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小校场上的鼓励宣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校场内所发生的刺杀行动,在叶知秋刻意的宣扬下,这个消息犹如狂风暴雨般在整个盛京城内传了开来,这也是叶知秋刻意为之的效果。(这名刺客后面还会介绍到,这里就不多废话)
毕竟叶知秋此时在明,刺客在暗,如果不能成功的引蛇出洞,那叶知秋今后还会遭受到雷同的刺杀行为。就算自己抓住了每次刺杀的刺客,但不知道幕后主使,一切都那么的被动。这是叶知秋不想看到的,也不愿意看到,毕竟这不是叶知秋此时的做人原则:被动出击,不如主动进攻!
盛京城里很多人都在第一时间得知叶知秋被刺客刺杀的消息,同时也获得了叶知秋抓获了那名刺客。
不过让众人都不理解的是,叶知秋抓获了那名刺客后,竟然又将刺客释放了。众人都对叶知秋这种“愚蠢”的行为表示困惑。
叶知秋这种行为已经完全超脱了华文帝国上层贵族们的习惯思维模式,或者说他们不是不明白叶知秋的这种做法,而都以为叶知秋疯掉了,或者被刺客背后的势力吓倒了,起码刺客背后势力的主脑是这样认为的。
但叶知秋的这种做法真的是别人眼中所看吗?虽然抓捕刺客的过程有点刺激,但这名刺客一是没有足够多的实战经验,同时也是由于体力等方面的原因,最终还是被范崇文抓住了一次机会,成功的抓住了这名女刺客,不过,叶知秋最终打的是引蛇出洞的主意,所以叶知秋最后关头,才故意叫叶郓上去帮忙而放水,放了这名女刺客。
虽然叶知秋并不清楚这名女刺客心中的想法,但聪明的刺客还是明白了眼前已经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因而最终她逃了出去。
叶知秋这样做,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无论刺杀自己的这名刺客是何人所派,还是由于刺客自身原因想要刺杀自己,对叶知秋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将她身后的那名主谋引出来,这样才能一网打尽,如果只抓住了那名刺客,今天也张三刺杀自己,明天就会有李四刺杀自己,这样一来,就防不甚防。
而一旦将刺客抓住了,那后面的线索也就等同于断掉了,又如何吸引幕后主脑出来?这不是叶知秋想要得到的结果。当然了,叶知秋如果能对这名刺客做到问心无愧的话,那名刺客的心中又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当然了,这个想法也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叶知秋让所有参加新兵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跟在我叶知秋后面,也许没有什么大富大贵,不过有一点,对这些新兵有着很大的吸引力,那就是我叶知秋绝对是一个十分珍惜生命的人,不但珍惜我自己的生命,更会珍惜我身边所有人的生命,哪怕这个人曾经是我的敌人,只要他(她)此刻已经成为我叶知秋的人就行,即使我要背上一个多大的压力,我都会按照我心中的想法去做。
还有一点是叶知秋暂时做不到的,那就是要对那名女刺客辣手摧花,叶知秋自问他现在还做不到,或许他的心中还残留着民主教育的思想吧。再说了,叶知秋即使想要改变自己,但内心中积累的那些观点,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过来的,更何况还是一条人命呢。
同时,销售出身的叶知秋肯定会懂得利用周遍的形势向他身边的人展示什么,以便扩大影响。这次刺客刺杀的行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虽是负面行动,却有正面影响,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从中看出,叶知秋的能耐不仅体现在军事策划上,还懂得利用身边一切形势为自己造势。
士兵招募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因此并没有浪费多少时光,招募士兵的事与小校场上的刺杀风波,或者说是刺杀闹剧,在征兵的那股滚滚热潮中,人们很快就淡忘掉了。
别人也许已经不记得叶知秋曾经被人刺杀过,但他们肯定还记得叶知秋对招募的新兵的宣誓:“我可爱的士兵们,也许我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将帅,也许我在面对多倍于我的敌人时,我很害怕就此会死去,也许我没有足够的才能带给你们想要的富贵,也许你们跟了我之后并不会过上你们想要的好日子。”
“但有一点,我叶知秋可以向大家保证:就是只要你们能按照我的训练方式坚持下来,我想,不管今后我会遇到了什么样的敌人,是枪骑兵,是弓骑兵,还是刀骑兵,又或者是重骑兵,亦或者是重步兵,我都不会因此而害怕他们,我对我自己,同时我叶知秋也对你们有着绝对的信心,我们都能应付过去,不管我们的敌人是重步兵还是轻骑兵,面对我们的敌人最终只有一个结局,就是他们会倒在我们的面前,成为我们前进的一个踏脚石。”
“但是如果大家认为我叶知秋的能力上不如你们的话,那我只好对大家说声对不起了,你们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你们自行离开我的兵营,是现在立即离开,如果你们中间有人是三心两意的想法和念头,那我叶知秋就发自肺腑的真诚劝告你们,你们最好的选择,是选择现在离开,而不是在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选择默默离开。大家是否能大声的告诉我,你们就是我所说的那种人吗?”
虽然站着下面的是一群没有任何战斗经验的新兵,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那就是他们都害怕被别人看不起,尤其是那些有着热血的男儿。
毕竟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自尊,而叶知秋的宣誓正是利用了每个人的自尊心。
叶知秋深深明白这些新兵们内心中的想法,所以他才会对自己招募的新兵们说那些反面的话语去刺激他们的神经,去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些热血。
叶知秋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尤其是叶知秋学的就是“历史”这个冷门专业,虽然这个专业是叶知秋无奈中做出的选择,但对叶知秋来说,学什么专业并不重要,既然他选择了学这个专业,那他就会强迫自己喜欢上这个专业,尤其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了战争史,从此后,叶知秋就对战争史彻底爆发了浓厚的兴趣,是那种非常高涨而爆发出来的兴趣,叶知秋几乎在所有课余的时间都是泡在图书馆中,去“研究”那些“古今中外”所发生的着名战争,虽然叶知秋将更多的时间把它们当成故事来看着的,但他的收获还是很大的,只是在当时并没有表现出来,确切的说,是没有机会表现,毕竟那是个和平年代。
如今有了这个机会,那叶知秋还不利用,那叶知秋岂不是最大的傻瓜。这也是叶知秋改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毕竟叶知秋心中要将自己之前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这对叶知秋来说,其实也是个重大的挑战。
不过,叶知秋有信心走好这一步。因为叶知秋心中很清楚,这事一旦迈出了脚步,就无法收脚。无论成功与否,不取尝试,又怎么知道最终结果呢。
叶知秋并不敢说他自己就是一个出色的战争指挥艺术家,不过起码他敢说他对战争的理解已经不仅仅只停留在战争的表面层次上,他是对战争有着“特别研究”的一个人,是一个并不存在这个世界的人,是一个来自“另外星球”的人,而且他对战争的理解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所有的知识。
叶知秋同时也相信,如果让他在幕后指挥一场战争,他还是有着很大的信心能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当然了,叶知秋所有的战争指挥艺术还都是一些理论,是否具有实际可行性,还得要看实践最终证明,还要看下面那些具体执行的军队将士。
不过叶知秋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也着强大的信心,即使遇到这个时代的名将,叶知秋相信,即使他手上的兵力,士兵的素质都不如对方前提下,他也有足够的能耐让对方喝上一壶。
叶知秋听到了下面的新兵们一致的声音回答后,叶知秋心中笑了,因为叶知秋知道这些新兵们已经能基本接受自己了,要想他们认可自己,只是时间问题,更需要叶知秋去证实自己的能力。
叶知秋同时也知道,眼前这些新兵们在别人眼中都是一些很难掌握的人群,甚至还会制造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但现在他们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身影,虽然自己留给他们的身影还不是十分清晰,但有总比无要强。
这一点十分重要,毕竟在华文帝国,作为一个将军,如果只有智谋而没有相对应的功夫去震住下面的这些热血男儿,是很那赢得他们的心,赢得他们的信任,更别谈什么让他们认可了,也别说如何去指挥、调动他们了。
幸运的是,叶知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接下来的事,叶知秋只有等待,等待一个最佳时机,他会让这些人知道,我叶知秋虽然没有什么功夫,但也能赢得他们的“芳心”,让他们为自己卖命,为自己效命,听从自己一切指挥。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才是叶知秋内心中的真实想法。
盛京城外十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庄。
一群穿着各式各样服装的人出现在这个村庄的村民们眼前,而这群奇装怪服的人大概有一千五百多人,村民们非常害怕的同时也都感觉到奇怪,自己的村庄已经很久没有什么客人来过了,这下到好,一下子就来了这么多人,他们会些什么人?
不会是群强盗吧?但自己这个村庄在盛京城附近,而帝国的盛京城附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强盗之类的人群!那他们到底是群什么人呢?
这群奇装怪服的人群中走出一个似乎像是头领模样的人,这个领头人的年纪在三十上下。只见他走到村民们面前,大声对眼前这群村民们说道。
“各位村民们,请不要害怕,我们不是恶人。我想要见见你们的村长。”
这人说话似乎根本就不给村民们任何反驳和回旋的余地。似乎话语中充满了某种自信,自信这些村民不会拒绝他的要求。
村民们心中虽然都很奇怪,虽然这个村庄靠近帝都盛京城,但很少有人对自己提出这种要求的,一般路人都只是路过,最多也是停留下来休息一晚。所以村民们在微微楞了几秒钟后,当中有一个头脑稍微灵活一点的人走出来,壮着胆子开口问道。
“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见我们的村长,你们要见我们的村长又有什么样的目的?”这人的问话就像机关枪发射那样,一发不可收拾。
奇装怪服的领头人并没有因为这个人的问话而有什么过激的语言和行为,而是在脸上一直挂着那分淡淡而又从容的浅笑对这个头脑比较灵活的人说道。
“你们不要担心,我们并不是什么坏人,更不是什么强盗之流,要知道现在的帝国还是比较太平的,境内还没有出现过什么强盗,虽然我们穿着都很奇怪,也不统一,而实际上我们是帝国的军队,我们只是要在你们这里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要见你们的村长,只是我们想要在你们村庄停留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少不了要和你们村长打交道,我们只想提前打个招呼,免得到时你们会更加惊讶,也有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磨擦。所以呢,先要谈好一些条件。”

领头的人既然说的这么明显了,村民们也就放下了心中所有的担忧,虽然这个领头的人并没有拿出相关证明文件证明他们是帝国的军队,所以为首的一名村民很“迅速”就领悟透了这个信息。
很快这群奇装怪服的外来“客人”在他们的首领和这个村庄的村长两人在村长的家里进行着商谈,商谈的时间也很久,同时两人商谈时身边并没有其他人在场。所以外人并不知道他们俩当时商谈的内容是什么,即使内容不知道,但结果还是很明显的,就是这群外来人最终留在这个村庄里,成为这个村庄的一份子。
这群外来人到底是一群什么人呢?原来这群外来人就是叶知秋手下的冷锋(雇佣)兵团的新成员,这些佣兵团的成员就是叶知利用帝国征兵的权力暗中挑选下来的“精英”分子。
这群人的领头人就是叶知秋一是在考验,二是抱有很大希望的叶家首席家将叶郓。虽然他们现在不是很强大,甚至可以说一点基础都没有,但叶知秋知道,一个好的佣兵团或者说是一个好的兵团,他们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没有铁血纪律,这支兵团也最多也是一盘散沙,成就不了大气候。
综观整个神方大陆上所有的佣兵团,他们虽然都有着很强的战斗力,但他们都是追求利益的“结合体”,也就是说,他们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走到了一起,但他们真正要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候,他们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就很难说了,同时有没有良好的纪律就会得到很好的证明,有着良好纪律的佣兵团,他们在真正面对生死存亡时,他们想到不是这他们之间的利益瓜分,而是为了整个佣兵团的整体利益和荣誉去奋斗,去拼搏,甚至去死亡。
一个兵团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叶知秋要叶郓做的就是要好好的训练这群人,力争将他们训练成既有纪律观念,又有战斗业务水平的一个强大雇佣兵团。
毕竟这支队伍还是隐性的,不能让外界知道,尤其是不能让帝国高层获知,因而一切训练工作绝对不能在盛京城内操练,但又不能离盛京城太远,这样一来,叶知秋才会更好的控制住这支隐性的队伍,同时也方便叶知秋随时给予叶郓一些技术上的教导和支持。
叶知秋之所以选择把冷锋兵团放在盛京城外不远处的那个村庄,是有深刻的道理,因为一是他不想让部分有心人知道,他手上还有另一张王牌,确切的说,叶知秋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真正的底细,叶知秋深深懂得一个真理:伴君如伴虎。
毕竟叶知秋知道那“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真实写照;同时叶知秋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他想用自己了解的不同训练方式去训练这些人,他想知道会有什么样的一个结果,到底是哪一种方式更有成效,哪一种方式能把兵团训练的更有战斗力,更有合作协助精神。
当然,叶知秋现在的心中最少有不下于十种新兵训练方式,而每一种方式会产生怎样一个效果,叶知秋心中还并不是很清楚,所以他需要实践。
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叶知秋比谁都清楚。
叶知秋现在已经把这两支兵团的初步兵员招募齐全了,当然,对于帝国的上层来说,叶知秋手上只有一支军队,就是在盛京城小校场的那支,剩下的也就是自己要如何去训练他们了,将他们训练成自己想要的合格士兵。
关于这一点,叶知秋心中一点也不担心。说句不好听的话,哪怕叶知秋一点也不懂怎样去训练他麾下兵团的士兵,但他起码还有一个好父亲,他父亲可是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员,更何况叶知秋已经胸有成竹呢?
叶知秋并没有急着训练新兵团的士兵,他现在要等一个机会,而这个机会只能是朝廷给的,就连兵部是否有这个权力,叶知秋还不是很清楚。
虽然朝廷已经给了叶知秋训练一支人数为两千人军队的权力,但这个权力也可以说是空白的,毕竟朝廷现在的形势还是比较的复杂。虽然叶知秋没有真正接触过朝廷中的官员,但叶知秋的一些理论知识告诉他,无论在哪一朝哪一代,争权夺利的事是少不了的。
叶知秋并不想成为别人手上的一颗棋子,所以他只有选择等待,等皇帝下圣旨给兵部,并让兵部真正把装备落实到自己手下那群士兵的手中时,叶知秋才会真正开始训练他们,同时也有信心把他们训练成一群像猛兽那样高强战斗力的兵团,当然,叶知秋眼前还是会对他们进行一些基础的训练。
同时叶知秋也会要求在训练时,新兵要有所隐藏自己的实力,不能将自己的真实实力暴露出来,毕竟叶知秋现在还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真正实力。
一个善于隐藏自己实力的人,才是最可怕的人;同时一个善于进攻的人,也懂得适当示弱于人,扮猪吃老虎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叶知秋虽然并不想成为别人的敌人,但谁又能保证别人不会成为叶知秋的敌人呢?所谓世事无常,就是这个道理,叶知秋不懂不做一些事先准备。
叶知秋深深明白生存的“哲理”。所以他要做的,首先则是要懂得更好的保护自己,只有将自己先保护好了,才能更好的攻击别人。
虽然叶知秋不懂得这个世界的功夫,但说到要保护自己,这个世界的人还没有形成一套真正的理论系统,也许叶知秋本身就是一个例外,现在谁也不敢保证叶知秋就不能把这套理论完善起来,成为叶氏理论。
其实真正的说来,叶知秋并不需要他亲自训练他手下那群士兵,他只要把这个任务交给自己府上的家将就可以了,叶知秋可以要求家将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操作,一个出色的将领要懂得放权,如果能做到既能控制兵权,又不要亲自训练,这才是最美满的结果。
叶知秋正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也许过程会相当曲折,但不尝试,又怎么知道最终结果,再说,叶知秋现在用的人都是他府上的家将,他不相信这些家将,也应该相信他老爸的能耐。
叶少堠知道叶知秋自己招募并训练两千名士兵的时候,叶少堠就把叶知秋叫到了书房,说是关心也好,说是担心也罢,叶少堠还是用一种语重心长的语气跟叶知秋说道。
“知秋,你就要训练士兵了,爹想知道你会选择用什么样的一个方式去训练他们?”这是叶少堠把叶知秋叫到书房中说的第一句话。
“爹,说是我去训练他们,其实说白了,我是不会真正去执行的,我可是个文弱书生,怎么会亲自做这些劳心又劳力的事,再说,一个出色的将领,如果什么事都由自己一手操作,手下将领又任何有表现的机会?我想我要做第一件事情就是放权给下面将领的将军。所以呢,我想从爹那里要几个人,同时也希望爹能从家将中抽出几个给我,我是要他们按照我的意思去执行就可以了。”
叶知秋知道叶少堠是在担心自己,一是在担心自己的身体,二是在担心自己的能力。同时叶知秋也明白,在这个时代,自身如果没有真正的实力要想亲自去训练士兵那是不切实际的。
既然这样,那何不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呢,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于我会怎样训练他们以及训练的课程,我想先在这里给爹卖个关子,到时爹就知道知秋是怎样训练这群士兵的了。”
叶知秋并不是不想告诉叶少堠,如果叶知秋先把答案说了出来,或许叶少堠会对叶知秋训练士兵一事有着“过分”的关心,而真要是这样的话,那叶知秋心中预想的结局就不会出现了。再有,叶知秋也不想让父亲将精力过多的花在他的身上,毕竟自己已经成年了,应该承担一些责任了。
叶少堠听到叶知秋充满自信的回话,他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用真实行动代替了语言,立即从家将中调出六人给叶知秋,这六人从此后就是车骑将军叶知秋的家将了,但是否还做家将,那就要看叶知秋的意思了,也要看他们的能力。
同时叶少堠也从自己能掌控的部队中调出十人给叶知秋,这十人也成了叶知秋所管军队的中坚力量了。当然了,叶知非也是大力支持叶知秋的,虽然叶知非不能给叶知秋多少实质性的帮助,但还是从自己手下抽调出两人给叶知秋。
叶知秋看到自己父兄是如此关爱自己,他心中是十分的感动,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原因,叶知秋的心中才把这份亲情看得很重,同时也把家人永远放在了第一位,家人成了他心中永远的逆鳞。
谁要是犯了这个大忌,谁将会遭受到叶知秋永无止境的追杀。
也就是说,叶知秋现在手下除了那两千名新兵外,还有一千五百名冷锋雇佣兵团的士兵,而这时,他手中也有了十二名中坚力量的将领和六名家将,虽然这些士兵和家将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内会接受他,但他那侯府二公子的身份还是放在他们的面前。当然了,以叶知秋现有的实力并不能因此就证明,他叶知秋已经真正掌握了这十八个人。
叶知秋心中很清楚,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赢得这十八个人的心,虽然叶郓可以算是叶知秋的人了,但是否能真正成为叶知秋的人,还是有待考验的,更别说其他的人了,要知道现在的叶知秋只有名声而没有实力,名声虽然能吸引人才,但不一定能留住人才。所以,叶知秋后面要走的路还很长。
叶知秋之所以答应父兄的提供,也是有其原因的。这种情形不但是考验这十八个人的忠诚,当然,是对叶知秋的忠诚,而不是对镇北侯的忠诚;同时也在考验叶知秋的能力,是考验叶知秋能否依靠自身身上的那个良好的军事素质赢得这十八个人的心,毕竟这个时代是强者为尊的时代。
这一点叶知秋比谁都清楚,也正是富有这种挑战性,叶知秋才觉得有趣,不是吗?凡是成功的人都喜欢挑战,叶知秋也不例外,虽然此时的叶知秋根本就不能说是一个成功的人,甚至连一点基础也没有的一个人。起码可以反应叶知秋想要改变的强烈心情。
叶知秋的前景绝对不是现在能看到的。这也是叶知秋那样痛快接受父兄提供的帮助,如果少了这十八人的帮助,叶知秋训练士兵会增加许多难度,这是叶知秋不想看到的结果,如果能将这十八人用好了,这十八人就是叶知秋手上最雄厚的资本,叶知秋的内心中也十分期待着这十八人的表现,更期待着他麾下两个兵团的成长。
只有这些人能真正的为叶知秋所用,那叶知秋才会迈上他想要走的那条道路,在这之前,叶知秋内心中即使有着天大的野心,叶知秋也会极力隐藏,再说,此时的叶知秋还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也没有那么病态!
此时的叶知秋还是一个十分正常的人,他想要做的不过是尽一切力量保护自己,不让别人欺负到自己,甚至是叶家。至于其他的野心,叶知秋暂时还没有涉及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