃是对铁真身后发动夹击的时候。无论是华政成手上的雄鹰兵团还是段兴辉手上的黑豹兵团,他们都是百战之师,都是叶知秋手下的精兵部队,虽然比不上叶知秋手上的嫡系王牌天狼兵团,但两个兵团六万人联手夹击所产生的能耐并不是简单的1+1=2,那是1+1远远大于2的效果。
铁真虽然心中清楚进攻酒兰城时必须要留下一些必要的防御后备力量,但四万多人在没有一个能独挡一面的将领指挥下,他们根本就不可能会是华政成和段兴辉这两位经过叶知秋这大半年来的熏陶,两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造诣早已经有了突飞猛进质的进步,更何况,他们两还有一个十分出色的好老师,那就是叶知秋的熏陶和教导。
叶知秋虽然完全将这场军事指挥大权交给了许成宗负责,但叶知秋并没有把他手上的嫡系王牌天狼兵团也交给许成宗指挥,因为叶知秋背后还有他整体部署,因为叶知秋知道要想一次性的叫铁真彻底的治住,这其中有着相当的风险,身为一名最高的军事统帅和指挥官,叶知秋都要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这不仅是风险与利益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身为统帅他更多的要为手下士兵的生命考量。或许说,叶知秋的心中还没有残忍到那一步,他还是只是一个好人。
叶知秋在知道许成宗部署好的军事指挥策略下,叶知秋是不可能不参与进来玩一下的。而有了叶知秋的参与,也就意味着酒兰城的这场战事会打的更加的精彩,因为有叶知秋的参与,就意味着天狼兵团会参与进来,同时还有那些整装待命的巨蝎兵团以及叶知秋的近卫军和血仞特别部队。有了叶知秋的参与,那酒兰城一战将会有着更多的精彩故事和桥段,至于这些,那就留到下下述说吧!
PS:未完,想要了解更多的精彩内容,请登陆www.cmfu.com。那里有更精彩的精彩的章节。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